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镀金旅团武器考据

2023-01-03 18:55 作者:-同载桂花酒-  | 我要投稿

个人向考据,难免会有错误和遗漏,欢迎各位斧正

阵前斧手,白日鸣雷


埃及士兵曾使用过2种战斧:切削斧和刺杀斧。

在早期人们将切削斧的斧头固定在一个长剑柄上,用于近距离砍杀。

刀头通过一个沟槽被固定在剑柄上,用动物的皮革或筋腱牢固困扎好。这种斧头用来对付敌人的护甲,通过常在敌军溃退时才用到


埃及底比斯城哈特谢普苏特神庙中的一副彩绘浮雕,画中轻装步兵手持普通战斧和棕榈叶。


切削斧后来被刺杀斧所替代,后者用来穿刺盔甲。

当时的亚细亚战斧,斧身带孔,握柄插入孔中,以铆钉固定,埃及人则继续使用榫眼和榫舌结合的方法将斧身固定在握柄上。

大约公元前1640年,埃及因为内乱分裂等原因很弱小,喜克索斯人觉得入侵埃及有利可图,所以就趁着埃及弱小的时候入侵占领埃使用这种在当时已经落后兵器的埃及步兵毫无悬念地落败了。而喜可索斯人也建立了第十五、十六王朝统治埃及一百多年。



鸦喙战戟


从描述上不难看出原型是欧洲中世纪的“乌鸦喙战锤”。虽然关于这种武器B站上有相关的视频。但我还是说一下好了(毕竟我也只是拾人牙慧而已)

之所以叫“乌鸦喙战锤”自然是因为它的尖部如乌鸦的嘴、当初设计的时候,是想让它既有刺击能力,又有啄击能力,还具有卡住敌人兵器的能力,攻防兼备,想得非常周到。不过嘛理论上确实可以,可在实战中,这种战锤经常喙楔到敌人的木盾牌上拔不出来,士兵也因此成为敌人的刀下亡魂。(士兵:我谢谢你啊设计师)

而且这种战锤的柄太短,力距不合理,有啄击力,但没有穿透力,是这种兵器的最大硬伤,所以上阵拼杀准送命,17世纪以后,这种兵器干脆扔了。

机弩兵


这个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吧,作为到现代依旧有用武之地的武器,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的武器

关于弩的历史可以先从我国的弩说起。碍于篇幅所以只简单的说一下春秋战国时期。

关于弩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有说是黄帝发明的,也有一种说法是蚩尤发明,不过春秋战国时期弩就已经广泛用在实战之中。

到春秋后期,在我国南方出了一个擅长用弩的大师 陈音,他曾向 越王勾践讲述了一个关于弩产生的美妙传说。他说:“弩是由弓产生的,弓是由 弹弓产生的。而弹弓是远古的一个孝子创造出来的。当时人们的生活很简朴,饿了就猎食鸟兽,渴了就饮雾露泉水,人死之后,用白茅草缠裹,抛在荒野之外了事。有一个孝子,不忍心看到死去的父母的遗体被鸟兽残食,就做了一把弹弓,守护着父母的遗体,杜绝了鸟兽的侵害。后来有人把这件事编成歌唱道:“断竹续竹,飞土逐害。”

以后神农黄帝把木棍弯曲制成弓,把树枝削尖作成箭。凭弓矢之利,以威天下。继黄帝之后,楚国有个孤儿弧父,年幼无依,用弓箭狩猎糊口,慢慢练成了百发百中的神技。弧父把射艺传给了羿,羿又传艺给逢蒙,逢蒙传给了楚国琴氏。琴氏改进了弓,在弓干上加木臂,设机枢,制成威力更大的远射武器——弩。


弩在现代依然发挥着作用

说完我国的弩再简单说一下欧洲弩。

最迟在10世纪前后,弩传入了欧洲。当然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希腊人早在公元前4世纪就独自发明出了弩。不过中世纪时的那些骑士们却看不起弩,认为使用这种武器的都是身份卑微的贱民。配不上他们那高贵的身份。在12世纪有一位教宗甚至曾尝试禁止弩的使用。

其实还是因为使用弩不需要太多的训练时间,却可以获得极大的杀伤力,使得很多新兵就能轻易的杀死一个花费了一生时间进行训练的骑士,据记载著名的狮心王理乍得一世就曾两次为箭所伤。

(骑士:年轻人不讲武德)

破阵者,沙中净水

使用的武器叫做fist blade,中文名为拳刃,拳刃原产于南印度,最早能追溯到南印度著名的毗奢耶那伽罗帝国时期。一开始主要是印度教徒使用的武器,后来为穆斯林所使用。

这种兵器看似奇葩,但其实威力很大,特别是破甲能力,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印度军人首选的贴身自卫武器。


拳刃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它的H型手柄,使用的时候握住H手柄中间的横柄,这样刀刃就能紧握的拳头的指关节上。

拳刃的整体长度通常在在30-50厘米之间,刃长常占到总长的一半。一开始拳刃是普通的剑型刀刃,不过嘛因为拳刃攻击时力量太强,导致剑型刀刃经常会被折弯,甚至是折断,所以后来被改良成;了宽大的三角形,以加强刃体。

后来为了适应战争的需求,刃尖也加厚成菱形加强破甲能力。

据说各种纺织甲、皮革甲和锁子甲一类的铠甲在拳刃面前不堪一击,甚至钢制甲片也能穿透。为了加强砍削能力,刀刃还会稍稍弯曲。拳刃通常还会有一个钢鞘,一般插在腰间。

当然比拳刃更长的武器就是拳剑。也是沙中净水的武器,拳剑是印度的回教徒所特有的一种武器,在印度之外很少见:一个方框作为护手,手抓住方框中的横木,有很多拳剑是被华丽地装饰过的。


有不少拳剑还带有机关,使用者可以轻易地操作剑上的机关,于是剑刃就会分成三刃,方便于格挡对方的武器或是增加拳击的伤害力。


刀舞者,炽阳凝冰


这种独特的武器被称为克赫帕什镰形刀,是古埃及军队特有的常备武器,但不是独有的。克赫帕什镰形刀最早是赫梯帝国所独创的,当时被称作赫梯弯刀。

这种弯刀最早为青铜所制,公元前15世纪以后,赫梯人从米坦尼人那里学会炼铁技艺,此后的赫梯弯刀均为铁制。

几百年后,因为埃及人觉得这种弯刀像“牛腿”,便将他叫做克赫帕什(古埃及语牛腿之意)镰形刀。

在长兵器尚未“流行”起来的早期人类文明里,赫梯弯刀成为古埃及军队最得力的“大杀器”。在此后的新王国时期,历次古埃及对外战争中,都有赫梯弯刀的“身影”。无论是开疆拓土,还是平定内乱,他都为古埃及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之后随着长兵器便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逐渐成为战场上的主流,而赫梯弯刀也逐渐成为了自卫武器,出现在战场上。

不过后来,赫梯弯刀古埃及新王国中后期,这把武器逐渐成为了权力(尤其是王权)、地位的象征。到了直到公元前30年,埃及托勒密王朝末代国王克里奥佩托拉七世——埃及艳后自杀,赫梯弯刀终于完成了他的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

灵风猎手

使用的武器应该是三角弓,首先明确,三角弓并不起源于埃及而是西亚,在第二中间期,喜克索斯人入侵埃及后,三角弓逐渐传入埃及。之后,三角弓很快因为其优异的性能,深受当时埃及法老的喜爱

古埃及三角弓可视作是基本角弓的典型代表。这种弓将整个弓臂做成一个大的弧形的反曲,并且和斯基泰一样,到弓稍处反曲加剧,这样在上弦后弓臂几乎成直线状,于是,上下弓臂和弓把就构成了一个三角形。

在古埃及三角弓的实物被发现之前,人们只在古埃及的壁画上发现过张弦状态为三角形的,弓的末端有时还会出现鸟首形雕刻的弓,这种弓也因此被命名为三角弓。



镀金旅团武器考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