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光,也在被照亮……|志青春


本期导读: 用镜头记载大事小情,用声音传达所悟所思。百变的是音画,不变的是我们记录青春的初心。《志青春》栏目以朗读、视频的形式,讲述有温度、有情怀、有力量的志愿故事。志青春,愿常在。
作者:赵亚梅,太原理工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服务于青海省海东市循化县循阳中学。


初识循化,
是美丽风景与文化的领略者
湛蓝万里无云的天空,碧绿清澈的三江源,无忧无虑吃草的牛羊,热情好客的村民,是我未曾领略的和美循化。

来到循化的前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只能在教室里上演一场又一场的“独角戏”,但好在我们的年级组长韩海牛老师万般照顾我们,每逢节假日,便带着我们游览循化的好风光与人文文化。在这一年里,我看到了与众不同的黄河,参观了“小县城”里的“大科技”——“黄河彩蓝”高原产业园,学习了循化撒拉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体验了到循化撒拉族特有的婚礼宴席与各式各样的家宴。


这一年里,我被循化的风景与文化照亮着……
亦师亦友,是最好的大姐姐
“老师,你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支教的一年里,我是七三班和七五班的英语任课老师,由于我年纪较轻,富有幽默,让我很快便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作为他们的好朋友,我倾听他们生活的烦恼,解决他们青春期的困惑,孩子们总是给我送来自己的零食与家里的特产,让远在他乡的我的心一次又一次被温暖。
作为老师,我不仅教书育人,培养大家的学习兴趣,也努力倾听,尽力帮助大家解决成长问题。学习上,我鼓励每一位学生,班里的学生从上课时的沉默不语到积极举手发言,从内向不善表达到乐于与我成为最信任的朋友;生活上,我召开“女生班会”,叮嘱女生要学会保护自己,引导男生要学会尊重女生;班会上,通过播放视频,我向他们讲述我的大学生活,引领孩子们燃起对大学生活的憧憬。





我在治愈他们,他们也在一直肯定我:“老师,你好漂亮!”“老师,我们最喜欢你的课堂了,因为你的课堂最有趣!”在双向奔赴中,我被孩子们照亮着……
扛住压力,是奉献的志愿精神
“青年一代,乃是奋斗的一代,我们应当肩负起时代的使命。”在这一年中,我不仅是一名支教老师,也是一名志愿者。



跟随着团县委的步伐,我参与“志愿红”助力“生态绿”的义务植树活动,扛起铁锹,我也是干活的一把好手;清明时节雨纷纷,打扫着陵园的花坛,擦亮烈士丰碑,革命的故事与精神在我心中化开;带着学生与我一起拍摄纪录片,一个又一个闪过的画面,是我与孩子们默契的心血;牺牲周末时间,为循化家乡赛事作贡献,参与青马工程实践教育培训活动……我早已将心融入循化。
在学校中,我逐渐从“小菜鸟”成长为“一把手”,政教处给马主任对我的评价是:“我从未对他说过一个不字”。整理资料,编辑公众号,各个老师办公室的电脑早已熟知我这个“技术高手”。同事眼里,我是优秀用心的志愿者老师。在学校面临教师急缺的情况下,我义无反顾扛住压力,担任三个班的英语老师,同时担任班主任工作。



同事们的鼓励与认可,向我再一次证明,我可以,我能做到,我又在被照亮着……
离别之际,做最好的告别
很快时间到了2023年7月14日,这一天,是我与循化、与循阳学校、与我的学生们告别的日子。在这一天,我向这一年里帮助我的每一位同事表示感谢,在最后,与我的学生们聊着最后的话语。


在这一年中,我不仅仅是奉献自我的志愿者,我也是一直在被认可、鼓励着、照亮着的我自己。在最后的这天我满心只有感谢,觉得这一切都值得。



支教路漫漫,在我二十几岁的青春岁月里,我做了一件让自己永生难忘的事情。支教一年,自教一生。我想,这一年将会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一年。

最后,我想对自己说,赵亚梅同志,你真的很棒!

出品:志青春工作室
来源:太原理工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投稿
朗读者:方晨(青岛农业大学)
编辑:史嘉敏(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范晴 ( 池州学院)
插图:千库网
责编:陈龚泽祖
校审:盖奕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