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C卷-执法)参考答案
问题一:根据给定资料1,请你概括“法博士”在乡村法律服务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20分)
要求:(1)准确全面;(2)分条列出;(3)语言精炼;(4)不超过250字。
1、弥补了农村法律资源欠缺等短板。乡村有法律服务需求,但法律专业性高,乡村法律专业人员缺乏。2、满足了多个领域和法律专业场景的法律需求。依托语音交互等人工智能技术,为群众提供一个法律咨询的互动交流平台。3、为基层“智慧调解”提供了“新帮手”。当“调解人”一一呈现具体法律法规,列举经典案例以案说法,当场判定双方对错,帮助村委会化解矛盾。4、满足了个性化定制需求。不仅可法律咨询,还能唱山歌等方式普法,遇到难题可远程连接在线律师。5、享受法律服务更快更便捷,满足村民就近找人咨询法律问题的需求。
问题二:根据给定资料2,请你归纳东白区劳动监察执法大队是怎样“执法为民、排解薪忧”的。(20分)
要求:(1)准确全面;(2)分条陈述;(3)不超过300字。
1、牢记职责所在、使命所在。2、抓住关键领域,盯紧欠薪高发的建筑行业。3、强化源头治理。一是开展“无欠薪行动”,现场普法宣传增强依法维权意识;二是要求企业依法用工,规范劳动合同管理;三是落实工人工资支付专户,专款专用。4、建立劳资纠纷预防预警机制。一是日常巡查排查风险;二是畅通群众投诉渠道;三是建立企业不良信息报告、欠薪报告监控等机制,提升预警准确性。5、高压态势治理企业拖欠工资案件。一是督促企业限期整改问题隐患;二是创新调处机制,将调解维权功能纳入到劳动争议联合调处体系;三是恶劣欠薪案件成立专案组挂牌督办。6、恶意欠薪行为多部门部门齐抓共管,形成整治强大合力,落实欠薪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问题三:请根据给定资料3,谈谈为什么说“任务百千条,走出去是第一条”。(25分)
要求:(1)分析全面透彻;(2)条理清晰;(3)不超过350字。
“走出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纪检干部陈美丽的做好工作任务的经验。原因是:1、走出办公室多方走访,才能了解实情,发现线索。2、靠脚底板走出来,才能做到对社情民意心中有数。3、纪检干部一线坐镇,整合村干部力量“联合作战”才能应对一线监督点多面广,从源头化解矛盾。4、经常走出去才能练就群众工作能力,与乡亲越来越来越熟络。5、走出去让监督下沉,才能护航干事创业正能量,让群众心里有数,干部心里有底。
综合看,只有纪检监察干部把主要时间、精力、工作安排下沉一线,把工作重点放在下沉监督上,了解实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基层监督才能形成新格局、呈现新活力。
问题四:省里拟开展全省交通管理创新案例评选,请根据给定资料4,为H市交通事故风险防控中心拟写一份参评材料。(35分)
要求:(1)紧扣资料,内容全面;(2)特色鲜明,亮点突出;(3)条理清晰,语言准确;(4)不少于700字。
信息化防控交通风险,让事故下降成为必然
交通安全与人、车、路、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如何及时发现其中漏洞和薄弱环节,一直是交通管理的难题。H市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搭建了一套交通安全风险监管系统,借力信息化消除风险隐患。同时,又在全省率先成立交通事故风险防控中心,实现交通安全信息精细化、信息化管理,让工作基点聚焦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上。2021年该中心共分析事故风险300余项,发现隐患200余处,提出建议百余次,最大限度让事故可防可控。
研判事故找准问题,科技装备实时监测。监管系统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时感知、分析研判,进而实现预防交通事故。2021年初,监管系统发现黑湖大桥路段轻微擦碰桥面设施问题高发。根据系统反馈,交管局立即邀请专业设计单位共同研究事故原因,制定针对性整改方案,之后事故率下降了73.3%。借助端感知设备,交管部门不仅能实时掌握监测路段的不正常停车情况,还能监测路段气象环境,如发现路面结冰,就能迅速部署处置,消除隐患。
精细管理打击违法,及时堵住安全窟窿。交通事故风险防控中心建立了一整套交通事故风险防范预警流程,能够有效整合各方数据并进行分析研判,精准发布风险提示和专项隐患分析报告。2021年9月,路面电子自动识别设备发现一辆红色轻型货车后厢内载着20余人上路行驶,经过监测数据分析研判,立即将拦截指令发送交警,迅速将该货车依法暂扣,并追究相应责任。交通安全风险监管系统,让安全窟窿发现及时、堵住迅速,实现了将风险隐患扼杀在萌芽阶段。
机制创新对症下药,多部门协同防控风险。交通事故风险防控中心按照“虚拟机构、实体运营”的模式,整合各职能部门。一旦发现隐患,中心“开方子”,车管等部门“照方抓药”,各区交警大队负责“对症下药”,实现了全局防控一盘棋。依据监测实况,中心还立足市交通安全专委会平台,开展风险抄告、违法通告等相关工作,推动交通运输、城管、园林、市场监管等部门力量做好交通事故防控的综合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