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吹随想】名为青春的选择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相传这首诗为杜秋娘所作,它不仅是以劝诫的口吻告诉还拥有少年时的所有人,时光易逝,快乐美好的青春光阴要加倍珍惜,也是以怀念、感伤的口吻在讴歌着每一个人都曾拥有过的青春年少。然,并不是所有人的青春都能快乐、无悔地度过。就像大壮在《我们不一样》中唱过的那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境遇”。这些不同的境遇映射到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就呈现出了纷繁复杂的世界,但对于我们每个个体来说,却只能亲身体验到其中的一种。不过无需为此感到遗憾,人生有限,艺术却有无限的可能。通过优秀的作品我们将有机会一窥别样的青春可能性。而《吹响!上低音号》(以下简称《上低音号》)就正是这样一部,在呈现力争拿到全国吹奏大赛金奖的吹奏部故事的同时,为我们展现多样青春可能性的群像作品。

这样一部优秀的讲述青春故事的群像作品中,只要你去细心体会就能发现各种各样的青春主题。而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其中之一,选择。用《我的脑内恋碍选项》中的话来说“人生就是选择”。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做出不同的选择,才会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不同的青春。而对于在青春之路上摸爬滚打的我们来说,学会做出不让自己后悔的选择,是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步。
在《上低音号》这样一部以社团活动为背景和叙事主线的作品中,角色们需要面临到的最艰难的选择,莫过于三年级生的学业和社团活动间的冲突了。而被这个两难的问题困扰的角色主要有三个——斋藤葵、田中明日香和黄前麻美子。

我们先来看葵酱(我还挺喜欢这位学姐的,请允许我叫她葵酱)。作品中对于葵酱的正面描写相对来讲篇幅并不多,在剧情中的作用也更多的是充当背景板。而戏份最多的地方是在第一季的第七集《爱哭鬼萨克斯》中。葵酱是整个作品里唯一一个正面的出于自己的意志,选择放弃吹奏乐的人。她放弃的理由也有正面的解释。“再像这样进行下去的话,我就考不上志愿的学校了。”如此简单、现实、而又残酷的理由,但是却十分合情合理。这对葵酱来说看似是个残酷的结果,毕竟放弃了自己心爱的萨克斯。

萨克斯在葵酱的手中闪闪发光,表明葵酱的内心其实是非常喜欢吹萨克斯的;而萨克斯的出气口(我并不知道具体叫啥,,姑且先这么叫吧)隐隐约约映出了葵酱的面容,曲面上的模糊效果暗示了她此时不舍而又无奈的复杂心情
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在我看来,比起选择的结果,选择本身的动机更为重要。同样的选择可能会因为很多因素呈现出不同的结果,而做出选择的动机会影响我们面对这些结果的心态,因此才更为重要。从剧集之前的铺陈来看,葵酱中考失利一直是困扰她的一个心结,而如果自己只是随便划划水,对于去年没能被自己成功留住的部员来说也是极大的不尊重。在把对学业成功的渴望和吹奏乐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放在天平的两端对比过后,葵酱得出了结论。她只能放弃了。哪怕这个部已经和去年大不相同,只要留下来就一定能享受到之前梦寐以求的充实社团生活,她也只能选择放弃了。因为对于她来说,高考成功考上心仪的大学才是最强烈的愿望。所以,即使是用假话来安慰自己也好,她才能在第一季第七集结尾处和晴香说:“果然我也没有那么喜欢吹奏乐。”

所以她才能在久美子他们挺进全国后,面带微笑的专程去名古屋听他们的演奏。否则的话,我认为她只会偷偷的躲在家里,一边抹眼泪一边从嘴里挤出那句北宇治祖传的“不甘心地要死了”吧。然而没有否则,葵酱是幸运的,放弃吹奏乐之后学业也确实在稳步进步,她没有为自己的选择后悔,相反她在追寻自己的目标的道路上不断奔跑着。

黄前麻美子但是对于黄前麻美子来说,她曾经做出的选择可能还是给自己带来了不小的麻烦。麻美子虽然不是北宇治吹奏部的成员,但是她对于选择这个主题的表达至关重要。她和久美子之间的姐妹情,从一开始的隔阂到后来的理解和释怀,对久美子和明日香学姐的关系也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麻美子在自己高三的时候也面临着和葵酱一摸一样的选择题,学业和吹奏二选一。看似是同样的题,两个人做出的选择看似也一模一样,但是实质上却有很大差别。这最大的差别还是在于做出选择时候的心态。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选择学业,绝对不是麻美子能够真正认同的一个决定。这一点在第二季她和父母爆发冲突的时候就能看得十分清楚了。正是因为她没能去全力以赴的追求自己真正认同的未来,所以才会在多年以后后悔莫及,以至于在即将大学毕业之际放弃学业,重新追求成为美容师的梦想。其实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确实有些任性,但是我认为这不意味着,没能做出相对正确的选择这个锅应该全部丢给麻美子。首先,从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出,久美子的家庭很可能是爸爸在外上班养家、妈妈充当全职主妇这样的经典日式家庭。强势的父亲和温柔但尊重父亲决定的母亲确实让麻美子很难不去给久美子做这样一个“好榜样”。其次,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懂得向无可奈何的事情低头,也确实是一种不能说错误的选择方式。再者,做出这个选择之后没人知道它的结果是好是坏,万一麻美子学习突飞猛进,真的考上了心仪的大学还会有她后悔的这个桥段吗?我看未必了。所以我们不能单纯的从结果的好坏来批判一个人物的选择。但是不同的选择之间虽然没有对错之分,我认为还是有高下之别的。麻美子这样选择的最大隐患就在于屈从别人意见而勉强认同的背后是有着后悔、逃避的余地的。我高考了,我失败了,但是我很可怜,因为是父母迫使我这样选择的,责任不在我。虽然客观上来看,后悔也情有可原,但是实质上还是推卸了自己失败的责任。这也是为什么久美子的爸爸会对麻美子的要求十分恼火的原因。


而在讲述选择的这个篇章中,无论如何都不能跳过的就是我们既有魅力而又十分神秘的明日香学姐了。在面对学业和社团的选择的时候,强大的明日香其实拥有葵和麻美子都不具有的第三个隐藏选项——用绝对的硬实力完美兼顾学业和社团。其实最后明日香也是这么选择的。果然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就是可以“我全都要”啊。咳咳,不开玩笑了。但是坦白讲,这个第三选项成功的概率有多大吗,真的没多大。因为明日香在全力备考为和妈妈的谈判做准备的同时,也妥妥当当的安排好了自己退部之后的事情。这说明,她自己也知道不成功便成仁。这样一来,当时在退部之路上越走越远的明日香就像是麻美子的翻版一样。看到这一切的久美子知道,如果再不做点什么的话,这位自己最喜欢的学姐一定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像自己的姐姐那样追悔莫及,而到那时一切挽留的话语都不再具有意义,所以她必须对明日香说出她所有的心声,否则她也只能在将来的某一天像那天早上在电车上落泪一样,再次落泪。这就有了我们看到的这一段非常精彩的久美子和明日香学姐的对手戏。

这里可能有同学会问,那即使这样假如明日香没能回归成功,屈从于母亲意志的她不还是和麻美子做选择时没有区别吗?确实,但是这两个人所面对的外部环境是截然不同的。久美子的父母虽然对于麻美子的任性心存不满,但是还是能理解孩子的想法的。但是明日香学姐的母亲却截然不同。

明日香的母亲是一位单亲妈妈。她认为自己完全地独自的抚养了明日香当然有权帮她做决定。很多观众可能会觉得难以理喻,甚至觉得这位母亲可能有病。其实从心理学上讲,这是控制欲过剩的一种表现。对女儿将来的担忧源于她的爱,但是过剩的控制欲让她在明日香做出不符合她期待而自己又无力改变的决策时,变得十分恼怒甚至有暴力冲动。但是在这之后她对女儿的那份爱又让她觉得自己的暴力行为十分不妥,从而光速道歉,可谓十分病态了。在面对这样的母亲的时候,想必明日香早就懂得了,想要从这种源于母爱的控制中摆脱时不可能的。不是她自己不知道怎么选才能让自己不后悔,而是她不愿意让整个吹奏部的全国大赛在自己母亲的影响下,为自己的不后悔陪葬。
好在神一般的明日香完美的找到了隐藏的第三选项,这样在这个关于选择的故事上,我们才看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Happy Ending。

三个角色,三个关于同一个选择的不同故事,屈从父母选择学业、权衡利弊专心高考和为了自己心爱的事物而顽强努力。京阿尼通过《吹响!上低音号》这部作品,向我们完美的展现了一段关于选择的情感充沛的青春旅程。它告诉我们,青春的选择不要后悔,因为少年人应该懂得:

而这份选择面前的倔强、这份笃定、这份心气,不正是青春少年时的精髓吗?
做出了青春的选择题
そして、次の曲が始まるのです(下一曲开始了)。

作者:轻神经
修改:磷钇
发布:京阿尼语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