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专栏代投】连篇累牍 中

2023-08-15 22:35 作者:领衔-TitleHolder  | 我要投稿

这件事笔者记述的杂乱不堪,主要因为涉及人员多(笔者还执意用字母指代人)和同时段内发生两件事。我初看他稿子时很懵,所以重新整编一下:删去几个边缘角色,把两条事件背景线岔开写,但仍略杂乱,故一篇叙述完。

校食堂早餐味道一般、只有馒头鸡蛋小菜且日日不变,时间一久大家便感到味同嚼蜡。校门口有不少早点摊,手抓饼里脊夹馍等实属学生挚爱。但宿舍与教学楼皆与正门相距甚远,早上来不及;随意出校门也易被老师、监督岗抓现行。故住校生想大饱口福必需拜托走读生帮忙。

本年级住校者居多走读者寥寥,校门口便常出现一走读生捎带数人早饭之景象。本班内走读生同样屈指可数,况且l很少帮忙,非极亲密两三朋友请托不答应;w“重色轻友”,只给几女生带;p也带的少;于是大宗就落在同学b和k身上。

b其人热情也张扬。这种忙,他定然愿帮、必帮,他在班内通过琐事开拓自己的人际关系,有很多熟人。他还喜欢在人前轻飘飘的吹嘘,显得自己很牛,聊天表情淡然时,必定下句要装逼。k带的更多,时不时装一大兜子。他话很少,实事却帮过很多。

高二时大家都已厌倦食堂早餐,带饭者数量激增。学校禁止带手机,只能用现金付账。问题是,住校生基本只带整钞充饭卡,无法每天付零钱,要记账或找钱;校外早饭比食堂贵,有人预算不够,会赊账。帮忙者很难全记住账目流水。有人记性差,更有甚者贪小便宜,扯皮整的走读生头疼,时间一长开始不愿帮忙。

由此催生,有人愿意记账放贷。l为首,他对这件事蛮主动,他家似乎不太管他拿钱怎么花。他从不在衣物、鞋上花钱,外表看着很简朴,实则有经济资本。还有他因这时已数次居年级榜首,名声在外。虽其人品不敢恭维,但有一点被众人认可,守约。

操作是住校生每周将充卡的整钞给l,他脑中记账,早上按份数给走读生清账。从中抽水,付百元整钞,花到90出头便要续费,其中并无准数,却每次都大差不差,住校生都接受。也有借钱生意,借8还10。

l自己只经营两重点班。楼下有和l关系好者在聊天中看到门路,效仿其法,但可能算力不够,就费事些记账本,明码标价100抽上几块。过程中仅发生过一次争执,找l解围,l去说了两句公道话,把钱贴上。其实意不在钱,是借面子。

这事情扩张至全年级理科班。运作起来后还蛮稳定,l名声在年级传的很神,虽没多少人认得他(我班和大多数班隔三层楼,l极少下楼社交)。


学校活动不算多也不算少,但真正大型活动仅两个,一个是校庆兼运动会,由学校组织安排,另一个是学生为主组织的元旦晚庆。后者形式很自由,往往是学生整活狂欢的时候,学校默认放任,所以大家每年最期待这个活动,为节目会策划排练很久。

其中不乏布景、服装等开销。开始大家都用爱发电,但后来节目安排趋于完备,也有人希望带给大家更佳体验,钱便不够用。几年前学生会留下一个惯例,全校内自愿充电,之前用捐款箱,后来改水滴筹,且准备纪念品在捐款的人中抽奖来带动积极性。学生不为纪念品去,为的是表演者辛苦准备的优秀节目,基本都捐十元左右,也有富哥捐过四位数,真牛逼。

捐款先由学生会购置布景道具,剩余在确定节目后分配租衣服,买纪念品。租较多的是汉服。捐款基本能补贴一大半,据往年经验,租金能报销八九成。

元旦晚会由学生会承办负责,总负责人是副主席。每届主席都由高三生任职,因学习较忙,在学生会工作中极少负责具体事务,而大都由高二生负责。此时副主席是同学y,为l死党之一。他们皆为资深二次元,因看番、游戏有不少共同话题,高一开学时就已很熟。

学生会下设部门为:学工部、宣传部、文艺部以及纪律部(又名监督岗)。十二月中旬宣传部宣传晚会报名和捐款事宜,文艺部负责进行节目筛选与流程安排,以便后续排练表演。而节目单和经费方面则申报给副主席,由他最终敲定、负责。

高二那次经费收得不少。Ch记得似乎是受到疫情影响,最后在节目单安排妥当后,道具等由学生会统一租购,然后在经费范围内进行统一补贴,表演人员支付补贴后的价格即可。


(后述一些事ch毕业后从知情者处问得些许内幕,才摸清大致来龙去脉)

时间大约在12月初。高中一领导某日早晨在校门口碰到学生买十几份手抓饼不知为何大怒,上报高中部,要求严打,理由是摊位不卫生。校门口张贴通知禁止购买,但无济于事。

接着要求学生监督岗在校门口早上查外带食物,由于学生互相包庇,成效也不令领导们满意。教务处某光头领导在周一升旗仪式上训诫大家少吃外带垃圾食品,食堂有物美价廉还卫生的食品(扯淡,吃到过头发的不在少数),应在食堂就餐。

自此年级彻查,首先被批斗的是帮忙带早餐的走读生,实惨。过程中五班借贷者被人举报,也一起批斗处分,据说五班班主任认为其性质恶劣,拎出来作典型,写检讨叫家长。事情传开,年级中人心惶惶,纷纷停止业务。

此时L正忙着与学生会副主席Y租购服装。统一购买是疫情时的无奈之举,倒给L吃回扣的机会。此事隐蔽,账目程序上毫无纰漏可查,当时除L与Y外,年级内无人知晓。至于为何能记述下来,是Ch毕业后疑惑于下文排练冲突一事问起L,才得知这令人震惊的事件。

Ch不懂为何要吃回扣,L不缺这钱——就Y讲,去L家见一陈列柜,光几层手办都价值数万。对方还曾送过一手办给自己为生日贺礼,约千元。

具体流程只有大概。大批租购本应有优惠,但L不仅不要,还让老板在费用上报高些,说是学生活动,无“官方”查证。虽要多付老板些钱,账目上却更高,这部分差价便被吃掉。数额就够充两人各充648,Y觉得实在不值L为此大费周章。

租购服装时他还让Y毙掉两个节目。它们道具较专业,L恐怕行内人懂市价行情,看出端倪。毙掉理由是时间场地受限。这倒成了接下来冲突的导火索。

12月下旬某下午大家正排练,几学生突然冲入大礼堂,揪住文艺部部长怒骂。Ch作为晚会主持人之一在串词,于近处目睹双方争执,当时懵在原地,想前去劝架,却被另一同学拉住。

那同学讲其中两人是本年级文科班知名混子,不学习,抽烟打架寻衅滋事,别惹他们为好。纠缠中听出是不满文艺部昨天无缘无故取消他们班申报的节目,部长喊,是副主席看后,因场地和时间安排等考虑取消两个节目。对方一巴掌扇过去,说:“你们都是豺狼一窝!看文科班不顺眼?好,先收拾你,待会再和他掰扯!”

眼看要打架,有男生才上去阻拦。为首的刺头大骂部长三代祖宗,对面嘴也不干净。

大家正心惊胆战的盯着这一幕,礼堂门口此时传来一瓮声瓮气的大骂:“谁**在吵?”

领头者是副主席Y,身边跟着几个同学。还有L,正是他在骂。往日L很蔫,此时气势却大相径庭,手里扇一折扇,极具压迫。没见过他这幅面孔的Ch也被吓到一惊。

刺头径直冲到L面前指着他鼻子问:“你寄把谁?”

L不搭话,折扇瞬间抽到对方面部。未及刺头反应,脸上立刻红起一道。刺头大怒要打人,但对方明显有备而来,除副主席Y较瘦外,来的皆为壮汉,一把就把刺头按在地上,喊到,他是L,你寄吧谁,敢动手?

刺头冲L放狠话,你有什么了不起,有种放学别走!L告诉他们,打架我奉陪;但违反学生会安排,不行。对方反问,你又不是学生会的关你鸟事!

第二天L来校,大家发现他头上有淤青,去询问。其表示对方有三人,自己吃了点小亏,仅头上与胳膊有些许皮外伤。看得出他伤虽轻微心里却含怒。

隔天L纠集好友收拾他们。据某参与者讲,L逐个收拾他们,分两天。不打架,只让同伴的把人摁到校门外没监控的死角,自己用从文具店买的书皮纸,叠几层以水浸湿后覆于对方口鼻,直至对方脸色通红拼命挣扎才放手。如此反复几次,三个平日嚣张的刺头皆被吓破胆,在地上发抖着,嘴里不住求饶,有一个更当场昏去,泼水才醒。此事Ch也是毕业后才得知。

同时间,由于L是与文科班(八班)几人硬钢,有人向年级主任举报他外带早餐、贷款。班长E火上浇油,还有一人也向他使绊子,同学B。也许他认为L在早餐一事抢走他风头而不爽,此人很在乎自己派头。除此之外于他身上想不到什么理由。

年级主任不可能处理L,他眼里这不过是鸡毛蒜皮的事,反正不耽误学习。B又在班主任处告状,L终被传唤至教务处。不过到后他发现高中部校长、一个与L约架的人及他母亲竟也在。

班主任让叫来当时冲突时在场的人。于是Ch、副主席Y、文艺部长也被传唤。文艺部长简述当日冲突。Y谈到L在场的原因:帮忙搬道具。有些东西是与L同去采购的,他比较熟悉。校长却直接让L打电话给家长,来学校一趟。L应该瞬间就明白原委,电话中让其家长把“单子”带来。

这刺头据笔者之后了解,父亲在省外打工、母亲平日管教他少,所以在校内成天混、不做正事。L的家长到位后,直截了当讲我孩子被你孩子欺负,现在不敢上学,想要转校,今天来找校方讨个公道。

Ch看到B脸色骤变。估计是他也不知此事。要说他确实不聪明,到办公室后知道校长同在就应意识到此事不简单到是一个早餐贷款。

L突然抽噎,脱下外套挽起袖子,亮出自己一条胳膊展示给众人,上面有结了几天的血痂。他让父母拿出一张纸,拍在桌子上哭到:“你叫人在校门口堵我把我打成这样,还倒打一耙。要公道,打人后告状就是公道吗!”

校长看到那张诊疗单都一愣,瞪一眼文科班那学生。Ch猜到肯定是对方隐瞒约架此事,但当时还不知道文中这些内情,将L认为成纯受害者,便认为自己应伸张正义帮助同班同学,插嘴就说:“班里同学都看见L那天头上有伤,那天闹事的人也说过让L放学别走。”

Y附和。L趁势又问:“他说我欺负他,我是怎么欺负他?要是一样打人,他身上有什么伤?”

对方此时却突然浑身发抖,不敢言语。Ch更是以为他在造谣,忙说对方恶人先告状。

(回想起来真是自己主动给别人当枪使。也不知那学生为什么不敢说)

班主任也护本班学生。她告诉校长此学生确实高一时就有打架受处分的记录,L却是一位优等生。看得出校长听后很无语。最逆天的是刺头他妈也质疑起自家孩子:“不会是你自己又在外面乱搞事?在家也不跟我说人家怎么样你,在这里也不说...”之类的话。

L家长一再说自己孩子老实,怎么可能欺负别人,请校长给个公道。校长打圆场,这件事我会处理的!便有些不爽的先行甩门离开办公室。

班主任就又问起早餐一事。这里更多是L与B扯皮,L解释自己有零钱,帮住校生付账,难免有些出入,不存在挣钱之说法。摆出证据:如若自己是要赚钱,自己不记账本、同学却两月来没有质疑自己。若是挣钱,这显然矛盾。掰扯很久,且Y给L帮腔,这事也是不了了之。

*本段作者记录不少,但有很多废话和车轱辘话。省掉几百字简述。*

几天后打架一事也一锤定音:讨公道那位,最终转校。剩下二人停课三天并记处分。毕竟无论老师还是学校当然愿意相信一个已考取数次年级第一的优等生是受害者,而不是那几个混子。

当然,校领导处理学生一向各打五十大板,以显公平。L的惩罚是,学期末有区、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奖,“三好”共有五个名额。高二的名额给了大佬P和学委M,而不是在五次考试中考取三次第一(第1/2次月考与期末,此外开学考和期中他是第二)的L。以及,学期末颁奖大会上是P分享学习经验而不是L。

这学期在元旦庆会与期末考试匆匆结束,也为这件事画上句号。L不知有没有不满,但没再为惩罚表态,算一种沉默。

其中还有一事,至今困惑未解。上述事件发生同时,年级内有人在背后议论L,传闲话。L本人没甚“绯闻”,便造谣。转机是12月底,造谣、嚼舌根最猛的一文科班女生突然没来上学,据一文科班知情者讲,约一周后其家长来开休学证明。有好事者去问,似乎是得抑郁症。之后再问细节,知情者就说不清楚。之后年级内直至高三毕业,再无人敢传关于L的闲话。

笔者在今年五一期间于杭州面见L。问起他其中几事。在稍震惊于笔者情报后,他也补充陈述不少内情,谈当年青春期人傻不懂事。但对于此事,他建议笔者不要深究,不会有结果。

谈话间L未承认此事和自己的关系,一句话回应笔者疑惑,原话是:“这事我知道全貌,我确定老师们知道其中一面,估计少数同学得知凤毛麟角。但得知凤毛麟角者皆被三缄其口,因为有比我本人更不想让这件事,哪怕其中一面,被更多人所知。”

笔者推测,此事严重可能更甚于文中所述故事。

在写本文前,笔者不知吃回扣这一导火索和后文某些细节,本想当一则插曲一笔带过。但交流中竟得知其中有如此隐情,堪称笔者目前所知高中最隐蔽最复杂之事件,限于笔者所知有限与文字叙述不佳,可能事件全貌还为揭下半数。笔者综合多方人物回忆力求叙写客观。

【专栏代投】连篇累牍 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