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撑不住了/b溃/眼泪啪啪掉/我好差劲/学不下去/太累了/不敢发疯/背不了一点...

2023-10-29 14:23 作者:秃头研究所新传考研  | 我要投稿


◼️ 这么些年陪一届又一届的朋友们熬过秋天和冬天的经历早已让我在面对私信里大段大段的崩溃与情绪发泄时有一百种烂熟于心的回复方法,我可以很快速地了解这次崩溃爆发的原因,然后针对原因提出建议,抑或者在面对一些没有由来,就是崩溃的情绪发泄时,我也可以快速地打出「呜呜呜抱抱~」「再坚持一下下」这样的安稳的话语,把大家的情绪轻轻托住,然后好好安放。当然我也偶尔会觉得这样的行为难免有些机器化,当一天说出了一百句“抱抱”的时候,纵然再真诚的抱抱,都会在量化中变成一种机械的重复。所有现在偶尔在面对长长长长的哭诉与崩溃时,我会停顿一下、犹豫一下、纠结一下、想一想该怎么回复,才能比“抱抱”来得更有力。


◼️ 遇见「好梦一日游」的那个下午,就是这个我纠结的瞬间。一位姐妹隔着屏幕向我传来了近30条的哭诉,从评论写不好到答题答不出,从时间不够用到真的焦虑得喘不上气——这并不是她一个人的情绪,而是现在考研人遍在的、正常的、必经的情绪波折,我在思考如何回复她,并且已经开始打下「555抱抱」的时候,一个声音问我:可以采访你一下吗?100块钱,还是一个愿望?


◼️ 我当然看过她视频,甚至当案例在课堂上分享过好几次,我曾经也想过如果真的遇到好梦一日游,要许一个什么愿望呢?第一个愿望是带我家边老师(边牧多比)去草原上放羊,第二个愿望是希望能无所事事一整天完全不用工作和思考。


◼️ 可“好梦一日游”在我还在打「555抱抱」的时候出现,在我纠结于这句话到底能带来多大安慰的时候出现,那么我想我当下的愿望,就是让这句「555抱抱」变得更有力量一些,更真诚一些。


◼️ 那么,就把赛博拥抱,变成一个现实拥抱吧;那么,就把所有的崩溃和委屈,烦闷与焦躁、抑郁与低落全部都释放于一次真实存在的、面对面的、不需要符号进行情感补足的拥抱中。


🫂

10/28/Sat.


崩溃的时候要哭

也可以抱一抱信赖的人

@TuTouSuo™️ 


周四和好梦一日游一起去见完那位姐妹之后,我和班班一起去吃了皮肚面。一边嗦面我们一边聊天,聊“有没有感觉到,这一年开始大家的情绪越来越糟糕,抑郁的人开始变多,我也不确定是因为我个人的信息茧房,还是社交媒体的推荐,总觉得大部分人似乎都挣扎在一种「谈不上多高兴、但也不至于去死」的麻木状态中,不知道要如何开心,也不知道要如何自救。”


“可能是社交媒体展现了太多美好的生活和耀眼的人,当关掉社交媒体后却发现自己生活于平静、无趣的死水之中,算不上优秀,也没有勇气,不知道要往哪里努力,也不知道努力有没有结果,想要寻找旷野,却不知道旷野在哪里——社交媒体塑造的从来都是精致的结果,用镜头和景观的方式、用生活式的叙事把包装过的生活变成了日常,借助这些精致的陷阱,塑造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泡沫。”


这某种意义上是考研人崩溃的直接根源:对考研寄予了太大的期望,却在备考的过程中一步一步的意识到自己好像很差劲、好像根本配不上耀眼的生活、也成为不了很好的人。


自我内耗,所有人都在自我内耗。


班班说她考研的时候每次都会崩溃大哭,哭完给自己写小日记,正面且积极,像个主流媒体;我也会,一路哭着回宿舍,在床上哭,在走廊哭,洗澡的时候哭,吃饭的时候哭,玩手机的时候哭,哭完了给自己写小日记:加油!!你一定可以的!


一旦陷入到自我怀疑和自我内耗的情绪之中,这种消极的情绪就会像深渊一样紧紧地包裹着你,越想越觉得自己不行,越想越糟糕,越想越自我怀疑——其实我也做不到立刻跳出自我内耗和自我pua的牢笼中,大多数现代人、尤其是敏感的现代人多半是很难做到的,但至少要「宣泄」,要「找到问题」,要「把问题说出来」,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调整情绪的办法。


不然,这个情绪的深渊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甚至考研结束后、读研时、工作后、在任何一个你脆弱的时候,乘虚而入,如影随形。


🫂


🫀 十月痛点问题大盘点!

🕳️ / TuTouSuo / 我该怎么办呢


刚刚答题班的群里有一位姐妹说;“从自习室出来,一个人和他朋友说:我就坐在那里看,看又看不懂,我就!坐在那里看!”;另一位姐妹说:“今天到我们直播间的宝宝们,拍一单,直接送班花脑机接口,再送炸鸡大礼包,321上链接”,下面姐妹们123地接龙,1分钟内抢完了班花脑机接口和炸鸡大礼包。


怎么说呢,精神状态堪忧。

班花脑机接口暂时送不了哈,全国巡回抱抱也有点难,作为你们的赛博朋友,我还是来讲点我有能力,并且应该可以解决的蛮好的一些问题。


#1.学习和吸收很慢很慢,包括了背书慢、写题慢、理解知识点慢等等,以至于复习进度较之其他人而言差了很大一截。


其实并没有所谓「标准进度」这种说法,每个人学习时的方法和思维方式是不同的,有的人是即时记忆性选手,学的很快看的很快,但快意味着不够精,这类同学可能需要后期通过更多的次数来提升记忆或者巩固学习;有的人就是慢热型选手,但在比较慢的打磨中,停留的时间越长往往意味着对于这个知识点的认知时间就越长,绝大多数情况下记忆也就会更深刻——所以不要对比进度,而是要看「效果」,慢一点,但或许背的更完整、或许题目写的印象更深,或许知识点理解的更好。


#2.复习很受「状态」的影响,不知道状态是个什么玄学的玩意但它真的会影响到英语阅读的错误率和论述题的顺畅度。


虽然「状态」这玩意是个玄学,但的确真实存在,很多人和我提过所谓「状态不好」,就我个人而言,状态更像是一种复习时的心情,对自己有信心或者心情好,那么状态自然就好;如果人本本身就在发疯,那心里的焦虑和负面情绪也自然会影响到判断力和知识联想力——因此这第二个问题其实就是个很典型的心态问题。我的建议是,如果你受状态影响的非常非常严重,那么最好是在状态较好的时候疯狂多学一些内容,状态较差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改成听课、做政治等简单的内容;但如果你会受状态影响但整体不算严重,那么尽量让情绪在晚上学习完之后再表达和发泄出来。


#3.写题背书实务专业课公共课这个时间是真的平衡不好,自己像个无头苍蝇一样每天乱撞乱窜却什么都没吃到。


十月份,在政治没有开始背诵前,公共课和专业课的优先级都是专业课大于公共课,因此每天专业课至少要花费将近7-8个小时时间,剩下的时间交给公共课,进行一些常规的、保持手感、听课式的复习。而专业课的复习大家不需要在一天时间内塞下太多的内容,可以将内容分散到一周里的每一天,诸如三天一个专题,一天写论述一天练评论一天看论文,这样会更有利于你完成每天的计划,以一周为单位去观察和总结自己的复习进度,而不是每天啥都想学,想背书想写题想做专题最后一个都没做好。


#4.十月份还在焦虑实务是不是真的玩完了。


实务本身就是一个长期训练的结果,我看到很多人在昨天的留言中提到了「实务」。首先大家要确定实务的确是文章写作,需要有一定的观点表达和灵韵,但在是文章之前,应试实务本身也是一种模版写作,是完完全全可模仿可借鉴的,因此如果现阶段实务写的依然不好的,可以去找一些对应的「消息」「评论」等优秀作业或者是相关媒体优秀评论,去仿照他们的观点、文章结构和逻辑——因为本身是模仿的,所以这样至少可以保证自己能写出一个还不错的东西。


接下来不断重复以上过程,大量的模仿练习,最终至少可以保障你的结构和语言是专业且流畅的。至于灵韵,一堆评论员的文章和优秀作业模仿过来了,还能一点点灵韵都没有吗?


#5.明知道自己其实时间不够,但潜在的完美主义或者说精益求精总是不合时宜的提醒我必须得把这个专题做好,必须得把这道题写的再好一点,必须得把这个词默写的和书上一摸一样才能进行下一个。


这个行为真的不可取,首先人的记忆里是有限的,就算这次做到了完美,但这样的完美在未来两个多月的复习中也依然会遗忘,所以考研才是一轮又一轮反复复习的过程——一定要学会叠加式学习法,不断的去巩固和深化知识点,而不是追求一次性结果。


这里可以给大家提个小建议,以背诵为例,你可以适当的规划一下你每一轮的背诵重点,比如九月到十月的第一轮的目标就是大概写出每一个名词的重要关键词;十月到十一月的第二轮目标就是非常完整地写出全部的关键词并适当串联;十一到十二月的第三轮目标就是把每一个名词写成考试那种完整的名词解释——只有这样几轮巩固,才是一个合理分布、符合记忆规律的复习模式。


#6.我是真的觉得自己写题时没有太多的想法,时常怀疑自己适不适合学习新传。


虽然我们总是在强调灵韵和浪漫主义,强调思考与洞察,但不可否认作为一场考试的新传,归根结底这些思想和灵韵都是最后的加分项,90%的分数还是可以通过努力和练习来实现的——因此在考虑自己是否有想法之前,其实更应该考虑的是自己的基础理论有没有背熟悉,一个常规的简答题能不能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


#7.总是不断不断不断地发现新问题,问题就像一个无底洞怎么也解决不完。


一句我时常说到的话是“现在发现问题,永远比在考场上发现问题要好”,所以千万不要担心发现问题,你唯一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解决问题——发现逻辑问题,就强迫自己按照一定的逻辑框架写;发现背书问题,就找到背的不好的原因适当的修改背书计划等等。


毕竟还有55天的时间,足够你发现55个问题并解决它们——相信我,没有那么多问题的,等到你发现自己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无论是背书还是写题都不会有任何所谓「逻辑问题」「走题问题」的时候,你就该上岸了。


#8.为什么学了这么长时间了还是觉得自己脑袋空空,看到题目什么也想起不来就是一潭死水激不起一丝波澜。


因为知识还没有成体系,这里我的建议是给自己找一个相对比较通用的答题框架,就算是5w或者是pest或者是宏中微框架都没关系,然后把你一句学的相关理论整理到这个框架里,现阶段写题就尽量去套用或者强迫自己用这个框架进行思考——那么相对而言,所有的题目就会至少有一种框架清晰、内容完整的思维,所有的知识也可以适当的被调动起来。


#9.实在是太着急的想赶紧学很多很多知识,赶紧学会答题,但反而是越学越不会,越着急越心慌。


比如我写推送,写到最后越着急越会打错别字,一个传统的道理就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心慌的感觉往往是对自己后面的复习进度和安排不够明确,我的建议是先规划出接下来55天全部的学习任务,再在这个基础上去按部就班的进行——相对来说你就会知道,还剩多少没有复习,只要我完成当下的任务,我的进度就是ok的,不用着急。


#10.第十个交给你吧,你来说吧

*我们创造五分钟的负面情绪宣泄口

*什么都可以说可以疯可以哭

*因为我们永远都是赛博朋友


🦋

* ᴳᴼᴼᴰ ᴺᴵᴳᴴᵀ *


՞•Ꙫ•՞

「全真押题模拟与押题手册」


热点押题卷配套院校模拟卷

100道新传热点题目



ʕ•ﻌ•ʔ


「秃头所王牌课程:秋日答题班」


WONDERLAND/以题带学

在实用与应试中保持思考



ᑋᵉᑊᑊᵒ ᵕ̈ ᑋᵉᑊᑊᵒ

つ♡⊂

「名词解释小册子更新版」


不止于一场功利应

不只是一本新传考研工具书


🐼🐡


撑不住了/b溃/眼泪啪啪掉/我好差劲/学不下去/太累了/不敢发疯/背不了一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