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潜心钻研,复原华夏风貌——复原款汉服有多美?

2022-05-26 16:33 作者:汉服世代  | 我要投稿


众所周知,汉服复兴已经成为了当下不可抑制的趋势,很多喜欢汉服的人也开始纷纷向身边的人开始安利汉服,因为汉服的普及之快,汉服也已经开始慢慢的现代化,融合汉服元素、适应现代生活的改良款汉服和汉元素服饰越来越流行。但是,汉服的研究毕竟是基于历史文化的,许许多多醉心于汉服研究的学者从壁画与陶俑中复原出更加考究的汉服形制、挖掘出汉服更多样的可能。

 

要还原古代的服饰,第一步就是考据。但是古书的记载、出土的文物,都太少太少了。因为和玉器金属器这些价值连城的文物不一样,纺织品面料易损,经济价值较低,是少有人问津的考古区。但是稀少的资料并不能削弱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实物少,就去研究古画、壁画。像唐代张萱的《捣练图》,不仅画出了服装的形制、配色、花纹,还把制作工艺画了下来。



第二步,自然是去寻找原材料。现代的面料生产技术与古代有很大不同,材料的质感也存在差异,这就导致了复原工艺者要追到蚕丝的原产地搜集原材料,再对照大量文献、出土报告,才能做出满意的布料结构和花纹。


第三步,染色。古代的颜料来自植物,用古法上色、固色相当困难的,有人喜欢这些古色古香的配色,也有人会质疑配色“又土又脏”,因此研究出复原款的配色需要反复琢磨调色,耗时又耗力。


才是真正考验工艺的时候。反复捶打生丝织物使其柔软,是为“捣练”。反复扎染,多层晕色,是为“绞缬”。手工缝线,需要巨大的耐心细心,纹样绘制,需要深厚的绘画功底。正式在无数耐得住寂寞的匠人的努力中,汉服复原的工作才得以完成,一套套古韵古香的汉服才能够呈现在我们面前。

 

这件西汉长寿绣曲裾袍,

是根据长沙马王堆西汉辛追墓出土的长寿绣曲裾袍复原,色彩、纹样、尺寸都无比贴近。

 

这个初唐单刀半翻髻,和锦缘半袖襦裙腰裙,

是根据龙朔三年(663)新城长公主墓中的壁画还原的。


这个唐代帷帽仕女,

参照了吐鲁番阿斯塔纳187号墓葬出土的唐代彩绘骑马戴帷帽仕女俑。

 

所谓“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服饰是一部看在眼里、穿在身上的历史,是一面折射社会历史最直观的镜子。类似的复原款汉服还有很多,他们传递着中国的审美,体现着独属于中国的精神风貌,等待着我们自己去体会与挖掘。



文案:澄泯

编辑:芽芽

美工:英特纳雄耐尔

审阅:汉服世代

平中交右  宽褖合缨

古衣今裳  与时偕行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现代汉服知识

转载、投稿及其他合作 或 建议与意见

请联系阿罗微信 Chinesehanfu

或邮箱xdhanfu@foxmail.com

如您对内容有疑问或更多看法欢迎留言

欢迎加入粉丝参与讨论


潜心钻研,复原华夏风貌——复原款汉服有多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