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湛匀教授:企业模仿改良技术研究模式如何走差异化战略?
有的企业一味的从零开始搞创新,这不仅容易造成投入巨大,最终甚至可能拖垮整个公司的发展。模仿+改良=创新,模仿的过程中要进行改良,这便成了创新。
陈湛匀教授指出:模仿改良模式要求企业走差异化战略,一旦与竞争对手不相上下时,应果断走自己的路,打出自己的技术与品牌。

以下是陈湛匀教授的部分观点实录:
企业的第二种技术研究模式是模仿改良,这模式简单易行,成本较低,研发效率高,但是边际效益递减。
日本曾经依靠“模仿+改良=创新”的模式实现战后崛起,但也带来负面形象如不擅长发明和创新。模仿改良模式通过借鉴已有的产品分析其优劣势、风险等问题,减轻了企业前期研发的成本压力,但是模仿改良模式要求企业走差异化战略,一旦与竞争对手不相上下时,应果断走自己的路,打出自己的技术与品牌。
否则,一味的模仿不仅会没有竞争优势,还会涉及到侵权的法律问题,例如当年中国厂商生产DVD、MP3等产品,被国外厂商收取高额专利费,以致濒临破产,这个教训是深刻的。因此模仿改良的研究模式是以模仿作为基础,改良作为重点,改良的优劣、客户的满意程度、成本等问题,是决定这一研发创新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陈湛匀,著名经济学家,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拟人化资本运营系统理论创始人。任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中国粮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上海市投资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商业决策咨询专家。创造性地提出了统计分布监管资本流动等理论,已培养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百余名。
已出版专著20余本,获得近20项国家级、省部级优秀科研奖,主持完成近30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部分课题研究结论和建议摘要已被国务院内参转载。上海电视台 《地产夜话——湛匀妙语》栏目主持人,中国第一财经、东方卫视、凤凰卫视等媒体特邀嘉宾,在《东方大讲坛》《世纪讲坛》等栏目所做电视演讲深受好评。
长期受邀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和国外大学学生授课,与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知名高校进行系列学术交流,走访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具有国际视野、深受欢迎的实战型金融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