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灿烂的回忆,一个冬日的故事水仙narcissus个人解读
鸽了很久,水仙narcissus1&2的感想今天先大致的发出来给大家看看,这个故事我还是需要整理一下心情再去做视频。
水仙这部作品属于视觉小说,全篇无选择节点。如同是誰杀都是一种将无可避免的悲剧在故事的一开始就告诉你,让你在其中感受到无奈绝望与悲痛。整体流程上属于短篇1&2一起通完最多想来也不过是3-5个小时,但这3-5个小时的特殊“旅程”最终或许会触动诸君心中的一根莫名的心弦。 水仙它整体的基调是平淡的,是哀而不伤的,欢乐与悲伤的成分皆存但又相互抵消。往往在欢快之后的瞬间对话会变成严肃的生逝讨论,或者是悲伤中的时刻却又带着对于活着的人的希翼与祝福。其对于情感的表达并不像樱之诗或者誰杀那样有着浓墨重彩的成分,只是一种缓缓到来的平淡。 再来谈谈流程(以下内容涉及剧透,自行斟酌) 3-5个小时的流程其实有必要让我来说的内容并没有什么,无非是一个原天主教徒在自己生命的不同时期遇到的两个友人发生的送别与告别的故事,以及一次说走就走充满偶然的960公里的最终满足的离去的故事。故事的具体内容由我来说并没有什么意思,想真的去了解的同学还请自己去通一下。
细细来谈一下就从时间线的角度来说,水仙2放在水仙1之前通的话会让你有一个不同的观感,或者说有一些宿命论的感觉。姬子曾作为陪护“送别”了一个只有八岁便来到了象征“必要离开”的七楼的小女孩。小女孩在这一部作品中象征着纯洁与纯真,但即使是如此纯真的“人”都无法在真心的祈祷下得到上帝的祝福,或者说是没有神迹降临其身。这让姬子对于上帝产生了想要抱怨的情感也让她成为了“原天主教徒”,同时也是姬子与津濑美成为好友的重要原因,也是津濑美有时会感觉到自己与谁重叠了的原因。姬子在与津濑美的交往中解开了自己的心结完成了自己最后的十个愿望,同时也影响了津濑美对于生死观的看法以及津濑美的一些行为习惯。从对上帝的抱怨到虔诚的最后祈祷,再到从“送别”到“告别”。而对于这一时期的津濑美而言,她并不明白姬子诸多行为的意义只是像我和诸君一样是姬子人生最后这段旅程的旁观者,虽然津濑美也参与其中但始终与姬子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而到了水仙1中津濑美依然延续了其冷漠的气质,延续了默默忍受,但却也变的无所谓陷入了一种放弃一切的虚无中。直到她遇到了她生命最后的那个人——阿东优。阿东优就像是一滴落入池塘打破宁静的水滴,在津濑美心如死水的心中掀起一圈圈的波澜最后激起了波浪,正如津濑美陪同姬子,阿东优也促使了津濑美重新再活一次,在经过这960公里15天的旅程从“无所谓”到“不虚此行”。 接下来再来谈谈我对其中人物的评价和情感。
先就姬子来说,姬子是一种荒诞的乐天主义者,她的言行举止可能看起来都有些荒诞,但这并不能掩盖其内心的细腻以及那心中的矛盾。因为曾期盼过唯一的祈祷的无用,使姬子对于上帝产生怨念,但作为一个原天主教徒其内心的限制又不能让其对将上帝的抱怨喧之于口。如此挣扎,痛苦姬子也只能以自己是“原天主教徒”“对于祈祷的不屑”来反抗。姬子的温柔是决绝的,远离了健康的挚友甚至对与自己至亲的妹妹也态度冷漠,只希望在她自己逝后能减轻对于生者的悲痛,而对于津濑美固然有着别样的不同于前两者的温柔,是一种将津濑美与小女孩重叠的温柔,但也明白津濑美又并非小女孩鼓励和激励津濑美继续生活的温柔。在最后预知了自己命不久矣也将这唯一也许可以明白自己的,还没有完全踏入深渊的病友推开,给她留下五万日元与地图为她那可能黑暗的未来做准备。姬子的生si观我想应当是一种洒脱在其中的,有着不同寻常的反抗精神。
随后就是津濑美,她的嘴上一直挂着“没什么”“无所谓”“不”这样的词语和字眼,是一种与姬子截然不同的消极的处事方式,也是一种她放弃了一切抛弃了一切陷入最后的虚无的体现,这其实也是一种悲剧的体现,人会自我了断是因为至少对于现实生活还有这热切的期待,而连自我了断都放弃了的人想来是对生活对或者对现实的一切都觉得没有意义陷入了彻底的虚无主义中。但又在于阿东优的相遇后津濑美开始了改变,不在一切都无所谓,变的有了自己的欲望有了自己的想要的事。在最后的最后如愿的穿上了“比基尼”走向海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成为了日本每年3.5万自我终结的人之一。这是一种从无所谓的转变,也是本作我个人认为按时间线推下来感触最多的部分。
然后就是水仙1中的男主,这个只比津濑美小一岁的年轻人也同样在生命最美好的年华中被告知要被夺取了生命。不同于一直有着自己思考的姬子和长期以来一直为病痛折磨或许早就有了思想准备不然也不会选择放弃一切的津濑美,他对于生与4是懵懂的,没有实感的。或许在被告知是将逝之人时他并没有意识到这句话的含义和重量,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对自己即将“离开”这件事并没有真切的认知。所以也会产生其后续一系列“不成熟”的行为。相较于津濑美阿东优更加乐观,也更简单只是单纯的不想在家或者病房。想要积极的做些什么即使他也不知道应该做什么,而处于一种不自知的迷茫之中。就其结局来讲他对于津濑美是送别者,也许他也将是下一个津濑美或者是姬子。 最后总体来谈谈对于上述人物的感受,我对这三个人其实都没有任何的厌恶的感觉,但喜爱之情也不能说有。因为我对他们的了解还是太少了,不同于其他galgame或者说是视觉小说,我与屏幕外的诸君只不过是此次旅程的一小部分的看客,只是一种未见全局,但感其情的看客而已。全作以最少的文笔塑造了三个性格迥异但又都有相同之处的“同病相怜”之人。对津濑美与姬子而言二人的关系是尼洛与阿洛伊斯,是纳西赛斯与艾科,津濑美与阿东优二者关系我更偏向于是朋友以上恋人未满,结果上依旧是尼洛与阿洛伊斯。对于他们三人我的感情更偏向于一种莫名的触动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触动。没有悲伤,没有痛苦只是似水滴在静水中滴落,未抚琴而琴却自响。
对于生si讨观论的作品可以说数不胜数,水仙亦不过是其中之一,秉承着日常即生死观的态度。但却也无法真正阐明生4观究竟是何物究竟应当怎样去做。就像作者所言,生死观这个东西本身就没有答案。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使再相似每个人的生4观也都各不相同。对于其评判想来也各有理解。不知是不是我的个人过度理解,本作对于祈祷也是诅咒这一观点好像也是重点之一?想要拯救小女孩而诚心祈祷的姬子却没有得到回应,为了姬子祈祷的小女孩也并没有得到回应,反而似是应验诅咒一般姬子也成了7F安宁病房的病人,千寻祈祷为了津濑美,姬子似也曾为津濑美祈祷,但津濑美也依然没有遏制病情成了7F安宁病房的病人。似是在质问上帝不公,或者说间接证明了“上帝已死”。 再就音乐上来谈谈水仙这部作品,其音乐不同于那些想要烘托悲伤气氛的作品,大部分是欢快的即使在最后津濑美走向自我终结一途,音乐依然是像15cm那种轻快的曲风。并没有因为即将迎来的悲剧而去将悲伤衬托和最大化(@某诗,怨念很大了可以说)。也可以说在这种曲风下作者想表达的另一个观点——不管是如何,将逝之人,病痛之人,健康之人,迷茫之人......最后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条道路,即使达不到幸福也请快乐而满足的活下去!同样因为水仙制作成本的原因这部作品几乎没什么太多cv,音乐上可以说撑起了半边天,都是非常好听且耐听的曲子,可以强推。
最后整体来谈谈,水仙这部作品距今可以说是时代久远,ui是相当的老了操作也不是很流畅,以及其画风上也并不能让现代大部分人所认可,再加上制作成本不高,早期视觉小说的技术限制整体作品外观提现的是略微粗糙的。这也是我认为可能成为劝退一些玩家的重要因素。但就其内容来讲是不愧于圈内经久不衰的神作之名的,以最少的笔墨塑造了一个平淡但却可动人心弦的故事。再加上整体流程只有3-5个小时丰满的故事内容和深度足以让我去无视物质配置上的不足。个人认为完全是一部适合推给所有人的作品。 给个星评 剧情5⭐ Cg3⭐ H的成分0⭐纯剧情向 音乐5⭐
真的没有不适宜内容,只是对于生si观的讨论和我的个人理解,求过吧审核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