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初级会计实务-04-所有者权益


04-所有者权益 = 净资产 = 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的净资产,反映的是企业资产在偿付债权人权益之后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根据其核算的内容和要求,可分为实收资本(股本)、其他权益工具、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专项储备、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部分
其中,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统称为留存收益
实收资本
= 企业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约定,接受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即是企业的注册资本
账务处理
接受现金资产投资的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发行价款、手续费、佣金)
贷:
实收资本(有限责任公司按照双方约定的份额)
股本(股份有限公司按面值)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
注意
发行股票发生的手续费、佣金,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接受非现金资产投资
企业应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价值,但投资合同或协议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如果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大于投资者在企业注册资本中应享有的份额,应将差额计入“资本公积”科目
借:
固定资产、原材料、无形资产(公允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
实收资本(按照双方约定的份额)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差额倒挤)
实收资本(或股本)的增减变动
实收资本(股本)增加的核算
资本公积转增
借:资本公积
贷:股本(实收资本)
盈余公积转赠
借:盈余公积
贷:股本(实收资本)
所有者投入
借:银行存款、固定资产等
贷:
股本(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资本溢价)
注意
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和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属于所有者权益内部结构调整
实收资本(股本)减少的核算
一般企业撤资
借:实收资本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股份有限公司回购股票
回购股票时
借:库存股
库存股属于股本和资本公积的备抵账户
贷:银行存款
注销库存股时
回购价大于回购股份对应的股本时(→ 股本 →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 盈余公积 → 未分配利润)
借:
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当初发行时的溢价部分)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在冲完股本和当初溢价后如果还有差额,应先冲盈余公积再冲未分配利润)
贷:库存股
回购价小于回购股份对应的股本时(→ 股本 →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借:股本
贷:
库存股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资本公积
= 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过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以及其他资本公积等
资本公积包括资产溢价(股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等
用途
转增资本(或股本)
不能弥补亏损
账务处理
资本溢价
股本溢价
留存收益
= 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两类
盈余公积
= 企业按照有关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
用途
弥补亏损
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
转增资本或股本
分类
法定盈余公积
根据《公司法》有关规定,公司制企业应按照净利润(减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已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
非公司制的企业也可以按照超过10%的比例提取
在计算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的基数时,不应包括企业年初未分配利润
任意盈余公积
账务处理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公司赚钱)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公司亏损)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经股东大会决议,企业可将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或股本
借:盈余公积
贷:实收资本、股本
用盈余公积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盈余公积
贷:应付股利
未分配利润
= 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
相对于所有者权益的其他部分来说,企业对于未分配利润的使用有较大的自主权,受国家法律法规的限制少
账务处理
结转实现净利润时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
将“利润分配”科目所属其他明细科目的余额结转至“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
注意
年末,只有“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有余额,“利润分配”的其他明细科目期末余额都得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的余额在贷方,表示累积未分配的利润
如果余额在借方,则表示累计未弥补的亏损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的余额就是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的填写金额
可供分配的利润
= 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净亏损)+ 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年初未弥补亏损)+其他转入
= 年初的利润 + 增加的利润 - 法定盈余公积 - 任意盈余公积 - 分配利润 - 转增股本
利润分配的顺序
step ①: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step ②: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step ③: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