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卡机器人防护服

库卡机器人防护服
根据《国家纺织工业规划(2016-2020年)》的要求,到2020年,纺织行业要完成由大到强的转变,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是产品向差异化、个性化、高端化发展。 二是要提升品牌意识,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 三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国际竞争力。 因此,为推进纺织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打造纺织强国,加快推进我国纺织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势在必行。 而在此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统计,目前全球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投资超过25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1000亿美元。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机器将替代人类完成更多的工作任务。而在这个过程中,工业机器人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工业机器人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了保证其工作效率与人身安全,工业机器人防护服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存在。 众所周知,工业机器人防护服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与防护性能;而且在进行工业机器人防护服设计时不仅需要考虑防护性能与使用需求,还需要考虑生产工艺等各方面因素。
1、防护性能
根据GB2626-2006 《防护服装》标准,防护服装应具有较好的防穿刺、防刺穿性、防静电、耐高温、耐油等性能。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两种工业机器人防护服:一种为无纺布工业机器人防护服,其具有防穿刺性能;另一种为聚酯纤维工业机器人防护服,其具有防静电和耐高温性能。 根据标准要求,无纺布工业机器人防护服应在200℃下持续经受25 min的热蒸汽处理;聚酯纤维工业机器人防护服应在200℃下持续经受25 min的热蒸汽处理。同时,对于涤纶纤维工业机器人防护服而言,其还需满足耐油性能指标。这主要是因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人体穿着的服装会接触到不同的油及化学品。如果服装的耐油性能较差,则会对人体造成一定伤害。
2、使用需求
工业机器人防护服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使用需求: (1)防护等级:工业机器人防护服需要满足IP68级(防粉尘、防酸碱、防高温)的防护要求。通常情况下,工业机器人防护服在进行设计时,可以选择单层面料、双层面料或多层面料。单层面料指只有一层面料;双层面料指有两层以上面料;多层面料指有多层不同功能的纺织织物;多层织物指有多种不同功能的纺织织物。 (2)柔软性:工业机器人防护服需要满足柔软性,这是因为机器人在使用过程中会与工件接触,如果服装过于坚硬会导致磨损严重,甚至会使工件受损。 (3)透气性:工业机器人防护服需要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以避免机器人长时间工作导致的热量积累和人体出汗。 (4)防静电:工业机器人防护服需要具有防静电性,以避免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对人体造成伤害。
3、生产工艺
工业机器人防护服的生产工艺决定了其面料的性能。 一般来说,工业机器人防护服面料的主要构成材料有涤纶、锦纶、腈纶、丙纶等。不同材料的性能有很大差异,例如:涤纶比锦纶弹性更好,在织物中占较大比重;腈纶和丙纶耐热性好,但容易产生静电。 例如:工业机器人防护服的生产工艺需要考虑到面料的手感、外观、弹性、悬垂性等多方面因素,以满足工业机器人防护服的使用需求与防护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