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时间,世界上唯一的,不变而万变的存在。
真理虽然从理论上来说也是唯一的不变存在,但人类的视野关于狭隘,真理的全貌确实是唯一的,但人类无法看清全貌,如同一个六边体立足大地,一个人无法在地平线上看清它的所有面,而这就是真理了。真理就是这个六边体,人类会随着时间的永恒流逝,逐渐自然地发掘出这个六边体的其他五面,然后,再有朝一日将其拼合,成为完整的六边形,从二维升华,升华到三维的完整形态。而这或许将在明天实现,或许在数万年之后,乃至数亿年后实现。但时间是永恒流逝的,真理总是一定的,它摆在思维与灵魂的每个角落,只是人类作为一只虫子难以快速爬完整片思维与灵魂罢了。无论是否有生物存续,真理永恒不定,它是一种计算机的底层逻辑,会永远按照规定而运作下去。而这种底层逻辑的编写语言与何人编写则又是真理的又一种形式,它们也被归属于真理的范畴之中。
因此,真理,是不变的,但是它并不具有万变性。
爱或许是超脱时间与空间的,恰如柏拉图所言,爱使人步入永恒。但这种观点过于唯心主义,无法有力的反驳机械运动等理论。理查德认为,一切的利他性行为,皆是处于自私基因对于自身传承而做出的努力,从种族的宏观角度上来看,确实如此。如A是一个失败者,但B是一个成功人士,A与B都处于生死存亡之际,A或许在意识到自己无法生存的情况下,转而尝试营救B。这种行为在现实中也并不少见。人们讲这种行为称之为“良心发现”,所谓的良心,也是一种充斥着主观意味的词语,不妨将它归根到底为帮助另一个同为人类的同类活下去,使得统称为人类的基因得以多一份传播的载体。同理,营救动物的思想,有些人不会藏匿自己的利己思想:动物的消失会破坏生态平衡,为了我自身的生存我需要营救他们。但这是一种长期性并不会立即回报的困难工作,因此我将其归咎于为自己未来的子孙与全人类在进入新时代之前博得更好的黄金发展大环境。你在家中发现蜘蛛,你可能不会打死,因为蜘蛛是一种益虫,会为你消灭蚊子等让你困扰的其他昆虫,而你为它提供了安全的、有食物(光源即可吸引昆虫)的庇护所,这是一种可以立刻得到回报的互利性行为。而当世界上一切的动植物全部消灭时,这种生物这种的互动也随之消失,爱这种更为抽象的东西,便失去了载体,难以表现出实际的含义。上文所说的真理则不同了,它是宇宙运行的绝对法则,它冰冷无情,无视一切生物的存亡,仅仅只是作为程序而运行。
因此,爱具备万变性,而不具备不变性。
在此基础再进一步。一切主观的概念,都不具备不变性。对主观性概念不再进行概述。
而时间不同。
时间是度量事物运动和变化速度的基准物理量。是物质的永恒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包含时刻和时段两个概念。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确定时间,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
时间的开始与结束我们无从而知,但就我们已知的经验来看,时间的源头与结束至今还未曾确定,宇宙大爆炸的时间开始也仅仅只是假说。请注意,本人再次并没有对现代科学进行任何质疑与批判,仅仅对时间的性质进行探讨,请勿上纲上线。时间它流逝着,它也如同真理一般冷酷无情,但是它受到真理的操作。如在大质量物体附近,时间将会受到影响,这就代表了时间的可变性。请注意,我们并非在讨论何为至高至上,仅仅在探讨什么是可变与不变的结合。因为上文已经排除了主观性概念,因此,主观认为的时间快慢在此也不加讨论。为了更好对时间进行研究,我们经常把时间和运动结合起来。现在物理学已经放弃将物理量独立于测量工具,如果你的计时工具始终保持静止,并且和加速物体保持独立,那么你将会观测到运动物体在速度上的改变。我虽然并不崇尚形而上学,但柏拉图对于时间的永恒观念我仍持赞同态度:时间是永恒的理念的“摹本”。因此时间就具有永恒的属性,时间是被创造出来的因此时间是有开端的,它的永恒属性又使得时间没有终结点。时间是与事物的运动变化分不开的。如果事物都静止不动那就没有时间的概念。所以说时间就是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
因此,时间是即具备可变性,又具备不变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