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湖北民营经济前5也来下场抢新能源蛋糕了

2023-03-22 17:51 作者:新能源产业家  | 我要投稿



新能源产业家|产业洞察


2022年,从上至下,整个新能源行业都处在一种亢奋的状态之下。



整个2022年,各行各业的企业都有些沉不住气,纷纷扩产、融资,大家都想把手伸进动力电池领域.


新能源这块大蛋糕,谁都想来分一杯羹。


最近国内首款“浸默”电池名声大噪,可在3分钟内阻止电池的热失控,深耕荆楚大地的武汉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楚能新能源)也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


自成立一年多以来,楚能新能源就已经与京能国际、中电建江西水电、金风科技、中能建储能科技、国家能源集团等建立了深度的合作伙伴关系。


这家并不为外界熟知的企业是何方神圣?




储能电池系统“浸默”,楚能新能源崛起。



01. 

来势汹汹的武汉楚能新能源


2021年8月,宁德时代刚刚发布了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达到了当时全球最高水平。


而几乎同一时间段,楚能新能源成立,注册股本40亿元,立足武汉、扎根湖北。


面对已经遥遥领先的行业巨头,刚起步的楚能新能源挥金如土,大刀阔斧。


2022年上半年,楚能接连在武汉江夏基地、孝感基地和宜昌基地开工,共规划产能350GWh,平均用时100天打造千亿级大型新能源产业基地。


从空中俯瞰楚能新能源项目施工现场,整个工地犹如一个偌大的棋盘,“棋盘”上布满数以百计的各式施工设备。


楚能新能源(宜昌)锂电池产业园开工现场 来源:湖北日报


要知道,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蜂巢能源等全部电池、汽车、新能源领域厂商的248个项目,全国动力及储能电池产能规划一共有6480GWh(含海外规划)。


楚能开始就是大手笔。


虽然入场晚,但楚能新能源起步迅速,成功拿到了新能源赛道的入场券。


随后,仅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公司发布了“楚能一号”锂电池产品,电芯容量280Ah,单体电芯循环寿命超过一万次。


可是,在国内外储能需求高增,优质产品 280Ah 大电芯炙手可热的大环境下,亿纬锂能早在2018年就开始布局此电芯,并率先开启了 560 时代。楚能只是刚刚赶上亿纬锂能的脚步。


2022年11月18日,楚能新能源首批400MWh大型储能集装箱在武汉江夏基地交付。该储能集装箱具有温度监控、温度保护、故障预警等多重功能,可以全方位管控电池组安全。


2022年的尾声,楚能发布了我国储能行业首款“浸默”电池安全系统。据公司相关人员所述:“为快速抢占新能源市场,从项目‘开荒’到投入生产,研发团队仅用一年时间。”


浸默电池系统实验现场 来源:楚能新能源官网


公司技术团队在研究过程中,将目光从物理隔离转移到了阻止PACK箱内部电池的电化学反应上。深耕这个还没有其他企业涉足过的研究领域,致力于解决电力储能存在的安全痛点。


这将是楚能新能源发展历程上的一纪里程碑。


动力电池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火热赛道。过去一年,也是此轮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融资热点吸金竞赛中规模最大的细分领域。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楚能新能源扩张脚步最为激进,已公布的4大投资项目投资预算高达1825亿元。


2022年我国新能源投融资概况 来源:证券日报


楚能新能源运用庞大的资金大力开辟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公司紧锣密鼓地打造了一条从电芯原材料到PACK系统全覆盖的产业链,通过高自动化(自动化率95%以上)生产,1万平米可以实现2.5GWh的极限制造水平。


动力电池板块,电芯采用三元和磷酸铁锂电池技术,打造高能量密度产品;储能板块,公司研发生产高循环寿命的磷酸铁锂储能专用电芯,拥有电芯-插箱-电池簇-集装箱的全部制造工艺。


如此快的研发速度,目前在业内无人能及。


02. 

背后的前世今生


楚能新能源的背后有位神秘推手——湖北商界颇具知名度的富豪代德明,这是他在新能源赛道又一次果断而豪放的“押注”。


代德明作为恒信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老板,经营国内外著名汽车品牌超过20个,该公司在中国汽车经销商集团百强中排名第五名,为中部地区最大的汽车经销商。


此前楚能新能源举行首款“楚能一号”锂电池产品发布会的当日,同为恒信汽车集团成立20周年纪念日。此时,集团已开业的汽车品牌店和汽车城超过300家。


早在20年前,恒信汽车集团就以汽车4S店起家。那时,汽车4S店在中国刚刚兴起,之后乘着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快车,迎来快速发展。


恒信汽车4s店 来源:恒信汽车官网


10年前,卖一台车就可以赚1万多元。对普通民众来说,汽车还是高端消费品,4S店销售新车的利润也较高。


恒信汽车集团抓住时代的“风口”:2005年走出宜昌,进入武汉市场;2011年走出湖北,布局全国;到2021年全集团营业收入突破800亿元,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前500强,湖北省民营企业位列前五名。


二十年中,有的企业早已倒闭,销声匿迹,有的企业仍然走在时代前列。


当汽车销售服务行业高盈利时代过去,汽车规模效应显现,销量快速增长,利润率不断降低。


在经营上,恒信汽车也遇到了“糟心事”。面对新车销售利润不断下滑,代德明迅速改变经营策略,将过去新车销售的服务链拉长,开始提供汽车的“全生命周期”保养维修服务。


在2020年疫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提前转型的恒信汽车集团却可以逆势增长,越做越强。


恒信汽车集团董事长:代德明


如今,代德明又瞄准了新能源赛道,亲自下场造电池。


恒信汽车之前从未涉足整车制造相关的领域,也未涉足过锂电池。但是,“新能源产业及锂电池行业的发展,我们关注了10年,研究了5年,当下时机成熟,我们果断决策,目前正倾其所有、全力以赴。”


正因为前面冗长的蛰伏,砸下上百亿资金入场,楚能新能源才有了成立后的兵贵神速。


公司仅用半年时间打造了一支千人技术管理团队,其中博士及硕士人员占比65%,成立楚能新能源研究院、科学实验室、创新中心、高端人才工作站等研发机构。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平均一天提交3.5个专利。


楚能新能源与恒信汽车集团可谓相辅相成,楚能既可以拥有集团带来的优质客户资源,集团又可以坐收新能源的红利,双方共赢的局面初现。


由此看来,想拿到新能源的入场券,资金和资源都不可或缺。


03. 

巨无霸下场背后


面对火热的新能源赛道,动辄百亿元的扩产计划、数十亿、上百亿美元的海外建厂计划已经屡见不鲜,竞争激烈的市场背后,动力电池企业们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


资金不过是迈入新能源行业的一个最低门槛。


在技术领域,各玩家也是打得热火朝天。


蜂巢能源发布了全新一代动力电池——龙鳞甲电池,比亚迪发布了CTB技术,宁德时代又有麒麟电池,以及孚能科技的SPS电池技术等。在今年产品异常“内卷”的动力电池市场,谁能先有产能,谁就可以占有先机。


“差一点,差很多。”这六个字是代德明带领恒信汽车集团从零起步做到800亿元营收最重要的文化基因。楚能新能源在他的带领下也已从多方面追赶,顺利“上车”。



从最近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企业变动来看,竞争格局仍有可能发生较大变化,会有更多的电池新秀异军突起。



湖北民营经济前5也来下场抢新能源蛋糕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