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言语理解与表达方法精讲 曾经被全网疯传的粉笔980系统班 粉笔郭熙精品课

2022-03-19 13:11 作者:可乐叫一声  | 我要投稿

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一章:片段阅读

中心理解题、细节判断题


第二章:语句表达

语句排序题、语句填空题、接语选择题


第三章:逻辑填空

实词填空、成语填空、混搭填空


第四章:特殊题型

标题填入题、词句理解题、篇章阅读


转折、因果关联词及重点位置

主题词的特征

③中心理解题错误选项特征

④中心理解题略读句子的特征


第一章:片段阅读


【解题顺序】

提问→文段→选项


第一节 中心理解题(10道题)


提问方式

  1. 这段文字主要/旨在/重在/意在/想要说明(论述/强调)的是.....
  2. 这段文字的主旨/主题/观点是.....
  3.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


【解题思路:寻找中心句】

有中心句——同义替换

无中心句——全面概括


【解题技巧:】

重点词语(关联词、主题词、程度词)

行文脉络(中心句、分述句)


❀❀❀❀❀❀❀❀❀❀❀❀❀❀❀❀❀❀❀❀❀❀❀❀❀❀❀❀❀❀❀❀❀❀❀❀❀❀❀❀❀❀❀❀

一、转折关系


重点词语——关联词

  1. 虽然A ....但是B
  2. 尽管........可是......
  3. ......不过.......
  4. ......然而......
  5. ......却......
  6. 其实/事实上/实际上

【理论要点】转折之后是重点

【知识链接】逆向思维

【理论依据】转折前后句子意思相反

例:别人都认为你很爱我,但..... (此处省略500字)


【适用文段特征】

  1. "很多人都认为”
  2. “大多数人都认为"
  3. ”不少人认为”
  4. "传统观点认为" +转折表述

例:很多人认为裸考也能考上公务员,然而......


【粉笔提示1】

选项中出现A与(和、及)B的不同/差别/差异/区别,文段应为并列结构


【粉笔提示2】

错误选项特征:

  1. 转折前的内容
  2. 例子、原因、背景.....
  3. 无中生有
  4. 绝对表述
  5. 与文意相悖


【粉笔提示3】

略读句子特征:

例子:比如、例如、诸如、譬如等

原因:因为、由于、:、——等

背景:近年来、随着、在..背景下等


言语方法精讲-1 P1 - 54:28



重点词语——主题词


  1. 文段围绕其展开
  2. 一般高频出现
  3. 多为名词
  4. 前有引入或后有解释说明


【粉笔提示】“而”的作用

转折——学而不思则罔

并列——敏而好学

顺承——择其善者而从之



❀❀❀❀❀❀❀❀❀❀❀❀❀❀❀❀❀❀❀❀❀❀❀❀❀❀❀❀❀❀❀❀❀❀❀❀❀❀❀❀❀❀❀❀

二、因果关系


【典型格式】

  1. 因为......所以......
  2. 由于......因此......


【理论要点】结论是重点


引导结论的标志词

  1. 所以、因此、因而、故而、于是、可见、看来(为什么、为何)
  2. 导致、致使、使得、造成

【粉笔提示

若尾句出现结论词,大部分情况下是对前文的总结,尾句通常为文段的中心句。

【知识链接】

结论句出现在文段开头/中间,之后仍有其他语句

  1. 之后的语句是进一步解释说明,此时中心句仍为结论句
  2. 之后又出现并列、因果、转折,需结合多种关联词共同分析


❀❀❀❀❀❀❀❀❀❀❀❀❀❀❀❀❀❀❀❀❀❀❀❀❀❀❀❀❀❀❀❀❀❀❀❀❀❀❀❀❀❀❀❀


言语方法精讲-2 P2 - 02:25


三、必要条件关系


【典型格式】

  1. 只有......才......

【理论要点】必要条件是重点

必要条件即“只有”和“才”之间的部分


知识链接1】:对策常考很重要

对策标志词:

  1. 应该、应当、必须、需要、亟须、亟待+做法
  2. 通过/采取....手段/途径/措施/方式/方法/渠道,才能....
  3. 呼吁、倡导、提倡、提醒、建议+做法
  4. 前提、基础、保障

标志词变形:

负....的义务、第一要务、要领在于、不容迟滞


对策行文脉络:

  1.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解释说明(意义效果)
  3. 对策+正反论证/原因论证/举例论证


【知识链接2】

当文段中只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部分时,“解决问题”通常会作为正确答案出现在选项里。


举个小例: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灭绝,据统计某文化遗产仅剩下5件....

A、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B、要保家卫国


【知识链接3】:反面论证

1、你好好刷题吧,这样.....

2、如果你不好好刷题,......


【典型格式】

如果/倘若/- ..... +不好的结果

【具体应用】

把前面的做法反过来,即为正确答案


【粉笔提示

常见错误选项的特征:假设变成现实的表述

举个小例:如果你不减肥,那么咱俩就离婚。

A、你要减肥

B、你已经减肥了

C、咱俩已经离婚了



❀❀❀❀❀❀❀❀❀❀❀❀❀❀❀❀❀❀❀❀❀❀❀❀❀❀❀❀❀❀❀❀❀❀❀❀❀❀❀❀❀❀❀❀


言语方法精讲-2 P2 - 01:13:41



重点词语——程度词


【典型标志词】

更、甚至、尤其、正是、特别是、真正、根本

最(核心、突出)、关键在于、重要的是等


【理论要点】程度词所在的语句通常为重点



❀❀❀❀❀❀❀❀❀❀❀❀❀❀❀❀❀❀❀❀❀❀❀❀❀❀❀❀❀❀❀❀❀❀❀❀❀❀❀❀❀❀❀❀


言语方法精讲-2 P2 - 01:28:51



四、并列关系


【理论要点】概括全面完整


【文段特征】

1.包含并列关联词,如此外、另外、同时、以及、“;”

2.句式相同或相近

3.无明显其他关联词语


【选项特征】

1.两方面情况:和、及、与、同

2.更多种情况:许多、一些、不同、各种、一系列

【知识链接】

分句表达意思相同——提取共性



❀❀❀❀❀❀❀❀❀❀❀❀❀❀❀❀❀❀❀❀❀❀❀❀❀❀❀❀❀❀❀❀❀❀❀❀❀❀❀❀❀❀❀❀

【理论要点】总——分

把握中心句及分述句的特征


【中心句特征】

观点(对策、结论、评价)


【分述包特征】

1、举例子:“比如”、“例如”、“......就是例证”等

2、调查报告、数据资料等

3、正反论证

4、原因解释

5、并列分述


【知识链接】总——分(观点+解释说明)

中心句后为不同类型的解释说明


【粉笔提示】

文段结构:观点+原因解释

选项设置:为什么、为何、以.........源因

【知识链接】分——总

  1. 结论、对策
  2. 代词(“这” “此")引导的尾句需关注

【常考标志词】

对此

由此观之

尽管如此

在这个意义.上

从这个角度来说等


【粉笔提示】

【典型标志】文段最后出现

换言之、简而言之、换句话说等标志词

【解题要点】标志词之后是对前文的总结概括



言语方法精讲-3 P3 - 01:22:39



第二节 细节判断题(3道题)


提问方式

  1. “以下对文段理解正确/不正确的是”
  2. “符合/不符合这段话意思的是”
  3. “从文段中可以得知/推出的是”等


一、典型细节题


【错误类型】

1.无中生有

2.偷换概念(替换、混搭)

3.偷换时态

将来时(将要、立刻、趋势、以后)

完成时(已、已经、了、完成)

进行时(正在、....中着)

4.偷换语气


【解题技巧】易定位

  1. 标点符号;
  2. 人名地名;
  3. 数字、字母、年份、朝代


【知识链接1】无关对比

标志词:

  1. A比B更......
  2. A高于/优于B
  3. 利大于弊
  4. ......

举个小例:

小龙自认为腿长,小郭腿特长。

小龙比小郭的腿更长。


【知识链接2】相对绝对法

绝对标志词:

一定、全部、完全、所有、均、永远、任何、取代、主导、唯一、只........无......等

相对标志词:

可能、也许、或许、大概、一般、尽量、往往、容易、......之一等



二、细节主旨题


【理论要点】优选契合主旨的选项



❀❀❀❀❀❀❀❀❀❀❀❀❀❀❀❀❀❀❀❀❀❀❀❀❀❀❀❀❀❀❀❀❀❀❀❀❀❀❀❀❀❀❀❀

第二章:语句表达


一、语句排序题(2~3题)

二、语句填空题(2~3题)

三、接语选择题(1~2题)


第一节 语句排序题


提问方式

“将以下几个句子重新排列组合最连贯的是?”


【理论要点】从选项入手

  1. 根据选项提示对比后确定首句
  2. 确定捆绑集团/确定顺序/确定尾句
  3. 验证(验证你基本锁定的答案,而非全部验证)


【确定首句】

(一)下定义

......就是/是指


(二)提出观点

有人说、人们普遍认为、....认为


(三)背景引入

随着、近年来、在......大背景/环境下


(四)非首句特征

1、关联词后半部分

2、指代词单独出现,没有指代对象

人称指代:他/她/它/他们

指示代词:这/那/此


【确定捆绑集团】

(一)指代词捆绑

这、那、他、该、其/这些、它们

举个小例:

①甲午中日战争前后共举办15年,有七期毕业生

②最早兴办的新式军教育机构是1885年李鸿章于天津设立的武备学堂

③该学堂的设立本是中法战争的结果之一,目的是培养下级军士和军官


(二)关联词捆绑

①配套出现(只有......才......)

②单独一个(但、同时 分析句子意思)


【确定顺序】

(一)时间顺序

年份、朝代、时间提示词(过去、现在、未来)


(二)逻辑顺序

(1)观点+解释说明

举个小例:

1.我们班的同学腿都长

2.比如小郭就有1.8米大长腿


(2)A和B

举个小例:

小张和小郭性格不同

小张是一个白、富、美


【确定尾句】

结论、对策

因此、所以、看来、于是、这、应该、需要



言语方法精讲-4 P4 - 01:54:16


第二节 语句填空题


提问方式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 

【理论要点】

横线在结尾

1.总结前文

2.提出对策


横线在开头

需概括文段的中心内容


横线在中间

1.注意与上下文的联系

2.把握好主题词,保证文段话题一致



第三节 接语选择题


提问方式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 


【理论要点】

重点关注文段最后一句话


【干扰项特征】

文段中已经论述过的内容



❀❀❀❀❀❀❀❀❀❀❀❀❀❀❀❀❀❀❀❀❀❀❀❀❀❀❀❀❀❀❀❀❀❀❀❀❀❀❀❀❀❀❀❀


言语方法精讲-5 P5 - 26:07


第三章:逻辑填空


一、词的辨析

二、语境分析


第一节 词的辨析


1.词义侧重


【辨析方法】

1.用不一样的字组词

2.整词进行固定搭配


2.固定搭配

(1)常用词搭配、热点词搭配

常用词搭配:爱护/爱戴 稀少/稀缺


两分法:人/物 上/下 具体/抽象 主动/被动


热点词搭配:全面 小康社会(建设/建成)

京津冀 发展(协调/共同/协同)


政策热点


(2)找准搭配对象

【理论要点】

横线所填词语搭配由“和、及、与”引导的并列结构

所填词语需与并列结构搭配恰当


举个小例 好和坏

A、赞扬 B、批评 C、包容


(3)程度轻重

【理论要点】

所填词语的程度与文段意思的轻重保持一致


(4)感情色彩

【理论要点】

1.褒义、贬义、中性

2.所填词语的感情色彩与文段的感情色彩保持一致



言语方法精讲-5 P5 - 01:58:54


第二节 语境分析


关联关系:转折、递进、并列

对应关系:解释类、重点词句


关联关系一 一转折


【标志词】

但是、可是、然而、却、其实、实际上等


【理论要点】前后语义相反



言语方法精讲-5 P5 - 02:14:52


关联关系一 一递进


【标志词】

而且、更、甚至、乃至、遑论等


【理论要点】语义程度前轻后重



言语方法精讲-6 P6 - 02:32



关联关系一 一并列


【标志词】

1.同义并列:顿号(、)、逗号(,)

2.反义并列:不是...而是....是...不是....相反、反之等


【标志句式】: 句式相同或相近


【理论要点】根据标志判断语义相近或相反



言语方法精讲-6 P6 - 35:13


对应关系一 一解释类对应

【题干特点】

分句, 分句

【标志词】

即、就是、可以说、无异于、比如、例如等

【标点】

冒号(:)、破折号(——)

【无标志】

通过前后分句的内容进行解释说明


【理论要点】所填词语与解释说明的语句形成语义对应




言语方法精讲-6 P6 - 01:28:41


对应关系一 一重点词句对应

【重点词】

指代词/主题词/形象表达


【重点句】

完整语句


【理论要点】所填词语与解释说明的语句形成语义对应


重点词句之主题词

【标志】

主题词(核心话题)

【答题要点】

所填词语与主题词形成对应


重点词句之形象表达

标志

比如、就像、类似、””等

【答题要点】

所填词语与形象表达的词语形成对应


【成语加油站】

一脉相通:强调血脉相通。

情同手足:强调感情深,关系好,无关利害存亡。

休戚与共:强调利害相关;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唇齿相依:强调互相依存,关系生死存亡,同唇亡齿寒。

息息相关:只是强调有关系,非常普通,与利害存亡无关,也不能体现出缺少一个就不行的含义


【粉笔提示】

文段中的完整语句可作为解题的提示。




言语方法精讲-7 P7 - 00:54


第四章:特殊题型


一、标题填入题

二、词句理解题

三、篇章阅读题


第一节 标题填入题


提问方式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


【标题特征】

契合中心、短小精悍、吸引眼球



言语方法精讲-7 P7 - 24:18


第二节 词句理解题


提问方式

这段文字中“......”指的/含义/意思......


【理论要点1】

1.词句出现在文段首尾,需整体把握文段内容

2.词句出现在文段中间,联系前后文语境把握词语含义


【理论要点2】代词指代

重点关注代词前的内容,如纠结再看其后的内容


(1)定位原文,向前找指代对象

(2)不是越近越好

(3)多个代词,非提问方式指代的代词做干扰选项


第三节 篇章阅读(副省级考试)


(一)考查题型

题量:5道/1篇文章

题型:细节判断题、中心理解题、词句理解题、标题填入题、语句填空题、逻辑填空题等


【新型提问方式

作者举亨利福特的例子是为了说明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本文关键词的是

下面这个段落最适合放在文中哪个位置


(二)命题思路

1.重点考查原文重现的内容

2.题目顺序与文段顺序基本-致

3.文段内容“雨露均沾”


(三)解题技巧

1.段落标号

2.快速扫读题干

阅读提问方式,分清题型,标注关键词、句、段落

把握篇章主题词或行文脉络

3.利用题干关键词定位原文解题

边读边做:语句填空、逻辑填空、词句理解题、段落细节判断题

最后再做:全文中心理解题、全文细节判断题








言语理解与表达方法精讲 曾经被全网疯传的粉笔980系统班 粉笔郭熙精品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