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3年了,做亚马逊这些坑还有人在踩吗?
1免费开店的坑
开店确实是免费的,但是在开店过程中会推荐一些渠道让你付费,比如品牌注册、vpn、第三方收款平台,更有甚至,在卖家交流群回复了你几个问题,就PUA你“我都把你当兄弟了,兄弟两万八的亚马逊开店实操课程不买一个吗?”
当然不是所有的机构都这样,但确实很多这类的“坑”,新手卖家在自己资源比较少的情况下就容易踩坑,因为这类的收费往往会高于市场价。
2培训的坑
不能说所有培训都不靠谱,只能说大部分培训机构都不靠谱,尤其是那些咔咔咔截图教你开店爆单赚大钱的,赚钱了,就是他们教得好,没赚钱就是你投入不够大,这就像教人买彩票一样,自己能中奖干啥还教人买彩票,这样说可能有点残忍,但是真的很真实哈哈哈。
当然也不是说培训毫无价值,可能某个点能让你茅塞顿开,一通则通,总之指望培训能教人从入门到爆单,我看不太行,做亚马逊也是个摸索积累的过程。
3代运营的坑
但凡想好好做亚马逊,还是自己招运营吧,不然就不要做,代运营不是自己的工作范畴也不靠这家店吃饭,对你店铺运营的钻研说不上,大都是机械完成任务而已。
而且你找代运营之前,对方可能会给你一些过往“业绩”,但是P图啥的你懂的,所以想好好做,自己摸索一下或者招个全职的运营比啥都强。
4工厂一手货源的坑
做亚马逊有很大一部分精力需要投入在选品上,有些工厂会主动找你,给一些所谓的产品销售数据,告诉你什么东西好卖,怎么赚钱,然后让你拿货做这些产品。
一旦你自己对选品没有啥思路,充钱拿货可能就踩坑了,试问产品那么好卖,工厂为啥不自己做呢?如果你做起来了,工厂跟着做了,那你又凭啥干过工厂呢?
5公司画大饼的坑
做亚马逊,不要轻易拿“股份”,这玩意儿赚钱了是利润,亏钱了可就是大刀,债务压下来,普通人怎么扛,如果签了补充协议说明只拿股份不承担债务,则需要正儿八经拿去公证,口头上的一切都是耍流氓。钱没赚到负债几百万的事儿还少吗?
6合伙的“坑”
这一度被称为亚马逊最大坑没有之一,多少人因为合伙最后一拍两散还算好的,撕破脸闹上法庭都大把,不管是投钱还是投人力投技术,合伙的结局大都是一团糟,别说合伙坑,给多个老板合伙的公司打工也坑,一点芝麻大的事,几个老板指手画脚,把人都搞疯。
7货代发货的坑
这一点相信有不少卖家踩过坑,做亚马逊发货的坑,尤其是疫情这三年,比比皆是,开口就乱报价,低价吸引卖家发货,服务大打折扣,远仓改近仓,红单改空运,美森改普船……不仅如此,好多货代发货还需要充值,动不动就有货代跑路,卖家真是苦不堪言。
做亚马逊发货还是上跨境好运平台一键比价比方案比服务,平台下单包签收、保时效、假一赔三倍,比乱七八糟找的线下货代有保障。
8买店铺、买品牌的坑
过来人忠告:别买!一定别买!千万不要买!二审不是最终审核,任何可疑点都可能触发审核,接着三审,四审。现在亚马逊要求买保险,买的账号,买保险很麻烦,现在是买保险,以后呢?谁知道还有什么其他要求,分分钟都要法人配合。
怪不得人家说买店铺迟早得凉,况且现在亚马逊注册店铺并不难,只要资料符合基本不会太难,何必去冒风险呢?
9广告的坑
现在不少广告服务商,天天给洗脑要想爆单,先买广告,搞得很多新卖家一到货就先去做广告,哗啦啦钱一砸进去,过了两周转化率极差,咋回事?
开广告前,没有对产品listing有完整了解,优化都没做就开始氪金,甚至有好多还是直接无脑跟同行的listing,导致部分信息不完整,核心关键词缺失,这样去做广告,不是打水漂是什么!
10自我定位的坑
这个涉及到卖家的体量与目标以及财务管理与消耗了,也是很多人会忽视的,其实还挺重要的,很多人自己做亚马逊,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定位,更别谈做好资金规划和财务管理,月利润四五万就开始飘了要租带电梯的办公楼,要带员工宿舍,要搬靓办公室,哪天运营上有偏差或者出货有偏差,资金回流出现问题,就完蛋了。
做亚马逊还是要清楚给自己找好定位,设定好目标单量,制定与之相符的运营策略和打法,资金上不要太冒进,小心驶得万年船,高楼平地起和高楼塌就是顷刻间的事。
以上就是大家说得比较多的一些做亚马逊的踩坑情况,内卷成风的亚马逊战场,你还有什么避免踩坑的建议呢?欢迎私信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