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篇刚刚看到的《热烈》影评
#电影热烈[超话]# 昨天终于赶着晚上的场把《热烈》看完了,一部彻底颠覆我对王一博 固有印象的电影,好看!!!特别好看🥺!! 整部电影,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影片的前半段,陈烁妈妈无意中说过的一句“不可以也是可以的” 是的,陈烁是一个懂事到让人心疼的平凡人,桩桩件件悲惨的身世、经历塑造成了现在的陈烁 他可以一边去舞社一边兼顾谢叔的街边上演, 可以给凯文当替身, 可以穿着“垃圾桶”跳舞拉赞助, 可以退出全国大赛, 可以给凯文道歉 别人每一次的请求都能在他这里得到肯定的答复,但妈妈告诉他“不可以也是可以的”,拒绝是可以的,我看到这里真的特别心疼,为陈烁的执拗赤诚心疼。 丁雷说他很傻,为什么被大龙打了,还要对大龙说对不起,为什么被凯文排挤了,还要给凯文道歉。 这是陈烁为了留在舞团,为了跳舞做出的妥协退让,他只想留下来,留下来继续跳。 观影时,第一次被触动是妈妈在台上唱歌,陈烁默默躲在柱子后面那场戏,这段剧情一笔带过,并没进行深入的描写,点到为止,效果反倒好于刻意地强调“亲情”和“付出”。让我不会产生“刻意煽情”的不适与尴尬,他的留白反而给予了我自我消化和想象的空间,让这段剧情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最大化感染观众。 第二次触动是惊叹号参加劲舞派对,那段表达陈烁内心世界的纠结、成长与突破的镜头,不管是节奏、灯光、背景音乐、构图等等都让我惊叹,调动观众的视觉听觉等感官,身临其境地体会当下陈烁的境遇,片段结束,众人欢呼,我也觉得酣畅淋漓 影片进行到后半段,教练决定和凯文签约,辞退陈烁,于是叫陈烁出来吃饭。这里有一段情感爆发,是丁雷说自己需要这个全国冠军,这是他死磕的意义。 他说这段话时始终含着泪低着头,我很喜欢这段的处理,我不知道,当时的丁雷不敢抬头看的,是面前的陈烁,还是变成现在这幅摸样的自己 《热烈》中,陈烁的红色帽子贯穿始终,这不仅仅是一顶帽子,更像是一个精神符号 从影片的开头陈烁带着小红帽在小舞台表演头转 到陈烁来到惊叹号训练始终带着小红帽 到凯文和他的助理不知道陈硕叫什么于是称呼他为“小红帽” 到教练决定放弃和凯文签约,邀请陈烁归队时,亲手把红色帽子递到陈烁手上 最后到全国大赛第六回合被高高抛到空中和陈烁组成惊叹号的红色帽子 鲜艳的红,像是陈烁对舞蹈不灭的热情,旋转着熊熊燃烧,直到化作惊叹号,被所有人看到 陈烁的经历是悲惨曲折的,追梦的过程是心酸现实的,但他拥有着不向社会低头的耀眼底色,消极的情绪从来不是他人生的主旋律,他平凡且耀眼 王一博这次完成的很好,彻底颠覆了我对他演技的认知。 观影前我看到最多的话就是“这部影片不需要演技,王一博只是在做自己”“这个角色很普通没什么技术含量” 观影结束,我不赞同上述观点。 因为演得自然所以被说成是在做自己,进而否定演员的能力,我认为这不公平 陈烁是个勇敢追梦的普通人,是千千万万个你我他,但恰恰这样的角色并不好完成,越是普通,越是生活化,越是小人物,反而越难刻画,想让同样身为普通人的我们不感到违和,觉得熟悉,能够接受,乃至相信他的存在,这很困难 王一博做的不错,细节的、生活化的、容易被忽略的举动、眼神一点点填充出了“陈烁”的血肉,他的松弛感让我很舒服,和妈妈、舅舅、市场阿姨等人物的相处自然真实,就像会发生在我身边的零碎画面 或许现在盛行的“王一博在演自己,所以不用演技”的话术,变相得可以看出他成功了,他演得自然到让大家认为王一博就是这样的人 同时,在演员与导演共同的努力下,他的表演节奏恰到好处 该饱满时,填充好每一个细节,不吞表演不抹剧情 该留白时,充分留白,放手将欣赏表演、品味情绪的空间留给观众 年初时的无名,因为不是我感兴趣的题材,所以并没去看,但我记得当时一张王一博站在卡车上回头的动图广为流传,很多人借此嘲笑“发面馒头”“演技差” 这次看《热烈》,我依旧觉得他的颜值不在我的审美点上,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但这不妨碍我感受到了他身上巨大的魅力 所以,忽略了前后剧情、整体故事进行恶意截图引导审判的行为都是耍流氓。人物只有在属于他的故事里才能绽放出光芒,如果一个观众全靠截图评判演员,那我只能替这个观众遗憾,他将失去很多遇见故事的机会 因为不了解王一博所以不知道他的经历,但是看到很多人讲,陈烁身上有很多王一博的影子,作为一个局外人看到陈烁的努力和挫折尚且觉得心酸,难以想象会产生共鸣的粉丝该多心疼 在这部影片中,我看到了陈烁对舞台的尊重,对舞蹈的热爱,对梦想的执着,也看到了他背后的演绎者王一博的精神碎片 《热烈》中对街舞比赛、表演的描述与拍摄,横冲直撞地带着街舞文化闯进了我的视线,让我感受到了街舞的魅力 这部电影,当之无愧的热烈,于坚持,于舞蹈,于舞者,于热爱,于梦想 #北师大教授评黄渤王一博电影热烈# 作者:M-功夫土豆片-(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