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插班生考试」从上海大学到复旦大学:你要走过那窄门,成为想成为的人
从上海大学到复旦大学:你要走过那窄门,成为想成为的人

徐 思 嘉
原学校:上海大学
考入学校:复旦大学
考入专业:历史学
考插年份:2022年
新《广告法》第二十四条指出,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利用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基于此,以下包含机构相关或推荐的内容均以 XXX 表示。
标题里的“走过窄门”是我当时看到一位学长提到的一句话,感触很深,就将它一直作为我的微信名沿用至今。首先想说的是,选择成为插班生的你,很了不起,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有很多收获。
个人情况
上海史生地选手,偏文科。我本身对于历史很感兴趣,高三报名了北大的历史强基计划,因此有一定的学科基础。高考失利后知道了插班生政策,因为我有认识的学长学姐都成功上岸了复旦文科,在听取他们的建议下我选择了报班xx,正式成为了一名cbser。
我自己在平时没动力的时候,就会去看学长学姐们的心得体会,给予自己更多的信心。希望看到这篇心得体会的你也能有所收获。
P.s:备考计划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备考建议 · 英语
我的英语成绩从小到大都是名列前茅的,初中过了中级口译,高一学过托福,在大学也参加过全国性的英语竞赛得了奖。但说来惭愧,这次考试的英语我的发挥并不出色,甚至可以说是滑铁卢了。关于这次英语分数并不理想的原因,我会在之后说明,希望学弟学妹们吸取我的教训。
1. 关于词汇量
我认为英语最重要的是词汇量,这一块一定要夯实基础。
我认为认真听XX的XXX,XXX以及XXX的话,就没有太大问题了。同时根据老师安排的进度,寒假前背完六级、考研词表,寒假巩固托福词表,寒假过后可以适当地进行抽查复习巩固。
2. 关于做题
语法的话刷完《专四语法与词汇1000题》这本书就足够了,但是要注意集错,并适当复习错题。
词汇、阅读与完型,个人认为是课上课下一起结合。课上认真听XXX秋季强化班的讲解,会提到一些解题技巧和词汇搭配,做好笔记;课下根据进度安排刷题,寒假前六级、考研一刷完,寒假后我自己刷了十年专八和一部分考研二练手感。同时,刷题后注意看自己错题错在哪里,然后可以把阅读中的生词记下来,这也能扩充自己的词汇量。
3. 关于上课
我很推荐XXX的英语课,最好是去线下听课。建议大家提前做好预习,课后做好相应复习工作。暑假的XXX一天听下来很累,感觉自己的精力不够用,但就像XXX说的人要不断一点一点地突破自己的耐受度,之后每次课程结束我都感觉自己很疲惫,但是收获满满。这不仅对于我考插有用,对于我在学校的英语学习也有很大益处,在参与各类英语竞赛时也让我感到更加得心应手。
4. 复盘我的英语学习不足之处
在最后一个月,我主要全力冲刺文综,英语主要集中于复习巩固单词和语法。这导致我阅读缺乏手感。在正式考试时,由于复旦题量很大,我最后做阅读的时候确实是有些仓促的,也导致我最后的英语成绩并不理想。
因此希望学弟学妹们吸取我的教训,在考前还是每周抽出时间做阅读,最好是专八、托雅难度(专八的篇幅和词汇难度都比较符合考试难度,尤其是文学类),或者看一些英语外刊提高阅读速度。(比如《经济学人》,这次完型考到了原文)
英语的错题整理

备考建议 · 文综
我的大体备考思路是前期以看书、记笔记为主,中期进行名词解释的背诵,后期不断重复,并查阅一些论文扩充自己的知识体系。
1、看概论书形成体系很重要
我认为在什么都不明白的情况下,需要先看概论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第一步大家可以先看一下书的目录,了解一下大概的重点。看书的时候边看边记笔记,印象会更深一点。而且书中的一些观点也有助于对之后背诵名词解释和答题进行知识点的补充。
推荐概论书:
骆玉明《简明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有余力可看)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4册)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30年》(不必细看,结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同步辅导》更佳,或者直接看同步辅导也足够)
当代文学可以看《50-70年代的文学》,科兴辅导老师会发在群文件里
樊树志《国史概要》
赵立行《世界文明史讲稿》
李侃《中国近代史》
(这几本我主要是过一下基本的知识点;有历史基础的人看可能过于简单...可以直接看历史考研笔记)
刘学智《中国哲学的历程》
赵林《西方哲学史演讲录》
(这两本哲学书强烈推荐,也是之前学长学姐推荐的必看哲学概论书,建议看完第一遍做好笔记后再看一遍)
在看概论书的过程中也可以结合考研笔记和名词解释来看,但我建议是二轮的时候。第一轮就不带功利性的,边看边做笔记比较好。
根据概论书做的笔记


2、名词解释贵在重复与理解
在看完概论书之后,可以根据辅导书进行名词解释的背诵,简答题和论述题主要就是名词解释的扩充。名词解释一般就是重点或者次重点,且经常相互之间有所联系。
比如这次哲学名词解释考到了《逍遥游》,那么在提到庄子的哲学思想的同时,也可以点一下和老子的思想的比较,以及其文学色彩(因为在文学类名解中也会背到庄子的著作及其特点);又如哲学简答第一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是老子的思想讲完以后,可以和庄子思想比较,然后还能和西哲中的逻各斯比较(西哲1000有提到,也可以自己查阅论文)
从这我们不难看出,答题其实也有一定的框架思路在,其中比较就是很好用的一个方法。(尤其是哲学思想 eg.古今比较;同一流派比较;不同流派比较;中西比较)
一般建议先看一遍笔记,有了明晰的脉络后,开始背诵。我自己在背诵的时候也会有背了就忘的问题,办法就是尽力理解内涵后,不断地进行重复记忆。之后再看一遍笔记,可以把笔记中的知识点补充到名词解释中,使其更为完善。
对于辅导书,我认为它帮助我拎了重点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充我们的知识体系。但一定要在看完概论书之后再看辅导书,只看辅导书是记不牢的。辅导书尽管覆盖了大部分重点,但还是有所疏漏,可以结合各种考研笔记进行使用,文综的网课也可适当补充重点。
辅导书笔记

推荐的辅导书:
文学:
刘加夫《文学专业名词解释》(外国文学名词解释背诵可以看这一本,基本覆盖了重点;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建议与其他辅导书对照进行补充)
《中国文学史学习辅导与习题集》(很有用)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同步辅导》(很有用,整理成笔记看)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学习辅导与习题集》(用来检验自己的背诵进度;建议看当代文学的重点部分)
历史:
《2020长孙博名词解释》(结合考研笔记背诵)
《2020长孙博论述题》(史学史部分看一下)
哲学:
《中哲1000题》
《西哲1000题》
(这两本必看必背)
《马哲1000题》(主要看青年黑格尔派、马克思的观点,了解即可;往年考过费尔巴哈人本学说,马克思的异化劳动)
3、明确抓大放小原则,同时扩展自己的阅读视野
因为复旦文综考试的范围太广了,不可能完全面面俱到。所以一定要做到把握重点。可以去看复旦历年考研真题、考插真题有助于明确重点,或者常考的点。比如复旦的历史地理(每年必考),边疆史等等。
在明确重点之后,尽力去拓宽自己阅读的广度。比如往年考研考插真题考到荀孟人性论比较,就可以自己去看一些论文形成答题的框架。(论文建议是冲刺阶段读)
今年考到的驼峰航线和詹天佑在辅导书上基本看不到,我是正好以前高中历史书和大学的中近纲课上看到过,所以答上来了。不过这好像也是复旦第一次在名解中考到了人名,不过与詹天佑有关的知识点其实也很重要:比如洋务运动、京张铁路;驼峰航线的话就是二战这个重要考点。
今年哲学佛教哲学比重较往年提升许多(选择和名词解释),其实也有所端倪。因为复旦哲学系公众号上专门出了佛教系列的讲座,所以我有猜今年佛教知识点会考的比较多。不过宗教学的知识点建议是稍微过一下就好。今年还比较冷门地考了现代哲学的名词解释,我最后来不及复习就放掉了这一部分,其实“交往语言”我依稀记得西哲1000是有的,所以大家最后有时间可以把西哲1000上最后的现代哲学部分看一眼,可能明年考选择题。
另外,每年都有比较开放式的题目,比如今年文学的论述题“以一本书为例,说明写好一本小说重要还是写一本好小说重要?”,在要求你有扎实基础的同时,考察你的思想深度;例如去年的乡愁,科幻这些,所以闲暇之余可以阅读面广泛一些。
每年都会考一些往年真题,但今年我好像几乎没有看到以前考过的真题。但是这次文学名词解释考了伤痕文学,其实也有所端倪。我是在往年大题考了乡愁的基础上看了相关的当代文学的名词解释,其中就包括理论伤痕文学;简答题考了朦胧诗派,这其实也是中学教材学过,又是当代文学里的重点。
针对语言学、史学史、文学评论这些科目,我的建议是看考研笔记,然后抓重点的名词解释进行记忆。
整理的笔记并进行论文扩充

推荐阅读的补充书目: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助于梳理古代各种制度,其中观点可以为自己所用)
朱刚《中国文学传统》(后期必看,往年经常从中出真题)
秦晖《传统十论》
关于心态
在长达一年的备考过程中,我没有参加任何社团和学生组织,总体上做到了学校学习和考插两手抓。在班中担任了学习委员,评上了校优秀班委,分流到了喜欢的专业。大学的学习生活虽然很紧凑,但是我自己专业的课程安排其实是较为自由的。我每天都有时间复习考插的内容,周末早起去上英语课的日子让我感到很充实。我的大一是平凡又不平凡的,在这一年来遇到了很好的同学们和辅导员老师,逐渐悦纳了自己的高考失利。
在最后冲刺的时候我处在一个很焦虑的状态,其实我的时间规划并不是很好,长期地以阅读书籍为主,在最后阶段集中背诵让我压力很大(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合理规划时间,不要学我!)。好在我的父母和朋友们很支持我,一直鼓励我,大大缓解了我的焦虑。其实,焦虑的最好治疗方法就是去看书,让自己没时间去焦虑。
备考的时候要将考上作为第一要义。但真正去考试的那天,坐在六教的很舒服的教室里,上午三小时我全神贯注地把自己能写的全写了出来,下午也尽力考完了英语。考完出来的时候感觉自己对一切都释怀了,即使没有考上我也觉得自己很成功。
可能因为自己有一份很满意的plan B,让我自己的考试状态更为松弛,也能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当看到最后预录取名单上自己的名字时,其实很惊讶,但又觉得自己这一年来的努力最终收获了回报,十分兴奋。


我最终还是走过了那窄门
如愿实现了一直以来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