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研究教学进度表2021年秋
浙 江 师 范 大 学 教 学 进 度 表
课 程: 汉字文化研究
学 院: 国际学院 专 业 汉语国际教育 班 级 19级
授课教师主讲: 林 源 职称 教 授
辅 导:
教 材: 自编讲义
教学年度: 2020 ---- 2021年度 第 2 学期
制订日期: 2021 年 1 月 28 日
周 数: 8 周 周 时 数: 4 课时
说明:
讲课时数: 32 课时
实习、实验: 课时
复习考试: 课时
其 它: 课时
总 时 数: 32 课时
说明: 总时数= 周数* 周时数(请按实际授课数填写)+其他
本学期教学目的要求:
本学期讲授文字学知识,包括汉字历史、汉字正字法(正字俗字异体字讹字)、中外文字比较、汉字美学、汉字学工具书、造字理据分析、造字三法、同源字、字形分析、汉字文化等,介绍《说文解字注》《说文通训定声》《广雅疏证》《说文解字约注》《古文字疏证》《古文字诂林》《说文解字诂林》类书等,同义字辨析,例如健康、休息、安定、家室、锻炼、销熔、变化、教育、教化,造字理据与造词理据的关系,例如“快”与“开心”,“闷”与“委屈”“抑郁”“压抑”,同源字例如“愤、坟与蕡”,《诗经》的注释与理解,例如“桃之夭夭”中的“夭”,到底是“柔嫩”还是“少壮”?指导学生分析字形与字音字义的关系,考证字本义,梳理汉字的文化意义,汉字的繁化与简化,正字的判断标准,正音标准的制定,字音分化的原因与审定标准。系统学习文字学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汉字敏感性,能够分析常见汉字,具有较强的造字理据溯源能力,一定的文字学论文写作能力。
月
份
周 次
日 期
讲课章节和题目
教学形式(如讲课、课堂讨论、自学、实习、实验等)
执行情况检查
3月1
1周
3月1日-7日
介绍裘锡圭《文字学概要》。
介绍饶宗颐《符号初文与字母——汉字树》。
汉字的历史、中外文字的比较等。
介绍常用汉字学工具书,如介绍《说文解字注》《说文通训定声》《广雅疏证》《说文解字约注》《古文字疏证》《古文字诂林》《说文解字诂林》类书等,在线资源库国学大师,在线词典汉典、字海等,介绍常用电子工具书《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的安装与使用。
朗读、讲授、提问、讨论、做练习
使用手机或电脑查询汉典中的心、火、玉、梅、莲、桂、橘、龙、凤等。
选择其中的一个字,寻找网上资料电子资料及图书馆的资料,收集分析整理资料,形成一篇小短文。
课堂完成电子资料部分,课后完成图书馆的类书资料的查询与收集整理。
3月8
2周
3月8日至14日
介绍裘锡圭《文字学概要》中的造字三法。
熟悉常用部首。参考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后的附录常用部首。
了解假借字不能分析字形。假借字的意义只与读音有关。
了解由于字形变化,很多汉字的字形已经不能分析。了解字义溯源,字形分析,必须追溯古文字 ,追溯甲骨文、金文,熟悉《古文字诂林》《古文字疏证》《说文解字段注》。
朗读、讲授、提问、讨论、做练习。
练习与作业:释“相”,释“想”“思”“恋”“眷”“念”“虑”。使用一周介绍的电子辞书与在线词典进行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
选择其中的一个字,形成一篇小短文。
3月15
第3周
3月15日至23日
同源字。分析“拳”“眷”“卷”的音义关系。分析“张” “掌”“帐”“涨”“胀”等字的音义关系。分析“蜻蜓”的形音义。“晴””睛”“蜻”“清”“菁”“精”等字。分析“挺”“婷”“亭”“蜓”等字。分析“茎”“胫”“径”的音主关系。介绍《广雅疏证》《说文解字段注》《说文通训定声》《同源字典》《汉字词族源丛考》《汉字词族源续考》《汉字词族源三考》《汉语同族词的系统性与验证方法》。分析“恋”“峦”“孪”的音义关系。
同源字例如“愤、坟与蕡”共同的隐含义分析。
选择一组同源字,查《广雅疏证》《说文解字段注》《说文通训定声》《同源字典》等书,论证它们的同源关系,形成一篇小论文。
3月25
第4周
3月25日至4月3日
介绍汉字声符的三种作用。1.形声字。提示读音。2.会意字。提示字义。3.同源字。暗示字义。
注:1.有一类汉字,是形声兼会意。这个时候,声符兼有两种作用。2.有一类声符是省声,声符没有完整地写出来。如家。见段注。
讲解与课堂练习
4月
第 5 周
4月4日至10日
同义汉字辨析,例如健-康、休-息、作-为、安-定、家-室、锻-炼、销-熔、变-化、教-育、教-化等。
讲解与课堂练习
4月
第 6 周
4月11日至17日
造字理据与造词理据的关系,例如“快”的造字理据与“开心”造词理据相同。再如“闷”造字与“委屈”“抑郁”“压抑”等词造词理据相同。
《诗经》的注释与理解。例如“桃之夭夭”中的“夭”,到底是“柔嫩”还是“少壮”?
指导学生分析字形与字音字义的关系,考证字本义,梳理汉字的文化意义。汉字的繁化与简化,正字的判断标准。字音正音的审音标准,字音分化的原因与审定标准。系统学习文字学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汉字敏感性,能够分析常见汉字,具有较强的造字理据溯源能力,一定的文字学论文写作能力。
讲解与课堂练习
4月
第 7 周
4月18日至24日
汉字文化。介绍臧克《说文解字的文化说解》和《汉字单位观念史考述》。讲解“美”与“德”。
阐述“山”“水”“玉”“羊”“犬”“牛”“鱼”“龙”“凤”“阴”“阳”“松”“菊”“莲”的文化意义。这些字词中外文化意义的对比。
讲解与课堂练习
4月
第8周
4月25日至5月1日
汉字溯源与汉字文化。解“春”释“秋”。1. 追溯字源,分析字形,说明造字法,解说造字理据。
2.阐发汉字文化。“春”“秋”的文化意义。“思春”与“悲秋”的文化传统。
分析讲解之前布置的汉字作业,解说论文的优点与问题,给出修改意见。
讲解与课堂练习。
挑选一个富于文化意蕴的汉字进行文化的阐释。例如“桃”、“莲”等。
附表:
过程性
学业评
价结构
平时成绩:50%。包括
纪律考勤: 5 %
阅读与背诵作业:20 %
书面作业: 25%
包括课堂笔记与书面作业,文言文自传
1篇
期末考试: 50 %
期末考试方式
课程论文
参考书目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
饶宗颐《符号初文与字母——汉字树》
任继昉《汉语语源学》
张希峰《汉语词族丛考》《汉语词族续考》《汉语词族三考》
臧克和《说文解字的文化说解》《汉字单位观念史考述》
雷汉卿《<说文>“示部”字与神灵祭祀考》
郭锡良《古代汉语》
王力《同源字典》
张博《古代汉语》《汉语同族词的系统性与验证方法》
马洪海《现代汉语教程》
张斌《现代汉语》
专业主任签名: 分管院长签名:
附注:本教学进度表一式二份,一份留存系或教研组,一份送学院教务办。
汉字文化研究成绩评定说明
1. 及格。考勤合格。能够完成平时作业。能够比较熟练地使用常用语文辞书,例如《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注》《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能够就一个汉字或一组汉字,展开字形字义字音的分析研究。论文基本清楚。
2. 良好。考勤合格。能够及时完成平时作业。能够熟练地使用常用语文辞书,例如《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注》《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尔雅》等。能够就一个汉字或一组汉字,展开字形字义字音的分析研究。论文材料比较充分,结构基本清楚。
3. 优秀。考勤合格。能够及时高质量地完成平时作业。能够熟练地使用常用语文辞书,例如《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注》《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尔雅》《说文通训定声》《广雅疏证》《古文字诂林》《说文解字约注》《说文解字诂林》《古文字疏证》等。能够熟练使用各类在线词典,例如国学大师、汉典与字海等。能够熟练使用各类类书政书地方志等典籍。能够就一个汉字或一组汉字,展开字形字义字音的分析研究。论文材料丰富,逻辑严密,论证清晰,结构合理,结论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