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走近对西方弊大于利?欧盟领导人排队访华,普京表态一针见血
中俄两国走近合作对于西方而言是弊大于利?欧盟领导人排队来访问中国,试图缓和俄乌冲突。针对外界挑拨离间,普京的表态一针见血亮明俄方立场,这是为什么?
在前段时间,中国领导人对俄罗斯的国事访问成为了外界最关注的事情,又或者说是美西方国家最关心的事情。两国元首在会晤结束之后除了发表联合声明以外,还签署了数十项合作项目,总金额超过了1600亿美元。而且有消息称,俄罗斯总统普京也最终下定决心邀请中国参加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特区的大开发项目,这也是目前为止,俄罗斯唯一邀请的国家,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中俄两国不断深化的合作关系,对于美西方国家而言属实是一个不小的冲击,又或者说中俄两国的走近,对于西方而言是否是一个弊大于利的情况呢?近日,美国媒体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重点就是针对拜登政府上台之后制定的对俄对华政策进行批评和分析,该文章中的一个核心内容点就是,如果没有拜登政府正在东欧和亚太地区的猛烈“攻势”行动,中俄两国又是否会走到一起呢?

在美国媒体看来,中俄两国都有其各自的利益诉求,这一点是美国必须要知道的事情。相对于俄罗斯这个传统军事威胁而言,美国其实可以通过经济和政治手段来改变中国的战略走向。但是拜登政府没有这样做,反而选择了通过打压和围堵的方式来迫使中国走到了美国的对立面。虽然中国和俄罗斯并没有建立军事合作和盟友关系,但是现如今两国的关系距离真正的“盟友”也相差不远了,所以导致中国走向俄罗斯的不是俄罗斯,而是美国自己。同样,迫使俄罗斯慢慢向中国靠拢的,同样还是美国,而不是中国。俄乌军事冲突的爆发,让普京政府意识到,美国是打算通过这场军事冲突来将俄罗斯给彻底打垮,好实现北约的全面东扩计划。可以说,如果俄罗斯不倒下,美国就不会放弃对其的遏制和打压。

按理来说,美国这种战略并没错,但是错就错在失去了外交战略的灵活性,美国可以尝试通过温水煮青蛙的形式慢慢软化俄罗斯的态度,而不是通过军事和经济威胁来迫使俄罗斯妥协,这种情况永远不可能实现。俄罗斯是一个拥有与美国相互摧毁能力的国家,即使在乌克兰战场上失败了,俄罗斯也可以依靠核武器来维持自己的战果,因此除非美西方国家选择与俄罗斯爆发军事冲突,否则只会选择谴责和批评,而不是敢真正的动手。不过对于俄罗斯来说,他们失去西方市场之后也无所谓了。在全面开始“脱欧入亚”之后,俄罗斯似乎可以得到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中国和亚太地区所展现出来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是西方所完全不能比拟的,因此俄罗斯开始强化与中国的合作关系并没有任何问题。而中俄两国不断强化的合作关系,对于双方而言是一次共赢,对于西方而言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失败”,他们失去了与中俄合作的机会。

不过对于现阶段的欧洲而言,什么时候结束这场军事冲突才是最核心问题,因为欧洲已经因为这场乌克兰危机失去了太多的东西和承受了巨量的损失,包括能源危机、安全威胁和粮食资源等,甚至美国还选择在欧洲最困难的时候出台保护政策来割欧盟的韭菜,这种腹背受敌的情况也使得欧盟开始寻求场外援助,也是希望可以借助中国的影响力和努力来让俄乌双方实现停战停火。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欧盟领导人争相访问开启了访华之行,包括法国总统马克龙、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以及欧盟主席冯德莱恩等,美国媒体也用了一个标题来形容这场访华之行,那就是欧洲不能失去中国!现如今这场军事冲突的最大受益者是谁其实已经不言而喻了,中国在这场军事冲突中承担着一个怎样的角色欧洲也非常清楚。通过中俄领导人会晤,让普京对于和平方案提出表示非常兴趣。而通过中国不断地努力,让乌克兰也向中国提交了一份和平方案,并计划与中方进行会晤。

中国的立场和态度一直都没有改变,即通过谈判和对话的方式消除分歧实现停火,这一点已经得到了欧盟的认可。不过为了可以阻挠中国的努力,一些国外媒体也依然试图通过分化中俄关系来实现这一目的,比方说中俄合作中,炒作俄罗斯已经快要沦为中国的“附庸”。对此,普京的表态也总是一针见血直指问题核心:那些说俄罗斯依赖中国的,都是嫉妒中俄关系好。并且普京还特意强调,中俄不曾建立军事同盟关系,也没有针对任何第三方国家,两国关系正处于历史最高水平,所以那些想要挑拨离间的小计策注定不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