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渡沁水,破釜沉舟!韦孝宽大破尉迟惇十万大军
上期说韦孝宽带大军直往相州欲平定尉迟迥,到了武陟却被尉迟惇的十万大军阻挡在沁水河畔,这令韦孝宽很难受呀,因为他的战略思想是要快,拖的时间越久对他越不利。正在韦孝宽焦头烂额的时候,监军独孤熲来了。
韦孝宽是主帅,而独孤熲是监军,他俩的关系就像李云龙刚见到赵刚,那是一百个不待见,何况独孤熲来了之后,还催他赶快进攻。
这不废话么,这条河要是好过,我还用你催?

韦孝宽刚要发飙,当他听了独孤熲的计划后,瞬间改变了对这个年轻人的看法。从计划中,韦孝宽发现独孤熲是一个头脑清晰、思维缜密的将领,他兴奋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帮他打破僵局的帮手,韦孝宽转怒而喜。
韦孝宽按照独孤熲的计划马上开始行动,他调集手下在沁水上做了一条临时木桥,准备让大军从桥上过河。这个招数对于尉迟惇来说并不新鲜,看到韦孝宽在修桥,他准备乘机捣乱,从上游放下了一堆泼了油的木筏,想用火攻将桥给烧掉。

但他的愿望落空了,因为独孤熲对他的计策早有准备,在韦孝宽修桥的时候,他已经在上游埋上了秘密武器——土狗。
什么是土狗,简单来说是一种上头尖下头宽的工程制品,用来挡住所有尉迟惇放下来火攻的木筏。
沿着这条临时搭建的木桥,韦孝宽的大军源源不断地来到了河对岸。
整个过程很顺利,因为尉迟惇被打懵了,慌得不行,呆在那里看傻了……

看到韦孝宽的军队过来,尉迟惇觉得自己人多需要时间展开,所以就等于多给了韦孝宽一些时间,让他把更多的人渡过河来。能想出这么蠢的策略,也不知道这些年,尉迟迥是怎么教这个儿子的。
韦孝宽的军队得以成功渡河并集结休整,随时都可以进攻。不过对面的尉迟惇终究人多势众,接下来仍是一番苦战。
而这时独孤熲做了一个谁也想不到的动作,他效仿项羽破釜沉舟,命人将刚刚大军跨过的浮桥给烧了!

独孤熲环视着目瞪口呆,注视着这一切的将士们,斩钉截铁地说:“此战有进无退,有死无生!现在已经没有了退路,只能背水一战,想活下去只能打败前面的军队!”
韦孝宽惊异地看着这个年轻人,他跟独孤熲接触的时间并不长,但短短几天之内却给他带来了很多惊喜,不由得感叹,长江后浪推前浪。
全军上下看着唯一的退路,已经化为残骸。要么胜利,要么死亡!

死亡的恐惧转化为求生的斗志,战士们的战斗力猛增。韦孝宽把握住独孤熲激励将士们的节点,身先士卒向着尉迟惇部发起冲锋。
此时尉迟惇并没有意识到面前这支部队会有什么不同,只是觉得他们傻傻的,将后路都给烧了。在他看来这些人都会成为自己的刀下鬼,而且还不会有漏网之鱼,随即他也下令部队迎战。
但他没意识到,在他刚开始下令后撤的时候,韦孝宽在前进,在他下令进攻前,韦孝宽已经带着人马冲杀过来了。

反应速度总比对方慢一拍,就把握不了战场的主动权。
韦孝宽的军队处于绝境,他们没有退路只能战斗,所以杀起人来异常凶猛。而尉迟惇的部队是有退路的,他们可以选择撤退,所以用不上全力。
战争给尉迟惇上了惨痛的一课,不过他却再也没有机会去领悟了。他看到自己手下的士卒,在对面军队不要命的冲锋之下迅速土崩瓦解。

经过短暂的失神后,他马上玩命地向后跑,留下了十万士兵在死亡的中挣扎,被消灭殆尽。
没有了主帅的部队,韦孝宽的大军杀起来更是砍瓜切菜般顺利。韦孝宽一鼓作气,在攻破尉迟惇大军后,挥师来到邺城城下。
韦孝宽静静地看着邺城,上次他受命来此,仅带了几个随从,没能进城,但这一次他带了数万大军,誓要打进城去。

之前的胜利没有令他喜悦和轻敌,因为守在面前这座城池里的人,才是他真正的敌人。现在他要面对的不是头脑简单的尉迟惇,而是百战老将尉迟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