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能一家人】圣诞节的饺子留到了中伏

2022年的圣诞节期间,我阳了躺在床上的时候就在期待这部电影,原本以为自己要因为养病错过上映,但是电影声明因为后期制作原因撤档了。原本我以为剧本有问题,郭不乐婶,无缘观看这部电影。所以知道电影在今年七月上映,还是很高兴的。
本片是一部中国公司出资制片,俄罗斯取景、剧本、演员的中俄合作电影。因为是俄罗斯电影推广年,俄原版电影今年也有望在中国上映。
对于中俄的电影合作,我个人非常好看,不同于中美合作那种,美方想让你出钱又想让你干活还防着你偷核心技术的相处方式。中俄电影都在探索期,都未成熟,并且没有意识形态对抗,可以更便利的合作,共享资源和市场。
本片原本定位应该是圣诞季合家欢电影。所以当你穿着短袖裤衩,坐在影院里看到雪景、家庭团圆这些元素会缺少带入感,更容易回忆自己九个月前的生活。当火车上的铃声响起,我才意识到这部电影里设定的时间是在圣诞节。
电影从男主角郑前的角度出发,讲述了他对家人从不满、逃避、重认识、接纳的过程。影片结构采用起因、发展、结束、反转的四段式。主角团又是五人家庭的群像,因此整部电影需要交代的内容非常多,喜剧片院线上映的时长相对有限,这就让每一部分的叙事显得都比较浅,像走流程。家人们向郑前提出的心愿单在塑造人物上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全局基本是用郑前和反派乞乞科夫的矛盾作为大单元框架推动故事发展,用家人的心愿作角色独白单元框架。

乞乞科夫在预告片中的设定是喀西契克柿涨,正片里则改为商会会长。本片原本定档2022圣诞季节,延期到今年暑期档,晚上映这半年很可能就是为了给乞乞科夫调动工作。毕竟最近流行把一切罪恶归到资本和资本家。
他的办公室里充满自己的周边,暗示了这是一个非常贪婪的人:自画像里手持权杖和宝球,头上戴着王冠,这是中世纪国王肖像画的配置。脖子上的大金链子又不同于伊丽莎白一世肖像画中的珠宝项链,更像是现代黑人说唱歌手彰显财富所佩戴的金项链。精致的画工和混乱的内容混搭成一幅画,正如他贪婪的收敛名利又故作姿态。

爷爷郑法是一个群体的缩影:二战时期加入苏军的华裔,战后选择留在苏联,成为一代移民。二战特殊年代,军队特殊环境的生长经历使其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荣誉感。因为一直作为英雄被人们敬仰,所以当他看见路边偷钱包的贼时,才会用命令的语气让他们把钱包还回去。小偷对他的无视和戏耍极大的刺激了他的心理,把自己气过去了。
因为自己强烈的自尊和荣誉感,两个小偷成了他的心病,在家庭心愿清单上写下要复仇。
人没有纯粹的高尚,爷爷也没摆脱老一辈喜欢托人办事的陋习。听说孙子被欺负了,他主动提出介绍个在本地只手遮天的大人物来出头,然后穿着象征自己荣誉的军装,带着全家人来到了战友儿子-乞乞科夫的办公室。
他因为自信而有些膨胀的向乞乞科夫提出:有个王八蛋,不要高斯他,但是要往斯里搞。
得知那个王八蛋就是乞乞科夫,他陷入一种从未预想过的尴尬,慌张而萎靡,从猛虎变成病猫,急促的离开办公室,留孙子一人和乞乞科夫在屋里。
回到家,稍有缓和,他又提出:我还认识个女战友,她家。。。说明他即使经历了这次碰壁,也没有放弃用这种方式解决问题。

爸爸郑德义是个故事背景比较简单的角色,酗酒几乎是他身边一切事的起因。因为酗酒,妻子离他而去,儿子与他产生隔阂。在潜入乞乞科夫酒会的时候他醉酒而超出其他家人的范围,失去超能力被发现。这样一个近乎无能的人有着家庭中最低的欲望,他在家庭心愿清单上只写了名字,他心里可能只是希望儿子留下来,但是性格中的大男子主义让他开不了口,他只能用阻挠儿子离开的行为来挽留。

姐姐郑罗曼在我看来是本剧最大的悲剧也是颜值喜剧女演员的一种优秀戏路。为了照顾家庭,她放弃自己的事业,没有去大的舞团,选择留在小城剧院演女配。受过高等艺术教育的她努力展示出优雅,却又不得不因为家庭去做个泼妇:爷爷的墓碑刻上了爸爸的名字,她追打两个刻碑工;用自己飞天的能力侦察窗口,被花盆砸晕在地上。很多人会说漂亮女生不适合做喜剧,上台了就是花瓶,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不利于剧情推动,又不方便扮丑。这种自我预期与自我的差距是一种强烈又容易引起观众共鸣的矛盾,并且给了女演员的漂亮形象一个合理性,所以在我看来是非常好的一个戏路。
姐姐的妆面也是本剧中最夸张的:雀斑,腮红是一种国内影视剧女演员不常用的妆面。下唇口红强调的更饱满,眉形高于眉弓骨而且钩状收尾,仿中亚人的眉形。小卷头发常见于非洲和南欧,和西伯利亚地区的故事背景显得不太合适。妆面再配合长款复古服饰有很浓的异域风情,个人感觉非常好看,但是更容易想到吉普赛人而不是中亚和西伯利亚地区。
姐姐的心愿是她对事业的执着,她不甘心默默的离开舞台,她希望自己被观众认可并且记住。在她的最后一次演出,家人们第一次看到了她事业上的牺牲和委屈,家人们也成全了她,在最后一次表演中惊艳全场。

主角郑前是本剧唯一有感情戏的角色,但是很遗憾,波波洛娃没能和他发展感情,成为新的家人。这也让全片对于家庭的定义显得局限:除了天吼,其他四人都是一个父系家庭的成员。这个家庭一直在努力维持现状,不接纳新成员。

妹妹郑天吼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她年纪最小,是这个家庭里唯一的本地人。因为是被捡到的孩子,所以更珍惜现有的这个家。对哥哥郑前有极大的好感,自己写在清单上的心愿就是和郑前约会。波波洛娃第一次见郑前家人,她也是唯一明确表达了敌意的人。因为电影没有说明她对郑前好感的起因,所以显得人物交代不完整。
郑天吼和波波洛娃两个本地人相对于这个移民家庭都是外来者,天吼将这个家庭作为归属,也被接纳,波波洛娃在纠结中选择保持原本的家庭归属,走向对立。本片其实讨论了很多关于家庭构建、成员关系的内容,但是片尾的点题反而让大家停止思考,变得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