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与表达方法精讲 曾经被全网疯传的粉笔980系统班 粉笔郭熙精品课




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一章:片段阅读
中心理解题、细节判断题
第二章:语句表达
语句排序题、语句填空题、接语选择题
第三章:逻辑填空
实词填空、成语填空、混搭填空
第四章:特殊题型
标题填入题、词句理解题、篇章阅读
①转折、因果关联词及重点位置
②主题词的特征
③中心理解题错误选项特征
④中心理解题略读句子的特征
第一章:片段阅读
【解题顺序】
提问→文段→选项
第一节 中心理解题(10道题)
【提问方式】
- 这段文字主要/旨在/重在/意在/想要说明(论述/强调)的是.....
- 这段文字的主旨/主题/观点是.....
-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
【解题思路:寻找中心句】
有中心句——同义替换
无中心句——全面概括
【解题技巧:】
重点词语(关联词、主题词、程度词)
行文脉络(中心句、分述句)
❀❀❀❀❀❀❀❀❀❀❀❀❀❀❀❀❀❀❀❀❀❀❀❀❀❀❀❀❀❀❀❀❀❀❀❀❀❀❀❀❀❀❀❀
一、转折关系
重点词语——关联词
- 虽然A ....但是B
- 尽管........可是......
- ......不过.......
- ......然而......
- ......却......
- 其实/事实上/实际上
【理论要点】转折之后是重点
【知识链接】逆向思维
【理论依据】转折前后句子意思相反
例:别人都认为你很爱我,但..... (此处省略500字)
【适用文段特征】
- "很多人都认为”
- “大多数人都认为"
- ”不少人认为”
- "传统观点认为" +转折表述
例:很多人认为裸考也能考上公务员,然而......
【粉笔提示1】
选项中出现A与(和、及)B的不同/差别/差异/区别,文段应为并列结构
【粉笔提示2】
错误选项特征:
- 转折前的内容
- 例子、原因、背景.....
- 无中生有
- 绝对表述
- 与文意相悖
【粉笔提示3】
略读句子特征:
例子:比如、例如、诸如、譬如等
原因:因为、由于、:、——等
背景:近年来、随着、在..背景下等

重点词语——主题词
- 文段围绕其展开
- 一般高频出现
- 多为名词
- 前有引入或后有解释说明
【粉笔提示】“而”的作用
转折——学而不思则罔
并列——敏而好学
顺承——择其善者而从之

❀❀❀❀❀❀❀❀❀❀❀❀❀❀❀❀❀❀❀❀❀❀❀❀❀❀❀❀❀❀❀❀❀❀❀❀❀❀❀❀❀❀❀❀
二、因果关系
【典型格式】
- 因为......所以......
- 由于......因此......
【理论要点】结论是重点
引导结论的标志词:
- 所以、因此、因而、故而、于是、可见、看来(为什么、为何)
- 导致、致使、使得、造成
【粉笔提示】:
若尾句出现结论词,大部分情况下是对前文的总结,尾句通常为文段的中心句。
【知识链接】
结论句出现在文段开头/中间,之后仍有其他语句
- 之后的语句是进一步解释说明,此时中心句仍为结论句
- 之后又出现并列、因果、转折,需结合多种关联词共同分析

❀❀❀❀❀❀❀❀❀❀❀❀❀❀❀❀❀❀❀❀❀❀❀❀❀❀❀❀❀❀❀❀❀❀❀❀❀❀❀❀❀❀❀❀
三、必要条件关系
【典型格式】
- 只有......才......
【理论要点】必要条件是重点
必要条件即“只有”和“才”之间的部分
【知识链接1】:对策常考很重要
对策标志词:
- 应该、应当、必须、需要、亟须、亟待+做法
- 通过/采取....手段/途径/措施/方式/方法/渠道,才能....
- 呼吁、倡导、提倡、提醒、建议+做法
- 前提、基础、保障
标志词变形:
负....的义务、第一要务、要领在于、不容迟滞
对策行文脉络:
-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解释说明(意义效果)
- 对策+正反论证/原因论证/举例论证
【知识链接2】:
当文段中只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部分时,“解决问题”通常会作为正确答案出现在选项里。
举个小例: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灭绝,据统计某文化遗产仅剩下5件....
A、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B、要保家卫国
【知识链接3】:反面论证
1、你好好刷题吧,这样.....
2、如果你不好好刷题,......
【典型格式】
如果/倘若/- ..... +不好的结果
【具体应用】
把前面的做法反过来,即为正确答案
【粉笔提示】:
常见错误选项的特征:假设变成现实的表述
举个小例:如果你不减肥,那么咱俩就离婚。
A、你要减肥
B、你已经减肥了
C、咱俩已经离婚了

❀❀❀❀❀❀❀❀❀❀❀❀❀❀❀❀❀❀❀❀❀❀❀❀❀❀❀❀❀❀❀❀❀❀❀❀❀❀❀❀❀❀❀❀
重点词语——程度词
【典型标志词】
更、甚至、尤其、正是、特别是、真正、根本
最(核心、突出)、关键在于、重要的是等
【理论要点】程度词所在的语句通常为重点

❀❀❀❀❀❀❀❀❀❀❀❀❀❀❀❀❀❀❀❀❀❀❀❀❀❀❀❀❀❀❀❀❀❀❀❀❀❀❀❀❀❀❀❀
四、并列关系
【理论要点】概括全面完整
【文段特征】
1.包含并列关联词,如此外、另外、同时、以及、“;”
2.句式相同或相近
3.无明显其他关联词语
【选项特征】
1.两方面情况:和、及、与、同
2.更多种情况:许多、一些、不同、各种、一系列
【知识链接】
分句表达意思相同——提取共性

❀❀❀❀❀❀❀❀❀❀❀❀❀❀❀❀❀❀❀❀❀❀❀❀❀❀❀❀❀❀❀❀❀❀❀❀❀❀❀❀❀❀❀❀

【理论要点】总——分
把握中心句及分述句的特征
【中心句特征】
观点(对策、结论、评价)
【分述包特征】
1、举例子:“比如”、“例如”、“......就是例证”等
2、调查报告、数据资料等
3、正反论证
4、原因解释
5、并列分述
【知识链接】总——分(观点+解释说明)
中心句后为不同类型的解释说明
【粉笔提示】
文段结构:观点+原因解释
选项设置:为什么、为何、以.........源因
【知识链接】分——总
- 结论、对策
- 代词(“这” “此")引导的尾句需关注
【常考标志词】
对此
由此观之
尽管如此
在这个意义.上
从这个角度来说等
【粉笔提示】
【典型标志】文段最后出现
换言之、简而言之、换句话说等标志词
【解题要点】标志词之后是对前文的总结概括

第二节 细节判断题(3道题)
【提问方式】
- “以下对文段理解正确/不正确的是”
- “符合/不符合这段话意思的是”
- “从文段中可以得知/推出的是”等
一、典型细节题
【错误类型】
1.无中生有
2.偷换概念(替换、混搭)
3.偷换时态
将来时(将要、立刻、趋势、以后)
完成时(已、已经、了、完成)
进行时(正在、....中着)
4.偷换语气
【解题技巧】易定位
- 标点符号;
- 人名地名;
- 数字、字母、年份、朝代
【知识链接1】无关对比
标志词:
- A比B更......
- A高于/优于B
- 利大于弊
- ......
举个小例:
小龙自认为腿长,小郭腿特长。
小龙比小郭的腿更长。
【知识链接2】相对绝对法
绝对标志词:
一定、全部、完全、所有、均、永远、任何、取代、主导、唯一、只........无......等
相对标志词:
可能、也许、或许、大概、一般、尽量、往往、容易、......之一等
二、细节主旨题
【理论要点】优选契合主旨的选项

❀❀❀❀❀❀❀❀❀❀❀❀❀❀❀❀❀❀❀❀❀❀❀❀❀❀❀❀❀❀❀❀❀❀❀❀❀❀❀❀❀❀❀❀
第二章:语句表达
一、语句排序题(2~3题)
二、语句填空题(2~3题)
三、接语选择题(1~2题)
第一节 语句排序题
【提问方式】
“将以下几个句子重新排列组合最连贯的是?”
【理论要点】从选项入手
- 根据选项提示对比后确定首句
- 确定捆绑集团/确定顺序/确定尾句
- 验证(验证你基本锁定的答案,而非全部验证)
【确定首句】
(一)下定义
......就是/是指
(二)提出观点
有人说、人们普遍认为、....认为
(三)背景引入
随着、近年来、在......大背景/环境下
(四)非首句特征
1、关联词后半部分
2、指代词单独出现,没有指代对象
人称指代:他/她/它/他们
指示代词:这/那/此
【确定捆绑集团】
(一)指代词捆绑
这、那、他、该、其/这些、它们
举个小例:
①甲午中日战争前后共举办15年,有七期毕业生
②最早兴办的新式军教育机构是1885年李鸿章于天津设立的武备学堂
③该学堂的设立本是中法战争的结果之一,目的是培养下级军士和军官
(二)关联词捆绑
①配套出现(只有......才......)
②单独一个(但、同时 分析句子意思)
【确定顺序】
(一)时间顺序
年份、朝代、时间提示词(过去、现在、未来)
(二)逻辑顺序
(1)观点+解释说明
举个小例:
1.我们班的同学腿都长
2.比如小郭就有1.8米大长腿
(2)A和B
举个小例:
小张和小郭性格不同
小张是一个白、富、美
【确定尾句】
结论、对策
因此、所以、看来、于是、这、应该、需要

第二节 语句填空题
【提问方式】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
【理论要点】
横线在结尾
1.总结前文
2.提出对策
横线在开头
需概括文段的中心内容
横线在中间
1.注意与上下文的联系
2.把握好主题词,保证文段话题一致

第三节 接语选择题
【提问方式】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
【理论要点】
重点关注文段最后一句话
【干扰项特征】
文段中已经论述过的内容

❀❀❀❀❀❀❀❀❀❀❀❀❀❀❀❀❀❀❀❀❀❀❀❀❀❀❀❀❀❀❀❀❀❀❀❀❀❀❀❀❀❀❀❀
第三章:逻辑填空
一、词的辨析
二、语境分析
第一节 词的辨析
1.词义侧重
【辨析方法】
1.用不一样的字组词
2.整词进行固定搭配
2.固定搭配
(1)常用词搭配、热点词搭配
常用词搭配:爱护/爱戴 稀少/稀缺
两分法:人/物 上/下 具体/抽象 主动/被动
热点词搭配:全面 小康社会(建设/建成)
京津冀 发展(协调/共同/协同)
政策热点
(2)找准搭配对象
【理论要点】
横线所填词语搭配由“和、及、与”引导的并列结构
所填词语需与并列结构搭配恰当
举个小例: 好和坏
A、赞扬 B、批评 C、包容
(3)程度轻重
【理论要点】
所填词语的程度与文段意思的轻重保持一致
(4)感情色彩
【理论要点】
1.褒义、贬义、中性
2.所填词语的感情色彩与文段的感情色彩保持一致

第二节 语境分析
关联关系:转折、递进、并列
对应关系:解释类、重点词句
关联关系一 一转折
【标志词】
但是、可是、然而、却、其实、实际上等
【理论要点】前后语义相反
关联关系一 一递进
【标志词】
而且、更、甚至、乃至、遑论等
【理论要点】语义程度前轻后重

关联关系一 一并列
【标志词】
1.同义并列:顿号(、)、逗号(,)
2.反义并列:不是...而是....是...不是....相反、反之等
【标志句式】: 句式相同或相近
【理论要点】根据标志判断语义相近或相反
对应关系一 一解释类对应
【题干特点】
分句, 分句
【标志词】
即、就是、可以说、无异于、比如、例如等
【标点】
冒号(:)、破折号(——)
【无标志】
通过前后分句的内容进行解释说明
【理论要点】所填词语与解释说明的语句形成语义对应
对应关系一 一重点词句对应
【重点词】
指代词/主题词/形象表达
【重点句】
完整语句
【理论要点】所填词语与解释说明的语句形成语义对应
重点词句之主题词
【标志】
主题词(核心话题)
【答题要点】
所填词语与主题词形成对应
重点词句之形象表达
【标志】
比如、就像、类似、””等
【答题要点】
所填词语与形象表达的词语形成对应
【成语加油站】
一脉相通:强调血脉相通。
情同手足:强调感情深,关系好,无关利害存亡。
休戚与共:强调利害相关;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唇齿相依:强调互相依存,关系生死存亡,同唇亡齿寒。
息息相关:只是强调有关系,非常普通,与利害存亡无关,也不能体现出缺少一个就不行的含义
【粉笔提示】
文段中的完整语句可作为解题的提示。

第四章:特殊题型
一、标题填入题
二、词句理解题
三、篇章阅读题
第一节 标题填入题
【提问方式】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
【标题特征】
契合中心、短小精悍、吸引眼球

第二节 词句理解题
【提问方式】
这段文字中“......”指的/含义/意思......
【理论要点1】
1.词句出现在文段首尾,需整体把握文段内容
2.词句出现在文段中间,联系前后文语境把握词语含义
【理论要点2】代词指代
重点关注代词前的内容,如纠结再看其后的内容
(1)定位原文,向前找指代对象
(2)不是越近越好
(3)多个代词,非提问方式指代的代词做干扰选项

第三节 篇章阅读(副省级考试)
(一)考查题型
题量:5道/1篇文章
题型:细节判断题、中心理解题、词句理解题、标题填入题、语句填空题、逻辑填空题等
【新型提问方式】
作者举亨利福特的例子是为了说明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本文关键词的是
下面这个段落最适合放在文中哪个位置
(二)命题思路
1.重点考查原文重现的内容
2.题目顺序与文段顺序基本-致
3.文段内容“雨露均沾”
(三)解题技巧
1.段落标号
2.快速扫读题干
阅读提问方式,分清题型,标注关键词、句、段落
把握篇章主题词或行文脉络
3.利用题干关键词定位原文解题
边读边做:语句填空、逻辑填空、词句理解题、段落细节判断题
最后再做:全文中心理解题、全文细节判断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