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博会广州场《野集丛谈》座谈会发言稿
又名泰伯废话(其之一)
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其之二……
为同人文作者讨论会准备的文稿,因为CL担心内容太少时间太空,所以我尽情唠叨
21日上午和CL串词串到相声级别,节目效果拉满,
实际上舞台时保险起见快速过了,跳了巨大多内容。
平稳顺利比一切更重要。
最后一段正义演讲没说挺可惜
可以说和现场比是完全不同的体验
请各位评点、讨论、对线
以下,正文
• 是什么让您开始二次创作的呢?
我认为应该是时代关系,当时的二次创作氛围热情都很高,入坑一两年就会开始想着:“我也能创作/一直做消费者,也可以做生产者为大家产出点什么吧/大家水平也都是有高有低的,我刚起步也不会受太多批评”等等。我怀着这样的想法就开始了,今年是第七年了。
• 您的文风比较独特,是什么促成了这样的文风呢?
说是独特,我自己都想骂迂腐(笑)。应该是因为我接触文学一直是经典著作,从小到大有四五百本吧。国外的话最新能新到《北美殉道者花园》和《彗星时代》这种近两三年出的,但国内最新的书也是十几二十年前的余秋雨了。从来没看过网文赘婿歪嘴战神那些,贴吧论坛里的同人文读过一些作品,都挺不错的。把握不了现在的流行很正常,写东西有一点翻译腔或者陈腐老套。虽然很想让自己写的东西更人话一点,不过还是“双重思想”一下,刻意的去追求“我要改文风,我要形成怎样怎样的风格,我要有自己的一套”。也是难以达到目标的,还是在不断的创作中微调发展,你会自然而然地培养好自己,有独特的风格。
除了语言方面的话,别的特质应该就是neta或者参考这方面。我得解释一下我怎么写文的。我在一些方面过分传统,我至今还写手稿,用纸笔创作。一个非常反直觉的事,纸笔修改比电子修改要方便,可以用正规的语文符号或者用你自己的标记。不知道现在小学课本里还有没有一篇课文,讲叶圣陶先生给初中生改文章的,课文后面附录了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上的修改痕迹,看上去汪洋恣意。我每个作品都需要一两年来完成,有人就问了:“Tabris,你这样怎么交稿啊?”别紧张,我来解释。
首先,我产生了一个灵感:文章最核心的东西、主角、重头戏等等,几分钟内就把这个核心搓成了一个漂亮的光玉,和神灵庙里面神子扔的那种一样。然后我把它记在我的笔记本上,这个本子里全是文章的种子、有趣的概念词语、值得一看的书和电影这样,一个用来培育作品的地方。这个写上去的过程,比喻的话就是采完葡萄,榨汁完毕,封入酒窖酿造。我时不时去看看它,再想几轮,修饰调整,把读的书、看的电影、打的游戏、生活中有意义的东西融进去,短至几个月,长至两三年。然后在有空的时候,我再翻阅笔记本,看到某个点子还有旁边的关键词、大纲等,会觉得“好,很有精神!就是它了!”就把酿造了几年的东西取出来,在草稿纸上写出分章节大纲,每章内容理清楚。然后在手稿本上开始写。写完了录入成电子版,再多读几遍微调,最终去投稿或者公开。录入的时候就可以玩些花活了。哲学上讲“形式与内容要统一”,内容都精心雕琢了,那形式上也该搞点活。我会根据文字内容去选择合适的字体,温暖感人的故事就手写体楷书,历史严肃剧就用宋体明体等等,为了保留字体会导出一个pdf版。我除了正文还会写一个“开发者解说”一样的东西,里面是这篇文章产出过程的总结,还有细节neta解说。当然,我也时常突然起意,一天写完一个一万以下的短篇,灵感与冲动来了,是挡不住热忱的,未经酿造的作品也有独特的风味。说个笑谈,中学的时候,我觉得辛弃疾政治军事上很出色,但是诗文一般,用典太多,虽然他融合的非常好非常自然。今天反思自己,我们总会变成自己最讨厌的模样(笑)。
• 您怎么看待在创作时一定的OOC(人物性格扭曲)?
我本人的处理方式是人物性格尽全力还原,不过出于剧情或者主旨的需要,我也会适当的偏离一设和流行二设。暴论的话,每个人写的东方角色都是他心中的东方角色,都是官方的一个描摹本,一定的OOC就是OOC一定(笑)。更何况人物是立体丰满多面的,灵梦的形象有那么多倾向:铃奈庵里是常去人里保护人类,办正事的正经人;茨歌仙里是整天整活想赚钱的喜剧角色;STG里是无节操赤色杀人魔。她们都是官方的博丽灵梦,是吧?就那一个,独一无二的,博丽灵梦。所以其他创作里有某些OOC的话,我可能不喜欢,但是我支持。而且完全还原确实有难度,比如一设辉夜,每日平静端坐着看盆栽读书,对客人开朗大方,但是不算热情好客。这是因为她接受了古日本式的贵族教育,和我国古代一些隐士的精神状态差不多,可以读读《杜五郎传》。杜五郎是个每天端坐在那里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就心满意足的大师神人。我们都是凡夫俗子,没有这种体验,没这种思想境界,只能向壁虚造,造的不行,那可能直接快进到NEET宅女,作者也快乐,读者也乐呵,无所谓。这就是没有人受伤的世界,这就是OOC的温柔,是OOC守护了大家。
谈到OOC也可以谈谈AU,我觉得AU这类的话,要注意人物形象了,因为你就借了个人物,世界观是非东方的。我倒是也有这样的作品,她们出身年龄有点变化,性格照旧,主旨还是东方project价值观,那就当是她们在拍电影。《华胥三绝.礼》里有一篇文章,是一对东方厨好朋友线下见面的故事,她们的眼中,彼此的身上有东方人物的影子。我觉得这篇的题材和一些诱导很好,刚开始你以为是幻想出,AU,然后发现是东方众。由她们(东方人物)到我们(东方爱好者),这个连接与重叠就很有意味,是很棒的作品。
• 同人文创作对您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这个要和前面几个问题联系起来聊。那个时候氛围火热,有一种催人奋进的感觉,让大家不断提升自我。所以考据讨论或者有深度思考的创作比较流行,我当时看这方面比较多。再加上我喜欢看书,我就会装深沉,往同人文里塞思考。同人文成了我总结归纳想法,再表现出来的过程。同时,我也用搞同人写同人文这块胡萝卜举着杆吊着自己往前走,你们能想象一头驴前面吊着一根胡萝卜的讽刺画。为了古明地姐妹,读《脑髓地狱》《梦的解析》,为了白莲,读《禅与摩托车维修技术》,为了露米娅,读《思想录》,为了天子读《天人五衰》,为了莲子,订阅《天文爱好者》;去上古代世界认识的选修课,上易学选修课……最近想写从莲子视角看待幻想乡科技树,所以在读《科学革命的结构》。我对东方的想法,借用《消失的地平线》里的一句话,“寻求激情消退时所需的那份智慧”。并不是说各位朋友们这真挚的情谊、如火的热情没有意思,只是当时我还是底层萌新一个人玩的时候,没有深入社群的时候,确实是这样想的——“在东方里学点东西”。现在大家齐聚一堂,游宴畅谈,分外开心,能学到东西就更好了,听各位大佬讲话,确实学到很多。总结一下,还是寄托了个人思想在同人文创作上,用东方催自己进步,把自我投射在同人里,酸文人气非常足,各位见笑。
• 在参加社团活动时有什么心得体会吗?
这点嘛,我参与社团不多,还是更像自由撰稿人,斗胆妄议一下。今天我代表THB梦缘社。很多时候,社团不想大家想的那么可怕,主催主编都很和善的,不要自己吓自己,觉得自己做错事了。组织要高效运行当然要有纪律,有时间表,有操作流程,有保密条例。但是这里毕竟是同人,我们彼此之间都有同志的温情。在草台班子与效率机器之间,有同人社团的位置。我是传统而谨慎的人,来广州买地图用记号笔标记,这次讨论会也准备详细发言稿,背稿到凌晨一点半,过得太累。搞同人,大家一起玩嘛。社团活动里,保持底线不给人添麻烦,尽量自己处理就行,但也不要害怕求助,他们其实很乐意帮你。社团就是一群朋友。不过自己该做的一定要做好。
• 在创作过程中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吗?
困难还是现实压力大吧,要生活工作学习,所以不可能自由创作。同时一定要保证心理和身体健康。如果心理烦闷抑郁,真的写不下去,就算有再多空闲时间,你也没法集中注意力去处理事情。很多时候我都是因为这种原因导致写作日程延后。我目前大概在一年之前的进度上,算了,别和自己过不去。
另外的可能是我个人的特有困难——我创作过于追求真实,在现实层面上真实,在东方层面上真实。我的创作观和昆汀的故事观一样——就是拍《杀死比尔》那位——他在《落水狗》里借故事角色表达了“讲故事一定要真实”。情节是一个警察要渗透进犯罪团伙,培训他的老黑让他编一个在地铁站厕所碰到警察的故事,要考虑那个厕所是吹风机还是纸巾干手,里面有几个人,在哪个位置上的厕所,警察有几个,穿的哪个局的制服,戴警徽没有,是不是闪闪发亮……把这个背的滚瓜烂熟,编的和真实发生过一样,你自己都分不清它是不是假的,然后去黑帮卧底就不会露馅了。只要你能说一个以假乱真的故事,其他核查身份的手段你也能应付过去。我也想真实的去表现故事,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把二创写成历史事实(笑)。对,不是搞成一设,是把二设搞成零设。(笑)
举个例子,我有一篇给即将面世的野集4的稿件《脱壳》,听名字就知道,这和蝉有关,但这蝉来的不轻松。故事主线和哈雷彗星密切相关,是它的下一次到来,所以我要去考虑故事到底发生在哪段时间,哈雷彗星的周期是76-79年,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跨度,因为它会受到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四个气态巨行星的影响。上次的情况是:1986年2月9日近日点,1986年4月11日前后近地点。我推算,估计,查资料,得到一个说法:2061年7月28日近日点。那么让这个故事发生在8月底九月初,夏末秋初好了。强调一下,这些推算远远够不上天文学标准,只是有“真实感”这个程度。
“抓住了蝉就抓住了夏天”,既然在这个时段,那么就可以写蝉了,但幻想乡的蝉是十一年蝉,2061年有蝉吗?继续查证——东方香霖堂奇迹之蝉那一话发生在2006年夏天,和2061年隔了55年,刚好5个11年,所以蝉的要素也能加进去了。蝉的元素是一开始完全没想到的,我算了几小时哈雷彗星这些破玩意,然后遇到了蝉,就和命运赐给你的奖励一样。这不是【巧合】这是【奇迹】,这个故事和早苗也有关,早苗我爱你(笑)。
所以你看我写东西很累,大家一定要懂得放过自己,和自己和解。我本来想写冰川期时琪露诺和其他妖精们在干什么,但是查古人类学和冰川期纪录片、论文,查着查着就摸了。文学应该随性飘逸,别人都是文字如风如水,我搁这搞土木砌墙呢。是个人都知道,不能当土木狗啊。福楼拜他能把巴黎市场上的几十种鱼每种写几大段,这也是不好的,要舍得。
• 有什么想对想要创作的作者说的吗?
去写,动笔就好,不要担心水平、品质,也不要觉得自己写的太慢了,落后预期。通常动笔的头几天你会结结巴巴挤牙膏,三心二意。不要彻底放弃,玩手机看番打游戏可以,但是每天逼自己写点,过几天你就变成了文章的形状,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地写写写,别的事情都变得次要,每天产量比预期高很多,把之前落后的进度全部补上,最终提前完成。我上头了就六点半起床写到凌晨一点,中间去吃两顿饭,一顿花十分钟,这才勉强能有一万字。一般没这么夸张,一天六七千。
多和人交流讨论,多看看别人的文,试着去评价欣赏,对于自己创作也有好处,不过把握分寸,别硬塞给人看,非常谔谔。我塞过人也被塞过,这个问题,大家心里都有点数就行,双方都看开点。(笑)
再来点功利奶,希望新作者们多给野集、华胥、寓梦粹等文刊投稿,参加战闻录、乡里奇谈、炎上书屋等活动。
最后放点概括性大话:“Be honest and brave,your country to save”。正直而勇敢,去拯救你的国家。这是1944年美国电影《龙种》里的歌词,它以全美国演员真实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抗争。为啥我要援引它呢,大家都知道,Country也可以翻译为乡村……
所以嘛——
be honest and brave,your country to save
——也就是正直而勇敢,去拯救你的幻想乡。
组织活动、进行创作、购买支持或者按囧仙常说的“收藏投币点赞转发”来支持,对我们的社群都是极大的贡献。hard time makes strong men,艰难时代造就坚强的人。我坚信,以后的东方同人文界会更加兴盛,中国东方也会更加发达。
非常感谢现场与直播间的各位来听我们的讨论会,我该把发言权移交给下一位大佬了。(笑)
发言人:Tab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