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果学校没法教你赚钱,那你必须弄清三件事,尤其是第二件

2023-07-30 08:07 作者:穷查理滚雪球  | 我要投稿

接上一篇《为啥学校里啥都教,唯独不教你赚钱》         

对于很多人来说,很是迷茫。         

好在,你的欲望并不大。         

你不过想要有房有车有另一半,要是还有点现金结余就更好了。         

你的欲望其实并不难满足,你只需要弄清楚三件事就足够了。         
         

         
第一件事是风险与收益。 

       
你愿意承担怎样的风险,你到底指望多大的收益。       

 
你指望通过打工赚钱,年入几十万到头了,加班就只值这么多。哪怕你去互联网大厂也只值这么多。         


马老师的福报厂,干到P7,总包100-150万,其中主要部分来自于期权激励。    

     
主要是资本市场带给行业的红利,并不是你的付出和加班值这么多。你总包里工作价值只值60-80万,剩下的全是资本市场带来的,也就是你实际上承担了风险换来的。    

     
然后现在风险来了。         


这两天正热乎的蚂蚁集团被罚款71亿登上热搜,罚款落地,灭财消灾,意味着监管正式结束,上市有望。         


但大家是否关注到估值下降了40%,也就是说18年估值1500亿美金,现在只剩800多亿,多干了5年,估值下降了近一半,令人唏嘘不已。        

 
也就是说总包里承担风险的期权收益也要大打折扣。         


其实可以看到,美联储只要维持利息在高位,全世界的风险投资市场都会偃旗息鼓,一旦风险投资市场偃旗息鼓,互联网大厂的员工就面临被裁的风险,而且量还不会小。         


互联网大厂里的干活大头兵过去100-150万的年薪就是拥抱风险的结果,只不过他自己不清楚而已。         


公司替他拥抱了,他是被拥抱的。         


这个过程就是盈亏同源,你赚也是因为风险情绪高涨,你赚不到这部分也是因为风险情绪下降。         


你当然可以不去互联网大厂,你可以一毕业就去考编,那么互联网红利,你也享受不到。         
规避风险的同时就是规避利润,盈亏同源。

         
所以你要想清楚,风险与收益是捆绑的,要么一起要,要么都拿不到。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         


年轻的时候我是很不屑的,觉得人定胜天,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可以逆天改命。   

      
后来走了很多弯路,磕磕碰碰,终于明白,性格真能决定命运。      

   
可是性格,是极难极难改变的,改变不了性格就改变不了命运。  

       
所以更容易的方式其实是根据自己的性格来调整预期,而不是反过来根据预期试图改变性格。         
         

         
第二件事是认识生态环境,顺应生态环境,融入生态环境。       

 
一个人,无论你选择哪条路,是高风险高收益还是低风险低收益,你都绕不开生态环境。         
投资人,商人,他们上限很高,下限很低。成了可以拥有很多,输了也许负债累累。    

     
去打工,下限不低,但是上限很低。下限顶多失业,去送外卖,可是终其一生,想买套一千万的改善四居室都难。         


你看着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但是,都脱离不了各自的生态系统。你千万不要觉得给人打工就能随便做做。         


认真做,你这辈子是买不起一干万的改善房;可是随便做,只怕你连300万的刚需房也很难买得起。         


小小一个公司,小小一个办公室,都有着无穷的奥妙。一个人存在有他存在的原因,一件事出现有它出现的理由。         


你不懂人,你就不懂事,你就更不可能做好事。        

 
你跟老板勤汇报,时刻沟通,这只是初阶。往往做出来也是无用功,是白费力。因为很多时候,你的老板也没想明白。         


最核心的是你要替老板想明白了。你不仅知道他当下怎么想,你还知道他两个月后怎么想。         
你想比你的上司更早知道他接下来的想法,只有一种办法,就是你站在比他更高的维度,把你所在的办公室这个小生态外面的大生态,给想清楚了。       

 
你不站在上司的视角去想想看他有什么,他要什么,他愿意放弃什么,以及他外围的更大的那个生态系统下的每个生态位有什么,要什么,会放弃什么。你是无法预判他的预判的。 

        
当你的心思深沉到这种地步,你还会不会满足于辛苦干一辈子,连套一千万以上的改善型四居室都买不起的工作呢?         


当你真的在某个圈子里做到很好的时候,你的欲望自然而然会上升。         


李世民功高盖世,他不可能安于当二王子的。         


因为风险是因人而异的。         


第一条里讲过,风险与收益是一个打包组合,要么一起要,要么一起放弃。        

 
但是,同一件事的风险对于不同人,是不一样的。         


所以当你对生态系统了如指掌,当你把每个生态位琢磨明白的时候,风险本身就在大幅度下降。         


诸葛亮草船借箭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诸葛亮能够掌握天气,能够掌握人心,他去草船借箭,看似风险很大,实则如履平地。         
到这里,讲了认识生态环境,顺应生态环境。那我问你,什么是融入生态环境?     

   
很简单,就八个字:尊重人性,尊重利益。         


我们有很多人,能力是没问题的,脑子有问题。         


或者说的更具体点,他理解不了借势,理解不了借助生态的运行规律去做事,非要迷恋自己的能力。         


我问你,经常求人办事好不好?         


有人说,不好,一方面不能锻炼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求人办事欠的都是人情。   

     
很显然,他们不了解,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         


求人办事的意义绝对不在于求人办的那个事本身,而在于通过求人办事这个行为,把你和别人捆绑在了一条船上,让你和更多贵人,产生了利益链接。         


你每天都公事公办,为公司的事情加班,可不可能有朋友?         


不可能。         


只有你为了自己的利益去求人办事的过程中,才真的能够认识朋友。         


因为在给你办事的过程中,他也知道了你一个秘密,你也知道了他一个秘密,于是你们俩通过彼此的小秘密,产生了利益关联。         


产生利益的关系才是真关系,这就叫尊重人性,尊重利益。         


不要怕欠人情,要怕欠的人情还不够多,不够大。         


等到你生命中到处都是欠的人情,你在职场上就风生水起了。         


我问你个很简单的道理。         


一家公司要上市,作为高管,你报上去的人,有被分配股权的可能。         


如果现在你是高管,你是愿意把自己的亲信报上去呢?       

 
还是愿意把那个能力很强,但是从来不和自己有公事以外的交集的那个下属报上去呢?     

    
很显然,是前者。         


套现了就是上千万哦,这么大一笔钱,这么大个人情,为什么不给自己人呢?         


你想想看那个亲信他到底做了什么?         


也许最开始,他就是通过求你办私事,让你把他当作助手,后来你安排他给你办私事,这么慢慢地,你们的关系密不可分,而且,你们的关系不为外人所知了。       

 
难道不是这样开始的一段关系么?         


很多人想不通,他们总是喜欢傻干,蛮干,结果干活回回安排自己,分股票就没自己事儿了。         


很简单,因为你从来不懂得求人办事,你从来不懂得把自己的秘密交出去,那上司自然不会把他的秘密交给你。         


你是干了很多活,但那都是公司的活,不是每个高管的活,需要分股票的时候,自然没有人替你说话。         


只晓得埋头干公司的活,就像老黄牛,耕地是很卖力,又如何?         


难道能避免老了变成牛肉干么?         


没用的,你干多少公司的活,股民也不会认识你,谁也不会替你说话。        

 
能替你说话的,是一个个有私心的高管们。       

  
所以一个聪明的职场人士,他从出道起,就一定是喜欢求人的,求人的同时欠人情,帮人的同时还人情。         


你来我往,尊重人性,尊重利益。生命中充满了贵人。    

     
这就叫融入生态。         
         

         
第三件事则非常简单,就一个字:试。        

 
没有一个人,是读了一本书,或者上了一门课学会上述这一切的。不可能,绝无可能。  

       
上一篇文章说过,普适教育的目的就是给生产线培养工人。学校啥都教,唯独不教你赚钱。         
因为这事儿也教不了。         


赚钱的方式就两种,设局与破局。         


剩下那不叫赚钱,那叫挣钱。         


用纳瓦尔的话来说,赚钱就是属于财富范畴,而挣钱那真的只是辛苦钱。         


学校只能给你教后者,无非从300到3000,技能不同,日薪不同而已。实质都一样。      

   
所以你很辛苦很辛苦,一辈子买不起一套只要一千万以上的改善型房子再寻常不过。    

     
因为固定的东西就只值这么多。         


所谓固定的东西的意思是说,人家探索出来的路,写下来,变成课本,让你抄。        

 
无论这条路当初多牛,比如爱因斯坦的公式,等你抄的时候,就只值这么多了,每天300-3000。         


你想要更多,只有一个办法,像爱因斯坦同志一样,去探路。         


探路的过程就是摸索了解人家设的局的一个过程。         


当然,还有更高阶段,有些人探路已经探明白了,已经占据了已有的局里的生态位了,想要自己设小局,这就叫阶层固化。         


特大局是个生态系统,里面的生态位可以嵌套大局,大局是个生态系统,里面的生态位可以嵌套中局,还有无数小局。         


掌握了生态位的人,是可以设局的,为了自己的下一代。         


巴菲特有一千种办法给他的后人在大局里面嵌套一个小局,使得很多年内,你都攻不破他营造的那个堡垒的门槛。         


还有破局,破局一定不是同一生态的产物,比如拼多多破了天猫的电商局,抖音破了微信的用户时长局。         


但这个设局和破局的话题,对我们多数人无用,我们不是这个level的。    

     
多数人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探路。         


探路有且仅有一种办法就是试。         


我今天给你聊的所有这一切,都不是哪儿学的,都不是谁教我的,都是我试出来的。    

     
无非每个人试的起点不一样。         


不存在你要取代谁,只有说你要寻找下一个生态位。         


我只是告诉你,人类文明到今天,知识爆炸成这样,你指望系统性的学习是没可能的。       

  
一件事一旦成系统,就绝无可能再赚到钱。         


什么事情成系统?         


搬砖的操作流程是成系统的,这叫挣钱。     

   
所谓探索式学习就像打游戏,我一边打着一边找找攻略,如果我是第一批玩家,找不到攻略,那么就和其他玩家交流下心得体会。       

 
这个过程仍然是学习,只是非系统化而已。         


这种学习有效的缩小了试的成本,也许我原来要试500万次,但是因为有了这种非系统化的学习。         


我只试了500次就成功了。         


无论什么局,都是人的局,无论什么游戏,都是人的游戏。         


所以学校什么都能教你,唯独这个教不了。因为学校也是人的游戏里的一个环节而已。      

   
换句话说,它亦是局的一部分。         

         
谢谢你读完了全文,相信你读了之后一定很有收获,如果有收获的话,记得再读3遍,因为99.99%的人以为看一遍就能懂。         


但凭什么呢?         


凭你天资聪颖还是智慧过人。         


不,大家都是普通人。         


既然都是普通人,那就是不断重复达到内化的境界,然后不断在生活中一次又一次体悟、琢磨这三件事。         


那有可能你能够成为那个你想成为的人,这样的人也不会超过5%。         


因为克服基因是最难的!         


比你弄清楚这三件事还难!         


         



如果学校没法教你赚钱,那你必须弄清三件事,尤其是第二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