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转】张作霖:中国人一定要在东北修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铁路

2023-09-20 09:59 作者:小林家的垃圾王R  | 我要投稿


张作霖:中国人一定要在东北修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铁路

辽沈畅玩2019-10-19 21:02

铁路是土地中的血管,是国家和地区的生命线,曾经的中国积贫积弱,没有自己的铁路。曾经的东北,铁路控制在日本和沙俄手中,张作霖决心改变这个状况,修建中国人自己的铁路。

上世纪20年代,东北没有中国人的铁路,一切运输都要经过日本、俄国两国管理的南满铁路和东省铁路。铁路是国家和地区的生命线,尤其是在当时,铁路更是一个地区安全的保障。1919年,当时的奉天省长王永江提出了自建“奉海铁路”的计划,这一想法得到了张作霖的支持。张作霖力主修建连接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省会的铁路,以求能够摆脱铁路大动脉被日俄两国钳制的局面。

1925年,一个完全由中国人自筹资金、自己创办的奉海铁路修建公司正式成立,随后这条东北地区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奉海线动工修建,修成后的奉海铁路全线长253.3公里,而奉海铁路的发起站——奉海站(又称奉天站)就是如今的沈阳东站。

据史料记载,1927年9月奉海线铁路竣工,东北地区终于有了自己人修建的铁路。不幸的是,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乘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随后身故,史称皇姑屯事件。

在奉海线通车以后,奉海铁路成立了铁路管理局,同时开始修建车站,始发站就是我们今天的沈阳东站。

奉海站(沈阳东站)1930年开始设计车站大楼,1931年破土动工,1932年竣工,建成后便是如今的模样。

资料显示,奉海站大楼总建筑面积1971平方米,一字排开,坐南朝北,中心主建筑3层,东西两侧延展楼为2层,还有地下1层。

细观奉海站大楼(沈阳东站),能够发现其建筑风格有些特殊,既有欧式建筑的风格,又掺杂着一些那个年代日式建筑的样貌。究其原因,是张作霖喜欢日本学习欧洲建筑风格后形成的日式建筑风格,这就是奉海站的建筑风格的由来,专家称这座建筑的风格是欧洲古典主义折中风格。

奉海站中心建筑为3层塔台,其顶部为上圆下方绿色宝顶,车站大楼呈宽而广的建筑格局,使这座欧式建筑显得格外雄伟。

九一八事变后,奉海铁路等东北中国人全部铁路都落入日寇之手,1932年被日本南满铁路株式会社更名为沈阳驿。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被更名为沈阳东站,站名使用至今。

1995年,沈阳东站开始逐步停止旅客乘降,仅保留售票业务,东站成为沈阳专用的铁路货运站。如今的沈阳东站站前是一处公交站始发站停车场,东西两侧除了货运站就是待开发荒地,近百年时间,沈阳东站一直矗立在那里,一般人可能都不会想到身边的这座老车站有着这些历史故事。

专家曾经这样介绍沈阳东站最初的规划:张作霖大帅原本想把东站作为沈阳东部地区的中心,仿照奉天驿(沈阳站)和周围道路样式,把东站作为是奉海工业区的中心和原点,以它为中心放射出马路,并在与中央大马路交汇处做椭圆形城市广场,模仿中山广场。可惜造化弄人,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使得这个美好的规划成为泡影。如果这个规划能够实施,今天的东站地区也许会是另一番景象。

向每一个建设国家的人致敬!


【转】张作霖:中国人一定要在东北修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铁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