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启蒙-衣品课 | 中国的时尚美学(上)
今天我们来谈一谈中国时尚美学,这是基于我个人对近100年中国服装设计师的发展历史研究的结果,我认为中国时尚在近30年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后面我就会跟大家详细介绍这三个阶段。
我们先给中国时尚做一个定义,中国时尚是具有中国风格的时尚,而非仅仅只是中国设计师设计的服装。并不是每一个中国服装设计师设计的作品都是中国风格的时尚,特别是现在90后的设计师,很多设计师的设计语言是非常国际化的,已经看不出任何中国元素了。所以我们这里谈的是种带有中国风格的时尚,以及他们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
1980年开始改革开放,中国当代的设计服装设计也差不多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在80、90年代的时候,我们国内的服装设计师在定义中国时尚时,其实基本上是以龙、凤、牡丹或者中国传统的文化图腾等,以这些有形符号为元素做设计的,所以整体的中国元素的运用是比较直白的。当然这个跟当时的社会环境也是有关的,首先设计教育在中国是比较新的,大家的眼界也没有现在这么开阔,所以在设计手法上是比较简单的,也是比较初级的。即使到现在大家也会看到有一些比较强调中国风的设计品牌,他们依然在做旗袍、长袍马褂之类的。
而到了90年到2000年这10年,中国设计师在设计的表白上更加趋向于写意,总体上是中国文化的意境的表达,比如说整体的感觉非常和谐、含蓄、内敛,这也是我们中国核心文化的价值观之一,比如天人合一。这些元素跟西方文化中比较强调开放、自我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那么这里我就给大家举几个品牌的例子,首先我们看一下“无用”这个品牌,设计师是马可,可以说她是国内外目前最有影响力的一位中国服装设计师了。她是中国大陆第一位受到巴黎高级定制周邀请的一位设计师,所以他在国内外都颇有影响力。她是一个非常强调中国文化的设计师,她强调中国文化的根在于农民和土地,大家知道中国的社会自古以来是一个农耕社会,农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从马可的角度来看,她觉得今天农民是一个被忽略的群体,她觉得需要用她的服装,让大家再回到我们文化的根上。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马克曾经做的两个展览,它们都是以无用的名义做的。
其中一个叫“奢侈的清贫”。到底何为奢侈?何为清贫?马克认为我们现在大家在物质上已经非常奢侈了,但是在精神上却是在走向清贫。比如忽略农民这样一个群体,实际上就是这种走向清贫的一种表现。
还有一个展览叫“土地”,从中大家应该可以感受得到马克对农民的感情。马克的设计在种视觉上看似非常“清贫”,但是表达的是精神上的奢侈。




大家可以看一下图片,图片是来自于马克的无用生活空间,大家如果在北京有空的话我建议大家可以去参观一下。它在整个的视觉上更像一家农舍,就是农民的房屋,也没有什么色彩,包括说它的这个家具,里面用的沙发或者是桌子,都是用废弃的木料做的,手工打磨的。给人一种清贫的感觉。
马克的服装设计都是以手工作业为主的,面料都是自己用比较原始的织布机织的,在珠海大概有二三十个马克从贵州一些偏远的地方带出来的手工艺人,他们有很多手艺,但是现在的手艺是养不活自己的,所以马克把这些手艺人都带到了珠海,通过用自己的设计把衣服卖出去以后再来养活他们,所以这是带有一定社会责任感的一家机构。
所以马克可以说是在用自己的设计的能力,解决更多的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包括了环境保护的问题,也包括了这些处于最底层的农民,和工手工艺人的生活。所以我觉得是一个蛮有道德感的机构。如果大家看过马克的作品的话,就会知道服装的手感非常舒适,是可穿性非常强的衣服。这种比较写意的对中国文化的诠释是马克对中国文化的一种解释。
更多精彩内容我们下次再见,欢迎关注我的专栏:时尚启蒙-衣品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