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真的好后悔,没有早点看到...

2023-04-04 22:05 作者:守护着第四面墙的小李  | 我要投稿

读一本好书,让思维闪光

 

大家好,我是爱读书的小李

 

今天我们来读《道德经》的第一章

 

我把原文发在这里,做一个阅读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接着是我在结合个人经历和一些资料对原文理解翻译:

 

宇宙中存在着的最初的道,我姑且称之为“恒常之道”。“恒常之道”是无法被描述出来的,能够被描述出来的,只是“恒常之道”的某一个分支而已。“恒常之道”无法被描述,自然也没有办法命名,之所以叫它“恒常之道”,也是为了便于理解所给予的一个代称。宇宙的起源是“无”,在某一个时间点,“无”变化为了“有”,继而衍生出世间万物。以无欲无求的态度去观察世间万物,便会发觉其间蕴含着规律。以有始有终的态度去观察世间万物,便能够看到他们自身所具有的局限性。无欲无求和有始有终的本源是相同的,只是被人为的定义为不同而已。他们都是玄幻莫测的,他们的本质就是世间万物运行的规律。

 

这一章的主题是在说:最本质的“道”是无法被描述出来的,以及如何去“悟道”。接下来,我将围绕这一点进行解读:

 

“恒常之道”运转变化,衍生出了世间万物。当我们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思考分析时,总会隐约的感觉到其中蕴含着某种东西。针对某一类具体事物所感受到的隐约存在的东西,便是那一类事物的“道”。

 

比如你想让朋友帮你买个东西,

如果你说:“张哥,帮我带个饭呗”,张哥就会很开心的帮你带饭。

而如果你说:“小张,你记着别忘了下午路过南街的时候去李记饭馆给我买个肉夹馍,等你回来我把钱给你”,小张可能就会不情不愿的帮你带饭并且以后躲着你。

这是求人办事的方法,即“求人之道”。

 

当然,要有这种感觉的前提是经历过足够多的事,有了足够多的体会,同时也要有分析总结的思维。

我把“事物发展运行的形式”分成现象界和本体界两部分。

 

现象界:能被直观感受到的现象。

比如,飞驰的汽车需要减速才能停下、子弹出膛后会继续飞行

 

本体界:引起现象的原因。

比如,汽车需要减速才能停下和子弹的飞行,都是因为惯性

 

从现象界到本体界的思维方法就是分析总结。

 

对一类事物进行分析总结后,会得到许多“原因”,而对这些原因进行进一步的归纳总结,提取共性,就会得到一个可以适用于这一类事物的性质,这便是这一类事物的“道”

 

对不同类别的“道”进行共性的提取,会得到比这种“道”更深一层次的共性,之后再进行共性的提取,便会不断的逼近一种“最本质”、“最原始”的道,这种“道”是无法被描述出来的,我给她的代号是“恒常之道”。

 

“恒常之道”可以演化出各种各样的道,各种各样的道又可以提取出“恒常之道”。

 

古往今来的许多人都尝试着去“悟道”,其中有许多古圣先贤都留下了传世著作。建议大家多读书,从不同的经典中悟出不同的道,然后归纳总结、提取共性,得到自己的“恒常之道”。

 


以上便是我个人对这一章内容的理解,其中“提取共性”的方法是从B站“安因思谈”中学习来的,建议大家去关注一下。

以上内容仅是我的一家之言,有不同意见的朋友欢迎来交流学习。

 

读一本好书,让思维闪光


真的好后悔,没有早点看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