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涂层 难得一见的优秀材料作文命题

2020-03-19 00:20 作者:flvhns阿猫  | 我要投稿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作文:工艺品的制作、房屋的修建等往往会用到涂层,将一些材料涂于物体的表层,以起到保护、美化或绝缘的作用,但这有时也会遮蔽一些东西。在社会生活中,同样存在类似的“涂层现象”。

 

注意!本人作文并未按照高考要求写作,这一点仅从字数上就能看得出来



在开头,我直接给题目中的“涂层”在个人层面上给出定义:社会理性造就的人格。

社会生活中的“涂层”实在太多,以至于很难找出一个本质上的原因去尝试解释,或许生物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演变而来的趋利避害的可能性。最终,我们选择把矛头集中在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上:人。

个人层面上的“涂层”举不胜数,最广为人知的无疑就是近期平均寿命不超过8个月的流量小生身上的人设了。对于此类被资本所操纵的“画皮”,世俗的人们早已司空见惯,并不具有讨论价值,最重要的是,不具有普遍性。是否存在一种“涂层”,广泛存在于人群之中,甚至大部分人拥有却不自知呢?

社会理性是什么?是一种为了使有机个体融入社会而对个体行为做出内源性约束的价值判断体系,这种理性的来源是外源性的,在指导行为时却是因外界压力而形成的内源性自我行为指导。这是重点,真正在社会理性发挥作用时,指引人们行为的仍然是自我的考量,这很好理解,人的价值判断是在综合考虑四周环境之后的,而这种考虑和决定的过程即对社会理性的调动。因此,开篇给出的定义中“人格”并非什么由外界压力而产生的东西,而是人的自自主行为,因此我们称其表现形式为人格。

人格是什么?人格的拉丁文词源是persona,在希腊语中是演员所佩戴的面具的意思。这本身就是一种涂层,一般认为,在这种涂层之下还有“真实的自我”。

这也就是我对于“涂层”的思考了,“涂层”究竟是一种覆盖,还是真实的自我,真的有人能够认清楚吗?所谓的真实自我,究竟是否存在呢?

上面我们提到了人格和社会理性,并且得出了其中的逻辑关系:社会理性造就人格。事实上到这里,很多整天把精神境界挂在嘴边想要回归本源和自然的人们,就会开始坐不住了,他们认为,这种被塑造的人格并不是真我。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人格由自我、本我、超我构成,本我即潜意识,受欲望直接支配,并受意识遏制,自我即理性,超我即良知和道德判断。社会理性包括了什么?事实上他包括了自我和超我,这很好理解,因为社会本身是靠法律和道德约束的,构成社会的个体受次约束并不奇怪。也就是说,人格背后的真实自我,就是完全受本我,也就是彻底被欲望支配的人了。

对此我的质疑在于,仅仅受欲望支配的人,配被称之为人吗?真实的他们失去社会的约束、道德的考量,忠于自己的欲望,这欲望不仅仅是食欲、性欲这些低级需求演变而来的欲望,还包括了求知、掌控欲望这些由社会性发展而来的欲望,他们并不会因为融入社会的需求消失而消失,因为他们会带来生物学意义上的快感。

我们的问题还可以再本质一些,摘下人格“涂层”的时候,人性是不是也被剥离了呢?
    我认为,答案是是的,人不可能离开“涂层”而生活。人性本身就包含了社会理性,社会理性包括逻辑判断和道德选择,而这些构成了人的“涂层”,这涂层没有批判的必要,也无法被扯开。

因为那时生活就不存在了,变成了生存。


涂层 难得一见的优秀材料作文命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