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泪,原来你也爱看《摇曳露营》?

本文系【这件艺术品最大的麻烦,就是看多了容易饿肚子!评《摇曳露营》】的升级版,全文较长,已经超过6000字。总体感觉还是偏乱,不过,已经顾不上了。。。

【1】序章
其实有些故事就是要以少女为主角才有意境,换成大男人就没那种味儿。总之,我是想不出《摇曳露营》是5个男娃演绎会是怎样的场景。
在我有限的观影记忆中,好像还真的没有一部番剧能达到《摇曳露营》的高度。这部番剧从立意、剧情、画风、音乐、配音等方面几乎都是完美的。当然,主要目前还没有哪部番剧能沿用它的套路“唱出新意”。

如果硬要用“治愈系日常搞笑番”进行比较,我可能会拿出压箱底的《南家三姐妹》、《悠哉日常大王》、《珈百璃的堕落》、《日常》和《请问您今天要来点兔子吗?》等5部作品。《珈百璃的堕落》、《日常》和《请问您今天要来点兔子吗?》都带了一定的魔幻色彩。而《南家三姐妹》和《悠哉日常大王》虽然基于现实,但作画方面有不少明显的硬伤。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种【比较】挺没啥意思,我初衷也不是踩一捧一,只是如此看下来,《摇曳露营》实在是一部【四平八稳】的作品。它就是那么轻松悠然,让你心甘情愿地沉浸在那个其实离我们比较远的【现实】中,带着笑带着泪,在那里进行心灵疗伤。

【2】初次解构
这几年经历的事情愈多,观看的番剧(影视作品)愈多,我对于作品审读的角度与态度也在随之改变。尤其对于集体创作的作品,品鉴是一件慎之又慎的事儿。因为一部番剧可能剧情不行,但op、ed、画风可能很出色;同样的,一部电影也许剧情拖沓演员演技飘忽,但服化道和音乐也许很惊艳。于是,我们作为观摩者需要尽可能地全面看待一件【东西】。
说的更直白一些,我们首先要明白这些艺术作品都是用于消遣的娱乐品;其次,要明白纵使是娱乐品也有段位高低之分。大多数娱乐品都是在“讲故事”(注意,故事这个概念其实很泛),而【讲好一个故事】与【讲一个好故事】则是很体现主创功力的核心。
围绕露营这么一个相对小众的【话题】,却能讲出这么一个简单的好故事!这简直就是教科书上的史诗级案例!我个人极为敬仰《摇曳露营》的主创团队!

顺带搜了下,动画导演(从ed的职员列表看应该是监督,但其他资料显示是导演,不太知晓这其中的区别)【京极义昭】曾出品过《前进吧!登山少女 第2季》和《白兔糖》等作品,或许,是创作团队把这2部质量不错的番剧的优点引入到《摇曳露营》了吧!
【3】剧情解构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剧情,就是几位少女围绕露营发生的一连串令人捧腹的趣事。跳开剧情,它又是一部露营相关知识科普番和日本当地露营文化推广片(包括了露营、温泉、美食、伴手礼等)。在芳文社的作品集内,《摇曳露营》又是一部并没有过于百合的少女剧——当然,肯定会有部分观众说这纯真时代的友情其实是【姬·情】,见仁见智吧!
在这部作品里,核心人物与配角的戏份配比拿捏的很到位,总的来说,配(gong)角(ju)们(ren)的进场与退场都不突兀,在不同的剧集里穿针引线后,让整个群像剧丰富多彩。

第1季第1集开头,5位主角就已悉数登场,这其实是第1季第12集的剧情。之后,才是正片。在核心人物芝麻凛与抚子相遇之前,齐藤惠那已经通过与芝麻凛的讯息登场,而抚子在被芝麻凛救下后,开始对露营产生兴趣,为第2集引入野活部的犬山和千明做好了铺垫。
这2集细品之下,对我启发很大。因为从讲故事的角度来看,第1季第1集(正片)的前9分钟,都几乎是芝麻凛骑车、办理入住、搭帐篷的戏,这段戏没有太多的对话、也没有制造“冲突”,唯一的悬念——有个睡在地上的少女引发的好奇也并不大。可这样的剧情设计,并没有让人觉得很无聊。这是为什么?
我想,恐怕是因为画面、音乐、配音、旁白等刻意营造了一个十分宁静的氛围,这种祥和感会在夜晚一个人观赏番剧时极为明显。我突然明白,其实讲故事,一定要学会渲染一种氛围,并不是说让人躁动不安的感觉就是好的氛围塑造,让人产生一种舒心感才能有回味感。
而且,不是所有的故事一定要设计很多悬念(和扣),单就第1季的12集看,也就讲了约4个故事。每1集的末尾并没有刻意【戛然而止】,而是因为20分钟的长度无法说完这个故事,只好递延到下1集。

于是,在我的观赏体验中,单集20分钟的长度让我总觉得每集只有10分钟。由于没有故意设计的悬念,《摇曳露营》并没有让我产生急迫想知道【结果】的冲动,而是产生了一种想暂时沉浸在这个“虚拟世界”的企盼。
记得《道德经》里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以我自己的理解,就是要营造一种“自然而然”,《摇曳露营》应该是深悟其精髓,说起来,第1季也只是4次露营的故事,1个妹子、2个妹子、3个妹子、5个妹子。通篇可没有什么“热血战斗”、“魔法光晕”、“勾心斗角”、“你侬我侬”,不过是走走路、开开车、吃吃饭、泡泡澡、睡睡觉——仅此而已。
我想,触动心底的,还是那种相对触手可及的真实感。

【4】人物与羁绊
虽然《摇曳露营》中人物较多,但各个角色的形象设计很是精妙。
核心人物各务原抚子与志摩凛属于显而易见的【动静互补】,同样的,犬山葵与大垣千明也是显而易见的【动静互补】。而出场频次较低的齐藤惠那则偏“静”,为了“弥补”这个角色缺少的“光环”,齐藤惠那有了一条狗和“相对更富有”进行了赋能。

各务原抚子过于灵动,但有个极为成熟和宠溺自己的姐姐;作为志摩凛“背景”的则是温柔的妈妈和宛如扫地僧一样存在的爷爷,这种概念很容易让我们想到芝麻凛是个外冷内热的暖水瓶风格,也就是对母亲与父亲方面性格(习惯)的继承。
犬山葵的口头禅是“せやな~(Seyana)”,这种调皮的“动感”与外在给人的贤淑感也形成了对比。如此琢磨,整部剧在角色塑造上都是“对比”,因为有差异,于是才“不同质”,夹杂在一起后才会有“奇妙的化学反应”。
论及羁绊,则是人物的独立与聚集,在没有抚子做纽带前,志摩凛与齐藤惠那更偏【静】的一组,而犬山葵与大垣千明则是相对偏【动】的一组,在芝麻凛对抚子有一饭(杯面)之恩后,这两个【组】开始共振,虽然志摩凛与齐藤惠那依旧保持着“独立”,但由于向心力的存在,这个“五人组”便有了各种羁绊。

上面是偏人物的宏观方面。而人物的微观方面,也很有代表性。
例如犬山葵的关西腔——虽然我自己是不太懂关西腔的口音有什么别致之处,以及犬山葵的“大大大大”。利用“大大小小”来引发观众的讨论(弹幕)也算是动漫制作的常规套路了,对于《摇曳露营》这种轻喜剧而言,加入一些无伤大雅的元素,也是能平添一些欢乐。
大垣千明是个摘了眼镜就颜值甚高的大美女,这种被刻意封禁颜值的做法,也很容易形成“反差”。各务原抚子极为能吃,而且吃相看起来极有幸福感,追本溯源,恐怕是因为全家都是“吃货”——姐姐稍微与众不同一些。

关于芝麻凛,很值得关注的是发型透出的不同气质,穿着野营战斗服与长发披肩的居家感可以说是两种“对立”的性格,而这些,都是很值得观众去玩味的点。
【5】画面与文化
《摇曳露营》必然是一部需要开超清才看得舒服的番剧。番剧中出现的大量写实画面、风景画足以看出【C-Station】的诚意,从侧面也说明这部番剧的经费给的很足。
虽然对于观众而言,不管是湖边风景、红富士、山顶上的夜景等可能只是几秒略过的背景图,但这是番剧不可或缺的【成本】,能在细微处做到尽可能完美,不仅仅是番剧的成功要素之一,也是我们在现实世界里做事做人应该时刻提醒自己的信仰之一。

我个人觉得,这部番剧立项之初就已经有了汇总当地旅游资料进行宣传的考虑。地方政府肯定在不少资源方面予以了倾斜,否则,我们也不会在ED中看到大量的【协力】。
瞧,《摇曳露营》的成功,不仅对当地旅行行业产生了促进,对于我们这些海外观众,也对露营文化产生了好奇,甚至番剧中出现的大量(极为还原的)美食、温泉,也让我们萌生要不要亲临现场走一走看一看泡一泡的冲动。
于是,咱自个儿能不能从《摇曳露营》中借鉴些什么呢?宣传地方文化(旅游),不一定总是要用中规中矩的“硬核宣传片”,也不一定要花巨资请流量明星做综艺节目。为什么不能也做个质量上乘的番剧?
想法终究只是想法,每次用最近大热的国产番剧与《摇曳露营》对比时,不管是剧情推进、画风、音乐,我总感觉少了点什么。我也说不出这是技术力的差距,还是心意的差距。

【6】声优
关于《摇曳露营》的声优,其实大多数大家都比较熟悉——听上去耳熟。
例如,给“富婆”【齐藤惠那】配音的是高桥李依,声音辨识度实在太高,一开始听就感觉是高木太太的声线。像【齐藤惠那】这种若近若离的形象设计,以类似高木的声线很舒服,就像微焦的棉花糖一般,化的是糖,暖的是心。

给抚子配音的是【花守由美里】,起初我是真没听出来这是【早坂爱】的声优,其实【早坂爱】与抚子的性格反差极大,某种程度上是两个极端。如果说早坂爱总给你一种“少女老成”的稳重感,各务原抚子就是洋溢着活力和快乐的“元气·弹”。同时,对比花守由美里的【早坂爱】、【燐·碧士波兹】和【各务原抚子】,我认为还是抚子的塑造更为成功,前两种角色性格过于收敛,让声优能发挥的空间似乎窄了点。

给【犬山葵】配音的是【丰崎爱生】,这也是行业的资深前辈了。而且,丰崎爱生的身高居然有169cm,在日本算是个儿高的姑娘了。由于没看过《轻音少女》,并不知道她是怎么成功地塑造了平泽唯,不过,由她配音的初春饰利、《南家三姐妹》中的吉野、《为美好的世界献上祝福》的悠悠倒是印象深刻——突然想到一件事,好像后两个角色都是“有容乃大”?

芝麻凛的配音是【东山奈央】,其实像芝麻凛这种情绪变化不大的角色,很依赖声优能否“稳住场”,情绪稍微放一点,会让观众有“味儿不对”的感觉。这位声优给我的感觉是不同性格的角色拿捏的都很到位,我所看过的番剧中由她配音的角色如下——《青春猪头少年不会梦到兔女郎学姐》,古贺朋绘、《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由比滨结衣、《欢迎来到实力至上主义的教室》,一之濑帆波等。

原纱友里配的是大垣千明,感觉这位声优在国内能看到的番剧中出现的次数并不多,而且,配角居多。我还是翻了资料才知道《为美好的世界献上祝福!》中冒险者工会的招待员大姐角色原来是她配音的。其实听大垣千明这个角色,原纱友里对她的演绎是相当的到位,千明是个有点吵闹但相当可靠的少女,要把“可靠”和“容易犯浑”有机结合在一起,其实挺不容易的。

除了5位角色,给“醉鬼老师”配音的是伊藤静,这位声优现实生活中“真是位酒豪传说”的缔造者!可谓是“自己演自己”!而给抚子姐姐配音的则是【井上麻里奈】,说起来,我对她的印象还停留在《南家三姐妹》,虽然说最近大火的《咒术回战》中她出演了禅院真依,但是个配角。感觉【井上麻里奈】她这几年的工作重心并不在声优领域,而是其他领域。

【7】音乐
相较于第一季的OP《SHINY DAYS》与第二季的OP《Seize The Day》,让人耳朵异常舒适的还是由佐佐木惠梨贡献的两首ED,第一季的《ふゆびより》与第二季的《はるのとなり》。对于《摇曳露营》这样一部节奏偏缓的番剧,ED承载着让人有意犹未尽之感的情感烘托,其实有点慵懒、有点轻松,就像有阳光照耀着心,这种暖洋洋就像棉花糖,又软又甜。

此外,《摇曳露营》番剧的各种配乐也是恰到好处,所谓“该静的时候绝对能让你轻松笑场”,“该动的时候,也100%能让你在别人的故事里流下自己不争气的泪水”。番剧中屡屡出现的乐器,很像是风笛,那种穿越时空的辽阔感,婉转悠扬,让心儿也跟着风景飘起。
【8】细节
有些细节,在【这件艺术品最大的麻烦,就是看多了容易饿肚子!评《摇曳露营》】已经提及。同时,像第2季的【第4话 打工的工资用来买什么】中抚子姐姐在开头的对手呼气,与片尾的对手呼气,虽然是同样的动作,但这种呼应其实已经有了氛围的巨大变化。
总的来说,这部番剧总能在一些不让人注意的地方留下彩蛋,例如第一季最后1集,仔细观察社团活动室上的照片墙,其实是以时间顺序排列的,有些画面曾经就是少女们的留影。
例如芝麻凛捡球用于生火的松球,松球会奶声奶气地说出“空尼奇瓦”!

考虑到不少观众可能对露营知识一无所知,番剧中还专门有小动画进行了科普,甚至,抚子作为“倾听者”了解到某款物件极为昂贵,发出过“oh”的感慨!抚子作为目前剧中唯一能听到旁白的人,这种打破次元墙的设定让番剧又多了一重幽默感。

同时,少女们平时的沟通会大量借助即时通讯软件(推测剧中的软件是line),番剧中会频繁出现聊天的对话框。而如果你仔细观察,会注意到不同的场合下,人物头像是会变化的。头像就是她们的着装状态,比如,如果现实中是戴帽子的,那么,头像也会戴帽子。
主角团的各项颜艺表演也是足够“卖力”,尤其在吃的细节方面,让隔着屏幕的我都好想:再来一碗。

很值得一说的,第1季中让人印象格外深刻的是【第5话 两处露营,两人的风景】中后段,团队活动的抚子与喜欢独自露营的芝麻凛分别前往各自的目的地露营。这一路上,两拨人用手机随时分享自己的所见。
入夜后,睡袋里与凛用手机聊天的抚子,突然决定一个人穿过漆黑的山路(因为其他人已经睡了),在山顶为凛拍了一张夜景照片。起初,凛对抚子让自己暂时甭睡还有点小不开心,但收到照片的刹那,隔着屏幕的我们也能感受到凛被抚子的这份心意猛然打动,于是,凛也顶着寒风走到山顶拍下夜景作为回礼。

于是,这段动画并没有多少台词,却就在两个人身处不同的山顶却放置于同一个屏幕时,把情绪推倒最高潮。也许彼此有距离,但心意却可以穿透时空,把彼此相连。无需什么大开大合,只需要两张照片,足以。
总之,《摇曳露营》全剧都是以这样“无声胜有声”的小细节去处理少女们的日常之事,甚至平淡到就像是我们身边发生过的事。白开水,虽然没什么味道,但谁说就不好喝呢?
【9】漫画

如果把动画与漫画进行对比,漫画的表现力必然稍逊一筹。而如果我们有空翻阅漫画,也不得不说动画的成功还是因为漫画打下了足够好的底子。似乎漫画家【あfろ】很喜欢用极细的竖线条来丰富画面。
关于漫画和漫画家,好像的确没啥特别好说的。

【10】价值观的输出
最后,自然是常见的番剧内涵升华。
与以往较常见的番剧不同,《摇曳露营》全剧很写实。先不管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如何,她们用来买道具和露营的钱,都不是来自父母,而是自己打工赚来的。
芝麻凛会因为某地的美食价格尚高而犹豫、会因为某个小狗挂件的价格而犹豫;大垣千明他们的帐篷和睡袋一开始只能挑最便宜的。甚至第2季中,抚子为了打工在年末还十分拼命。独立,不依附——瞧,这种引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在现在的番剧中是不是很罕见?

同时,第2季是对第1季的继承,人物关系也有各种呼应,同时,人物虽然在成长,但彼此的“设定”并没有为了“所谓的迎合”而改变——芝麻凛依旧喜欢独来独往,齐藤惠那还是那个活得十分自在的少女,喜欢抱团出行的三人团依旧在野活部的小空间里自得其乐(虽然是不那么情愿的)。
在《摇曳露营》的世界中,每个人物都巧妙地保持了彼此的距离,但这种距离不是疏远,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相聚,则开心的一起吃吃喝喝玩玩——大家从来都不用黏在一起。同时,番剧也没有芳文社难免会植入的“百合感”。
所谓人与人间的羁绊,大概就是这样的简简单单。

所谓“化繁为简、去伪存真”,大概就像《摇曳露营》中这样的“真实”,如果我们会在观赏这部番剧时忍不住流下自己的泪,是因为我们向往着这种【纯净】与【真诚】。
而世间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生活断然不会像番剧这样总是“恰到好处”,如果说富士山下的露营地是少女们的世外桃源,那么,《摇曳露营》就是这部番剧爱好者们的世外桃源。
身未动,心已远。希望我们的生活中,能多一些“头轻轻摇,嘴微微笑”。

(感谢阅读至此,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