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美国与中东印度的差异为何如此之大?
众所周知,大英帝国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殖民地国,其殖民地遍布世界五大洲,故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如今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中东、印度、非洲尼罗河沿岸都曾经是英国殖民地。

奇怪的是,英国的这些殖民地的发展水平却是天差地别。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都是发达国家,美国更是超级大国。而中东、印度却是发展中国家,有些更在贫穷愚昧中苦苦挣扎。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英国的殖民历史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大西洋帝国阶段;二是印度帝国阶段。在大西洋帝国阶段,英国统治殖民地的方式基本上以复制自身为主,即将屠杀和驱逐原住民后在殖民地复制一个“小英国”。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都是英国在大西洋帝国阶段主要经营的殖民地,都是人口以西欧移民为主,政治制度仿照英国,原住民基本被灭绝的殖民地,可以迅速获得原住民的生产资料和制度体系。

正因如此,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英国的“亲儿子”很快赶上了英国发动的工业革命,自然成为如今的发达国家。然而英国在大西洋帝国阶段的殖民模式最终却走向失败,标志就是美国独立。

美国独立标志着英国殖民历史进入了印度帝国阶段,而英国也放弃了复制自身的殖民地统治方式,改为与殖民地居民中的落后封建势力合作,这样既可以获得市场与原料又能让殖民地因为落后而无法反抗。

比如英国殖民印度和中东时保留并扶植当地的封建领主和落后宗教,阻止殖民地进行类似英国的近代化和工业化。于是英国在印度帝国阶段对殖民地的统治要相对和缓,带来的主要是愚昧落后而不是灭绝。

不过这导致印度帝国阶段的英国殖民地一直无法真正完成工业化,其落后封建势力直到独立后都非常强大。因此印度帝国阶段的英国殖民地基本都是没有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自然是愚昧落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