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版《西游记》杂谈:真假美猴王
作者为虎扑 DionGlover
本篇杂谈作于2013年9月22日,23日,24日
注:这篇原版图片缺失,我在其他地方找到一部分,自己又添加一部分,希望有完整版的大佬能分享一下,感激不尽

《黄帝内经》有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何谓之阴阳??地为阴者,天即为阳;水为阴者,山即为阳;内为阴者,外即为阳…类推至人,则血为阴者,气为阳…“外物不生闲口舌,身中自有好阴阳。”唐长老之言诚如是哉!
五脏六腑皆有阴阳,则心亦分阴阳也…遂有佛祖妙言:“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来也。”或问:“此二心何为真心,哪个又是假心??”对曰:“皆是真心!!”

“心猿杀杨”此段,其套路模式虽与前番杀六贼多有不同,但所生事端却又一致:前一次行者远遁,此一次长老心悸;最终恶果皆是师徒离心;然前一次行者诛杀之六贼实乃眼耳鼻舌身意,因此本次杀人亦应有所隐喻…
论及此段故事,也实是奇怪异常,出事地点及其人物,除一窝“杨”外,看官一无所知;若问它是什么山,此为无名山,若问此庄何名,亦未知也,若论盗贼姓甚名谁,除小杨外,则皆未道出;既如此,那长老这番“他姓孙,我姓陈”之祷告又有何用处??
设若笔者将师徒生二心理解为因,而杀小杨理解为果,虽不合常理,但亦有暗合原著之处:首先,悟空与唐僧之间就除恶务尽与爱惜性命的争论自始至终就未曾停止过;其次,悟空遭贬的前两次杀人皆暗合某种修身的法门,譬如诛六贼乃是去六意;三打白骨精乃取三尸神暴跳之意;因此小杨出现在此处也并非偶然…其三,杀贼之前,八戒饥饿,悟空急迫,老和尚说谎话,此乃六神不安之乱象,因此师徒龃龉在所难免;其四,设若二心为因,杀贼为果,则山无名,庄无名,人无名这些故事的漏洞就完全可以解释的通,因为那根本就是四众离心而生出的幻象…
“师徒生二心”之故事,若追根溯源,可联系到玄奘法师在西行路上的一段真实经历:贞观三年夏天,孤身一人苦行西去的法师在凉州城外遇到了一个愿意帮助自己的小个子,名叫石盘陀,是个胡人;于是他便有了第一个徒弟;师徒两人虽然性格完全不同,但相处还算默契,路经瓜州时,石盘陀为长老偷渡出关还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但历经数次磨难之后,两人之间的关系却出现了裂缝,且这个裂缝越来越大,乃至于胡僧石盘陀在渺无人烟的礋西沙海向玄奘举起了屠刀;最终,他并没有下手,只是辞别了师父,再也不肯西去…这一段有始无终的故事后来被唐僧的正牌大弟子辩机记入了《大唐西域记》中,流传至今…而石盘陀这个胡僧,也被后世诸多西学家认定是孙悟空的最初原型…

所以,高举铁棒,一下子打闷老和尚的真凶就是那个家在花果山的猢狲,而并非是如来信口胡诌的六耳猕猴…
诚所谓:感情好,捅一捅,感情深,一棍闷…

《师徒生二心》——《真假美猴王》
1.新世纪的第一个春节,西续首播;此时广X电x总x局x对电视剧的时长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所以从杀小杨到真假美猴王的剧情要用一集半的长度来展现…此段故事囊括小说自第五十六回《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至第五十八回《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的内容,若按照86版西游一个故事一集的格式,那么时长应该在80分钟左右…这两集故事在西续初播的版本中排名较为靠前,分别为第二集和第三集,紧跟《险渡通天河》;而在后来杨导按照原著重新编排的新剪版中,它依旧排在“通天河”之后,位居第四集…
2.第五十六回之题目《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中的“神”指代法力高强,数棍打死一群人之行者;接下来的“道”字则代指面慈心软之圣僧…
3.杀草寇以及夜宿杨家的剧情皆拍摄于滇池旁边的云南民族村中…而后面真假美猴王乱斗以及花果山的外景则取自湖南武陵源头…

4.剧组跟张家界真是颇有渊源,86版《西游记》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第一部在此取景的影视作品,也就是说,杨导选景的前瞻性要远远强于这些年爆火的阿凡达团队,据当地老乡传言,07年当一队洋X鬼x子踏着清脆的步伐,拿着重重的采景设备来到武陵源时,曾有乡民戏言曰:“你咋才来涅???杨导早你们24年哩!!”80年代末,在拍完《西游记》后,杨洁王崇秋还曾于此处多次取景,其中《武夷仙凡界》据说就是以武陵源的景色为主导拍摄的;97年,当剧组开始筹备西续时,张家界武陵源景区再次成为其取景的首要地点…

5.前番行者诛六贼发生在贞观十三年初冬,此次圣僧与贼寇则遭遇在贞观十八年的朱明时节…屈指算来,老和尚与大徒弟已共渡了五个春秋…
6.本回书篇首诗曰:除六贼,误三乘,万缘都罢自分明。此句便暗喻本次事件与“除六贼”之间的联系,看官着眼…
7.长老勒马回头叫道:“悟空,前面有山,恐又生妖怪,是必谨防。”行者等道:“师父放心。我等皈命投诚,怕甚妖怪!”——长老小心无错,行者放心有隙,自古至今,强劲之敌人与同心之盟友皆是从内部瓦解的,些许贼寇妖怪,其危害哪能比得了“师徒离心”?
8.扮演强盗头的姜豹洪来自云南省话剧院,被悟空打死之后,他得升仙道,出任二十八宿之一的斗木懈…这个大痦子是化妆师杨云设计的神来之笔,正好凸显强盗之凶残长相:
一个青脸獠牙欺太岁,一个暴睛圆眼赛丧门。鬓边红发如飘火,颔下黄须似插针。他两个头戴虎皮花磕脑,腰系貂裘彩战裙。一个手中执着狼牙棒,一个肩上横担扢挞藤。果然不亚巴山虎,真个犹如出水龙。

9.长老天天穿袈裟,戴五佛冠这个毛病到了西续也丝毫不见改观;小说中老和尚曾明言:“贫僧这件衣服,是东家化布,西家化针,零零碎碎化来的。你若剥去,可不害杀我也!”可以猜想其常服极为鄙陋,绝不是个高僧装扮…

10.戴英禄对三藏扯谎这个段落还是手下留情了,并未如实照搬,剧中长老只说“我的徒儿们可能会有银子。”此为一种猜测,算不得诳语;而原著里唐僧就明说了:“我的小徒弟有几两银子,都与你吧。”若说小徒弟,便是悟空了??这世上哪有别人救完你还落埋怨的道理???老和尚真可谓迂腐愚蠢,不通人情至极也…

11.若要遇强盗,则只需心猿放马,木母催斋;生出如此多的事端,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四众离心…
猪八戒卖弄精神,教沙和尚挑着担子,他双手举钯,上前赶马。那马更不惧他,凭那呆子嗒笞笞的赶,只是缓行不紧。行者道:“兄弟,你赶他怎的?让他慢慢走罢了。”八戒道:“天色将晚,自上山行了这一日,肚里饿了,大家走动些,寻个人家化些斋吃。”行者闻言道:“既如此,等我教他快走。”把金箍棒幌一幌,喝了一声,那马溜了缰,如飞似箭,顺平路往前去了。

12.“却说三个撞祸精,随后赶来。”作者再度点题,称金公木母黄婆为撞祸精,真乃贴切至极,你等若不赶马,老和尚焉能遇难???
13.入组86版《西游》时,六小龄童时年24岁;98年西续开拍,他39岁,正当盛年,其相貌从远处看跟十五年前几乎毫无差别,还是相当清秀…

14.若说“神狂”是种病,那此病猴子可是时时都在犯,不单单是这一回;“我是天下驰名第一妖”之类的话语暂且不表,他每次听到贼寇妖怪的那股兴奋劲儿就有些不正常:
行者道:“好!好!好!承你抬举,正是这样供。若肯一个月供得七八十遭,老孙越有买卖。”
是“西去取经”还是“西去降妖”?对于这个课题,悟空到了小雷音寺才有所顿悟…
正在那不分胜败之际,只闻得行者叱咤一声道:“老孙来了!”八戒迎着道:“行李如何?”行者道:“老孙的性命几乎难免,却便说甚么行李!”
15.这“道昧”两字,却是也有出处,老和尚将行者当作顶缸,脱身之后,纵马东去,此处木母吐露真言:“师父往那里去?错走路了。”
16.此段故事的台词以及情节设置都十分忠实原著,“打出豆腐来了”之类的台词也有所展现,较之86版的改编成熟不少…

17.八戒却是个受夹板气的,老和尚与猴子置气,死人偏偏让老猪烧埋,难道说人家堂堂天蓬元帅,下界就是给你们干这种事儿的??
这长老甚不忍见,即着八戒:“快使钉钯,筑个坑子埋了,我与他念卷《倒头经》。”行者被师父骂恼了,喝着八戒道:“泼懒夯货!趁早儿去埋!迟了些儿,就是一棍!”

故事进行到这里,矛盾范围已经由心猿唐僧两人扩大到心猿唐僧木母三人…接下来行者逞能的那句“玉帝顺着我,天王随着我”更是把曾为天庭底层将官的卷帘大将拉入了是非漩涡当中,猴子的意思不言而喻:你老猪老沙都没我本事大,我杀完人是永远不用负责的!!!

18.“拜惟好汉,听祷原因:念我弟子,东土唐人。奉太宗皇帝旨意,上西方求取经文。适来此地,逢尔多人,不知是何府、何州、何县,都在此山内结党成群。我以好话,哀告殷勤。尔等不听,返善生嗔。却遭行者,棍下伤身。切念尸骸暴露,吾随掩土盘坟。折青竹为香烛,无光彩,有心勤;取顽石作施食,无滋味,有诚真。你到森罗殿下兴词,倒树寻根,他姓孙,我姓陈,各居异姓。冤有头,债有主,切莫告我取经僧人。”唐僧这段“倒头经”着实可恶,他人为了救你而杀生,你却反而将责任推的一干二净;若以常理论之,老和尚活该被吊,不值得救!!“他姓孙,我姓陈”真乃是和尚嘴里说出的笑话,江流儿自幼已入释门,早脱红尘,这壁厢为脱罪愆,竟把俗姓搬出,哪里还有一点“大唐圣僧”的样子???
19.戴英禄将“倒头经”这段极为伤害感情的剧情隐掉,极大的美化了唐僧的形象;后来出现的张版和浙版都完整呈现了念经这一幕,将“神狂道昧”解释的清清楚楚…

20.拍摄西续时,徐少华曾经接受过《电视你我他》的采访,访谈中他曾说自己扮演的唐僧之所以被大众所厌恶,主要是因为三打白骨精时贬走了孙悟空;此段记忆如若让86铁粉听到,定然笑掉大牙,因为拍摄《三打白骨精》时,贬走心猿的乃是汪粤,而且此集并未像《偷吃人参果》那样进行过重拍…徐少华老师离组这么多年,其印象还真没有普通剧迷准确…但是西续这一次三贬心猿,老徐算是躲不过了,纵观前后十七年的拍摄历程,唯一没有撵过悟空只有迟重瑞,所以如今六爷跟老迟的关系是最好的…

21.2009年当马德华作为猪八戒重出江湖的时候,曾有记者问起其不能出演西续的缘由,时隔多年,对于此事他还是没有释怀;其回答的内容也比较尖锐,马德华说:“之所以造成这个遗憾,是因为剧组有人存心不让我演,而且这还是在我找到投资的情况下。”至于不让他再度出演猪八戒的人物是谁??或者说谁能有如此大的决定权,他并未透露…关于这件事,西续剧组的相关人员也迟迟没有做出过回应,据传言,副导演崔景富出演猪八戒也是开拍之后才临时决定的,崔在拍摄西续之前,只是一名话剧舞台上的演员,从未登上过银幕…
22.若论及西续角色塑形水平的倒退,我们从悟空八戒的妆容上就能窥出一二;担任本剧塑形的依旧是王希钟老爷子,而且采用的技术也跟86版极为相似,都是以半脸面具为主,兼顾演员的神态表情,但是面具的佩戴方法却发生了变化,老版的面具众所周知,是用贴面乳胶做成的,上妆过程中,要用胶水涂满全脸,尽可能的做到面具与皮肤完全吻合,而且为了表现猪八戒的胖腮帮子,王老还给他的脸颊接缝部位搁置了弹簧…到了拍摄西续的时候,考虑到演员年龄的增加,以及新技术的运用,王老在脸与面具中间给演员添置了好几块很薄的海绵,以防止其面部疲劳,而且减少胶水带来的痛苦,但是这样做造成的最大恶果就是面瘫,有心的观众可以注意一下西续中悟空的脸,不但发白,而且整个面部几乎很难有大的神态变化,永远是一副僵尸的模样...

而老猪之塑形则更差,在很多镜头里,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面具边缘与脸的分界线,而且这种穿帮剧组从未注意过,也没有在露脸的部位进行过任何修饰,所以这一版的猪八戒永远是一副半死不死的笑脸,而且脸皮就像是从猪头上刚割下来的…

23.“小杨杀妻”这一段剧情的加入实际起到了洗白悟空的作用,小说中的小杨并不如此可恶,他既不想杀妻也不想杀父母,只是要抢白马,要报贼头儿的仇;而悟空在目睹其杀妻之后,拿棒欲打又止则显示了他的成长,这段改编虽然不合原著,但更符合常理…后来出现的张版浙版中,也对小杨做了不同程度的丑化,两版故事中小杨要杀的目标由老婆变成了父母,杀掉如此禽兽不如的东西,才能显出行者的光明正大…


24.八戒道:“我俊秀,我斯文,不比师兄撒泼。”行者笑道:“不是嘴长,耳大、脸丑,便也是一个好男子。”猴头此话说的极巧,类似如今网络上流行的桥段,当笔者在夜店里遇到一位浓妆艳抹的失足时,也可说:“不是抽烟,喝酒,纹身,却也是个好女子。”
25.“我待也要送了他,奈何再无以次人丁,纵是不才,一定还留他与老汉掩土。”笔者曾多次提及,行者虽无父无母,但却是个极为敬孝之人,既如此,又为何作出与自身性格完全相反的事来??杨老汉此话情真意切,四众听的可算分明,但行者诛小杨时有没有想起过老杨???论其根本,笔者以为还是要归结到“神狂”二字上,悟空能做出此等不尽人情之事实乃是二心暴露之故…

26.能让悟空一棍将小杨的头颅打下,杨导的尺度可谓放到了最大,我等原著迷也可心安了;西续的很多细节较之86版要更加贴近原著,但却伤害了某些童话粉的水晶心…小说中行者之行为更加肆无忌惮,杀掉小杨后还拿砍刀削掉了首级,拿到了长老面前,来了个马前献功…那老和尚自出世以来,一贯是吓大的,面对血淋淋的脑袋,当然是不忍直视,跌落马下…若论及长老三贬悟空之缘由,杀生有之,而屡遭恐吓亦有之,倘助长了神猴躁狂嗜杀之气,则西行路上长老就有得受了…

27.对于“三贬心猿”,杨导进行了大篇幅的整编修改,使其看上去与小说已然大不相同,电视剧依旧渲染的是个“情”字;为了不再重蹈汪粤的覆辙,徐唐僧可谓情真意切,不忍放手,他将悟空念昏之后,竟然又矛盾的一把将他搂在怀里…沙僧八戒也纷纷劝诫唐僧,老猪还埋怨师父把大师兄念死了…这种演绎方式跟小说作者本回书想要表达的精神实际上是背道而驰的,在默认恶徒杀生以及经受人头恐吓之后,老和尚对悟空的敌意已经上升到最大,心猿两次回转前前后后被念了三十多遍紧箍咒便是明证…而且此时八戒沙僧也因为悟空早前十分狂妄的说辞而妒心丛生,对于师父跟大师兄的矛盾,他们是乐观成败的…但谁也没有想到二心之烈竟能让师父挨打…

28.与央版相比,浙版的故事相对忠实于原著,虽然也有丑化小杨达而美化大圣的桥段,但总体而言,其塑造之师徒离心更加接近于小说的氛围;张版亦然,而且还为悟空发狂找到了更好的理由,八戒说他是蝎毒未尽,此情却也合理,如来金身尚且被蛰,散仙猢狲怎得幸免?不过这又要怪到昴日星官的头上了…另外,张建亚在拍摄由女儿国路经无名大山的桥段时,顺手采到了福建顺昌齐天大圣庙的景致,可谓匠心独具…

29.此时,心猿之阴阳两面已经毕现了,诸位看官切不要以为六耳乃是打晕长老时出场;试想悟空此次遭贬,竟然为了躲几遍紧箍咒而撒腿就跑;较之白虎岭四面朝拜,泪别师父,此次离去缘何如此容易??实乃悟空惫懒嗔怪之心已生,对长老已经厌烦所致…其后行者虽然短时间阳心又生,恳求长老,也不过是担心此一离去已无落脚之地而已,并非还存依恋…
30.在戴英禄邹忆青编纂的第一版剧本中,悟空和六耳猕猴就是两种不同的精怪,而且为了给妖怪制造乘虚而入的时机,他们还添加了黑皮女蛇精这一原创角色,这位黑素贞大约跟假悟空是姘x居关系,她跟六耳联手,是要拿老和尚的气息去修炼真身…后来,六耳亦被如来饶过,继续跟他的黑娘子躲在树林子里过着幸福快乐没羞没臊的生活…这种低x俗x艳x情的加戏幸好没有被杨导采用,若登银幕,则央版西游之节操就将毁于一旦…

31.行者之善心求饶未果,遂投南海来寻观音菩萨…悟空与善财童子的说笑被杨导掠过了,笔者以为亦可,因为此时看官们关心的是凶心的出现以及善心的因果;于插浑打磕倒是混不在意…

行者道:“有事要告菩萨。”善财听见一个告“字”,笑道:“好刁嘴猴儿!还象当时我拿住唐僧被你欺哩!我菩萨是个大慈大悲,大愿大乘,救苦救难,无边无量的圣善菩萨,有甚不是处,你要告他?”行者满怀闷气,一闻此言,心中怒发,咄的一声,把善财童子喝了个倒退,道:“这个背义忘恩的小畜生,着实愚鲁!你那时节作怪成精,我请菩萨收了你,皈正迦持,如今得这等极乐长生,自在逍遥,与天同寿,还不拜谢老孙,转倒这般侮慢!我是有事来告求菩萨,却怎么说我刁嘴要告菩萨?”善财陪笑道:“还是个急猴子。我与你作笑耍子,你怎么就变脸了?”
32.红孩儿既然有心与七叔玩笑,说明他在南海呆的还算舒坦,如此看来,其父其母记恨悟空却有些太小家子气了…

33.本来,许镜清与西游剧组再度合作是板上钉钉的事,在开拍之前,他就为本剧新写了三首插曲;但是后来因为投资商以及央视领导的要求,他和易茗的词曲组合并未出现在西续当中,取而代之的反而是名不见经传的新人作曲家姚明,我不知道这位神仙是如何得此殊荣的,但从他撰写的词曲中,笔者丝毫体会不到杨导想要表现的情怀,取而代之的是蹩脚的曲风和言之无物的歌词,其词曲水平较之老许和易茗的组合差之千里!!师徒分别之际,熟悉的旋律再度响起,本来应该出现在这里的音乐是老许的《留不住去也难》

《留不住去也难》
作词:易茗 作曲:许镜清 演唱:李殊情渺渺,雾漫漫,一山过去一山拦。西行路上多磨难,风云聚散一瞬间。山高水远,千回百转,一屡愁思两挂牵。有情无情也难分辨,出生入死为哪般。留不住,去也难,无端猜忌摧心肝。万里奔行求正果,一片痴情也枉然。五行山下,一段奇缘,相约同去共回还。恩义难忘命运相连,奋起千钧再赴艰险。

其中,“万里奔行求正果,一片痴情也枉然”颇有86版《吹不散这点点愁》的风格…可谓绝妙,词作者易茗是90年代调回央视的创作新秀,曾编写出“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以及“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等等意味悠长的绝妙好词…只可惜央视以顽石换璞玉,为续集的插曲带来了万世恶名!

许镜清为续集所准备的所有插曲最终在2009年被张纪中买走,重新编曲写词之后被用作了张版《西游记》的插曲,这首《留不住去也难》摇身一变,成了悟空在狮驼国听闻老和尚遇害时的一声感叹…更名为《恩情》
《恩情》
作曲:许镜清 作词:车行 演唱:楼惠珍一刹那痛不欲生,乌云压城五雷轰顶。断我手足情天摇地动,一腔热血挂长虹,恋你情深恋你情重,情深情重都是爱已成。爱你情深爱你情真,情缘未尽难相逢。刹那时一场噩梦,人间生死太无情。念我手足情西行神圣,换来大爱天下行。
恋你情深恋你情重,情深情重都是爱已成,爱你情深爱你情真,情缘未尽难相逢。恋你情深恋你情重,情深情重都是爱已成。爱你情深爱你情真,情缘未尽难相逢,情缘未尽难相逢…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位跟中国第一篮球手姚明同名的作曲家所编写之作品:
《就这样走》
词曲:姚明 演唱:陈小涛就这样走,就这样走,让人心儿凉透,凉透。只说是一路同行天长地久,却何必情断意绝不回头.一片痴心,生死与共同携手。到如今,满腹苦水,欲吐还休!就这样走,就这样走,今日才知离愁,离愁。最难忘,共尝甘苦情真意厚,纵然是,风来雨去也同舟。往事悠悠,总是不堪再回首。到如今,又恨又悔,欲说还休!

此段歌词所要表达的就是一种怨妇心理,你要把它想象成搞对象的小伙子拒绝了大姑娘竟然也说得通,可谓空洞到了极点…更可恶的事,整段歌词一次正果一次西行也未提及,让人不禁要问,这还是《西游记》的插曲么???
(许镜清为续集创作了三首,第二首是《心中有路是坦途》,原是第九集《祈雨凤仙郡》的插曲,许镜清作曲,易茗作词,迟重瑞演唱,在播出时换为姚明的《看我跃马扬鞭》,同样是由迟重瑞演唱。第三首是《多少情和意》,出自第十五集《缉盗菩提域》,该插曲由许镜清作曲,易茗作词,吴静、牟炫甫演唱,在播出时换成了纯音乐。)

34.菩萨道:“我不看你,看唐僧的祥晦。”此话却别有禅机,可否理解为菩萨已明二心离乱,要生祸患???看官自可思之…
35.老猪变痨病和尚化斋的桥段本来存在于初播版中,但后来被央视无故删除,不知是触犯了相关x领x导的哪根筋,在他们眼中,可能猪八戒是从来也化不来斋的…山凹里的这家人却也有趣,因前有悟能变人化斋,而后唐僧又至,忍不住疑问:“到底有几起往西天求经的??”这话看似诳语,实则泄露天机,因为那壁厢花果山中,假行者正要筹建取经二队呢!!
36.六小龄童回忆真假美猴王的桥段时,认为其最大的区别就是眼神不同,但得益于王希钟老爷子晚节不保的塑形,我等观众还真是很难分辨两个悟空的神情,但是六爷表演时的用意是对的,若说六耳实乃悟空之二心,也应该是嗔狂嗜杀之心…

37.戴英禄和杨导不但对真悟空手下留情,对假心猿也有所姑息;金箍棒并未打在长老那孱弱的后背上,六耳只是将老和尚推倒了事,而近年来流行的DVD版本中,干脆将此段剧情直接删除,悟净找寻八戒的镜头过后,就是长老昏死的画面,让人看得一头雾水…与此相比,后来拍摄的浙版以及张版都确确实实的让长老挨了打,很多喜欢抠逻辑的朋友此时便有很大的疑问,六耳之棒虽不确定是金箍棒,但根据其与悟空斗的难解难分的态势,怎么说也得有个数千斤,老和尚肉身凡胎,一棍下去,不得顷刻之间化作肉泥?唐僧能保得性命,依笔者看,幸亏有三十九位穷神护持,棍子接触背脊那一刻,其力道已被各位神抵化去了九成九…

“东土大唐王皇帝李,驾前敕命御弟圣僧陈玄奘法师,上西方天竺国娑婆灵山大雷音寺专拜如来佛祖求经。朕因促病侵身,魂游地府,幸有阳数臻长,感冥君放送回生,广陈善会,修建度亡道场。盛蒙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金身出现,指示西方有佛有经,可度幽亡超脱,特着法师玄奘,远历千山,询求经偈。倘过西邦诸国,不灭善缘,照牒施行。大唐贞观一十三年秋吉日御前文牒。自别大国以来,经度诸邦,中途收得大徒弟孙悟空行者,二徒弟猪悟能八戒,三徒弟沙悟净和尚。”
38.此段文牒出自小说第五十七回《真行者落珈山诉苦,假猴王水帘洞誊文》,根据后面悟净“这是师父的文牒,你念他作甚”的质问我们可以判断,此正是唐长老每次过关必要盖印之文牒上的文字,但是由此却诞生出一段公案:
“南赡部洲大唐国奉天承运唐天子牒行:切惟朕以凉德,嗣续丕基,事神治民,临深履薄,朝夕是惴。前者,失救泾河老龙,获谴于我皇皇后帝,三魂七魄,倏忽阴司,已作无常之客。因有阳寿未绝,感冥君放送回生,广陈善会,修建度亡道场。感蒙救苦观世音菩萨,金身出现,指示西方有佛有经,可度幽亡,超脱孤魂。特着法师玄奘,远历千山,询求经偈。倘到西邦诸国,不灭善缘,照牒放行。须至牒者。大唐贞观一十三年,秋吉日,御前文牒。”
此段文牒的内容出现在宝象国,是唐长老第一次要求国王盖印的地方,根据前文的铺垫,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西行途中,唐王就只给了唐僧一件文牒,其内容不必言说,也自然是固定的;那这假悟空所念之真文牒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笔者在前面几回杂谈中,就曾经多次提到过西游乃是多人所作之观点,看官读到此处,应该也可以明了,设若全书为一人所作,那么他完全没有必要重新拟定一份与前面自相矛盾的文牒…而且纵观全书,里面存在着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重复叙述,若以今人写作之习惯论之:前文提及,往往后文便会省略,但西游不然,有些话会反反复复被作者拿出来说,笔者以为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正是因为每人所撰写的回目皆不同,需要从其他作者书写的故事中提炼情节…所以很多内容都要先复述一遍,才能落笔…
39.剧组对大圣装甚是喜爱,在小说注明是虎皮裙麂皮靴的装扮下,杨导依然倔强的采用美猴王的造型,其实不妥,细想起来,即便大圣装还存于世,但真假悟空心里想的却均是一路向西,又哪会贪恋水帘洞主的荣华??更好笑的是,取经装跟大圣装还变来变去,看来猴头真是长本事了,自学了主动换衣功能;还是张版浙版务实,老老实实的用上了锦布直裰,虎皮裙,既省材料,又符合原著…


40.“你两个因甚事擅闹天宫,嚷至朕前寻死!”玉帝之叹当真令人捧腹,由此也可联想起猴王闹天宫时,如来出现之及时,“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顷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

41.真假心猿上天未果,却去找师傅辨认,老和尚惊道:“八戒,怎么出现两个悟空?”老猪却一言道破天机“什么两个悟空,都是妖怪变得!!!”笔者不知道杨导加入此句台词时的想法如何,但却歪打正着的暗合原著,二心都是悟空,悟空却是妖怪,知金公者,实乃木母也…

42.新沙僧刘大刚是中国京剧院的花脸演员,长得忠厚老实,在拍摄本剧之前,已经跟杨导和徐少华在电视剧《西施》中有过合作,在这部剧中,他在越国当大将军,是范蠡徐少华的手下…西续开拍时,老沙僧闫怀礼先生已是62岁高龄,而且他在93年因误吸入太多敌x敌x畏而造成肺部纤维化,当时已经无法参与激烈的武戏拍摄,无奈之下,杨导才找到了刘大刚…

两人在老三国和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中二人也算有合作虽然无对手戏,同时,本剧为沙僧配音的演员也不再由阎先生担任,而换成了日后的沙僧配音专业户齐克建…


43.假行者之铁棒实为何物??前面笔者为了隐藏悬念,曾提到过不确定的说法,但第五十八回书中这一番拼斗描写,却彻底的揭开了它的面纱,如意金箍棒又名定海神针铁,而六耳猕猴之兵器却也叫随心铁杆兵;同是铁,同是如意随心,悟空又叫心猿,答案便呼之欲出了…
44.小说中,二心并未拜访东海龙王;杨导在这个地方加戏可能是出于丰富剧情的考虑,依笔者看,却有蛇足之嫌…智慧广博的观世音以及三界统领玉帝皆不认得,小小雨神又怎能知晓???

45.担任西续化妆的杨云小名丫丫,是杨洁和王崇秋的三女儿,拍摄86版时,她还在上中学,但当时已经开始在剧组偷师,并且客串了很多国家的宫女角色,十二年后,她接过了老师崔洁的担子,挂帅西续;其人酷爱烟熏妆,剧中的所有女性,几乎都是以黑眼影出境,观音菩萨尤其妖艳,都快成熊猫眼了…

杨云近些年来已经在国内电视剧化妆界小有名气,张版西游记的很多奇葩妆容也出自其手…关于小女儿重走西游路的选择,杨导乐观其成,尊重她的选择…
46.沙僧说:“二哥,他那洞前有千数小猴,你一人恐弄他不过,反为不美。”八戒笑道:“不怕!不怕!”前者宝象国长老落难之时,八戒因有求与悟空,所以见到小猴也毕恭毕敬,束手就擒;这回假悟空占领花果山,老猪可就有了寻仇的机会…下凡的天将比妖大,“天蓬不出手,当我是病猪嘛??”
47.杨导依旧延续前篇的设定,十殿阎君继续淡定虚无,胡汉三老爷子仍旧正襟危坐,不过十年下来,他也见老…值得一提的还有扮演管薄判官的李晓波,人长得虽老,此时也只有四十冒头,来自煤矿文工团的他以出演丑角闻名,后来还客串过大陆版《侠客行》的丁不四…


48.谛听出场,又是一奇,澹漪子曾言:此物能将四大部洲诸般物种各辩贤愚,却不能脱离兽身…真乃憾事…看来杨导却有成兽之美的习惯,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谛听正式幻化为人了…而且还是由沙悟净刘大刚客串的…

同时,笔者也在此纠正一下前面所犯的一个错误,地藏王菩萨并未在西续出现,纵观杨洁拍摄的整部西游,阎王就是唯一的幽冥教主…

49.很多抠字党相当喜欢拿着鸡毛当令箭,看到第五十八回之题目,果断虎躯一震,所谓“一体难修真寂灭”莫非真悟空就死在这儿了??此话委实可笑,论之二心,皆是真心,且看颂诗:“人有二心生祸灾,天涯海角致疑猜。欲思宝马三公位,又忆金銮一品台。”此句中“欲思宝马三公位”乃是讲悟空辅佐唐僧的忠臣之心,而“又忆金銮一品台”则是指心猿的不臣之心,即是自立队伍,自成正果之心。此二心相互争斗,因此才有五行缺金,长老挨棒之痛,而如来帮助悟空剿灭的正是他的不臣之心,联系后面的回目,四众之矛盾明显减少,老和尚也不再嗔怪悟空,猴子在铜台府还饶了盗贼的性命,我等可知,阴心自此已无,全然已是正心…何况法力无边的释迦,若要剿除悟空,则心猿活不过安天之时,又怎会有扶保圣僧的机缘??
50.我佛合掌道:“观音尊者,你看那两个行者,谁是真假?”这一段铺垫正是为二心离乱所做的最好注解,试问普天之下,可有物种诛贤皆不知晓??依常理论之,此六耳定是如来杜撰…且看这个命名,六耳,依旧还是那“眼耳鼻舌身意”并不曾有丝毫变化…上一次除的是“不想西去”之六意,这一次除掉的乃是“独自西去”之六意…除到最后,行者也就只剩下跟随老和尚西去的“一心”了…
51.西天大雷音寺由云南电影制片厂搬到了八一厂,几十年来,佛祖和诸位菩萨的位置皆未变化,置景依旧简朴…干冰黄背景十七年未曾变过,笔者窃以为剧组的这种设计有思想僵化之嫌…(我猜这些不变主要是为了续集和86西游记进行合并)

52.悟空一棍打杀六耳,此处杨导严谨的按照原著拍摄,舍弃了戴英禄剧本中给妖怪留下一线生机的无理改编,可谓明鉴…跟央版一样,浙版也保留了此处关键剧情,只有号称完整尊重原著的张版,别出心裁,给了六耳一条生路,其编剧之立意有讨好广X电x文x盲之嫌…



53.“真假美猴王”这个段落,改编力度较小,拍摄质量不错,已算是西续中的上品,给小杨老婆的加戏也并不突兀,较之孔雀公主,美女蛇等等无厘头剧情要强上百倍…
54.西学家李安纲先生认为《西游记》乃是修身炼气的一部法门;其中,除六贼乃是灭六意,杀六耳乃是除二心,盘丝洞的七个蜘蛛精,乃是人的七情;笔者亦深有同感…
55.心有阴阳,则扇亦分阴阳,太阳之阳为阳,太阳之精叶则为阴。五行归位,金丹始成,独西方多火,何也???
且看《阴阳论·下》——《三调芭蕉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