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渣翻】雷克果罗Lekgolo(番外)马格雷克果罗——猎人
原文来自Halopedia词条Mgalekgolo
网址:https://www.halopedia.org/Mgalekgolo
“他们可怕且易怒,他们喜欢砸东西。”——Bungie
Mgalekgolo(Ophis congregatio,组合之蛇)是雷克果罗的组合形态,他们聚集在一起以指数级提升智力、力量和机动性。在无数雷克果罗聚集体中,马格雷克果罗或者猎人是最出名的。这是一种重装攻击形态的聚集体。讽刺的是,马格雷克果罗其实是最不常用的形态,但由于其强大的作战能力,他们经常会被星盟部署。虽然“Maglekgolo”一词仅用于描述雷克果罗的这一种聚集体,但有时也会用来描述其他形式的聚集体,例如操作圣甲虫或放逐者歌利亚号的雷克果罗。
历史
“猎人过来支援我们了,神风烈士。他们将与我们并肩作战。”——05特区战役期间的一位向菲力欧特种部队士兵
星盟成立后,早期对博爱之城无畏舰上发光体(Luminaries)的逆向工程实验将星盟带到了向菲力欧Urs母星系附近的雷克果罗家园Te。他们本以为能找到先行者遗迹,却发现行星外的轨道环残骸里有雷克果罗人的巢穴。几千年来,这些先行者遗迹是雷克果罗人的食物,轨道环本身就是由雷克果罗消化和破坏的产物。
出于对雷克果罗“亵渎”先行者遗迹的愤怒,星盟开始对雷克果罗开展军事行动。在发现难以消灭这种生物后,神风烈士Jeht 'Lcmutee前往Te的卫星Rantu对雷克果罗开展研究。在那里他看到了雷克果罗通过聚集形成支撑的双足形态与之作战。他看到了聚集体的潜力,并回到博爱之城建议将雷克果罗纳入星盟。但这一过程遭到雷克果罗的抵抗,但还是在向菲力欧飞船的降维打击和灭绝的威胁下妥协。这一事件被称作“雷克果罗的驯服”。星盟可能将沙库伊人的盔甲用于马格雷克果罗的设计之中。
装备重型装甲和突击炮的马格雷克果罗作为突击部队在星盟服役。许多参与了人类星盟战争。在大分裂期间,大多数马格雷克果罗都站在向菲力欧一边。也有雷克果罗留在原星盟阵营,原因不明。
在人类星盟战争后,许多马格雷克果罗加入朱·穆达玛的星盟继续与人类和向菲力欧交战。剩下的依旧忠于提尔·瓦达姆和向菲力欧之剑。还有一些加入了瓦塔·贾加特的佣兵组织,并参与了对Ealen IV的袭击。而放逐者麾下的马格雷克果罗要更有侵略性,疑似是被迫服役。他们在第二次方舟之战中对抗UNSC火灵号。在长矛破坏者行动中,一艘由放逐者马格雷克果罗控制的先行者绝望级战斗机重创了火灵号。
在2560年Zeta光环战役中,士官长遇到了许多为放逐者服务的马格雷克果罗,他的新AI,武器,对士官长将其称作猎人感到迷惑,不知道这些人是谁,不够后来她也不去纠结这些问题。其中一个悬赏任务的目标是击杀一对叫Myriad的猎人,他们比其他聚集体更有独立性。另一对马格雷克果罗被部署在营救费尔南多·埃斯帕萨的竞技场二层(那地方叫啥名字我忘了)。
描述
文化
马格雷克果罗几乎不与向菲力欧人以外的物种交流。他们对“小”种族不感兴趣,甚至是蔑视,就和蔑视敌人一样。
解剖和生理学
马格雷克果罗不是一个单体生物,而是橙色小型鳗状的雷克果罗集合而成。几十个雷克果罗在身体和神经上相互结合,形成一个有共同意识的聚集体。
马格雷克果罗是人类星盟战争期间最常见的战斗形态,但实际上这是雷克果罗社会中较少见的形态,只在星盟内沟通时才会采用。他们的主要战术与猎杀小队(Hunter-Killer)相似,因此也被称作猎人。他们的组合神经网络对周围环境非常敏感,且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战斗单位进行思考和工作,甚至不需要对话交流。他们甚至可以在没有“看到”敌人的情况下发现目标,即使在他们的背后。
马格雷克果罗不用声带说话,而是震动身体发音。他们能魔方其他生物的语言,让人“感觉到”而非听到。他们在星盟里安静的性格可能是因为难以与其他种族交流。一些已知的马格雷克果罗的名字似乎在暗示他们使用非常简单的元音和少量辅音。
马格雷克果罗站立高度在12到13英尺,但在战斗中会蜷缩降低身高到8英尺以保护脆弱的脖子和中部。他们使用集成到装甲上的突击炮战斗,并携带一个两吨重的盾牌,该盾牌材料与星盟船体所用材料相同。他们的装甲有8厘米厚,盾牌更厚,可以免于星盟和人类几乎所有形式的等离子和弹道武器的伤害,盾牌也是一种强大的近战武器,能够在近战中粉碎几乎所有敌人。然而,他们的重型装甲无法抵御反坦克武器,包括M19 102毫米高爆地对地导弹、M149麦哲伦无后坐力炮和90毫米滑膛高速炮。当然,有些装甲薄弱的地方,如下背部很容易受到常规武器攻击。但其体型和速度让对手很难命中这些地方。他们手臂的盾牌是UNSC早期原型盾牌的研究灵感来源。
马格雷克果罗使用的突击炮有两种模式:发射燃料弹或者发射光束。
纽带兄弟
当一个马格雷克果罗长的过大时,聚集体会一分为二,形成两个独立的马格雷克果罗聚集体。这两个聚集体会共享一种极其亲密且神秘的纽带联系,被称作“纽带兄弟(bond brothers)”或“搭档(mates)”。分裂的马格雷克果罗的背后会有尖刺。这些分裂的聚集体会同时投入战斗:当你看到有一个马格雷克果罗,总会有另一个在附近。如果其中一个纽带聚集体被杀,另一个将进入疯狂状态,就如吉拉汉尼人的狂暴状态一样。然而,如果过一段时间不管,就又会回到原来的战斗模式。曾经一个马格雷克果罗的纽带兄弟被杀,他陷入疯狂杀死了坠毁的光芒感知号(Radiant Perception)上的队友,最后自杀。
命名规则
马格雷克果罗名字由三部分组成:人名、纽带名和血统名。用罗马字母或拉丁字母书写时,这三个名字可以转置为一个单一名字或空格分隔。
人名:聚集体“出生”时所给的名字。
纽带名:纽带形成后获得。如Igido Nosa Hurru 和 Ogada Nosa Fasu。
血统名:表示其遗传,是祖先中最著名的马格雷克果罗的名字。如果一个马格雷克果罗到了一定的地位,他的后代将以他的名字作为血统名。
军阶系统
和大多数星盟不同,马格雷克果罗没有明显的军衔之分,这表明他们拥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意味着他们可能处于更高的级别。在西格玛·奥克坦纽斯 IV战役中,马格雷克果罗负责守护蔚蓝海岸城市里的水晶,这颗水晶后来被蓝队夺回。在此期间一个马格雷克果罗踩死了一个齐格亚尔人,这表明雷克果罗聚集体对其他生命的漠视,他们通常认为这些人是累赘而不是盟友。在奥星冲突期间,一些马格雷克果罗显然指挥着低级向菲力欧人,甚至可以因为不服从命令而下杀手,这都表明其在军队中拥有较高的军衔。
在新蒙巴萨战役期间,马格雷克果罗以颜色不同的两种形式出现:普通的蓝色装甲,装备一门突击炮,可以发射连续的燃料射线;金色装甲的马格雷克果罗装备有能发射燃料炮的突击炮。
2559年,放逐者内存在有马格雷克果罗队长这一职位以领导聚集体。他们直接领导其它聚集体,当其身处战场时,在场的马格雷克果罗能以全效率进行作战。一些在朱·穆达玛手下的马格雷克果罗被授予蠕虫领主(Swarmlord)的头衔,他们在UNSC战区中作为模拟敌人而实装。
花絮
开发笔记
《光环:洪魔》里提到,提到马格雷克果罗拥有皮肤和突出的脊柱。这是错误的,因为他们是蠕虫的聚集体。但不排除他们会在外侧分泌皮肤膜来防止伤害的可能。在《光环3》中,在背部装甲被击破后可以看到金属柱,也许是用以支撑用的“脊柱”。奇怪的是,在2010年重新发行的小说中,对马格雷克果罗身上有骨架的描述被保留了下来。
《光环2》本来想在异教徒阵营里加入马格雷克果罗。
马格雷克果罗的灵感来自于《马拉松》系列里的Pfhor Hunter,以及Drinniol或Hulk。但Pfhor Hunter是动力装甲士兵,装备肩扛式加农炮而非手臂加农。Drinniol还启发了沙库伊人的设计,这本是《光环:战斗进化》中的设计,但被砍了。
在《光环3》中,没有马格雷克果罗以士官长战友的形式出现,因为Bungie不想让其在两个阵营里服务来干扰玩家的认知。
尽管他出现在《光环:斯巴达突袭》封面上,但并未在游戏里出现。
《光环 传奇》的《决斗》动画中,马格雷克果罗至少50英尺高。官方解释是,猎人的外表会因重力和环境而变化。
游戏玩法
在与马格雷克果罗的战斗中,玩家可以跳跃冲锋近战攻击,或者跳到侧面或上方时期背部装甲暴露在霰弹枪或手雷射程下,这样可以降低死亡率。但这种策略在《光环:ODST》不奏效,不过一样可以在合适的时间绕后。
在《光环3》中,猫鼬号可以创死马格雷克果罗。
在《光环:战斗进化》中,马格雷克果罗不会受到燃料枪的伤害,可能是为了防止误伤,也可能是玩家没法在战役里使用燃料炮。
马格雷克果罗有等级标签,一种叫“Hunter”,另一种叫“Hunter major”。
在《光环:战斗进化》中,手枪或狙击步枪射到任何无装甲的地方都会杀死马格雷克果罗,因为这些暴露在外的肉被判定为他们的“头”。
在《光环2》中,如果将其推向队友,则其质量可能会把队友压死。这有时可以在朝圣之旅关卡中看到,队友马格雷克果罗会意外将向菲力欧人压死在墙上。(深有体会,和两个猎人同时出门,然后在中间被夹死)
在《光环2》中,不可能通过近战杀死或伤害马格雷克果罗。
在《光环:战争》中,马格雷克果罗的盾牌可以弹开在别的游戏里足以杀死他们的炮弹,如亡魂号和天蝎号的炮弹。
《光环:致远星》里的猎人模型贴图有较大改变。纹理更细,盔甲上有先行者的符号和徽章,头盔看上去像是有眼睛。
马格雷克果罗在《光环:致远星》中也更硬,能够在多次爆炸甚至是电浆手雷袭击中依然存活。背部装甲更硬,更难暴露弱点。当遭受攻击时,会举起盾牌覆盖脖子和中部,以免受火力袭击。并且不太可能将背后暴露给玩家。
在《光环:致远星》中,如果过马格雷克果罗近战攻击没成功玩家屏幕会抖动。
《光环:战斗进化周年版》的马格雷克果罗用的是和《致远星》一样的皮肤,不过个头是后者的一般,腹部虽然有装甲,但没什么用,就和原版一样脆弱。
《光环4》里的马格雷克果罗近战攻击速度比前作快,和致远星一样,近战的错身而过也会让屏幕晃动。
《光环2:周年版》中,马格雷克果罗获得了全新皮肤,同样也带有腹部盔甲,虽然这没有任何防护效果。
《光环5:守护者》中,马格雷克果罗的杀伤力比前作要大得多。近战几乎不可能躲闪。拥有两种突击炮射击模式。血量似乎也更厚。当一个聚集体被杀后,另一个将陷入疯狂,发出绿色的电火花,更具侵略性,并在射击时进行连续射击。
《战斗进化》与《ODST》中玩家可以绕开猎人,因为他们处于“沉睡”,除非发出噪音将其唤醒。甚至《战斗进化》中控制室下方关卡里可以用狙击枪打出双杀。
《战斗进化》中载具撞击很容易对猎人造成伤害,所以他们会主动避开载具。
在《战斗进化》里,猎人面对感染型洪魔时通常会选择射击而非近战,很容易被洪魔干掉,可能是因为其体积让猎人很难瞄准。
《战斗进化》中,猎人比后面的作品都要弱,甚至是传奇难度,都可以射击未被装甲覆盖的部分一枪击杀。
后来的版本中,在没有火箭筒时,对付猎人的最佳策略是用电浆手雷粘住他们,爆炸会破坏背部盔甲,暴露弱点,但仍然难以杀死。
在《致远星》的新亚历山大关卡中,玩家会与四名猎人战斗。房间里有火箭筒,足够应付。
《ODST》相比其他作品猎人相对容易对付,这可能是反映了玩家不再是斯巴达战士而是ODST的事实。至少通过电浆雷炸掉背部装甲后不需要太多火力射击弱点就能将其消灭。但相同情况下《致远星》里的猎人就很难杀死。
当没有火箭筒或燃料枪时,对付猎人也可以用霰弹枪,特别是背部装甲被破坏后。不过需要近距离引诱猎人冲锋,让其暴露弱点,用霰弹枪集中火力攻击。在《致远星》的ONI长剑基地和秋风之墩任务里,玩家都能在猎人附近找到霰弹枪。
其他
与星盟的大多数种族一样,马格雷克果罗的血液与人类不同。他们的血液是明亮且带有荧光的橙色,似乎非常粘稠。据说血液还有很强烈的烧焦塑料味,暗示其组成与人类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