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忱: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指的是,“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的双方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会更加牢固”。
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那些激烈反对孩子早恋的家长,是不是孩子们的“反噬”更加激烈?有些甚至留下了无法补救的遗憾。并且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包括成年人在内。
受外力干扰恋爱的关系,情感反而更加紧密
当父母反对的时候,孩子可能因为对抗父母而看不清伴侣的品性,因为这时候,两个人是在同一个阵营中,“同仇敌忾”。
这样双方的很多相处之间的矛盾,反而为了抵抗父母而掩盖掉了,而且即使由于两人内部产生的矛盾,也说不定会怪罪于父母的阻挠。
也就是很可能这对情侣原本会有很多不合适的地方,如果正常发展,说不定就分手,但是遇到了父母的阻挠,反而成功的渡过了磨合期。
假如当结婚对象是自己选择的时候,是一种选我所爱的理想状态,处于认知协调状况,自然会倾向于增加自己对所选择的结婚对象的钟情度。
而当人们选择结婚对象是因为父母强迫,非自愿时,与人们固有认知婚姻是因为相爱而结合是矛盾的,出现了认知的不协调,所以人们自然会对这种选择产生抗拒心理,会对不得不选择的对象也降低好感,乃至于一些像剧中罗密欧与朱丽叶似的私奔、偷办婚礼、殉情等反抗行动。
越是得不到的人,爱得就越久
弗洛伊德把爱情分为三种元素:亲密、激情、承诺。亲密与激情是两性之间的浪漫,承诺则是相守一辈子的证明。
可以这么说,只有相守一辈子,两性之间的爱情才能开花结果,短暂的爱情不过是镜花水月。
每个人都会有一种自主的需求,希望自己能够独立,不愿意成为别人手中傀儡。而把这种需求放大的,不是爱情,是外界力量的干预,让这种需求找到了寄托,被滋润的越来越强大,从而产生了“逆反心理”。
也就是自己的主权受到了威胁和侵犯的时候,人们不会顺着外界的要求来,是逆着外界的要求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可以这么说,“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是高压之下衍生的,它是非理智的爱情,偏向于感性,使得人无法看清楚爱情的真相,被感情迷惑住了心智。
具备“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的我们,真的应该好好思考一下被父母,外界所反对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