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处理设备_催化燃烧设备

废气处理设备_催化燃烧设备,催化燃烧设备催化燃烧,从三年来的环保政策调整来看,主要废气治理工艺基本可以确定为催化燃烧工艺(RCO)和蓄热燃烧工艺(RTO)两种,而废气治理设备也相应主要分为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设备、沸石转轮/沸石分子筛+催化燃烧设备、活性炭吸附+蓄热燃烧设备和沸石转轮/沸石分子筛+蓄热燃烧设备。并且这两种废气治理工艺的行业标准也已经确定,接下来将进入重点推进阶段。
1、催化燃烧设备是对有机废气进行废气处理的一种设备,催化燃烧设备是根据风量进行定制的,不同的企业废气出风量不同,所用的设备也不同根据废气浓度的含量不同,脱附时间也不同。
催化燃烧设备活性炭的脱附过程都是在线脱附,当活性炭吸附饱和后设备会自动进行脱附活性炭进行脱附时会根据箱体的多少进行三吸一脱或者是四吸一脱等,就是脱附的时候并不是全部脱附,只有一个箱体在脱附,其余的箱体仍然在工作。这样是不会影响工厂的使用
2、催化燃烧设备根据废气含量的不同和每天工作时间的不同,设定脱附时间。一般7-15天进行脱附。脱附时间为3-5小时。
3、催化燃烧设备的脱附时间主要由活性炭的填充量和活性炭的碘值来决定。活性炭的填充量高,碘值高,催化燃烧设备的脱附时间间隔就比较长,如果催化燃烧设备选用的活性炭碘值低,而且设备里活性炭的填充量又少,催化燃烧设备就很容易达到饱和像这种催化燃烧设备一般的脱附时间为3-5天就要脱附一次,这样就很大的浪费电量。 增加使用费用,而且活性炭的使用寿命短,好的活性炭一般2-3年更换一次,像这种需要经常需要脱附的催化燃烧设备的活性炭基本一年就需要更换一次。
催化剂是催化燃烧法的中心,一种好的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热稳定性好、强度高、寿命长等特性。
1、活性高。催化剂的活性好坏直接影响催化燃烧的化学转化率。而转化率不只与催化活性材料自身的活性有关,而且与催化载体的物理形状有着直接关系。所以,在选择习惯的催化活性材料的同时,还有必要考虑催化载体的物理形状,确保催化剂有较高的活性,到达催化燃烧净化的目的。
2、热稳定性好。由于废气的温度随时改动,如果催化剂不能习惯必定范围内的温度改动,催化剂的功用就会下降,净化效率就会下降。因而,催化剂具有习惯必定范围内的温度改动。
3、强度高。在催化燃烧过程中,催化剂往往会因高温、振荡和气流等因素的效果,使催化剂发生决裂和磨损,决裂和磨损会造成催化剂的活性下降,增加催化剂床层的压降,影响净化效果。
4、寿命长。催化活性材料大都比较贵重,所以,设计时选用催化剂时应尽量使用寿命较长的催化剂。

催化燃烧设备系统组成及控制
1、催化燃烧系统
主要由催化燃烧床(由电加热室、催化室和热交换器组成)、阻火器、温度探测器和相应的电动阀门、保温管道组成。主要功能是利用催化燃烧床中电加热器来加热生产线产生的废气,使其中的有机废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于280-300℃左右转化为CO2和H2O并释放出大量热量。热量通过热交换器对热量再利用。
2、控制系统
主要由PLC电控柜、温度显示仪表、电动阀门执行器及面板模拟流程图等组成,泊头市金龙除尘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金龙除尘设备制造,功能是:
控制工作过程中管道中有关阀门的开关。按工艺条件的要求,控制电加热器启动和停止,控制和指示催化床加热温度、反应温度、气流进口温度和气流出口温度。设备运行过程中异常情况的报警和自动停机。与总控制系统互给信号,实现互动连接。
适用场合
本工艺和设备可广泛用于石油、化工、橡胶、油漆、涂装、家俱、家电、印刷等行业中产生的低浓度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可处理的有机物质种类包括苯类、酮类、酯类、醇类、醚类和烷烃类等。
催化燃烧设备是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废气中可燃组分能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燃烧反应,这种方法能节约燃料的预热,提高反应速廾度,减少反应器的容积,提高一种或几种反应物与另一种或几种反应物的相对转化率。
CO催化燃烧设备工作原理
催化燃烧法属于热力破坏法。其机理是氧化和热裂解、热分解废气中的有机成分,使其转化成的CO2和H2O。催化燃烧技术为污染物的治理提供了的经济解决办法,有机废气采用催化燃烧处理具有净化效率高、能耗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催化燃烧的净化效率一般都在97%以上,是高浓度、小流量有机废气净化的技术。
CO催化燃烧设备技术特点:
采用催化燃烧工艺净化有机废气,.金龙除尘设备制造___r正规催化燃烧设备安装,可同时去除多种有机污染物,具有工艺流程简单、设备紧凑、运行可靠等优点;
2、采用电加热/气加热启动,具有方便、运行费用低的优点;
3、工艺具有多重保护措施,确保系统的运行;
4、整个过程无废水产生,净化过程不产生二次污染;
5、具有净化效率高,一般均可达97%以上。

1 催化燃烧设备制作安装技术要求
(1) 吸附浓缩催化燃烧法治理工程应按照国家相关的基本建设程序或技术改造审核程序进行。总体设计应满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
(2) 治理工程应遵循综合治理、循环利用、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的原则。治理工艺设计应本着成熟可靠、技术先进、经济适用原则,并考虑节能、安全、操作简便,确定主要工艺流程。同时考虑其前瞻性。
(3) 治理工程应与生产工艺水平向适应,治理设备应作为生产系统的一部分进行管理,治理设备应与产生废气的相应生产设备同时运转。
(4) 治理工程在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及其他污染物的治理与排放,应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的相关规定,防止二次污染。 (5) 经过治理后的污染物排放应符合国家或地区相关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相关规定(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二级标准)。排气筒的设计应满足GB 50051的规定。
(6)污染物与污染负荷
1)吸附法治理有机废气的范围、进气的浓度要求和限值,以及不适用于处理的废气情况,如对含有颗粒物及气溶胶类物质,需通过干法或湿法过滤等方式预先除去。
2)由于有机物的易燃性和存在爆炸的危险,在有机废气的治理中安全性是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对有机物的浓度要求一般规定为控制在其爆炸极限下限的25%以下。 3)粉尘易于附着在吸附剂的表面上,少量的粉尘就会对吸附剂的吸附能力、使用寿命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经过预处理以后废气中的颗粒物含量应低于5mg/m3。
2 工程构成
治理工程由主体工程系统和辅助系统组成。 主体工程系统通常包括废气收集、预处理和催化燃烧等单元,若治理工程产生二次污染时,还应包括二次污染的治理设施。
辅助系统包括电气仪表、控制系统、废气检测和排水等单元。
3 场址选择与总图布置
场址选择与总图布置应参照标准GB 50187规定执行。
治理设备的布置应考虑主导风向的影响,以减少有害气体、噪声等对环境的影响。如果在下风向无居民区,应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对于有机废气的治理,在场址选择中主要考虑有机物的易燃和爆炸的危险,应按照消防要求留出消防通道和安全保护距离。同时要考虑因地制宜地利用厂区空间,降低治理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