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弗洛伊德的三个我之本我

2021-03-05 18:10 作者:此在之玄  | 我要投稿

有一种说法,三个的德国人改变了人类对自身和社会的认识,他们分别是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以及自由辩证法的集大成者黑格尔。

其中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开辟了人类认识自身的新境界,特别这个理论对哲学、文学以及影视艺术理论的影响,甚至超越了其对心理学的影响,当然另外两位大师在现代学术界同样在经济学界和哲学界也不如其在文学和艺术界的影响。

三者都从社会科学中被排挤到了文学和艺术领域,也许因为这三者的理论过于晦涩,以至于难以满足现代性社会生产的需要,然而艺术天然地对于晦涩有着包容的学科却在吸收了三者的理论后,造就了后现代艺术中那种同样晦涩难懂,却高深莫测的印象。

抛开佛洛伊德的那些繁琐的理论,以及一些不合时宜的观点,本文针对其理论中关于三个我的理论重新进行思考,以及看看为何佛洛伊德理论会在文学和电影艺术中大放异彩的原因。

佛洛伊德的三个我,中文翻译为本我,自我和超我,英文用的是Id,ego和superego,我们先来看看一切的根源,本我Id。

许多科普都将佛洛伊德的本我理论简单地和欲望划等号,尽管本我当中确实包含欲望,但本我实际上并不是某种特定的观念或是能够具象化出某种具体事物的玩意儿,它是一种结构。

并不存在组成这种结构的类似于物理学上夸克的东西,本我的结构并没有组成本我的基础,一切都一种结构化的描述。

一般的心理学教材中介绍本我时会将其描述为“本我遵循着快乐原则”,但这种描述并不完整,本我中当然含有快乐原则的结构,但还有比快乐原则更深层次的结构,那种构成快乐原则的结构,佛洛伊德称之为强迫性重复原则,由此产生了快乐原则或称其为生本能,以及另一种显而易见的结构-------死本能。

佛洛伊德最初也以为快乐原则是一切的原动力,那种原始的欲望中产生的名为力比多的力量,然而在其晚期的研究中发现,人似乎有一种对消极力量的追求,这无法再用快乐原则去解释,于是对这种消极力量的研究中诞生了死本能,一种与快乐原则处处相对的向往,最后通过对两种本能的分析和实验,最终提出了超越快乐原则,即强迫性重复才是本我的底层性结构。

强迫性重复主要表现为对某一行为和思维的重复,用电脑去类比的话,强迫性重复就是计算机运算程序的模式,一般来说所有的计算机程序的底层计算模式都是穷举法,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要设计一个程序让机器人自己移动,为了避开障碍物,程序员会要求机器人碰到障碍物就左转,那么这个程序设计的逻辑是不停向前进,前进本身就是一个不断重复的程序,然后碰到物体就左转,前进-碰到障碍物-左转,这也就行成了重复,于是我们会看到机器人似乎在自己移动了。而我们在婴儿身上也能看到类似的重复行为,人类行走避开障碍物的过程上也是一个不断的重复,即移动--看到障碍物--避开。

从某个角度看,人脑和电脑的底层运行逻辑几乎是差不多的,生命之所以是生命,正在于这种自我不断重复的过程,这个重复的过程和周围环境发生交互后打断了原来的重复并产生新的重复,因此说人类的本质的复读机,并非笑话。

这种强迫性重复本身对生或死没有倾向,只是在主体体验到生或死的感受后,本我驱使自我不断去重复那些快乐或是痛苦的过程,在这些重复结构中的一些,因为恰好适应了周围环境并被dna记录并保存下来,于是气质这种东西出现了,当然这个过程比较复杂,这里按下不表。

强迫性重复原则为何会出现,这和生命出现时那种不断形成自相似的情况也许有某种联系,当然这仅仅是生物学上的猜想,但发现“本我”的这个根本性原则为人类许多行为背后的原因提供了更强的解释力,并且为许多心理疾病的成因提供了新的思路。

阿斯伯格综合症,也被称为自闭症,很有可能与这种强迫性重复有着密切关系,自闭症的儿童可能因为陷入了这种强迫性重复的本我结构中无法自拔,才表现出了自闭的现象,而没有自闭症的孩子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产生了“自我”,“自我”打断了这种强迫性重复,并赋予了孩子我与非我的区分,从此人有了自我意识,但自闭症孩子的“自我”发展不完善或没有发展出自我,于是陷入了强迫性重复中无法自拔。

后面我就就要谈到自我是如何产生和发展,但回过头来还是要把本我的问题再说一下,弗洛伊德的关于本我的理论同样对文学及艺术鉴赏和创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读视角,为何作品能够引起观赏者共鸣,如何创造出引起他人情绪的作品,秘密可能全在本我的理论中能够得到解释。

既然生命的本质是一种重复,那么美可能也是一种重复,不管是悲剧还是喜剧,都在试图让观众在作品中重复感受到一种重复的结构,诸如排比、反复、递进这类的手法,好的重复效果能够深入观者的本我结构中,使其沉浸,一旦一部艺术作品接入了观者的本我重复性结构中,美感就产生了。

因此,佛洛依德对本我这个范式的构建,几乎是划时代的,其影响了整个欧洲的近现代哲学和美学的发展,对心理学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但严格来说,弗洛伊德的理论并不是一种心理学理论,其更像一种类哲学理论,这个问题后续将放在对精神分析法的解析中进行阐述。


弗洛伊德的三个我之本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