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u镜头为啥起雾?简析下可能原因
经过这么多天的测试,也基本上能得到明显结论了。尤其是今天看到视频一位up主拿冰块冰13Pro和13u,13Pro镜头不起雾而13u镜头起雾,说明镜头起雾并非偶发现象,而是品控缺陷。本文并不想批判谁,而是想单纯分析一下原因。
目前网上给出的原因基本上可以分为4种,第一种机身内部有水汽,第二种摄像头盖板玻璃偷工减料了,内表面没做疏油层。第三种,小米的IP68密封性不佳。第四种,机身结构设计有问题,导致水汽容易在摄像头模组背面盖板处凝聚。
先说第一种,机身内部水汽含量较多确实会导致一旦遇冷,水汽大量凝聚,会导致镜头起雾。当然,如果真是因为这个原因,那么买到13u之后找袋干燥剂吸一吸水汽,也就解决这个问题了。但是随后看到一个up找了钢化膜进行测试,同样在背面放一块冰,普通玻璃冷凝起雾,钢化膜表面因为涂抹疏水材料(也就是疏油层),因此不起雾。
这里面的原因需要用到一点物理知识解释。冷凝一般需要凝结核,玻璃表面实际上是凹凸不平的,而且玻璃这种材料表面主要是二氧化硅分子,极性强,加之是一种盐,因此玻璃这种材料实际上算是很亲水的一种材料。因此,因为分子热运动撞击到二氧化硅表面的水分子很容易和玻璃结合,形成凝结核。而输水材料的材料分子和水分子之间范德华力并不强大,因此水分子撞击在输水材料表面,会轻易的逸散,因此无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凝结核。
看似表面原因好像是机身内部有水汽,实际原因是第二种了,摄像头内盖板没有做疏油层。我本来以为也是第二种原因,直到我测试了一下目前手头上有的p30Pro,p40Pro+,mate20Pro,mate30Pro,拆开后盖(之前已经拆过n遍了,因此再拆也不心疼),拿清灰胶粘摄像头玻璃盖板。哎,有粘性,和外表面没粘性的还不一样,说明摄像头盖板内表面一般是不做疏油层的。原因很简单,疏油层这个东西,因为本身就是低范德华力材料,没有那些胶水能粘住它,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正反两面都镀疏油层,玻璃盖板一定用一段时间就掉了,根本粘不住。这也就意味着,只要是个手机,有温差,内部有水汽,就会起雾。
那么第二种原因就被否决了,再看看视频,13Pro不起雾,13ultra起雾。那么此时,第一个原因又有可能了,就是13ultra生产过程中,手机内部水汽没控制好,内部含有较多的水汽。实际上这已经算很严重的品控事故了,建议见到有水汽的直接退货即可,手机内部不能有水汽,一旦有水汽会腐蚀主板,早期看不到,但是越用,腐蚀越大,直到最后主板生锈,那时候可能会面临和小米11一样的问题,突然黑屏损坏等。
现在可选项就是第一个和第三个。无论是第一个还是第三个,在手机中验证条件下都会产生大量水汽封在手机内。那么到底是哪个原因呢?直到我看到一些没有IP68的手机,在植物园温室里,把外表面的冷凝水擦掉还能正常拍照录像,我发现,一般的手机哪怕没有防水,突然进去大量水汽,也是不会在内玻璃冷凝的。当然,搜了一圈,也没有发现过去没有IP68的手机在温差湿度差距大的环境中镜头起雾的问题,一般都是掉水里才出现镜头起雾。
随后根据这个推断咨询了某厂的工程师朋友,工程师朋友给我的答复是现代手机镜头处一般盖板周围都有框罩住,这个框的形状不是瞎设计的,一般这个框的作用就是防止手机内部进入水汽的情况下,防止它向摄像头区域扩散。因为摄像头这个元件比主板上的各种芯片还要娇贵,摄像头并非密封的,一旦有水汽从摄像头镜头部分扩散到CMOS芯片,轻则会在CMOS上冷凝,重会导致CMOS短路烧毁CMOS。并且水汽请神容易送神难:摄像头镜头部分和镜框共同半密封,给水汽扩散出去的通道留下s形:和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一样,一旦通道弯曲,水汽就不容易扩散出去了,最终导致手机CMOS长时间起雾,直到最后烧毁。
在工程验证阶段,这个框一旦发现有起雾,是会进一步调整形状的,之后进一步进入严寒测试,观察其是否再次起雾,直到不起雾。这就是手机工程验证为什么要做几十万小时的原因,因为一些问题没法一次解决。并且,IP68防水但是不防水汽,因此就算是有IP68,镜头部分防水汽堆叠也是必须要做的。
所以,最后的答案便昭然若揭了:原因就是第四个,小米13u机身堆叠设计有问题,导致水汽可以轻松扩散进手机镜头部分,并在此冷凝。之后这个问题如此来说,和工厂内有没有控制好湿度也没关系了:就算是工厂有控制好湿度,因为IP68不防水蒸气,之后在使用的过程中,还是会起雾,尤其是南方朋友动不动湿度百分之七八十,在这种环境下放几个小时哪怕IP68的手机也会轻易进入大量水汽。
因此,像用干燥剂吸一吸内部水汽的方法指标不治本。就算能一时吸走水汽导致手机内无水汽可以在镜头冷凝,但是后期因为IP68不防水汽,过不了多久手机内再进入水汽后,还是会冷凝。
所以,这是个妥妥的机身设计问题。工程师朋友透露小米13ultra在最终发布前经过了三次改版,因为发现华为和ov的旗舰堆料并不弱,因此13u为了追求参数第一,中间进行了改版。改版之后就没时间进行机身工程验证了,否则13u真很可能拖到八九月份才能发布,那时候骁龙8gen3都快出来了,黄花菜都凉了。并且,工程师朋友还说到,这种没有进行工程验证就发布是一种对消费者很不负责的态度,因为没有进行工程验证,谁也不会了解内部到底还有多少问题,很多问题都必须进行长时间的工程验证之后才能揭示。
但是小米是否会在这段时间内重新设计机身,就是个未知数了。因为堆叠工程验证需要4~6个月,如果重新走一遍工程验证,验证完就11月了,那时候骁龙8gen3发布,小米下一代影像旗舰也马上就要发布了。
目前来看,镜头起雾的影响范围主要是北方,最近北方经历了几次寒潮,气温骤降。南方虽然湿度大,但是温差并不大,因此影响很小。随着夏天的到来,哪怕开空调,温差也不会像冬天这么大了,因此随着时间推移,镜头起雾肯定影响范围逐渐减小。但是在此还是要建议各位读者,如果你想购买这台旗舰,务必拿10度以下的物体贴近镜头试一试是否会起雾之后,再决定留下还是换货(不过目前既然推测是机身设计问题,出问题的概率非常大。。)。因为镜头起雾在温差不大的夏天影响不大,但是它就是一颗定时炸弹,一旦到了冬天温差加大,那时候动不动起雾的问题就会出现,尤其是想抓拍什么东西的时候,从比较暖和的兜里掏出来,镜头外表面遇冷起雾,之后失去拍摄的能力。因此,切莫认为现在没出问题就等于没有问题,毕竟冬天的时候就已经过了售后期了,那时候想换也会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