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湮灭极昼|曙光致意】悲惨世界

2022-02-25 23:33 作者:Nodens-kthanid  | 我要投稿


他活着,尽管命运离奇多磨难
他安息,只因失去天使才合眼
生来死去,是人生自然的规律

昼来夜去,也是同样的道理

开篇第一个结论——skip键是库洛最大的仁慈。

一、湮灭残昼


故事开始有一位女性,名为芳汀,她在这充满磨难的世界里孕育了一个生命,不为别的,权当作继续活下去的寄托。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那个女孩诞生了,她以珂赛特为名,把孩子交付给了丽芙。

在这一段,已经暗示了两个核心——丽芙会成为末世之下的救世主;帕米什世界的末日,是所有人的末日,也是每一个人性的光辉。

 

我们可以从《悲惨世界》中找到类似的情节。在雨果笔下,芳汀开始是一个单纯懵懂的女孩,却被社会屡次欺骗,沦为妓女,又因为肚子里的孩子仍燃有生的希望,临死之际,她将远在天边的孩子寄托给了主人公冉阿让,取名为珂赛特。这位冉阿让,对应的显然是丽芙,二人的形象也十分相近。他们都历经世间磨难,都选择了一条救世主的道路,把自己的价值奉献给他人。

不仅是雨果,救世主形象历来被人们所传诵,救世主,即内心毫无个人利益,只有他人的、整个社会的利益,我即整个世界,每一个人都是我,当哪个人正在受苦,他也会如受刀割。上帝如此,冉安让如此,卫宫士郎如此,丽芙如此。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世界上以前不曾,将来也不会诞生这样的人类,因为人类是生物,本质上必然是自私的,我们可能会为了社会,为了所有人来行动,但目的是以此获得内心的满足。过去的作品中,作者都是赞颂无私的、高尚的理想性人格,但进入21世纪,人们渐渐开始反思,因为历史和经验告诉我们这太虚妄了,虽然我们依然向往。因此在当代作品中,当救世主再次出现时,作者大都会探讨同一个问题:无我与自我之间的矛盾。


在fsn ubw线中,红A与卫宫士郎的对峙是故事的核心。他们探讨何为正义,如何打败另一个自己。但实质上二人的立场是一样的,卫宫想要拯救所有人才毫不退缩,红A因为卫宫的存在会伤害更多的人才要杀死自己。无我是不可能的,要不然会走上自我的极端化,要不然会沦为他人的工具。

但是,无我的关键错误并不在此,正如曙光致意,即使我们看到的未来几近破碎,但这不代表我们会放弃脚下的道路,因为没有人可以预知未来,再精确的计算也不过是一种种可能性。


救世主人格关键的错误,是其衡量了生命,衡量了谁都无权衡量的无价之宝。

救世主的本质,是牺牲了极少数人的生命,来拯救绝大多数人的生命。这听起来很划算,但这是不合理的,没有谁能去衡量生命孰轻孰重。如同电车问题,fz卫宫切嗣遇到的两艘船的问题,无一证明了,牺牲少数人,最终只会换来所有人的牺牲,因为当这样的观念定下,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在下一次成为少数人。况且,如今牺牲的,是丽芙,一个真的如救世主一般圣洁的构造体,一个如南丁格尔般的提灯女神,也是我们的家人。当然,世界上还有许多丽芙,即使她们愿意奉献生命,也不应该只让她们承受这份巨大的痛苦。

但是,理论谁都能说,当现实生活中这样的问题摆在面前,我们真的能如理想中的一般高尚吗?


二战期间,德军的飞机驶向英国伦敦的高空,为了直捣黄龙,击碎伦敦。英国事先没有任何防备,但炸弹并没有落在伦敦市民的头上——因为德军计算错了伦敦的位置,炸弹僵在伦敦外的一处村落中引爆。该怎么办?如果如理想所说,应该主动出击,打跑德军,但获胜的几率很小,一旦失败,村落与伦敦的人都会死。如果我们按兵不动,那么只会牺牲村落的人,至少伦敦可以保全。

丘吉尔选择了按兵不动。最终,他以八千人的生命,和破旧不堪的村落,换回了一万人的生命,和伦敦的安全。


在湮灭残昼中,这种对比被无限放大了。我们只需要牺牲一个人,就可以换来所有人的和平。我知道她会承受巨大的痛苦,但这也是她所期望的不是吗?只有一次,只需要一次就好,只需要牺牲这一条命,我们便不再有同样的牺牲。如同一场豪赌,庄家摆出了巨大的诱惑摆在我们面前,令我们蠢蠢欲动;如同一场重大考试中获得了作弊能力的学生一般,被发现的几率似乎微乎其微。

所以,你会如何选择呢?


至少在指挥官眼里,这不是一道选择题。丽芙也不是什么救世主,她只是我们的家人,一个普通的、善良的女孩。

同时,曙光致意的剧情也证明了,极昼机体是不可能拯救人类的,因为就算它能够吞噬所有的帕米什病毒,但所带来的能量消耗地球也无法承受。到那时,人类还是会灭亡。所以,当我们真的把大部分人的利益作为目标时,我们无法保护任何人。

 


帕米什的苦难,是天下所有人的苦难。那是史莱克在车厢上的孤注一掷,一个弱小的生命,一个身死却仍在跳动的心脏,最终也能绽放出火花;那是芳汀对珂赛特的微笑,一个被世界折磨至死的母亲,向自己的女儿寄以最美好的嘱咐;那是保育区的那两对情侣,无论性别,无论年龄,任何磨难都无法将我们拆散,我无法保护你,至少可以陪你一同安静地离开;那是珊迪寄托在火柴身上的希望,他接纳了抛弃自己的父母,接纳了曾伤害过他的人,孤身一跃,然而死亡也不曾善待过他,甚至不怜赐给他温和地死去的机会。


尽管世界已经无可救药,但我们仍然庆幸,因为末世之下,每一个人性的光辉都是那么闪耀,他们都不曾向自己的磨难屈服。或许这才是我们人类的价值,也是人类能获得新生的关键。

二、曙光致意

如果说,湮灭残昼让我们悲伤,但不曾失去希望。那么曙光致意就为希望的火焰扑上一盆冷水,随之而来的不仅是悲痛,更是一种无力与茫然。

英雄从来不怕肉体的磨灭,因为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将会洒下热泪,我们是为自己伟大的价值而死,虽死也是舞台上的悲剧主角。但当价值也遭到彻底的否定,外界扭曲了我们所有的认知,英雄也会沦为行尸走肉。

曙光致意中,人类被彻底抛弃了。我们没有比其他生物更强的适应能力,终将被地球淘汰,取而代之的可能是机械,也可能是帕米什。但无论是谁,唯一可以确定的,以后的舞台再也看不到人类的身影了。

更猎奇的是,现实要比故事来的更加魔幻。

虽然我们的肉体不大可能被磨灭,但末世所带来的无力与迷茫,却始终围绕着这片大地。反映最成功的是《黑暗之魂》,它完美再现了从二战后到当下日本社会的胜与衰,结果即宏大叙事完全破灭,人们大多沦为拜物教的信徒,我们沉迷于消费文化符号,失去了社交与zz的欲望,人们渴求的联系不再是双向的,而是单向的,如动物捕食一般的。难道现实和《黑暗之魂》的呈现很像吗,当然不是,但内核是一致的。我们与游戏里的人并没有生活在一个世界,但面临的是同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

七实扮演的角色,就是末法时代下的余火,微弱而又坚强。她不曾胜利过一次,却总是不曾熄灭,她致力于为机械与人类指引可行的道路,却每次都引向一个悲剧。

当机械先哲面对每一个未来的惨状,巨大的无力感扑面而来。

那解决的办法是什么呢?我们的出路在哪呢?

那盏余火又能撑到何时呢?

我不知道,指挥官也不知道,七实也不知道。因为现实也不曾给过我们一条出路。

 

前者是磨难多舛的悲惨,后者是彷徨无力的悲惨,这便构成了一个如今时代的,战双帕米什下的“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里,冉阿让也历经磨难,也遭受过价值的否定,也曾被全世界抛弃。

但他从来没有放弃希望,七实也一样,我们也应当如此。


【湮灭极昼|曙光致意】悲惨世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