应用文写作阶测1
阶段测验一、基础理论篇
一、单项选择题
1、最早的应用文事实上就是( )。
A、甲骨文
B、小篆
C、楷书
D、金文
正确答案:A
解析:最早的应用文事实上就是甲骨文。P16。
2、周朝时期,产生了钟鼎文,一般都是在( )上进行铭刻。
A、农器
B、兵器
C、礼器
D、乐器
正确答案:C
解析:周朝时期,青铜铸造技艺趋于成熟,其铸造的器物不再局限于兵器、农用器具,而是开始向精美的礼器方向发展,在礼器上进行铭刻,由此产生了钟鼎文。P22。
3、我国第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是( )。
A、《战国策》
B、《尚书》
C、《汉书》
D、《左传》
正确答案:B
解析:《尚书》作为我国第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收录了虞、夏、商、周四个时期流传的历史事迹,可以看作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公文总集。P22。
4、春秋战国时期,君王首领发布命令的文书称为( )。
A、刑书
B、盟书
C、命书
D、语书
正确答案:C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对文书的分类进一步明确,文书按照不同的品类进行命名,如刑法典称为刑书,缔结盟约的文书称为盟书,君王首领发布命令的文书称为命书,上级官员告诫属下的文书称为语书等。P22。
5、从( )开始,国家对文种的名称有了明确的规定。
A、秦朝
B、汉代
C、魏晋南北朝
D、唐代
正确答案:D
解析:从唐代开始,国家对文种的名称有了明确的规定。P22。
6、主旨对应行文过程中的目的是( )。
A、言之有理
B、言之有序
C、言之有物
D、言之有法
正确答案:A
解析:一篇规范、完整的应用文,一般包括主旨、材料、结构、语言四要素。四要素分别对应行文过程中的四个目的,即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法。P25。
7、应用文的灵魂是( )。
A、主旨
B、材料
C、结构
D、语言
正确答案:A
解析:主旨是应用文的灵魂。P25。
8、不遵循常规,从各方面寻求变通和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
A、创新思维
B、求异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正确答案:B
解析:求异思维是指不遵循常规,而是从各方面寻求变通和答案的思维方式。P36。
9、机关文书的写作需要( )。
A、客观性思维
B、创新思维
C、求异思维
D、一元思维
正确答案:A
解析:机关文书的写作需要客观性思维。P37。
10、应用文的叙述尤其在机关公文的叙述中通常使用的视角是( )。
A、第一人称
B、第二人称
C、第三人称
D、全知视角
正确答案:C
解析:应用文的叙述通常使用第三人称的视角。P39。
11、在批复、复函中下行公文中,使用( )的现象较为常见。
A、第一人称
B、第二人称
C、第三人称
D、全知视角
正确答案:B
解析:在叙述人称的选择上,较为客观,以第一、第三人称居多,少用第二人称;但下行公文,如批复、复函中,使用第二人称的现象较为常见。P40。
12、不同情况、不同文体、不同状态下应用文的用语不同,这体现了应用文语体的( )。
A、模式性
B、明晰性
C、专业性
D、应用性
正确答案:C
解析:专业性还体现在不同情况、不同文体、不同状态下应用文的用语不同。P42。
13、“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这句话是( )提出的。
A、郑振铎
B、叶圣陶
C、郭沫若
D、张天翼
正确答案:B
解析:应用文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每个人在工作、生活、学习中都不可避免地需要写作应用文,小到发布放假通知,大到撰写科研论文等,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P44。
14、一般而言,用( )的表达方式最为常见。
A、标题点旨
B、开门见山
C、转折点旨
D、篇末点旨
正确答案:A
解析:一般而言,用标题点明主旨的表达方式最为常见。P45。
15、明确意图、确定框架,可以形成( )大纲。
A、概念型
B、标题型
C、方案型
D、策略型
正确答案:A
解析:明确意图、确定框架,形成概念型大纲。P46。
16、主旨对材料有( )作用。
A、制约
B、统帅
C、引导
D、裁决
正确答案:B
解析:主旨一般通过材料升华而来,要靠材料来体现,但反过来又对材料起到统帅作用。材料一方面受主旨引领,另一方面又对主旨起相对的制约作用。P48。
17、应用文的写作以( )思维为主。
A、逻辑
B、形象
C、抽象
D、发散
正确答案:A
解析:应用文的写作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互交织的过程,以逻辑思维为主,形象思维为辅。P52。
18、对于结构的调整不涉及的内容是( )。
A、段落层次
B、开篇结尾
C、起承转合
D、格式规范
正确答案:D
解析:对结构的调整涉及段落层次、开篇结尾、起承转合等。P54。
19、应用文的结构必须合理完整,要有( )。
A、规范性
B、形象性
C、抽象性
D、逻辑性
正确答案:D
解析:应用文的结构必须合理完整,具有严密的逻辑性。P54。
20、材料要为表达主旨服务,写进应用文书的材料必须有( ),紧扣主旨。
A、典型性
B、针对性
C、引导性
D、真实性
正确答案:B
解析:材料要为表达主旨服务,写进应用文书的材料必须有针对性,紧扣主旨。P49。
二、多项选择题
21、文章的出现,源于( )的需要。
A、“书”
B、“察”
C、“治”
D、“文”
E、“礼”
正确答案:BC
解析:文章的出现,源于“治”和“察”的需要。P16。
22、伴随着朝代的更迭,应用文的载体经历了( )等各种形式的变化。
A、竹简
B、钟鼎
C、布帛
D、纸张
E、石头
正确答案:ABCD
解析:伴随着朝代的更迭,应用文的载体经历了竹简、钟鼎、布帛、纸张等各种形式的变化。P16。
23、应用文的微观特点包括( )。
A、实用性
B、真实客观性
C、模式化
D、灵活性
E、精炼性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应用文的微观特点:实用性、真实客观性、模式化、灵活性、精炼性。P16-19。
24、安排应用文文本的小标题要遵循的原则有( )。
A、大致整齐的句式
B、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C、从实践中来,生动易懂
D、富有新意
E、小标题之间要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安排应用文文本的小标题要遵循的原则有:大致整齐的句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从实践中来,生动易懂、富有新意、小标题之间要有内在的逻辑关系。P32-33。
25、应用文写作的语体具有的特点包括( )。
A、模式性
B、专业性
C、规范性
D、明晰性
E、简洁性
正确答案:ABD
解析:应用文写作的语体具有的特点包括模式性、专业性、明晰性。P41-42。
26、搜集材料的方法主要有( )。
A、观察
B、调查
C、积累
D、筛选
E、互联网检索
正确答案:ABCE
解析:搜集材料的方法主要有:观察、调查、积累、互联网检索。P48-49。
27、非普遍调查又可以细分为( )。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随机调查
E、全面调查
正确答案:ABCD
解析:非普遍调查又称非全面调查,是指只对总体中的一部分进行调查,又可细分为典型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随机调查等。全面调查即普遍调查。故不选E。P48。
28、在写作应用文时,设立层次需要遵循的原则有( )。
A、尊重规律
B、考虑不同特点
C、富有逻辑性
D、考虑文章结构
E、考虑作者的视角
正确答案:ABC
解析:在写作应用文时,设立层次需要遵循的原则有:尊重规律、考虑不同特点、富有逻辑性。P51。
29、层次的设立方法有( )。
A、按照时间的推进设立层次
B、按照空间的转换设立层次
C、按照时空交叉的方式设立层次
D、以逻辑关系为次序设立层次
E、按照结构的特征设立层次
正确答案:ABCD
解析:层次的设立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按照时间的推进设立层次、按照空间的转换设立层次、按照时空交叉的方式设立层次、以逻辑关系为次序设立层次。P51-52。
30、应用文的格式可以按照用途的不同分为( )。
A、应有格式
B、必有格式
C、或有格式
D、期有格式
E、专有格式
正确答案:BCD
解析:一般来说,应用文的格式可以按照用途的不同分为三类:必有格式、或有格式、期有格式。P31。
一、单项选择题
1、当社会( )时,新闻就应运而生了。
A、发展到出现国家并需要行政管理
B、出现商品交换
C、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并需要传授和交流技术
D、发展到大众传播时代
正确答案:D
解析:当社会发展到大众传播时代,新闻也就应运而生了。P15。
2、最早的应用文事实上就是( )。
A、甲骨文
B、小篆
C、楷书
D、金文
正确答案:A
解析:最早的应用文事实上就是甲骨文。P16。
3、春秋战国时期,君王首领发布命令的文书称为( )。
A、刑书
B、盟书
C、命书
D、语书
正确答案:C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对文书的分类进一步明确,文书按照不同的品类进行命名,如刑法典称为刑书,缔结盟约的文书称为盟书,君王首领发布命令的文书称为命书,上级官员告诫属下的文书称为语书等。P22。
4、从( )开始,国家对文种的名称有了明确的规定。
A、秦朝
B、汉代
C、魏晋南北朝
D、唐代
正确答案:D
解析:从唐代开始,国家对文种的名称有了明确的规定。P22。
5、真正意义上的“应用文”一词始见于( )。
A、元朝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正确答案:D
解析:真正意义上的“应用文”一词始见于宋代。P23。
6、主旨对应行文过程中的目的是( )。
A、言之有理
B、言之有序
C、言之有物
D、言之有法
正确答案:A
解析:一篇规范、完整的应用文,一般包括主旨、材料、结构、语言四要素。四要素分别对应行文过程中的四个目的,即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法。P25。
7、法律文书的主体部分不包括( )。
A、诉讼请求
B、事实
C、理由
D、起诉时间
正确答案:D
解析:D项起诉时间属于文尾部分的内容。P31-32。
8、在应用文写作之前,写作主体需要明确( )。
A、写作重点
B、写作因果
C、写作模式
D、表达方式
正确答案:B
解析:在应用文写作之前,写作主体需要明确写作因果。P34。
9、不遵循常规,从各方面寻求变通和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
A、创新思维
B、求异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正确答案:B
解析:求异思维是指不遵循常规,而是从各方面寻求变通和答案的思维方式。P36。
10、任何一篇文章的叙述都有明确的( )。
A、情节
B、主题
C、结局
D、人物
正确答案:B
解析:任何一篇文章的叙述都有明确的主题,应用文也不例外。P38。
11、应用文的叙述尤其在机关公文的叙述中通常使用的视角是( )。
A、第一人称
B、第二人称
C、第三人称
D、全知视角
正确答案:C
解析:应用文的叙述通常使用第三人称的视角。P39。
12、在批复、复函中下行公文中,使用( )的现象较为常见。
A、第一人称
B、第二人称
C、第三人称
D、全知视角
正确答案:B
解析:在叙述人称的选择上,较为客观,以第一、第三人称居多,少用第二人称;但下行公文,如批复、复函中,使用第二人称的现象较为常见。P40。
13、“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这句话是( )提出的。
A、郑振铎
B、叶圣陶
C、郭沫若
D、张天翼
正确答案:B
解析:应用文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每个人在工作、生活、学习中都不可避免地需要写作应用文,小到发布放假通知,大到撰写科研论文等,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P44。
14、一般而言,用( )的表达方式最为常见。
A、标题点旨
B、开门见山
C、转折点旨
D、篇末点旨
正确答案:A
解析:一般而言,用标题点明主旨的表达方式最为常见。P45。
15、明确意图、确定框架,可以形成( )大纲。
A、概念型
B、标题型
C、方案型
D、策略型
正确答案:A
解析:明确意图、确定框架,形成概念型大纲。P46。
16、文章的材料和( )是相辅相成的。。
A、大纲
B、主旨
C、结构
D、标题
正确答案:B
解析:文章的材料和主旨是相辅相成的。P48。
17、一般来说,叙事性的应用文书或文中叙事性较强的段落,会采用( )的组织形式。
A、演绎式
B、归纳式
C、夹叙夹议
D、总结式
正确答案:B
解析:一般来说,叙事性的应用文书或文中叙事性较强的段落,会采用这种归纳式的组织形式。P50。
18、关于应用文的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应用文的材料要真实、恰当、典型
B、应用文选取的材料以能充分支撑主旨为标准
C、如果主旨并未得到充分印证,缺少材料时需要适当增加具有说服力的材料
D、篇幅如果过长时可以删减材料
正确答案:D
解析:材料的增删不因篇幅的长短,而是体现为主旨服务的宗旨。P54。
19、对于结构的调整不涉及的内容是( )。
A、段落层次
B、开篇结尾
C、起承转合
D、格式规范
正确答案:D
解析:对结构的调整涉及段落层次、开篇结尾、起承转合等。P54。
20、材料要为表达主旨服务,写进应用文书的材料必须有( ),紧扣主旨。
A、典型性
B、针对性
C、引导性
D、真实性
正确答案:B
解析:材料要为表达主旨服务,写进应用文书的材料必须有针对性,紧扣主旨。P49。
二、多项选择题
21、应用文的宏观特点包括( )。
A、社会性
B、科学性
C、联系性
D、实用性
E、精炼性
正确答案:ABC
解析:应用文的宏观特点:社会性、科学性、联系性。P20-21。
22、一篇规范、完整的应用文,一般包括( )四要素。
A、主旨
B、材料
C、结构
D、语言
E、重点
正确答案:ABCD
解析:一篇规范、完整的应用文,一般包括主旨、材料、结构、语言四要素。P25。
23、应用文中常用的议论方法有( )。
A、举例论证
B、理论论证
C、对比论证
D、引用论证
E、演绎论证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应用文中常用的议论方法有举例论证、理论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演绎论证等。P41。
24、下列文体在应用文的应用范围内的有( )。
A、高校的师生研究学科前沿领域使用的学术论文
B、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使用烦人项目申报书与研究报告
C、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使用的公文
D、新闻工作者开展宣传工作使用的各种新闻文体
E、毕业生求职,使用的自荐信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应用文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各个领域、部门、阶层及个体。比如,高校的师生研究学科前沿领域需要使用学术论文;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需要使用项目申报书与研究报告等;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需要使用公文;新闻工作者开展宣传工作需要使用各种新闻文体;毕业生求职,需要使用自荐信。P44。
25、鉴别与选择材料时,要遵循的原则有( )。
A、围绕主旨
B、真实、准确
C、典型、规范
D、新颖、生动
E、围绕大纲
正确答案:ABCD
解析:鉴别与选择材料时,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围绕主旨;真实、准确;典型、规范;新颖、生动。P49。
26、要想胜任应用文的修改工作,作者必须要( )。
A、有坚定的立场
B、有较高的业务水平
C、有扎实的文字功底
D、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
E、提高自身的写作素养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作者必须有坚定的立场、较高的业务水平、扎实的文字功底,并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写作素养,胜任应用文的修改工作。P54。
27、应用文的主旨应( )。
A、正确
B、鲜明
C、深刻
D、真实
E、典型
正确答案:ABC
解析:应用文的主旨应正确、鲜明、深刻。P54。
28、《现代汉语词典》中指出应用文的文体包括( )。
A、公文
B、书信
C、广告
D、契约
E、收据
正确答案:ABCE
解析:D项属于《辞海》中对应用文文体的解释。P15。
29、工作场景中的应用文种类繁多,按照用途可以分为( )。
A、计划类应用文
B、总结类应用文
C、记录类应用文
D、事务类文书
E、公文
正确答案:ABC
解析:工作场景中使用的应用文种类繁多,可以按照用途分为计划类应用文、总结类应用文、记录类应用文,也可以按照性质分为事务类文书和公文。P17。
30、应用文写作有四项基本要素,即( )。
A、内容
B、形式
C、技巧
D、语言素养
E、表达方式
正确答案:ABCD
解析:应用文写作有四项基本要素,即内容、形式、技巧和语言素养。P25。
一、单项选择题
1、当国家发展到需要以法治世时,( )就诞生了。
A、结绳记事
B、公文
C、法律文书
D、契约文书
正确答案:C
解析:当国家发展到需要以法治世时,法律文书就诞生了。P15。
2、当社会( )时,新闻就应运而生了。
A、发展到出现国家并需要行政管理
B、出现商品交换
C、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并需要传授和交流技术
D、发展到大众传播时代
正确答案:D
解析:当社会发展到大众传播时代,新闻也就应运而生了。P15。
3、最早的应用文事实上就是( )。
A、甲骨文
B、小篆
C、楷书
D、金文
正确答案:A
解析:最早的应用文事实上就是甲骨文。P16。
4、我国第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是( )。
A、《战国策》
B、《尚书》
C、《汉书》
D、《左传》
正确答案:B
解析:《尚书》作为我国第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收录了虞、夏、商、周四个时期流传的历史事迹,可以看作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公文总集。P22。
5、春秋战国时期,君王首领发布命令的文书称为( )。
A、刑书
B、盟书
C、命书
D、语书
正确答案:C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对文书的分类进一步明确,文书按照不同的品类进行命名,如刑法典称为刑书,缔结盟约的文书称为盟书,君王首领发布命令的文书称为命书,上级官员告诫属下的文书称为语书等。P22。
6、主旨对应行文过程中的目的是( )。
A、言之有理
B、言之有序
C、言之有物
D、言之有法
正确答案:A
解析:一篇规范、完整的应用文,一般包括主旨、材料、结构、语言四要素。四要素分别对应行文过程中的四个目的,即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法。P25。
7、在应用文写作之前,写作主体需要明确( )。
A、写作重点
B、写作因果
C、写作模式
D、表达方式
正确答案:B
解析:在应用文写作之前,写作主体需要明确写作因果。P34。
8、不遵循常规,从各方面寻求变通和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
A、创新思维
B、求异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正确答案:B
解析:求异思维是指不遵循常规,而是从各方面寻求变通和答案的思维方式。P36。
9、机关文书的写作需要( )。
A、客观性思维
B、创新思维
C、求异思维
D、一元思维
正确答案:A
解析:机关文书的写作需要客观性思维。P37。
10、任何一篇文章的叙述都有明确的( )。
A、情节
B、主题
C、结局
D、人物
正确答案:B
解析:任何一篇文章的叙述都有明确的主题,应用文也不例外。P38。
11、应用文在叙述方法上,以( )为主。
A、顺序
B、倒叙
C、补叙
D、插叙
正确答案:A
解析:应用文在叙述时还应注意:在叙述方法上,以顺叙为主,很少使用倒叙、插叙等表现手法。P40。
12、不同情况、不同文体、不同状态下应用文的用语不同,这体现了应用文语体的( )。
A、模式性
B、明晰性
C、专业性
D、应用性
正确答案:C
解析:专业性还体现在不同情况、不同文体、不同状态下应用文的用语不同。P42。
13、一般而言,用( )的表达方式最为常见。
A、标题点旨
B、开门见山
C、转折点旨
D、篇末点旨
正确答案:A
解析:一般而言,用标题点明主旨的表达方式最为常见。P45。
14、明确意图、确定框架,可以形成( )大纲。
A、概念型
B、标题型
C、方案型
D、策略型
正确答案:A
解析:明确意图、确定框架,形成概念型大纲。P46。
15、一般来说,叙事性的应用文书或文中叙事性较强的段落,会采用( )的组织形式。
A、演绎式
B、归纳式
C、夹叙夹议
D、总结式
正确答案:B
解析:一般来说,叙事性的应用文书或文中叙事性较强的段落,会采用这种归纳式的组织形式。P50。
16、按照时间的推进设立层次的优势在于( )。
A、叙事完整
B、能使读者身临其境
C、能合理安排文章层次,突出写作目的
D、能营造出密集紧凑的感觉
正确答案:A
解析:按照时间的推进设立层次的优势在于叙事完整,整篇文章随着时间推进,显得层次清晰、结构完整。P51。
17、应用文的写作以( )思维为主。
A、逻辑
B、形象
C、抽象
D、发散
正确答案:A
解析:应用文的写作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互交织的过程,以逻辑思维为主,形象思维为辅。P52。
18、对于结构的调整不涉及的内容是( )。
A、段落层次
B、开篇结尾
C、起承转合
D、格式规范
正确答案:D
解析:对结构的调整涉及段落层次、开篇结尾、起承转合等。P54。
19、应用文的结构必须合理完整,要有( )。
A、规范性
B、形象性
C、抽象性
D、逻辑性
正确答案:D
解析:应用文的结构必须合理完整,具有严密的逻辑性。P54。
20、材料要为表达主旨服务,写进应用文书的材料必须有( ),紧扣主旨。
A、典型性
B、针对性
C、引导性
D、真实性
正确答案:B
解析:材料要为表达主旨服务,写进应用文书的材料必须有针对性,紧扣主旨。P49。
二、多项选择题
21、伴随着朝代的更迭,应用文的载体经历了( )等各种形式的变化。
A、竹简
B、钟鼎
C、布帛
D、纸张
E、石头
正确答案:ABCD
解析:伴随着朝代的更迭,应用文的载体经历了竹简、钟鼎、布帛、纸张等各种形式的变化。P16。
22、应用文的微观特点包括( )。
A、实用性
B、真实客观性
C、模式化
D、灵活性
E、精炼性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应用文的微观特点:实用性、真实客观性、模式化、灵活性、精炼性。P16-19。
23、一篇规范、完整的应用文,一般包括( )四要素。
A、主旨
B、材料
C、结构
D、语言
E、重点
正确答案:ABCD
解析:一篇规范、完整的应用文,一般包括主旨、材料、结构、语言四要素。P25。
24、主旨对行文起着( )作用。
A、引领
B、制约
C、布局
D、证明
E、规范
正确答案:AB
解析:主旨对行文起着以下两方面的重要作用:引领作用、制约作用。P25-26。
25、以标题点旨的形式,要求概括事由或概括主旨的文字要( )。
A、直接
B、简洁
C、严密
D、准确
E、深刻
正确答案:CD
解析:以标题点旨的形式,要求概括事由或概括主旨的文字严密、准确。P45。
26、搜集材料的方法主要有( )。
A、观察
B、调查
C、积累
D、筛选
E、互联网检索
正确答案:ABCE
解析:搜集材料的方法主要有:观察、调查、积累、互联网检索。P48-49。
27、层次的设立方法有( )。
A、按照时间的推进设立层次
B、按照空间的转换设立层次
C、按照时空交叉的方式设立层次
D、以逻辑关系为次序设立层次
E、按照结构的特征设立层次
正确答案:ABCD
解析:层次的设立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按照时间的推进设立层次、按照空间的转换设立层次、按照时空交叉的方式设立层次、以逻辑关系为次序设立层次。P51-52。
28、应用文的主旨应( )。
A、正确
B、鲜明
C、深刻
D、真实
E、典型
正确答案:ABC
解析:应用文的主旨应正确、鲜明、深刻。P54。
29、工作场景中的应用文种类繁多,按照用途可以分为( )。
A、计划类应用文
B、总结类应用文
C、记录类应用文
D、事务类文书
E、公文
正确答案:ABC
解析:工作场景中使用的应用文种类繁多,可以按照用途分为计划类应用文、总结类应用文、记录类应用文,也可以按照性质分为事务类文书和公文。P17。
30、应用文语体具有的特征有( )。
A、准确性
B、简洁性
C、平实性
D、生动性
E、专业性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应用文语体具有的特征有:准确性、简洁性、平实性、生动性、专业性。P29-30。
一、单项选择题
1、“应用文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所应用的简易通俗文字,一般有固定的款式。包括书信、公文、契约、单据等。”这一解释出自( )。
A、《辞海》
B、《现代汉语词典》
C、《语文知识词典》
D、《词诠》
正确答案:A
解析:《辞海》(第六版彩图本)中对应用文的定义是:应用文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所应用的简易通俗文字,一般有固定的款式。包括书信、公文、契约、单据等。P15。
2、周朝时期,产生了钟鼎文,一般都是在( )上进行铭刻。
A、农器
B、兵器
C、礼器
D、乐器
正确答案:C
解析:周朝时期,青铜铸造技艺趋于成熟,其铸造的器物不再局限于兵器、农用器具,而是开始向精美的礼器方向发展,在礼器上进行铭刻,由此产生了钟鼎文。P22。
3、我国第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是( )。
A、《战国策》
B、《尚书》
C、《汉书》
D、《左传》
正确答案:B
解析:《尚书》作为我国第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收录了虞、夏、商、周四个时期流传的历史事迹,可以看作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公文总集。P22。
4、春秋战国时期,君王首领发布命令的文书称为( )。
A、刑书
B、盟书
C、命书
D、语书
正确答案:C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对文书的分类进一步明确,文书按照不同的品类进行命名,如刑法典称为刑书,缔结盟约的文书称为盟书,君王首领发布命令的文书称为命书,上级官员告诫属下的文书称为语书等。P22。
5、真正意义上的“应用文”一词始见于( )。
A、元朝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正确答案:D
解析:真正意义上的“应用文”一词始见于宋代。P23。
6、主旨对应行文过程中的目的是( )。
A、言之有理
B、言之有序
C、言之有物
D、言之有法
正确答案:A
解析:一篇规范、完整的应用文,一般包括主旨、材料、结构、语言四要素。四要素分别对应行文过程中的四个目的,即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法。P25。
7、应用文的灵魂是( )。
A、主旨
B、材料
C、结构
D、语言
正确答案:A
解析:主旨是应用文的灵魂。P25。
8、法律文书的主体部分不包括( )。
A、诉讼请求
B、事实
C、理由
D、起诉时间
正确答案:D
解析:D项起诉时间属于文尾部分的内容。P31-32。
9、不遵循常规,从各方面寻求变通和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
A、创新思维
B、求异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正确答案:B
解析:求异思维是指不遵循常规,而是从各方面寻求变通和答案的思维方式。P36。
10、应用文的叙述尤其在机关公文的叙述中通常使用的视角是( )。
A、第一人称
B、第二人称
C、第三人称
D、全知视角
正确答案:C
解析:应用文的叙述通常使用第三人称的视角。P39。
11、应用文在叙述方法上,以( )为主。
A、顺序
B、倒叙
C、补叙
D、插叙
正确答案:A
解析:应用文在叙述时还应注意:在叙述方法上,以顺叙为主,很少使用倒叙、插叙等表现手法。P40。
12、在批复、复函中下行公文中,使用( )的现象较为常见。
A、第一人称
B、第二人称
C、第三人称
D、全知视角
正确答案:B
解析:在叙述人称的选择上,较为客观,以第一、第三人称居多,少用第二人称;但下行公文,如批复、复函中,使用第二人称的现象较为常见。P40。
13、“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这句话是( )提出的。
A、郑振铎
B、叶圣陶
C、郭沫若
D、张天翼
正确答案:B
解析:应用文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每个人在工作、生活、学习中都不可避免地需要写作应用文,小到发布放假通知,大到撰写科研论文等,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P44。
14、一般而言,用( )的表达方式最为常见。
A、标题点旨
B、开门见山
C、转折点旨
D、篇末点旨
正确答案:A
解析:一般而言,用标题点明主旨的表达方式最为常见。P45。
15、明确意图、确定框架,可以形成( )大纲。
A、概念型
B、标题型
C、方案型
D、策略型
正确答案:A
解析:明确意图、确定框架,形成概念型大纲。P46。
16、在编写大纲时,要以( )句式写出文稿的基本观点,考虑从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阐述基本观点,确定全文的框架结构。
A、疑问
B、判断
C、叙述
D、否定
正确答案:B
解析:在编写大纲时,要以判断句式写出文稿的基本观点,考虑从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阐述基本观点,确定全文的框架结构。P47。
17、文章的材料和( )是相辅相成的。。
A、大纲
B、主旨
C、结构
D、标题
正确答案:B
解析:文章的材料和主旨是相辅相成的。P48。
18、在反映具体的信息和实际情况的应用文写作中需要大量使用的材料是( )。
A、典型材料
B、事实材料
C、理论材料
D、历史材料
正确答案:B
解析:事实材料在反映具体的信息和实际情况的应用文写作中非常重要,需要大量使用。P50。
19、关于应用文的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应用文的材料要真实、恰当、典型
B、应用文选取的材料以能充分支撑主旨为标准
C、如果主旨并未得到充分印证,缺少材料时需要适当增加具有说服力的材料
D、篇幅如果过长时可以删减材料
正确答案:D
解析:材料的增删不因篇幅的长短,而是体现为主旨服务的宗旨。P54。
20、材料要为表达主旨服务,写进应用文书的材料必须有( ),紧扣主旨。
A、典型性
B、针对性
C、引导性
D、真实性
正确答案:B
解析:材料要为表达主旨服务,写进应用文书的材料必须有针对性,紧扣主旨。P49。
二、多项选择题
21、应用文的宏观特点包括( )。
A、社会性
B、科学性
C、联系性
D、实用性
E、精炼性
正确答案:ABC
解析:应用文的宏观特点:社会性、科学性、联系性。P20-21。
22、钟鼎文涉及的内容很多,包括( )。
A、记载帝王的文功武德
B、记录君王的行政命令
C、歌颂战争讨伐的胜利
D、记载贵族阶级之间的人情往来
E、记载君王的会话内容
正确答案:ABCD
解析:钟鼎文涉及的内容多与朝政有关,或是记载帝王的文功武德,或是记录君王的行政命令,或是歌颂战争讨伐的胜利,或是记载贵族阶级之间的人情往来。P22。
23、明代官府往来文书中的下行文有( )。
A、札付
B、贴
C、照会
D、故牒
E、牒呈
正确答案:ABCD
解析:E项属于上行文。P23。
24、一篇规范、完整的应用文,一般包括( )四要素。
A、主旨
B、材料
C、结构
D、语言
E、重点
正确答案:ABCD
解析:一篇规范、完整的应用文,一般包括主旨、材料、结构、语言四要素。P25。
25、安排应用文文本的小标题要遵循的原则有( )。
A、大致整齐的句式
B、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C、从实践中来,生动易懂
D、富有新意
E、小标题之间要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安排应用文文本的小标题要遵循的原则有:大致整齐的句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从实践中来,生动易懂、富有新意、小标题之间要有内在的逻辑关系。P32-33。
26、应用文写作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是( )。
A、叙述
B、议论
C、抒情
D、说明
E、描写
正确答案:ABD
解析:应用文写作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是叙述、说明、议论。P38。
27、下列文体在应用文的应用范围内的有( )。
A、高校的师生研究学科前沿领域使用的学术论文
B、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使用烦人项目申报书与研究报告
C、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使用的公文
D、新闻工作者开展宣传工作使用的各种新闻文体
E、毕业生求职,使用的自荐信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应用文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各个领域、部门、阶层及个体。比如,高校的师生研究学科前沿领域需要使用学术论文;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需要使用项目申报书与研究报告等;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需要使用公文;新闻工作者开展宣传工作需要使用各种新闻文体;毕业生求职,需要使用自荐信。P44。
28、非普遍调查又可以细分为( )。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随机调查
E、全面调查
正确答案:ABCD
解析:非普遍调查又称非全面调查,是指只对总体中的一部分进行调查,又可细分为典型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随机调查等。全面调查即普遍调查。故不选E。P48。
29、要想胜任应用文的修改工作,作者必须要( )。
A、有坚定的立场
B、有较高的业务水平
C、有扎实的文字功底
D、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
E、提高自身的写作素养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作者必须有坚定的立场、较高的业务水平、扎实的文字功底,并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写作素养,胜任应用文的修改工作。P54。
30、明确的大纲有助于思维的( )。
A、组织化
B、系统化
C、具体化
D、全面化
E、逻辑化
正确答案:AB
解析:明确的大纲有助于思维的组织化和系统化,使文章的结构完整、逻辑严谨、行文流畅。P46。
一、单项选择题
1、当国家发展到需要以法治世时,( )就诞生了。
A、结绳记事
B、公文
C、法律文书
D、契约文书
正确答案:C
解析:当国家发展到需要以法治世时,法律文书就诞生了。P15。
2、“应用文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所应用的简易通俗文字,一般有固定的款式。包括书信、公文、契约、单据等。”这一解释出自( )。
A、《辞海》
B、《现代汉语词典》
C、《语文知识词典》
D、《词诠》
正确答案:A
解析:《辞海》(第六版彩图本)中对应用文的定义是:应用文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所应用的简易通俗文字,一般有固定的款式。包括书信、公文、契约、单据等。P15。
3、周朝时期,产生了钟鼎文,一般都是在( )上进行铭刻。
A、农器
B、兵器
C、礼器
D、乐器
正确答案:C
解析:周朝时期,青铜铸造技艺趋于成熟,其铸造的器物不再局限于兵器、农用器具,而是开始向精美的礼器方向发展,在礼器上进行铭刻,由此产生了钟鼎文。P22。
4、从( )开始,国家对文种的名称有了明确的规定。
A、秦朝
B、汉代
C、魏晋南北朝
D、唐代
正确答案:D
解析:从唐代开始,国家对文种的名称有了明确的规定。P22。
5、真正意义上的“应用文”一词始见于( )。
A、元朝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正确答案:D
解析:真正意义上的“应用文”一词始见于宋代。P23。
6、应用文的灵魂是( )。
A、主旨
B、材料
C、结构
D、语言
正确答案:A
解析:主旨是应用文的灵魂。P25。
7、法律文书的主体部分不包括( )。
A、诉讼请求
B、事实
C、理由
D、起诉时间
正确答案:D
解析:D项起诉时间属于文尾部分的内容。P31-32。
8、不遵循常规,从各方面寻求变通和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
A、创新思维
B、求异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正确答案:B
解析:求异思维是指不遵循常规,而是从各方面寻求变通和答案的思维方式。P36。
9、任何一篇文章的叙述都有明确的( )。
A、情节
B、主题
C、结局
D、人物
正确答案:B
解析:任何一篇文章的叙述都有明确的主题,应用文也不例外。P38。
10、应用文的叙述尤其在机关公文的叙述中通常使用的视角是( )。
A、第一人称
B、第二人称
C、第三人称
D、全知视角
正确答案:C
解析:应用文的叙述通常使用第三人称的视角。P39。
11、在批复、复函中下行公文中,使用( )的现象较为常见。
A、第一人称
B、第二人称
C、第三人称
D、全知视角
正确答案:B
解析:在叙述人称的选择上,较为客观,以第一、第三人称居多,少用第二人称;但下行公文,如批复、复函中,使用第二人称的现象较为常见。P40。
12、不同情况、不同文体、不同状态下应用文的用语不同,这体现了应用文语体的( )。
A、模式性
B、明晰性
C、专业性
D、应用性
正确答案:C
解析:专业性还体现在不同情况、不同文体、不同状态下应用文的用语不同。P42。
13、“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这句话是( )提出的。
A、郑振铎
B、叶圣陶
C、郭沫若
D、张天翼
正确答案:B
解析:应用文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每个人在工作、生活、学习中都不可避免地需要写作应用文,小到发布放假通知,大到撰写科研论文等,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P44。
14、明确意图、确定框架,可以形成( )大纲。
A、概念型
B、标题型
C、方案型
D、策略型
正确答案:A
解析:明确意图、确定框架,形成概念型大纲。P46。
15、在编写大纲时,要以( )句式写出文稿的基本观点,考虑从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阐述基本观点,确定全文的框架结构。
A、疑问
B、判断
C、叙述
D、否定
正确答案:B
解析:在编写大纲时,要以判断句式写出文稿的基本观点,考虑从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阐述基本观点,确定全文的框架结构。P47。
16、文章的材料和( )是相辅相成的。。
A、大纲
B、主旨
C、结构
D、标题
正确答案:B
解析:文章的材料和主旨是相辅相成的。P48。
17、一般来说,叙事性的应用文书或文中叙事性较强的段落,会采用( )的组织形式。
A、演绎式
B、归纳式
C、夹叙夹议
D、总结式
正确答案:B
解析:一般来说,叙事性的应用文书或文中叙事性较强的段落,会采用这种归纳式的组织形式。P50。
18、应用文的写作以( )思维为主。
A、逻辑
B、形象
C、抽象
D、发散
正确答案:A
解析:应用文的写作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互交织的过程,以逻辑思维为主,形象思维为辅。P52。
19、应用文的最后一环是( )。
A、发表
B、审核
C、行文
D、修改
正确答案:D
解析:修改是应用文写作的最后一环,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P53。
20、应用文的结构必须合理完整,要有( )。
A、规范性
B、形象性
C、抽象性
D、逻辑性
正确答案:D
解析:应用文的结构必须合理完整,具有严密的逻辑性。P54。
二、多项选择题
21、文章的出现,源于( )的需要。
A、“书”
B、“察”
C、“治”
D、“文”
E、“礼”
正确答案:BC
解析:文章的出现,源于“治”和“察”的需要。P16。
22、伴随着朝代的更迭,应用文的载体经历了( )等各种形式的变化。
A、竹简
B、钟鼎
C、布帛
D、纸张
E、石头
正确答案:ABCD
解析:伴随着朝代的更迭,应用文的载体经历了竹简、钟鼎、布帛、纸张等各种形式的变化。P16。
23、明代官府往来文书中的下行文有( )。
A、札付
B、贴
C、照会
D、故牒
E、牒呈
正确答案:ABCD
解析:E项属于上行文。P23。
24、主旨对行文起着( )作用。
A、引领
B、制约
C、布局
D、证明
E、规范
正确答案:AB
解析:主旨对行文起着以下两方面的重要作用:引领作用、制约作用。P25-26。
25、安排应用文文本的小标题要遵循的原则有( )。
A、大致整齐的句式
B、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C、从实践中来,生动易懂
D、富有新意
E、小标题之间要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安排应用文文本的小标题要遵循的原则有:大致整齐的句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从实践中来,生动易懂、富有新意、小标题之间要有内在的逻辑关系。P32-33。
26、应用文写作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是( )。
A、叙述
B、议论
C、抒情
D、说明
E、描写
正确答案:ABD
解析:应用文写作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是叙述、说明、议论。P38。
27、以标题点旨的形式,要求概括事由或概括主旨的文字要( )。
A、直接
B、简洁
C、严密
D、准确
E、深刻
正确答案:CD
解析:以标题点旨的形式,要求概括事由或概括主旨的文字严密、准确。P45。
28、非普遍调查又可以细分为( )。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随机调查
E、全面调查
正确答案:ABCD
解析:非普遍调查又称非全面调查,是指只对总体中的一部分进行调查,又可细分为典型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随机调查等。全面调查即普遍调查。故不选E。P48。
29、在写作应用文时,设立层次需要遵循的原则有( )。
A、尊重规律
B、考虑不同特点
C、富有逻辑性
D、考虑文章结构
E、考虑作者的视角
正确答案:ABC
解析:在写作应用文时,设立层次需要遵循的原则有:尊重规律、考虑不同特点、富有逻辑性。P51。
30、层次的设立方法有( )。
A、按照时间的推进设立层次
B、按照空间的转换设立层次
C、按照时空交叉的方式设立层次
D、以逻辑关系为次序设立层次
E、按照结构的特征设立层次
正确答案:ABCD
解析:层次的设立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按照时间的推进设立层次、按照空间的转换设立层次、按照时空交叉的方式设立层次、以逻辑关系为次序设立层次。P51-52。
一、单项选择题
1、当国家发展到需要以法治世时,( )就诞生了。
A、结绳记事
B、公文
C、法律文书
D、契约文书
正确答案:C
解析:当国家发展到需要以法治世时,法律文书就诞生了。P15。
2、“应用文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所应用的简易通俗文字,一般有固定的款式。包括书信、公文、契约、单据等。”这一解释出自( )。
A、《辞海》
B、《现代汉语词典》
C、《语文知识词典》
D、《词诠》
正确答案:A
解析:《辞海》(第六版彩图本)中对应用文的定义是:应用文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所应用的简易通俗文字,一般有固定的款式。包括书信、公文、契约、单据等。P15。
3、最早的应用文事实上就是( )。
A、甲骨文
B、小篆
C、楷书
D、金文
正确答案:A
解析:最早的应用文事实上就是甲骨文。P16。
4、我国第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是( )。
A、《战国策》
B、《尚书》
C、《汉书》
D、《左传》
正确答案:B
解析:《尚书》作为我国第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收录了虞、夏、商、周四个时期流传的历史事迹,可以看作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公文总集。P22。
5、真正意义上的“应用文”一词始见于( )。
A、元朝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正确答案:D
解析:真正意义上的“应用文”一词始见于宋代。P23。
6、主旨对应行文过程中的目的是( )。
A、言之有理
B、言之有序
C、言之有物
D、言之有法
正确答案:A
解析:一篇规范、完整的应用文,一般包括主旨、材料、结构、语言四要素。四要素分别对应行文过程中的四个目的,即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法。P25。
7、应用文的灵魂是( )。
A、主旨
B、材料
C、结构
D、语言
正确答案:A
解析:主旨是应用文的灵魂。P25。
8、在应用文写作之前,写作主体需要明确( )。
A、写作重点
B、写作因果
C、写作模式
D、表达方式
正确答案:B
解析:在应用文写作之前,写作主体需要明确写作因果。P34。
9、不遵循常规,从各方面寻求变通和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
A、创新思维
B、求异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正确答案:B
解析:求异思维是指不遵循常规,而是从各方面寻求变通和答案的思维方式。P36。
10、应用文的叙述尤其在机关公文的叙述中通常使用的视角是( )。
A、第一人称
B、第二人称
C、第三人称
D、全知视角
正确答案:C
解析:应用文的叙述通常使用第三人称的视角。P39。
11、应用文在叙述方法上,以( )为主。
A、顺序
B、倒叙
C、补叙
D、插叙
正确答案:A
解析:应用文在叙述时还应注意:在叙述方法上,以顺叙为主,很少使用倒叙、插叙等表现手法。P40。
12、在批复、复函中下行公文中,使用( )的现象较为常见。
A、第一人称
B、第二人称
C、第三人称
D、全知视角
正确答案:B
解析:在叙述人称的选择上,较为客观,以第一、第三人称居多,少用第二人称;但下行公文,如批复、复函中,使用第二人称的现象较为常见。P40。
13、“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这句话是( )提出的。
A、郑振铎
B、叶圣陶
C、郭沫若
D、张天翼
正确答案:B
解析:应用文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每个人在工作、生活、学习中都不可避免地需要写作应用文,小到发布放假通知,大到撰写科研论文等,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P44。
14、一般而言,用( )的表达方式最为常见。
A、标题点旨
B、开门见山
C、转折点旨
D、篇末点旨
正确答案:A
解析:一般而言,用标题点明主旨的表达方式最为常见。P45。
15、明确意图、确定框架,可以形成( )大纲。
A、概念型
B、标题型
C、方案型
D、策略型
正确答案:A
解析:明确意图、确定框架,形成概念型大纲。P46。
16、主旨对材料有( )作用。
A、制约
B、统帅
C、引导
D、裁决
正确答案:B
解析:主旨一般通过材料升华而来,要靠材料来体现,但反过来又对材料起到统帅作用。材料一方面受主旨引领,另一方面又对主旨起相对的制约作用。P48。
17、一般来说,叙事性的应用文书或文中叙事性较强的段落,会采用( )的组织形式。
A、演绎式
B、归纳式
C、夹叙夹议
D、总结式
正确答案:B
解析:一般来说,叙事性的应用文书或文中叙事性较强的段落,会采用这种归纳式的组织形式。P50。
18、在反映具体的信息和实际情况的应用文写作中需要大量使用的材料是( )。
A、典型材料
B、事实材料
C、理论材料
D、历史材料
正确答案:B
解析:事实材料在反映具体的信息和实际情况的应用文写作中非常重要,需要大量使用。P50。
19、按照时间的推进设立层次的优势在于( )。
A、叙事完整
B、能使读者身临其境
C、能合理安排文章层次,突出写作目的
D、能营造出密集紧凑的感觉
正确答案:A
解析:按照时间的推进设立层次的优势在于叙事完整,整篇文章随着时间推进,显得层次清晰、结构完整。P51。
20、应用文的最后一环是( )。
A、发表
B、审核
C、行文
D、修改
正确答案:D
解析:修改是应用文写作的最后一环,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P53。
二、多项选择题
21、文章的出现,源于( )的需要。
A、“书”
B、“察”
C、“治”
D、“文”
E、“礼”
正确答案:BC
解析:文章的出现,源于“治”和“察”的需要。P16。
22、应用文的宏观特点包括( )。
A、社会性
B、科学性
C、联系性
D、实用性
E、精炼性
正确答案:ABC
解析:应用文的宏观特点:社会性、科学性、联系性。P20-21。
23、明代官府往来文书中的下行文有( )。
A、札付
B、贴
C、照会
D、故牒
E、牒呈
正确答案:ABCD
解析:E项属于上行文。P23。
24、主旨对行文起着( )作用。
A、引领
B、制约
C、布局
D、证明
E、规范
正确答案:AB
解析:主旨对行文起着以下两方面的重要作用:引领作用、制约作用。P25-26。
25、应用文写作的语体具有的特点包括( )。
A、模式性
B、专业性
C、规范性
D、明晰性
E、简洁性
正确答案:ABD
解析:应用文写作的语体具有的特点包括模式性、专业性、明晰性。P41-42。
26、搜集材料的方法主要有( )。
A、观察
B、调查
C、积累
D、筛选
E、互联网检索
正确答案:ABCE
解析:搜集材料的方法主要有:观察、调查、积累、互联网检索。P48-49。
27、层次的设立方法有( )。
A、按照时间的推进设立层次
B、按照空间的转换设立层次
C、按照时空交叉的方式设立层次
D、以逻辑关系为次序设立层次
E、按照结构的特征设立层次
正确答案:ABCD
解析:层次的设立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按照时间的推进设立层次、按照空间的转换设立层次、按照时空交叉的方式设立层次、以逻辑关系为次序设立层次。P51-52。
28、应用文的主旨应( )。
A、正确
B、鲜明
C、深刻
D、真实
E、典型
正确答案:ABC
解析:应用文的主旨应正确、鲜明、深刻。P54。
29、应用文语体具有的特征有( )。
A、准确性
B、简洁性
C、平实性
D、生动性
E、专业性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应用文语体具有的特征有:准确性、简洁性、平实性、生动性、专业性。P29-30。
30、明确的大纲有助于思维的( )。
A、组织化
B、系统化
C、具体化
D、全面化
E、逻辑化
正确答案:AB
解析:明确的大纲有助于思维的组织化和系统化,使文章的结构完整、逻辑严谨、行文流畅。P46。
一、单项选择题
1、当国家发展到需要以法治世时,( )就诞生了。
A、结绳记事
B、公文
C、法律文书
D、契约文书
正确答案:C
解析:当国家发展到需要以法治世时,法律文书就诞生了。P15。
2、当社会( )时,新闻就应运而生了。
A、发展到出现国家并需要行政管理
B、出现商品交换
C、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并需要传授和交流技术
D、发展到大众传播时代
正确答案:D
解析:当社会发展到大众传播时代,新闻也就应运而生了。P15。
3、“应用文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所应用的简易通俗文字,一般有固定的款式。包括书信、公文、契约、单据等。”这一解释出自( )。
A、《辞海》
B、《现代汉语词典》
C、《语文知识词典》
D、《词诠》
正确答案:A
解析:《辞海》(第六版彩图本)中对应用文的定义是:应用文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所应用的简易通俗文字,一般有固定的款式。包括书信、公文、契约、单据等。P15。
4、最早的应用文事实上就是( )。
A、甲骨文
B、小篆
C、楷书
D、金文
正确答案:A
解析:最早的应用文事实上就是甲骨文。P16。
5、周朝时期,产生了钟鼎文,一般都是在( )上进行铭刻。
A、农器
B、兵器
C、礼器
D、乐器
正确答案:C
解析:周朝时期,青铜铸造技艺趋于成熟,其铸造的器物不再局限于兵器、农用器具,而是开始向精美的礼器方向发展,在礼器上进行铭刻,由此产生了钟鼎文。P22。
6、主旨对应行文过程中的目的是( )。
A、言之有理
B、言之有序
C、言之有物
D、言之有法
正确答案:A
解析:一篇规范、完整的应用文,一般包括主旨、材料、结构、语言四要素。四要素分别对应行文过程中的四个目的,即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法。P25。
7、应用文的灵魂是( )。
A、主旨
B、材料
C、结构
D、语言
正确答案:A
解析:主旨是应用文的灵魂。P25。
8、法律文书的主体部分不包括( )。
A、诉讼请求
B、事实
C、理由
D、起诉时间
正确答案:D
解析:D项起诉时间属于文尾部分的内容。P31-32。
9、在应用文写作之前,写作主体需要明确( )。
A、写作重点
B、写作因果
C、写作模式
D、表达方式
正确答案:B
解析:在应用文写作之前,写作主体需要明确写作因果。P34。
10、不遵循常规,从各方面寻求变通和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
A、创新思维
B、求异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正确答案:B
解析:求异思维是指不遵循常规,而是从各方面寻求变通和答案的思维方式。P36。
11、应用文的叙述尤其在机关公文的叙述中通常使用的视角是( )。
A、第一人称
B、第二人称
C、第三人称
D、全知视角
正确答案:C
解析:应用文的叙述通常使用第三人称的视角。P39。
12、在批复、复函中下行公文中,使用( )的现象较为常见。
A、第一人称
B、第二人称
C、第三人称
D、全知视角
正确答案:B
解析:在叙述人称的选择上,较为客观,以第一、第三人称居多,少用第二人称;但下行公文,如批复、复函中,使用第二人称的现象较为常见。P40。
13、“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这句话是( )提出的。
A、郑振铎
B、叶圣陶
C、郭沫若
D、张天翼
正确答案:B
解析:应用文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每个人在工作、生活、学习中都不可避免地需要写作应用文,小到发布放假通知,大到撰写科研论文等,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P44。
14、明确意图、确定框架,可以形成( )大纲。
A、概念型
B、标题型
C、方案型
D、策略型
正确答案:A
解析:明确意图、确定框架,形成概念型大纲。P46。
15、主旨对材料有( )作用。
A、制约
B、统帅
C、引导
D、裁决
正确答案:B
解析:主旨一般通过材料升华而来,要靠材料来体现,但反过来又对材料起到统帅作用。材料一方面受主旨引领,另一方面又对主旨起相对的制约作用。P48。
16、按照时间的推进设立层次的优势在于( )。
A、叙事完整
B、能使读者身临其境
C、能合理安排文章层次,突出写作目的
D、能营造出密集紧凑的感觉
正确答案:A
解析:按照时间的推进设立层次的优势在于叙事完整,整篇文章随着时间推进,显得层次清晰、结构完整。P51。
17、应用文的最后一环是( )。
A、发表
B、审核
C、行文
D、修改
正确答案:D
解析:修改是应用文写作的最后一环,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P53。
18、关于应用文的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应用文的材料要真实、恰当、典型
B、应用文选取的材料以能充分支撑主旨为标准
C、如果主旨并未得到充分印证,缺少材料时需要适当增加具有说服力的材料
D、篇幅如果过长时可以删减材料
正确答案:D
解析:材料的增删不因篇幅的长短,而是体现为主旨服务的宗旨。P54。
19、对于结构的调整不涉及的内容是( )。
A、段落层次
B、开篇结尾
C、起承转合
D、格式规范
正确答案:D
解析:对结构的调整涉及段落层次、开篇结尾、起承转合等。P54。
20、材料要为表达主旨服务,写进应用文书的材料必须有( ),紧扣主旨。
A、典型性
B、针对性
C、引导性
D、真实性
正确答案:B
解析:材料要为表达主旨服务,写进应用文书的材料必须有针对性,紧扣主旨。P49。
二、多项选择题
21、伴随着朝代的更迭,应用文的载体经历了( )等各种形式的变化。
A、竹简
B、钟鼎
C、布帛
D、纸张
E、石头
正确答案:ABCD
解析:伴随着朝代的更迭,应用文的载体经历了竹简、钟鼎、布帛、纸张等各种形式的变化。P16。
22、应用文的宏观特点包括( )。
A、社会性
B、科学性
C、联系性
D、实用性
E、精炼性
正确答案:ABC
解析:应用文的宏观特点:社会性、科学性、联系性。P20-21。
23、钟鼎文涉及的内容很多,包括( )。
A、记载帝王的文功武德
B、记录君王的行政命令
C、歌颂战争讨伐的胜利
D、记载贵族阶级之间的人情往来
E、记载君王的会话内容
正确答案:ABCD
解析:钟鼎文涉及的内容多与朝政有关,或是记载帝王的文功武德,或是记录君王的行政命令,或是歌颂战争讨伐的胜利,或是记载贵族阶级之间的人情往来。P22。
24、主旨对行文起着( )作用。
A、引领
B、制约
C、布局
D、证明
E、规范
正确答案:AB
解析:主旨对行文起着以下两方面的重要作用:引领作用、制约作用。P25-26。
25、应用文中常用的议论方法有( )。
A、举例论证
B、理论论证
C、对比论证
D、引用论证
E、演绎论证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应用文中常用的议论方法有举例论证、理论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演绎论证等。P41。
26、搜集材料的方法主要有( )。
A、观察
B、调查
C、积累
D、筛选
E、互联网检索
正确答案:ABCE
解析:搜集材料的方法主要有:观察、调查、积累、互联网检索。P48-49。
27、层次的设立方法有( )。
A、按照时间的推进设立层次
B、按照空间的转换设立层次
C、按照时空交叉的方式设立层次
D、以逻辑关系为次序设立层次
E、按照结构的特征设立层次
正确答案:ABCD
解析:层次的设立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按照时间的推进设立层次、按照空间的转换设立层次、按照时空交叉的方式设立层次、以逻辑关系为次序设立层次。P51-52。
28、要想胜任应用文的修改工作,作者必须要( )。
A、有坚定的立场
B、有较高的业务水平
C、有扎实的文字功底
D、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
E、提高自身的写作素养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作者必须有坚定的立场、较高的业务水平、扎实的文字功底,并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写作素养,胜任应用文的修改工作。P54。
29、应用文语体具有的特征有( )。
A、准确性
B、简洁性
C、平实性
D、生动性
E、专业性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应用文语体具有的特征有:准确性、简洁性、平实性、生动性、专业性。P29-30。
30、明确的大纲有助于思维的( )。
A、组织化
B、系统化
C、具体化
D、全面化
E、逻辑化
正确答案:AB
解析:明确的大纲有助于思维的组织化和系统化,使文章的结构完整、逻辑严谨、行文流畅。P46。
一、单项选择题
1、当国家发展到需要以法治世时,( )就诞生了。
A、结绳记事
B、公文
C、法律文书
D、契约文书
正确答案:C
解析:当国家发展到需要以法治世时,法律文书就诞生了。P15。
2、“应用文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所应用的简易通俗文字,一般有固定的款式。包括书信、公文、契约、单据等。”这一解释出自( )。
A、《辞海》
B、《现代汉语词典》
C、《语文知识词典》
D、《词诠》
正确答案:A
解析:《辞海》(第六版彩图本)中对应用文的定义是:应用文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所应用的简易通俗文字,一般有固定的款式。包括书信、公文、契约、单据等。P15。
3、最早的应用文事实上就是( )。
A、甲骨文
B、小篆
C、楷书
D、金文
正确答案:A
解析:最早的应用文事实上就是甲骨文。P16。
4、周朝时期,产生了钟鼎文,一般都是在( )上进行铭刻。
A、农器
B、兵器
C、礼器
D、乐器
正确答案:C
解析:周朝时期,青铜铸造技艺趋于成熟,其铸造的器物不再局限于兵器、农用器具,而是开始向精美的礼器方向发展,在礼器上进行铭刻,由此产生了钟鼎文。P22。
5、真正意义上的“应用文”一词始见于( )。
A、元朝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正确答案:D
解析:真正意义上的“应用文”一词始见于宋代。P23。
6、主旨对应行文过程中的目的是( )。
A、言之有理
B、言之有序
C、言之有物
D、言之有法
正确答案:A
解析:一篇规范、完整的应用文,一般包括主旨、材料、结构、语言四要素。四要素分别对应行文过程中的四个目的,即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法。P25。
7、应用文的灵魂是( )。
A、主旨
B、材料
C、结构
D、语言
正确答案:A
解析:主旨是应用文的灵魂。P25。
8、材料是应用文的( )。
A、灵魂
B、血肉
C、框架
D、外壳
正确答案:B
解析:材料是应用文的血肉。P27。
9、任何一篇文章的叙述都有明确的( )。
A、情节
B、主题
C、结局
D、人物
正确答案:B
解析:任何一篇文章的叙述都有明确的主题,应用文也不例外。P38。
10、应用文的叙述尤其在机关公文的叙述中通常使用的视角是( )。
A、第一人称
B、第二人称
C、第三人称
D、全知视角
正确答案:C
解析:应用文的叙述通常使用第三人称的视角。P39。
11、应用文在叙述方法上,以( )为主。
A、顺序
B、倒叙
C、补叙
D、插叙
正确答案:A
解析:应用文在叙述时还应注意:在叙述方法上,以顺叙为主,很少使用倒叙、插叙等表现手法。P40。
12、不同情况、不同文体、不同状态下应用文的用语不同,这体现了应用文语体的( )。
A、模式性
B、明晰性
C、专业性
D、应用性
正确答案:C
解析:专业性还体现在不同情况、不同文体、不同状态下应用文的用语不同。P42。
13、“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这句话是( )提出的。
A、郑振铎
B、叶圣陶
C、郭沫若
D、张天翼
正确答案:B
解析:应用文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每个人在工作、生活、学习中都不可避免地需要写作应用文,小到发布放假通知,大到撰写科研论文等,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P44。
14、一般而言,用( )的表达方式最为常见。
A、标题点旨
B、开门见山
C、转折点旨
D、篇末点旨
正确答案:A
解析:一般而言,用标题点明主旨的表达方式最为常见。P45。
15、在编写大纲时,要以( )句式写出文稿的基本观点,考虑从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阐述基本观点,确定全文的框架结构。
A、疑问
B、判断
C、叙述
D、否定
正确答案:B
解析:在编写大纲时,要以判断句式写出文稿的基本观点,考虑从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阐述基本观点,确定全文的框架结构。P47。
16、主旨对材料有( )作用。
A、制约
B、统帅
C、引导
D、裁决
正确答案:B
解析:主旨一般通过材料升华而来,要靠材料来体现,但反过来又对材料起到统帅作用。材料一方面受主旨引领,另一方面又对主旨起相对的制约作用。P48。
17、在反映具体的信息和实际情况的应用文写作中需要大量使用的材料是( )。
A、典型材料
B、事实材料
C、理论材料
D、历史材料
正确答案:B
解析:事实材料在反映具体的信息和实际情况的应用文写作中非常重要,需要大量使用。P50。
18、按照时间的推进设立层次的优势在于( )。
A、叙事完整
B、能使读者身临其境
C、能合理安排文章层次,突出写作目的
D、能营造出密集紧凑的感觉
正确答案:A
解析:按照时间的推进设立层次的优势在于叙事完整,整篇文章随着时间推进,显得层次清晰、结构完整。P51。
19、应用文的写作以( )思维为主。
A、逻辑
B、形象
C、抽象
D、发散
正确答案:A
解析:应用文的写作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互交织的过程,以逻辑思维为主,形象思维为辅。P52。
20、对于结构的调整不涉及的内容是( )。
A、段落层次
B、开篇结尾
C、起承转合
D、格式规范
正确答案:D
解析:对结构的调整涉及段落层次、开篇结尾、起承转合等。P54。
二、多项选择题
21、文章的出现,源于( )的需要。
A、“书”
B、“察”
C、“治”
D、“文”
E、“礼”
正确答案:BC
解析:文章的出现,源于“治”和“察”的需要。P16。
22、应用文的宏观特点包括( )。
A、社会性
B、科学性
C、联系性
D、实用性
E、精炼性
正确答案:ABC
解析:应用文的宏观特点:社会性、科学性、联系性。P20-21。
23、明代官府往来文书中的下行文有( )。
A、札付
B、贴
C、照会
D、故牒
E、牒呈
正确答案:ABCD
解析:E项属于上行文。P23。
24、一篇规范、完整的应用文,一般包括( )四要素。
A、主旨
B、材料
C、结构
D、语言
E、重点
正确答案:ABCD
解析:一篇规范、完整的应用文,一般包括主旨、材料、结构、语言四要素。P25。
25、下列文体在应用文的应用范围内的有( )。
A、高校的师生研究学科前沿领域使用的学术论文
B、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使用烦人项目申报书与研究报告
C、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使用的公文
D、新闻工作者开展宣传工作使用的各种新闻文体
E、毕业生求职,使用的自荐信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应用文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各个领域、部门、阶层及个体。比如,高校的师生研究学科前沿领域需要使用学术论文;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需要使用项目申报书与研究报告等;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需要使用公文;新闻工作者开展宣传工作需要使用各种新闻文体;毕业生求职,需要使用自荐信。P44。
26、在写作应用文时,设立层次需要遵循的原则有( )。
A、尊重规律
B、考虑不同特点
C、富有逻辑性
D、考虑文章结构
E、考虑作者的视角
正确答案:ABC
解析:在写作应用文时,设立层次需要遵循的原则有:尊重规律、考虑不同特点、富有逻辑性。P51。
27、要想胜任应用文的修改工作,作者必须要( )。
A、有坚定的立场
B、有较高的业务水平
C、有扎实的文字功底
D、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
E、提高自身的写作素养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作者必须有坚定的立场、较高的业务水平、扎实的文字功底,并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写作素养,胜任应用文的修改工作。P54。
28、应用文的主旨应( )。
A、正确
B、鲜明
C、深刻
D、真实
E、典型
正确答案:ABC
解析:应用文的主旨应正确、鲜明、深刻。P54。
29、应用文写作有四项基本要素,即( )。
A、内容
B、形式
C、技巧
D、语言素养
E、表达方式
正确答案:ABCD
解析:应用文写作有四项基本要素,即内容、形式、技巧和语言素养。P25。
30、应用文的格式可以按照用途的不同分为( )。
A、应有格式
B、必有格式
C、或有格式
D、期有格式
E、专有格式
正确答案:BCD
解析:一般来说,应用文的格式可以按照用途的不同分为三类:必有格式、或有格式、期有格式。P31。
一、单项选择题
1、当国家发展到需要以法治世时,( )就诞生了。
A、结绳记事
B、公文
C、法律文书
D、契约文书
正确答案:C
解析:当国家发展到需要以法治世时,法律文书就诞生了。P15。
2、“应用文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所应用的简易通俗文字,一般有固定的款式。包括书信、公文、契约、单据等。”这一解释出自( )。
A、《辞海》
B、《现代汉语词典》
C、《语文知识词典》
D、《词诠》
正确答案:A
解析:《辞海》(第六版彩图本)中对应用文的定义是:应用文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所应用的简易通俗文字,一般有固定的款式。包括书信、公文、契约、单据等。P15。
3、最早的应用文事实上就是( )。
A、甲骨文
B、小篆
C、楷书
D、金文
正确答案:A
解析:最早的应用文事实上就是甲骨文。P16。
4、周朝时期,产生了钟鼎文,一般都是在( )上进行铭刻。
A、农器
B、兵器
C、礼器
D、乐器
正确答案:C
解析:周朝时期,青铜铸造技艺趋于成熟,其铸造的器物不再局限于兵器、农用器具,而是开始向精美的礼器方向发展,在礼器上进行铭刻,由此产生了钟鼎文。P22。
5、我国第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是( )。
A、《战国策》
B、《尚书》
C、《汉书》
D、《左传》
正确答案:B
解析:《尚书》作为我国第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收录了虞、夏、商、周四个时期流传的历史事迹,可以看作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公文总集。P22。
6、应用文的灵魂是( )。
A、主旨
B、材料
C、结构
D、语言
正确答案:A
解析:主旨是应用文的灵魂。P25。
7、材料是应用文的( )。
A、灵魂
B、血肉
C、框架
D、外壳
正确答案:B
解析:材料是应用文的血肉。P27。
8、法律文书的主体部分不包括( )。
A、诉讼请求
B、事实
C、理由
D、起诉时间
正确答案:D
解析:D项起诉时间属于文尾部分的内容。P31-32。
9、机关文书的写作需要( )。
A、客观性思维
B、创新思维
C、求异思维
D、一元思维
正确答案:A
解析:机关文书的写作需要客观性思维。P37。
10、应用文的叙述尤其在机关公文的叙述中通常使用的视角是( )。
A、第一人称
B、第二人称
C、第三人称
D、全知视角
正确答案:C
解析:应用文的叙述通常使用第三人称的视角。P39。
11、在批复、复函中下行公文中,使用( )的现象较为常见。
A、第一人称
B、第二人称
C、第三人称
D、全知视角
正确答案:B
解析:在叙述人称的选择上,较为客观,以第一、第三人称居多,少用第二人称;但下行公文,如批复、复函中,使用第二人称的现象较为常见。P40。
12、不同情况、不同文体、不同状态下应用文的用语不同,这体现了应用文语体的( )。
A、模式性
B、明晰性
C、专业性
D、应用性
正确答案:C
解析:专业性还体现在不同情况、不同文体、不同状态下应用文的用语不同。P42。
13、“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这句话是( )提出的。
A、郑振铎
B、叶圣陶
C、郭沫若
D、张天翼
正确答案:B
解析:应用文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每个人在工作、生活、学习中都不可避免地需要写作应用文,小到发布放假通知,大到撰写科研论文等,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P44。
14、明确意图、确定框架,可以形成( )大纲。
A、概念型
B、标题型
C、方案型
D、策略型
正确答案:A
解析:明确意图、确定框架,形成概念型大纲。P46。
15、在编写大纲时,要以( )句式写出文稿的基本观点,考虑从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阐述基本观点,确定全文的框架结构。
A、疑问
B、判断
C、叙述
D、否定
正确答案:B
解析:在编写大纲时,要以判断句式写出文稿的基本观点,考虑从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阐述基本观点,确定全文的框架结构。P47。
16、一般来说,叙事性的应用文书或文中叙事性较强的段落,会采用( )的组织形式。
A、演绎式
B、归纳式
C、夹叙夹议
D、总结式
正确答案:B
解析:一般来说,叙事性的应用文书或文中叙事性较强的段落,会采用这种归纳式的组织形式。P50。
17、应用文的写作以( )思维为主。
A、逻辑
B、形象
C、抽象
D、发散
正确答案:A
解析:应用文的写作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互交织的过程,以逻辑思维为主,形象思维为辅。P52。
18、应用文的最后一环是( )。
A、发表
B、审核
C、行文
D、修改
正确答案:D
解析:修改是应用文写作的最后一环,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P53。
19、应用文的结构必须合理完整,要有( )。
A、规范性
B、形象性
C、抽象性
D、逻辑性
正确答案:D
解析:应用文的结构必须合理完整,具有严密的逻辑性。P54。
20、材料要为表达主旨服务,写进应用文书的材料必须有( ),紧扣主旨。
A、典型性
B、针对性
C、引导性
D、真实性
正确答案:B
解析:材料要为表达主旨服务,写进应用文书的材料必须有针对性,紧扣主旨。P49。
二、多项选择题
21、应用文的微观特点包括( )。
A、实用性
B、真实客观性
C、模式化
D、灵活性
E、精炼性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应用文的微观特点:实用性、真实客观性、模式化、灵活性、精炼性。P16-19。
22、钟鼎文涉及的内容很多,包括( )。
A、记载帝王的文功武德
B、记录君王的行政命令
C、歌颂战争讨伐的胜利
D、记载贵族阶级之间的人情往来
E、记载君王的会话内容
正确答案:ABCD
解析:钟鼎文涉及的内容多与朝政有关,或是记载帝王的文功武德,或是记录君王的行政命令,或是歌颂战争讨伐的胜利,或是记载贵族阶级之间的人情往来。P22。
23、应用文写作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是( )。
A、叙述
B、议论
C、抒情
D、说明
E、描写
正确答案:ABD
解析:应用文写作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是叙述、说明、议论。P38。
24、应用文中常用的议论方法有( )。
A、举例论证
B、理论论证
C、对比论证
D、引用论证
E、演绎论证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应用文中常用的议论方法有举例论证、理论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演绎论证等。P41。
25、应用文写作的语体具有的特点包括( )。
A、模式性
B、专业性
C、规范性
D、明晰性
E、简洁性
正确答案:ABD
解析:应用文写作的语体具有的特点包括模式性、专业性、明晰性。P41-42。
26、下列文体在应用文的应用范围内的有( )。
A、高校的师生研究学科前沿领域使用的学术论文
B、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使用烦人项目申报书与研究报告
C、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使用的公文
D、新闻工作者开展宣传工作使用的各种新闻文体
E、毕业生求职,使用的自荐信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应用文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各个领域、部门、阶层及个体。比如,高校的师生研究学科前沿领域需要使用学术论文;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需要使用项目申报书与研究报告等;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需要使用公文;新闻工作者开展宣传工作需要使用各种新闻文体;毕业生求职,需要使用自荐信。P44。
27、非普遍调查又可以细分为( )。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随机调查
E、全面调查
正确答案:ABCD
解析:非普遍调查又称非全面调查,是指只对总体中的一部分进行调查,又可细分为典型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随机调查等。全面调查即普遍调查。故不选E。P48。
28、鉴别与选择材料时,要遵循的原则有( )。
A、围绕主旨
B、真实、准确
C、典型、规范
D、新颖、生动
E、围绕大纲
正确答案:ABCD
解析:鉴别与选择材料时,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围绕主旨;真实、准确;典型、规范;新颖、生动。P49。
29、要想胜任应用文的修改工作,作者必须要( )。
A、有坚定的立场
B、有较高的业务水平
C、有扎实的文字功底
D、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
E、提高自身的写作素养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作者必须有坚定的立场、较高的业务水平、扎实的文字功底,并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写作素养,胜任应用文的修改工作。P54。
30、《现代汉语词典》中指出应用文的文体包括( )。
A、公文
B、书信
C、广告
D、契约
E、收据
正确答案:ABCE
解析:D项属于《辞海》中对应用文文体的解释。P15。
一、单项选择题
1、当社会( )时,新闻就应运而生了。
A、发展到出现国家并需要行政管理
B、出现商品交换
C、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并需要传授和交流技术
D、发展到大众传播时代
正确答案:D
解析:当社会发展到大众传播时代,新闻也就应运而生了。P15。
2、“应用文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所应用的简易通俗文字,一般有固定的款式。包括书信、公文、契约、单据等。”这一解释出自( )。
A、《辞海》
B、《现代汉语词典》
C、《语文知识词典》
D、《词诠》
正确答案:A
解析:《辞海》(第六版彩图本)中对应用文的定义是:应用文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所应用的简易通俗文字,一般有固定的款式。包括书信、公文、契约、单据等。P15。
3、周朝时期,产生了钟鼎文,一般都是在( )上进行铭刻。
A、农器
B、兵器
C、礼器
D、乐器
正确答案:C
解析:周朝时期,青铜铸造技艺趋于成熟,其铸造的器物不再局限于兵器、农用器具,而是开始向精美的礼器方向发展,在礼器上进行铭刻,由此产生了钟鼎文。P22。
4、我国第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是( )。
A、《战国策》
B、《尚书》
C、《汉书》
D、《左传》
正确答案:B
解析:《尚书》作为我国第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收录了虞、夏、商、周四个时期流传的历史事迹,可以看作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公文总集。P22。
5、从( )开始,国家对文种的名称有了明确的规定。
A、秦朝
B、汉代
C、魏晋南北朝
D、唐代
正确答案:D
解析:从唐代开始,国家对文种的名称有了明确的规定。P22。
6、主旨对应行文过程中的目的是( )。
A、言之有理
B、言之有序
C、言之有物
D、言之有法
正确答案:A
解析:一篇规范、完整的应用文,一般包括主旨、材料、结构、语言四要素。四要素分别对应行文过程中的四个目的,即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法。P25。
7、应用文的灵魂是( )。
A、主旨
B、材料
C、结构
D、语言
正确答案:A
解析:主旨是应用文的灵魂。P25。
8、材料是应用文的( )。
A、灵魂
B、血肉
C、框架
D、外壳
正确答案:B
解析:材料是应用文的血肉。P27。
9、在应用文写作之前,写作主体需要明确( )。
A、写作重点
B、写作因果
C、写作模式
D、表达方式
正确答案:B
解析:在应用文写作之前,写作主体需要明确写作因果。P34。
10、机关文书的写作需要( )。
A、客观性思维
B、创新思维
C、求异思维
D、一元思维
正确答案:A
解析:机关文书的写作需要客观性思维。P37。
11、应用文在叙述方法上,以( )为主。
A、顺序
B、倒叙
C、补叙
D、插叙
正确答案:A
解析:应用文在叙述时还应注意:在叙述方法上,以顺叙为主,很少使用倒叙、插叙等表现手法。P40。
12、在批复、复函中下行公文中,使用( )的现象较为常见。
A、第一人称
B、第二人称
C、第三人称
D、全知视角
正确答案:B
解析:在叙述人称的选择上,较为客观,以第一、第三人称居多,少用第二人称;但下行公文,如批复、复函中,使用第二人称的现象较为常见。P40。
13、“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这句话是( )提出的。
A、郑振铎
B、叶圣陶
C、郭沫若
D、张天翼
正确答案:B
解析:应用文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每个人在工作、生活、学习中都不可避免地需要写作应用文,小到发布放假通知,大到撰写科研论文等,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P44。
14、文章的材料和( )是相辅相成的。。
A、大纲
B、主旨
C、结构
D、标题
正确答案:B
解析:文章的材料和主旨是相辅相成的。P48。
15、主旨对材料有( )作用。
A、制约
B、统帅
C、引导
D、裁决
正确答案:B
解析:主旨一般通过材料升华而来,要靠材料来体现,但反过来又对材料起到统帅作用。材料一方面受主旨引领,另一方面又对主旨起相对的制约作用。P48。
16、在反映具体的信息和实际情况的应用文写作中需要大量使用的材料是( )。
A、典型材料
B、事实材料
C、理论材料
D、历史材料
正确答案:B
解析:事实材料在反映具体的信息和实际情况的应用文写作中非常重要,需要大量使用。P50。
17、按照时间的推进设立层次的优势在于( )。
A、叙事完整
B、能使读者身临其境
C、能合理安排文章层次,突出写作目的
D、能营造出密集紧凑的感觉
正确答案:A
解析:按照时间的推进设立层次的优势在于叙事完整,整篇文章随着时间推进,显得层次清晰、结构完整。P51。
18、应用文的写作以( )思维为主。
A、逻辑
B、形象
C、抽象
D、发散
正确答案:A
解析:应用文的写作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互交织的过程,以逻辑思维为主,形象思维为辅。P52。
19、对于结构的调整不涉及的内容是( )。
A、段落层次
B、开篇结尾
C、起承转合
D、格式规范
正确答案:D
解析:对结构的调整涉及段落层次、开篇结尾、起承转合等。P54。
20、应用文的结构必须合理完整,要有( )。
A、规范性
B、形象性
C、抽象性
D、逻辑性
正确答案:D
解析:应用文的结构必须合理完整,具有严密的逻辑性。P54。
二、多项选择题
21、文章的出现,源于( )的需要。
A、“书”
B、“察”
C、“治”
D、“文”
E、“礼”
正确答案:BC
解析:文章的出现,源于“治”和“察”的需要。P16。
22、明代官府往来文书中的下行文有( )。
A、札付
B、贴
C、照会
D、故牒
E、牒呈
正确答案:ABCD
解析:E项属于上行文。P23。
23、安排应用文文本的小标题要遵循的原则有( )。
A、大致整齐的句式
B、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C、从实践中来,生动易懂
D、富有新意
E、小标题之间要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安排应用文文本的小标题要遵循的原则有:大致整齐的句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从实践中来,生动易懂、富有新意、小标题之间要有内在的逻辑关系。P32-33。
24、应用文写作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是( )。
A、叙述
B、议论
C、抒情
D、说明
E、描写
正确答案:ABD
解析:应用文写作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是叙述、说明、议论。P38。
25、下列文体在应用文的应用范围内的有( )。
A、高校的师生研究学科前沿领域使用的学术论文
B、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使用烦人项目申报书与研究报告
C、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使用的公文
D、新闻工作者开展宣传工作使用的各种新闻文体
E、毕业生求职,使用的自荐信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应用文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各个领域、部门、阶层及个体。比如,高校的师生研究学科前沿领域需要使用学术论文;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需要使用项目申报书与研究报告等;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需要使用公文;新闻工作者开展宣传工作需要使用各种新闻文体;毕业生求职,需要使用自荐信。P44。
26、层次的设立方法有( )。
A、按照时间的推进设立层次
B、按照空间的转换设立层次
C、按照时空交叉的方式设立层次
D、以逻辑关系为次序设立层次
E、按照结构的特征设立层次
正确答案:ABCD
解析:层次的设立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按照时间的推进设立层次、按照空间的转换设立层次、按照时空交叉的方式设立层次、以逻辑关系为次序设立层次。P51-52。
27、要想胜任应用文的修改工作,作者必须要( )。
A、有坚定的立场
B、有较高的业务水平
C、有扎实的文字功底
D、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
E、提高自身的写作素养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作者必须有坚定的立场、较高的业务水平、扎实的文字功底,并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写作素养,胜任应用文的修改工作。P54。
28、应用文的主旨应( )。
A、正确
B、鲜明
C、深刻
D、真实
E、典型
正确答案:ABC
解析:应用文的主旨应正确、鲜明、深刻。P54。
29、工作场景中的应用文种类繁多,按照用途可以分为( )。
A、计划类应用文
B、总结类应用文
C、记录类应用文
D、事务类文书
E、公文
正确答案:ABC
解析:工作场景中使用的应用文种类繁多,可以按照用途分为计划类应用文、总结类应用文、记录类应用文,也可以按照性质分为事务类文书和公文。P17。
30、应用文语体具有的特征有( )。
A、准确性
B、简洁性
C、平实性
D、生动性
E、专业性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应用文语体具有的特征有:准确性、简洁性、平实性、生动性、专业性。P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