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漫橘林路》第八章 暑假旅行之旅 8.7 丽江·雪山之巅
[迷鹿遇森迷路遇森·个人原创小说]《曼漫橘林路 》(正式用名) markdown 版本 2021年3月8日 Bilibili 发布连载



第八章 暑假旅行之旅
8.7 丽江·雪山之巅
来到这儿,虽说并不需要适应这儿的气候,也不会有任何的生理不适或者高原反应,但是想要直接去爬雪山,还是先休息一下的好。雪山是很多来到这儿的人都会去的地方,但不是最先去的地方。大家总会先逛逛古城的,待玩得OK了,再往雪山去也不迟。林墨桔陆曼其就是在古城和周边玩了几天,才准备去爬这个很可能会出现身体不适的高海拔雪山的,要不然身体不舒服,只能躺在屋里又不能出去玩,真是得不偿失。
其实在丽江,就算没有去雪山,也是到处能够看见雪山的踪迹的。在这儿,到处都是流水,活的流水,自然的流水,而非人工。不过水渠还是人工的,但也是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流水从哪里来?当地人会告诉你那是来自雪山上的雪水。只不过现在,大多是经商的汉族人在帮忙传递这些信息。
在丽江,尤其是在束河,远远地就能够看到雪山。有时候人们还能够看到雪山上在下雪。在阳光的照耀下,人们很容易就能够看到清晰的山顶雪景。只是坐上车前去,它离自己是那么近,却又很远。车子在不断地高速行驶,雪山却还没有在眼前。
古语云“一日长一丈,云南在天上”。她确实离天很近,雪山离天真得很近。是不是林墨桔和陆曼其爬到山顶,也离天很近了呢?
在这里,有一个传说,也就是“一米阳光”。很多人来丽江,也是因为它。网上是这样说的:
云南丽江玉龙雪山山顶终年云雾缭绕,即使是在最晴朗的天气,阳光也很难穿透云层,传说每年秋分是日月交合同辉同映的日子,只有在特别偶然的时刻,才能看到有一米长的阳光照在山顶,那场面非常宁静,非常壮美。而神灵会在那天赐予人间最完美的爱情阳光。如果有情侣可以沐浴到这短暂而可贵的阳光,就可以得到永久的爱情......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真正灿烂、终生难忘的爱情一闪即逝,正如这“一米阳光”般短暂!“一辈子无法成就的永恒,或许在某一点便凝成;一辈子无法拥有的灿烂,或许只在那一米之内。”
“爱情万丈阳光,你需要几米?”
对林墨桔来说:有他在,几米都无所谓。哪怕是阴雨。
这儿没有阴雨,只觉得寒冷。头顶上太阳还在,雪山上还有积雪。这样的天气,这样的景色,除了在网络上,林墨桔还是第一次亲眼所见。陆曼其也是如此。果然人类在大山之下是那么的渺小,站在山脚下,抬起头,它真得离自己很近很近了,可是林墨桔和陆曼其忽然又觉得它离自己很远。
那些登山爱好者,喜欢征服一座又一座大山,攀登一座又一座高峰。他们在上面只能做短暂的停留,上山和下山的路却是那么的艰难,强烈的对比之下,意义何在呢?林墨桔不是他们,也不曾像他们那样热爱登山,攀登过很多次,她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答案。
只是这一次的山,海拔有些高,气候和环境并不像是大城市的那些普通的青山,它还是一座雪山。越往上面,就越冷。谁也不能准确预计到上面的天气情况怎样,或许会忽然下雪,或许还是艳阳高照。只不过在这儿,阳光也抵御不了寒冷,却能够给人的心裹上一层温暖。心情好些,爬山总会愉快些。
林墨桔和陆曼其虽然是第一次爬这样的山,大概是因为年轻,身体也健康,并没有出现什么高原反应、雪山反应。山顶天空上的云,变幻莫测,仿若昭示着世间变幻无常。
这儿的雪,并不是终年不化。它们一直都在融化,之前的融化掉了,新的雪覆盖在了上面,然后再融化再覆盖,如此反复,经年不衰。那些融化的雪水,顺着山体,顺着大地,流向山脚下的丽江城,流向更远处的地方。它们从天地而来,再流入天地,就像是轮回,就像是使命,就像是自己在和自己玩游戏。
林墨桔和陆曼其看了雪山,也站在了雪山之上。可是他们心中真正想做的,是在这儿躺上一躺,看看天空,感受雪山的伟岸身躯,还有它的呼吸。就像它一样,在那儿沉睡着,一动不动,却又好像没有睡着,只是闭上眼,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天地的气息与变化。四周有人在说话,然后慢慢地静了,静了,仿佛只有他们。身体底下,不断地传过来寒冷的感觉刺激,还好,穿得衣服够多,还能够较为轻松的继续待上一会儿。
林墨桔和陆曼其彼此拉着对方的手,都能够听见对方有些粗重的呼吸,这是身体意识到危险发出的初步警告信息。林墨桔和陆曼其嘴角挂着微笑,这里虽然寒冷,但是真得安静极了,只有自然的声音。自然的声音,就算充满鸟叫虫鸣,也给人极其安静的感受。睁开眼,看向身旁躺着的对方,相视而笑,忍不住给对方一个吻,这里真是感觉棒极了!
城市里下雪的日子越来越少,就算是下雪,也不过是覆盖地表。那些大雪纷飞的日子,已不常见。只有到特别的地方,才能够真正看到大学的痕迹,或许它们也在寻找自己的乐园和家园。
雪的味道?很久没有尝过了呢。从雪山上取出一点雪,放进嘴里,很冰很冰,很快就融化。和冰箱或者制冷机里的霜花,完全是不一样的感觉和味道。或许,只有真正的雪,才有着如同追求食物般的最正宗的味道,也最天然。看着彼此吃雪的样子,林墨桔和陆曼其不禁笑了起来。来到这儿,他们吃了很多的东西,饭菜、水果、饮料……现在,竟然吃上了这雪。真是走到哪吃到哪,吃了一路啊。真的得承认两个人是吃货了吧。
天空忽然下起了雪,太阳的光变弱了很多。很多游人开始下山,打道回府;有些人则选择继续逗留一会儿,难得看到雪山上的这般景象。你看,人的选择就是这样自然,全部都是根据自身的利益出发。那些选择继续逗留的人,最终也会下山,也会离开,可是,他们的心中,却会多一幅风景。
林墨桔和陆曼其,用手机拍了一些照片,作为纪念。下雪了呢。他们现在就在雪的世界里。或许,感受雪的温度,连通雪山的心灵,他们就不会觉得那么冷了。这是自然的冷,而非死亡的寒冷,好好感受它们,就好像也融为这山的一部分。
林墨桔和陆曼其回到客栈的时候,泡了热水澡。身体回复到温暖的感觉,真得很好。雪山上的感觉也很好。
他们在雪山上的时候,录了音。录音里有他们躺在雪山上倾听山的声音,有她和陆曼其的呼吸,有他们的亲吻,还有雪的味道。他们还用雪团了一个雪球,两个人拿着,一路玩到了山下。最后把它又放回了雪山。它属于那儿,就像是给雪山洗了一下脚。
后来林墨桔和陆曼其经常听这一段录音,就像是又回到了那个雪山之上,躺在那儿,感受着世间的造化和宁静。齐安曾经拿过他们的耳机听他们到底在听什么,什么声音都没有,说林墨桔陆曼其在装模作样。实际上只有他俩知道,里面有声音,雪山的声音,他们呼吸的声音,还有一个 KISS。只不过声音比较小,不仔细听是听不到的。平常听惯了比较大的声音,一时耳朵有些不习惯而已。不过话说回来,正是因为知道里面有声音,比较小的声音,正容易让人静下来。林墨桔和陆曼其说,大概是因为知道这声音背后的内容,他们才会那么容易静下来吧。或许真是如此。
在丽江,还有一样东西和雪山上的雪一样耀眼,那就是雪花银。既然是叫雪花银,那么和雪花有什么关系呢?网上是这样描述的:
“丽江雪花银冶炼到纯度很高时,银产品似雪花般晶莹,表面呈雪花状,因所采选之原银色泽明亮、质地柔软、纯朴无瑕、深含玉龙雪山之灵气,加之丽江玉龙雪山、纳西语意为银石,故称丽江雪花银。”
原来是这样啊。这儿的银子除了拥有“雪花般晶莹”之色,还有“表面呈雪花状”之状,再加上和玉龙雪山及其语意的渊源,称之雪花银再合适不过。
“丽江雪花银打制的银器工艺品,纯度高、硬度低、亮度高,造型丰富而独特。丽江雪花银民间有"祛灾避邪"和"健康情雨表"之称,丽江雪花银饰品的光泽度明暗,能准确地反映出饰品佩戴者的健康状况。”这可真像玉龙雪山那般的灵气啊。
来到丽江这个旅游城市,必定会看到“百岁坊”这个招牌和店铺。如今,它不但成为旅游区内的一个景点,其银饰品也成为很好的旅游伴礼。就算是不买,也可以到里面去看看、欣赏欣赏。光是其设计、工艺就已经具有赏心悦目的功效了。看着那么的银器在眼前晃悠,真是如同雪山上的白雪一样,让人眼前一亮,银光灿灿。
林墨桔和陆曼其也同其他游人一样,进去看过。银子银饰是常在古代和影视中出现的一种货币或装饰品,真正看见,或者说看见这么多,倒还是头一次。百岁坊展柜里摆放了很多的设计成品。
可是,要是想看手工制作或者现场加工,还是去其它的店面比较方便。景区里有一些银器店铺,老板都会在门口做现场制作。如今这种行为也变成了一种旅游现象,成为旅游中的一道独特的手工艺风景。就像是林墨桔和陆曼其买的披肩的那些店铺一样,也有很多家老板都会在店里制作展示。
一边看店,一边做工,确实是不错的利用。看着他们的手工展示,就像是感受一种精神传承。它们消失的很快,不知道旅游业的发展,是不是给它们提供了另一种生存和传承空间?
如果真是,那也是很好。最起码,很多人,还可以看上一眼,知道是怎么制作的。知道还有着怎样的手工艺。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在丽江,在纳西、在摩梭,很容易就能够听到这儿的女人很厉害,就如同木兰一样巾帼不让须眉,甚至她们还是这儿的主要生产力。在日夜更替之中,这儿的人们,每日都在叮叮当当和唧唧唧唧度过。哦不,是在潺潺的流水声中度过。
所谓的旅行,不过是到另一个地方,坐着、看着、走着、听着。正是坐着看着走着听着的内容和感受给思维和心灵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和冲击,才让人能够那么容易“触景生情”“寓理于景” 。这就是旅行给身体和思想带来的很直观的感受和好处,帮助人们快速切换。
这种体验或许在离开这儿、回到学校之后,就没有了,但是林墨桔和陆曼其还是很喜欢这儿,他们喜欢这儿给他们带来的一切。包括这儿的过度商业行为和旅游现象。
如同剑是双刃的,任何其他的一样东西,你得到的都会是两面。You are not get one, you get two. A good one, and a bad one. 这是永远无法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