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从业者谈全屋定制的那些“行业乱象”(一)
先说说作者本人,大家不敢兴趣可以跳过直接看正文部分
首先说说我是谁,现在的信息网络环境,随便一个人就可以发视频做攻略写文章,为了让大家能放心的看我写的这些亲身经历,我有必要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小学生”,而是一个有点想法有点追求有点独特理解的全屋定制创业人。
我从事全屋定制行业是从2017年开始的,毕业2年就放弃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这个专业,做过全屋定制厂长、店长,做过职业经理人,自己有加工厂,自己搞了一套适用于自己公司的管理运作体系,会安装,下过车间生产过,会量尺,会设计,带过不少徒弟,帮过好几个同行。总之,创业不算特别成功,好在经历的事多,接触的同行也多,所以,有太多行业内的故事可以分享给大家了,没有杜撰的,为了别得罪同行,我们给他们隐姓埋名,提到的一些事实(历史)就变成了故事,那么这些故事对于读者有什么意义呢?我觉得意义有如下这么几点:让外行人更加了解这个行业,在需要定制板式家具的时候不在那么茫然;让大家快速了解定制行业内的一些核心内幕;再就是了解一下目前部分定制商家的心理,在装修过程中少踩坑,多为自己争取些利益。
乱象一,定制厂家多,品牌多,一家一个样,很难选择一家信得过的。
对于全屋定制所需要的硬件来说,产线设备的投入并不算特别高,许多2010年前后依靠建材销售起家对的那些老板们,在完成早期的资本积累后,再投资搞全屋定制,小几十万的投资对他们来说十分轻松,所以在设备厂商的诱导以及全屋定制大单值的诱惑下纷纷下场。
有的老板中途放弃了,有的老板越做越大转型成功,有的老板一直坚持着。
全屋定制生产销售整个流程是相对复杂的,比起之前老板们所从事的“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销售模式大不相同,前些年有太多老板尝试后失败了,倒不是说老板们的技术能力不过关不能够吃苦耐劳,多数是因为留不住员工,内耗严重,不能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最终入不敷出宣布破产出局。
除了上述转型的老板,这几年出现了许多年轻的创业者,大多就是将全屋定制当主要的事业来做了。虽然疫情后消费降级,房地产行业慢慢走下坡路,但是装修还是刚需,全屋定制行业价格可选范围大,总之即使预算低,也有价格低的柜子满足需求。入行门槛低,看起来利润高,只要坚持就不会破产倒闭,所以这个行业仍然在蓬勃发展。
前段时间看同行说我们这一行很卷,如果是真卷,那么对于广大消费者也有好处也有坏处,价格方面的恶性竞争只有在消费者有足够分辨能力的情况下才是好事,然而如果是淘汰落后产能,行业逐步走向正规化,对消费者来说总是利大于弊。
乱象二,低端作坊价格战严重,同一材质价格差到一两倍,难以分辨。
同一材质的产品不同的厂家价格天差地别,高价一定就是虚高吗,低价就一定是“打价格战”吗?不一定。
首先全屋定制原材料价格最低最高差价非常小,总之最好的板材,最好的五金,最用心的设计,最先进的工艺,一千以内拿下,厂商也是有的赚。那么价格高到离谱的那些品牌或者是报价是因为什么呢?当然是为了给那些“有钱人”准备,一个我们认为的合理的价格,“有钱人”会以为是在给他以次充好。其实定制衣柜这玩意儿如果说附加价值,因为是定制的,设计师的设计其价值很难估量,高到离谱强行解释也不是不能。但在,我看来就像是“天天鉴宝”节目里常见的,非要拿大几十万的价格去买小几千的物件,是假的吗?不是假的,产品是真的,无非就是价格高点儿,
有的人可能会说,人家大品牌价格高确实好,那么好在哪里呢?设计师都是当地经销商找的当地设计师,都是根据方案模版套套尺寸,当地经销商也只是个加盟商,内部管理运作全是当地自行处理。好在原材料吗?五金板材哪里都有正规的渠道,所有大品牌能用的原材料,任何一个厂家都能拿到货。如果说所谓大品牌价格高的产品优势是什么呢?是其生产质量的下限相对高一些。
除了高价,那些低价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有的小厂家刚开始创业,活下去永远比赚钱重要,还有的厂家就是能够把成本降下去,还有的厂家价格定的就是相对低一些,有的商人追求是能宰一个算一个,有的企业家是选择薄利多销创立口碑,开拓市场。那么前面说的新手定制企业是不是大坑啊,不得不说确实这种新办的厂子很容易踩坑,但是踩坑不是在生产质量和原材料质量上,而是在设计上。
新办的厂子,往往设备都是新的,调试最完美的设备,所以其生产质量往往最好,新办小型工厂的前期生产往往也是创始人骨干亲自参与的多,比起那些中大型混乱的车间管理和“闭眼硬干”的老工人,质量不会太差。甚至有的小厂刚开始干,接单少,指望干完一户漂漂亮亮从能能够通过宣传获得更多订单。
但是这样的小工厂找到的设计师不见得就是有经验的设计师,有的从别的地方挖来有经验的设计师,但是也只是口头上有经验而已,老板啥都不懂,招聘的设计师是不是真的行,根本自己都不知道,对他们来说能干一户能赚到钱就可以了。
乱象三,设计标准五花八门,设计师水平参差不齐,要找个好设计,太难。
说起行业内好设计少,确实跟行业发展的过程有关,个人认为一个优秀的全屋定制设计师需要掌握的能力太多了,懂材料、懂结构、懂搭配、懂安装等,但是行业内对于资本的追逐要求对设计师的培养方向多是“销售员”、“业务员”方向,太多的设计师真的就成了拼图销售。这种情况除了厂商的要求外还有一个行业发展因素,前些年全屋定制品牌的模式都是前店后厂的模式,这种前店后厂并不是一个统一的企业,门店是加盟商,设计师是归门店管理培训,一个设计岗位由于生产与销售前后端分离导致分成了两个设计岗,一个驻场设计,跟生产对接,一个销售驻店设计,跟客户现场安装对接,两个设计师岗位通过图纸或者设计系统对接,这就导致门店设计师对于生产工艺材料等等完全不懂,等出了问题到了客户家落地后,门店设计师才见到实物,才知道自己的设计在落地后会产生什么问题,就出现了许许多多落地到客户家里的逆天结构,有太多客户方案成了练手的素材,然而那些问题,客户过了许多年后甚至都意识不到。
除了这些,
乱象四,原材料种类定义复杂繁多,厂商销售各执一词,难以分辨。
“康纯板”“安心板”“原态板”“禾香板”“芦花板”“竹香板”“果香板”“多层板”“生态板”“OSB板”“LSB板”“定向结构板”“马六甲板”“橡芯板”“实木板”“克诺斯邦板”“伯纳克板”“爱格板”“PET板”光板材就不知道有多少种,但是没有人告诉过你,其实板材根据不同的分类就两三种,这么多名字甚至都是同一种不同品牌的叫法不同,目的就是混淆大家的认知,然而这么多板材,大家有没有必要都去了解或者分辨呢?需要,但不需要那么详细,如果大家想听我讲一讲重点,后续我会专门更新板材的分类以及特点。
除了板材五金种类也是多的很,有的客户了解工艺之后,就开始被定制厂商和设备厂商牵着鼻子走,什么各类封边工艺,就开始了解了。有的客户甚至都不清楚不同工艺的区别,就对激光封边等工艺产生了不可动摇的执念。
如上许许多多在客户追求那些工艺、品牌、是不是进口的时候,关注点都在这里了,就开始忽略了那些与自家柜子息息相关的点,最终再跟客户解释讲解各种如上的非重点问题的时候,大家的精力慢慢就耗尽了,最终就稀里糊涂的选择定下了一家,累了,就这样吧。
如上的各类乱象只是行业内很小的一部分,还有各种商家的套路和谎言,我见识过没有下限的操作还有很多,设计方面、生产方面都有,后续慢慢跟大家分享吧。
那么除了分享这些所见所闻行业内幕,最重要的是帮助到大家,能够在大家定制柜子的时候起到帮助,那么我码这些字就是有价值的,我便会一直坚持下去。
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区讨论,大家想知道哪些,想了解哪些,评论区留言,我都会准备并尽快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