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內在驅動力

2022-10-05 08:20 作者:简慈  | 我要投稿

每个人的成长都会有一个自我驱动力。性价比的人驱动力是要出人頭地,要成名,要被人尊重,有很多很多的钱;感觉型的人是要找到优秀的人、懂我的人、值得的人喜欢我、爱我。要通过努力赢得TA的喜欢,能够耳鬓厮磨,日日相守,心心相印。要让自己变得更好配得上愛的人,得到愛,驱动力就是寻找爱,和爱在一起;直觉型的人意识灿烂,想探索头脑意识虚幻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连接。更关注的是个人成长,比如玄学,艺术,自我的发展。同时也关注頭脑里的想法可以变成现实。有成长就會觉得很欢喜。

每个人的自我驱动力各不相同,所以才有了当下多樣的人生。想要过更好的生活,要关注自我的成长,就要重新更改自我驱动力,包括驅動自我进步的原动力: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余生往后想做什么样的人?想过什么样的日子?我是谁?我是来干嘛的?什么才是我要的幸福?

感觉型的人一生都在追爱,一定会受情傷;性价比的人会被名利所伤;直觉型的往往动手能力比较差,现实中會举步维艰。所以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弱项,想要改变的时候,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外驱动力会觉得特别辛苦,特别累。因为在为别人活着,在为名利活着,在为想得到的活着。一直都是被鞭子抽打著奔跑,疲于奔命,狼狈不堪。外驱动力是和别人比,会累死自己。

外驱动力就是為了達成目标,完全不是内在的要成为和喜欢。内驱动力是为自己的喜欢负责任,为喜爱负责任,为自己对这个世界犹如信仰一般的贡献负责任。

内驱动力因为沒有假想敌,沒有自我批评和评判,完全进入到了自我,还有像信仰一样的喜欢。把喜欢当成信仰并不容易,因为逻辑会不停的进行攻击,逻辑习惯了比较、纠错,認為只有这种方式才能成长。外驱动力是那个有光环的别人家的孩子,而内的驱动力就是内心的爱,和别人没关系,只和自己的感受有关系。由外转成内很不容易,因为没有卡尺,没有比较,不再评判。

分清了外和内,就要明白惟有内驱动力才是真正的驱动力,外驱动力会让我们越来越沮丧,失败,难过,消沉……因为外驱动力是在術的层面上,而内驱动力是符合道與法的,所以时刻回到自己。有天赋才华的人无一不是把自己的喜欢当成信仰,使用的全都是内驱动力,别人怎么看無所謂,只为自己的爱负责任。

名利情感等等的外在的驱动力要得越多,當把外在驱动力转化成内在驱动力时,必然受其所伤。内在驱动力是个人成长,关注力在自己,不在他人身上,也不在事上,也不在物上,也不在爱上,而是和自己的关系,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内在驱动力是向内看。名利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自我在这个世界的成就,比如說梦想、天赋才华、信仰……

如果能夠更改自我驱动力,讓对金钱的热爱接近于信仰,赚钱是为了体验这个世界更大的美好,感受这个世界更明媚的光芒,爱,喜悦,不在外,只在内。驱动力就如信仰一般,信仰爱与光明,就想感受更多的光明与爱,并且给到他人更多的爱与光明,當由外在驱动力换成内在驱动力时,会发现内心安宁、喜悦,而且磁场格局承载,看问题的角度都会有非常大的变化。

作业:看看自己外在驱动力是什么,试着去更改自己内在驱动力,犹如信仰一般,可以信仰爱与光明,信仰金钱的美好喜悦,欣赏和共振都好。


內在驅動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