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经济学基础Ep2】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概念梳理P13:预算约束

2023-04-03 15:50 作者:学酥酥的学习日记本  | 我要投稿

(合计1403字,用时110min——)

2 预算约束

2.1 预算约束

概念——

  1. 预算束:我们将用(x1,x2)来表示消费者的消费束——它只是一个包含两个数字的表列,以告诉我们消费者选择商品x1的消费量和消费者选择商品x2的消费量;

    表示:我们用一个简单的符号X来表示消费者的消费束,相应的X只是两个数字的组合(x1,x2)的缩写;

  2. 预算约束:假设我们可以知道两种商品的价格(p1,p2)和消费者要花费的货币总数m,则消费的预算约束可以写成p1x1+p2x2<=m,这里的p1x1是消费者花费在商品1上的货币数量,p2x2是消费者花费在商品2上的货币数量;

    含义:消费者的预算约束要求花费在这两种商品上的货币数量不超过消费者能花费的总数;

  3. 预算集:消费者能够负担的消费束是费用不超过m的那些商品,我们把当价格(p1,p2)和收入为m时能够负担的消费束的集合称为消费者的预算集。


2.2 通常只需考虑两种商品

阐释——

  1. 情形:两种商品的假设比起初想象的要更有概括性,因为我们常常把其中的一种看作是消费者除另外一种商品外想要消费的其他各种商品的代表;

  2. 复合商品:我们认为商品2代表了一种复合商品,它代表了消费者除了商品1之外还需要消费的其他各种商品,这样一种复合商品常常是用花在除了商品1之外的其他商品上的美元来衡量,则预算约束为p1x1+x2<=m。

2.3 预算集的性质

概念——

  1. 预算线:指的是所需费用正好等于m的一系列消费束:这些消费正好可以把消费者的收入用完,即p1x1+p2x2=m;

  2. 机会成本:用预算线的斜率可以计量机会成本。

2.4 预算线如何变动

因素——

  1. 收入:增加收入会增加纵截距而不会影响预算线的斜率,增加收入,预算线向外平行移动,减少收入会引起预算线向内平行移动

  2. 价格:

    1. 改变价格1:提高价格1不会改变纵截距,它会使预算线斜率变得更陡峭;

    2. 商品1和商品2的价格同时变动:假设我们把商品1和商品2的价格提高1倍,在这种情况下,横截距和纵截距都会因此而向内移动一半,预算线也会向内移动一半,把两种价格乘上2和把收入除以2是一样的;

    3. 价格和收入同时变动:假如两种价格上涨,收入减少,截距都会缩短,预算线将向内移动——

      1. 价格价格2的上涨幅度大于价格1,预算线会变得平缓;

      2. 价格价格2的上涨幅度小于价格1,预算线会变得更陡。

2.5 计价物

 定义:把其中一个价格限定为1,把那种价格称为计价物价格,我们就是相对于计价物价格来测量其他价格和收入,有时,把商品之一看作计价物商品是很方便的,因为这样就可以少考虑一种价格。


2.6 税收、补贴和配给

税收——

  1. 从量税:消费者对他购买的每1单位商品都得支付一定的税收;

  2. 从价说:一种对商品的价值——价格——而不是对所购买商品的数量所征收的税,从价税通常是用百分比来表示的;

  3. 总额税:不管消费者的行为如何,政府总要取走一笔固定金额的货币。

补贴——

  1. 从量补贴:政府根据消费者所购买商品的数量来给予消费者一定的补贴;

  2. 从价补贴:根据被补贴商品的价格而实行的补贴;

  3. 总额补贴:不管消费者的行为如何,政府总要给予消费者一笔固定金额的补贴。

配给供应:有些商品的消费量是受限制的,不能超过某个数量。


图线:

  1. 总额税会使消费者的预算线向内移动;

  2. 总额补贴使预算线向外移动;

  3. 计量税和从价税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转动预算线,而转动的方式则取决于何种商品被征税。

2.7 预算线的变化

结论:一个完全平衡的通货膨胀——所有的价格和收入以同样的比率上涨——不会改变任何人的预算集,因而也不会改变任何人的最佳选择





【经济学基础Ep2】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概念梳理P13:预算约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