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都在“蚂蚁呀黑”?当心!换脸软件可能会让你“丢脸”

不知道大家最近是否被
"蚂蚁呀嘿"这类视频刷屏了呢?
个人或集体唱"蚂蚁呀嘿"这一段音乐,
可以说是火爆全网,
不少网友纷纷效仿制作,
但是这当中其实也会存在一些风险。
换脸软件 可能造成数据二次泄露
"蚂蚁呀嘿"这种魔性音乐短视频。
其中的原理就是把一张静态照片,
通过一款的"变脸"软件,
制作成一个的动态小视频。
而记者在某购物网站搜索,
果然已经上线了"视频代制作"的服务,
售价从几元到十几元不等,
看销量也有不少人购买。
魔性的表情,搭配洗脑的音乐,
给不少人带来一波欢乐。
不过,民警表示"换脸软件",
采用AI换脸技术,
使用时存在很多可能性的风险。
福州市公安局象园派出所民警
陈志达:
制作这样的视频,需要特定的软件,想要有更好的展示效果和更高的精度或灵活度,需要大量范例数据和程序、模型进行学习和训练。我们个人上传的数据都会被服务方直接作为数据训练。
民警提醒,软件开发者是否有恶意使用
这些数据作其他用途,
或者开发者本身对数据的保护能力如何,
是否会造成数据二次泄露而被恶意使用,
是用户需要注意和考虑的问题。
福州市公安局象园派出所民警
陈志达:
目前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产品,比如手机等,都需要人脸的信息,这种情况下,如果服务方导致这些数据的泄露,脸部信息被采集后,可能用于支付宝或者微信等用于刷脸支付的软件,导致钱财丢失。
同时,民警也指出,不少网友将自己的照片制作成视频,
但也有人用他人照片做成视频,
用户上传该类视频,
还存在侵犯他人肖像权或名誉权的风险。
福州市公安局象园派出所民警
陈志达:
公司和个人如果将这个用于宣传或者噱头,可能就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对于他人肖像权如果是用于盈利可能有侵权的行为。如果视频是存在严重的恶搞和严重贬低他人名誉或者损害他人相关利益,就算不是以盈利为目的,也可能侵犯他人名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