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振兴东北十七年再喊“新突破”,民营企业如何抓住机遇?

2021-11-06 14:00 作者:企知道  | 我要投稿

2021年10月21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东北振兴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为东北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振兴东北”再次被搬上台面。

东北是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以煤炭、钢铁、石化、机械等重工业闻名,曾为我国工业化进程做出过巨大贡献,但近年来东北经济衰退也是不争事实。1978年,东北经济总量占全国14%,到2020年,这一数值降到了5%。“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说法流传颇广,侧面反映了东北的营商环境。“振兴东北”战略从2004年启动,至今已走过十七个年头,但东三省GDP增速依然徘徊在全国倒数。

为何经济增速上不去?我们先来分析一下长期以来制约东北经济增长的“三座大山”:

1、产业结构偏重带来的转型压力

东北地区森林、煤炭、石油等自然资源丰富,长期以高耗能、重化工产业为主导,受资源存量影响非常大,大庆、鞍山、鸡西等曾经辉煌一时的工业城市均因资源枯竭相继衰落。东北地区经济转型压力还来自于原材料产业独大的“单一结构”模式,在“双碳”、“双循环”大背景下,传统产业面临非常大的环保压力,同时由于国际上大宗产品的供求关系变化,也给东北经济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育不完善让东北经济缺乏后劲。

2、民营经济偏弱造成的振兴原动力不足

一个地方的市场活力主要靠民营经济来带动。而东北地区是国企占据大头,民营企业夹缝求生,很多民企只能作为国有企业的“配套”存在,难以通过技术创新独立发展,加上资金大头流向国企和重大工程项目,民企融资难、融资贵,效益和规模都上不去。在2021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浙江省一个省份就有96家上榜,而东北三省加起来仅占8家,可见东北民企龙头数量和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3、创新人才偏少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七普”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黑吉辽三省常住人口9851万,较2010年末减少了1100万人,出生率全国垫底、自然增长率均为负值,青年人外流加速了东北人口老龄化进程。

经济增长慢、薪酬待遇低、用人机制呆板、自然气候差等因素导致东北地区人才外流,管理层、生产线骨干、技术人员等流失严重,人才稀缺成为当地很多创新型企业发展的掣肘。

尽管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东北在过去十多年的探索中,也还是有一些积极成效:作为东三省代表性城市,大连和沈阳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均进入全国城市前20名,在个别细分领域取得突破。譬如沈阳的拓荆科技,是国内唯一的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制造商;大连光洋集团,旗下科德数控的高端五轴数控机床及其数控系统,打破了国外对高端五轴机床的垄断。近几年华为、阿里、京东等巨头纷纷到东北地区进行投资,一汽奥迪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长春,韩国SK海力士布局大连……也有力消除了“投资不够山海关”的魔咒。

《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指明了接下来5年的重点任务,其中包括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合作力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兴产业等等,政策环境、创新环境、融资环境、信用环境都将持续获得改善。在此背景下,东北民营企业如何做才能抓住机遇,发展壮大?

深耕细分市场,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中小企业想要走出困境,必须加大人才、研发、数字化等要素投入,走专精特新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专注于做深做细做专,不断在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上掌握核心技术、提升产品质量,才能与大型企业建立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掌握更多话语权,继而逐步成长为单项冠军或隐形冠军。

利用高校资源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快成果转化

人才是创新的关键要素,东北有较强的工业基础,并且拥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等一批知名高校,科技资源富集,企业与当地高校通过合作开发、共建实验室等方式进行产学研合作,优势互补,可以有效弥补自身高端人才匮乏、实验设备不完善等不足,加快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进程,以较少的研发成本实现最大效益。

持续关注政策风向,降低经营成本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支持东北振兴及相关政策已超过1000项,其中国家层面的政策举措超200项,东三省也因地制宜地出台多项更具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在“双碳”和“双循环”背景下,高能源利用率、高技术附加值、高利润附加值的产业是未来方向,企业发展要把握好“智能”、“绿色”、“数字”这几个关键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企知道依托近10年企业服务经验积累的大数据建立了全国政策项目库,目前已收录全国4200万政策文档数据、5.8万+产业政策信息、353万+项目获批数据,并实时更新增量数据,解决了政策信源分散、信息复杂、传播慢、匹配不精准等问题,保证企业实时了解最前沿政策动态,支持一键智能匹配可申报项目,想知道您的企业能申报哪些政策补贴?点击咨询吧。


振兴东北十七年再喊“新突破”,民营企业如何抓住机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