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布析─《战祸》19、20集小评(古原谱写破邪传)

2021-12-12 18:15 作者:一片綠葉  | 我要投稿

    〝这档跟斩魔录有一样的问题,缺少各线横向连结的枢纽,八歧邪神的确是各线要面对的大问题,但是各线依然各自为政,没有一个居中斡旋把剧情黏合的人物跟剧情展开。

 

    八部众本来应该肩负起把各线统合的任务,结果编剧除了正在进行的龙首解放,还加上八部众的过往,让该聚焦的八歧复活沦为次要。

 

    本就缓慢的节奏又更慢了,如同一篇篇的短篇故事集锦,只能当作是八部众的番外篇看待了。〞布析─《战祸》3、4集小评(天邪众戏路分析)就提过的问题不幸完全命中。

    

    故事的编排就是八部众集锦,龙首解放成为次要,如果故事能讲的像红冕七元一样流畅,那问题还好,不过如同鬼麒主所言:「八部众实在都很难相处啊。」

 

    红冕七元尚有兄弟感情居中连系,八部众则是独立个体,互不所属,各自的故事相互独立,这就很考验编剧如何在有限篇幅里讲故事的能耐,就结果来看,令人大失所望。

 

    在御天者计破地冥时,以为要描写御天者率领八部众布下天罗地网,成就八歧霸业,没有。

 

    在鬼麒主出来跟儿子痛陈玄尊才是万恶渊薮,大快人心,「吾儿啊,让人心悦诚服,是正道的迂腐;让人不得不服,才是为父的手腕啊。」(战祸第4集)

 

    满心期待八部首智终于要发威,统合八部众给正道迎头痛击,没有。

 

    一切只是嘴炮。

 

    八部众如同一盘散沙,放任龙首被破坏,就剧情架构而言极为松散,几乎没有任何统整,剧情大纲放任各线编剧填空。

 

    斩魔录下的问题在这档放大数倍,各线只是依附在名为「八歧」的皮相,实则根本没人关心八歧,而八歧对部下也没约束力。

 

   明明八部众灵魂受到八歧永世禁锢,但完全看不出威胁,就灭世魔头出场前的铺陈,极为失败。

 

    八歧根本好好先生来着,一定是玄尊抹黑造谣带风向。

 

    现在戏里表现的氛围就像是:「我家玄尊那么乖,一定是八歧带坏他!」观众明确体验到玄尊的恶,却丝毫感受不到八歧的灭世压迫。

 

    我不晓得编剧是想打造出什么样的魔头,才会编写出这样的剧情。

 

一、古原谱写破邪传

 

    收档竟然是放古原争霸八人,「古原争霸将开启破邪传说」,不过看道友的讨论最多的是剑非道跟红尘雪的位置是不是放反了?必须说,片中放的是对的。

 

    剑非道是代表任平生参加,任平生的玉枢令是单锋。

 

    红尘雪是代替天剑老人,天剑老人的玉枢令是剑。

 

    圆公子见到红尘雪是这样说的:「天剑老人学有专精,如剑中松柏,令尊在剑界,可谓执牛耳之敬重地位,故玉枢令赠予天剑老人,实至名归。」

 

    叹希奇也讲:「当年,天剑老人等一批剑界名宿,召开赋剑流觞,最后因对剑道的见解不同,而分道扬镳,天剑老人、任平生转以单锋剑追求剑道之极。」(古原14集)

 

    夸幻送玉枢令给天剑老人,是因其为剑界名宿。

 

    任平生是以单锋闻名,剑非道拿到「天」字玉枢令,天字是单锋,叹希奇退隐再出特别强调过:「古原争霸,还将单锋列在天首之位。」(仙魔第7集)

 

    所以片中内容没错,剑非道的确是代表单锋、红尘雪代表剑。

 

    这跟他们本身擅长的武器无关,而是取决于他们古原争霸时所持的玉枢令。 


    八歧龙首有八种属性,目前有两个属性已被云徽子毁灭,分别是盲剑林的雷与风之谷的风,这两个属性分别对应皇旸耿日跟荣百年,领域是奇跟术。

 

    正巧这两人虽然尚存,不过不能当做战力,耿日的实力已经降到三线,难堪重任;荣百年跟素还真还在泥婆暗界,不能算进来。

 

    编剧巧妙的排除此两属性,就不用处理这问题,八歧已回归四颗龙首,尚有两颗不知能否顺利回归。

 

    如果编剧真打算用玉枢令的属性对照八歧龙首属性,那可能剩下领域的会组团围殴八歧吧。

 

    单锋

 

    台面上尚有斩获、无端,如果玄尊当初叫奉天到昊正五道守护命夫子不是乱唬烂,万剑天狱可能真有些效果。

 

    

 

    台面上最强就属鬼族少主帝龙胤,可能是玄尊埋下的伏兵。

 

    

 

    台面上满满的剑者,跟八歧最有关的就云徽子吧,还是跟玄尊有关。

 

    

 

    目前尚无人选,霹雳弓兵幸运E,要找到活人又够强的很有难度。

 

    

 

    台面上就属一直升级的乐寻远最为符合,地冥给他进入地狱无常天的令钥不会是为这吧?依然算玄尊的伏笔。

 

    

 

    台面上用刀最符合是恨吾峰,不过他是道皇一脉的青阳子所救,总算有不是玄尊的人马了。

 

    然后由人之最一页书领军打八歧,这阵容很豪华,够给八歧面子了,玄尊对八歧好好,再加一大票助拳打扎的,八歧乖乖吃便当吧。

 

    话说单锋、枪、剑真缺人,红尘雪能以一挡三,她还有天迹亲送的玄尊密笈,正宗玄尊传人呢!


    我想此时重提古原争霸是为接线吧,因为有两个未来之灾都断在古原,一是浮动山城、一是冥帝之祸。

 

    梦不觉在古原收档坐上宝座后就毫无戏份,素还真在仙魔第6集前往泥婆暗界消失偌久,等到八歧收线,浮梦山城应该会正式上线。

 

    冥帝之祸从应笑我死后就成笑话,不过看来编剧还没放弃,不然不会借地冥重提冥帝之祸,「眩者创造闇影的目的,还事关冥帝之祸。」(战祸12集)

 

   现在闇影握有冥帝单锋跟冥帝精华、冥帝枪应该在鸿雪手上、冥帝刀跟弓在芙女身边、冥帝剑下落不明,这线也可能在八歧收线后重新包装再利用。

 

二、末御双邪王的尾声

 

    末、御双邪王的故事很完整,尤其末邪王的故事横亘数档,从大漠苍鹰再出到现在收尾,明明架构很大,看完内心却平静无波。

 

    就剧情组织与铺梗,末邪王的故事并不比地冥剧情转折来的逊色,不过两人引起的回响天差地别。

 

    除了角色占的篇幅差距外,更重要的是末邪王的故事没有价值冲突的碰撞,剧作家明言:「冲突本是戏剧的本质,任何戏剧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互相对立的冲突而产生,要谱写最精彩的剧本,就需要营造更极端的冲突、更极致的混乱。」(仙魔45集)

 

    荒漠孤鹰对末邪王既是恩人也是仇人,是他保护鸑变迦罗,也是他之死(实际上没死,被玄尊所救,害我觉得是不是玄尊布下这一连串阴谋,想想未来之眼的来源,玄尊很有动机喔)

 

    导致鸑变迦罗投入八歧阵营成为末邪王,在示流岛战役命丧荒漠孤鹰与尊佛传人连手,开启后面的连锁悲剧。

 

    寒娘为报仇远渡重洋死于荒漠孤鹰之手(寒娘怨念成为风末之灾的来源,玄尊真不是故意吗?越来越可疑了)

 

    他不忍同为风之一族曝尸荒野,欲将其收埋,却发现她已有身孕,念在生命无辜由刧红颜救出,这就是肥龙小乐。

 

    而荒漠孤鹰跟龙首一同封印在风之谷,劫红颜则完成荒漠孤鹰遗愿将密钥封在小乐身上,欲解龙首,必杀小乐,荒漠孤鹰此举是杀非救,只是想不到最后面临抉择的,是鸑变迦罗本人。

 

    另一方面,末邪王策王大漠苍鹰之弟未成,风之谷惨遭地冥灭族,结果地冥为了天迹弄巧成拙,让末邪王策王大漠苍鹰,两人互相害死对方的儿子,荒漠孤鹰好心成坏事,恩人变死敌,就冲突的梗够了,不过编剧写的太平,没有任何激起冲突的爆点。



    明明坐拥大批一等食材,却煮到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戏里明明很多地方稍微处理就能激化冲突,把末邪王痛失小乐的情绪累积上去。

 

    像几次跟大漠苍鹰争夺意识,可以趁机带出末邪王对家庭、朋友的想法,大漠苍鹰能当镜射面,透过他对荒漠孤鹰的想法映射小乐对鸑变迦罗的印象。

 

   利用他跟天迹的相处反射末御双邪王友谊的结局,鲁迅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用大漠苍鹰让鸑变迦罗的形象跟价值观立体,如同地冥跟君奉天两次的对话,导致地冥价值观毁灭,「眼前是末日,身后也是末日,我又能回到哪里呢?」(斩魔52集)

 

    大漠苍鹰是当头捧喝最好的人选,可以把两人意识之争升华,并预先埋下伏笔,让观众知道末邪王只是渴望亲情、渴望家庭。

 

    他是八部众,但在这身份之前,他是丈夫、是父亲,反正都要为儿子怠工,至少演好演满。

 

    小乐不该这样呆呆的配戏,虽然一边要补风之一族的恩怨,戏份有限。

 

    不过看看左丘默,戏份一样少的可怜,编剧不也用宣城梦掾讲一段秃笔翁与默端的故事,「此笔血泪,作者已流尽,其中仅存的旧梦回忆,吾不忍打碎。」

 

    小乐不是有一段到市场遇到未知跟玻璃救星的戏吗?

 

    都到市场,身为子控的末邪王不该好好孝敬儿子吗?

 

    虽然冰糖葫芦很老梗,但好用啊!在小乐心口痛时,不要傻傻站在一旁,「小乐,这还有几颗冰糖葫芦,如果心口痛时就吃一颗,就不会痛了,知道吗?」

 

    然后喂一颗给小乐,这个段子很重要,因为小乐死时要靠这个梗带动情绪,我现在把戏中的对话稍微改一下,

 

    〝「痛。」

 

    「来,阿爹这还有几颗冰糖葫芦,含着就不会痛。」

 

    颤抖的双手,缓缓将冰糖葫芦送进小乐口中,拥抱着怀中逐渐失温的稚儿,手中握着的那抹湛红,随着无力的双手,掉落尘埃。

 

    随着风声,「鸑变迦罗,你要记住那些人的样子!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沾染着小乐的血!你一定要为小乐报仇!一个都不要让他们逃掉!哈哈哈、哈哈哈──」〞

    

    与其搞悲愤,不如把绝望当做复仇的火种,以第二人称引导,会比剧中「鬼龙王约见。放任九婴加害小乐,这笔帐,我要一个一个替小乐讨回。」

 

    这段莫名插入的文白情绪更到位,不然就剧中的内容,我只能说无感。

 

    由御邪王执行最后一刀,也是可以发挥的点。

 

    编剧没用心在末御双邪王的友谊,这刀就失去戏剧效果,两人互相隐暪,只是直白的带过,没有以此为契机让双方有所冲突,冲突不一定真要动刀动枪,言词的机锋相对,更显风味。

 

    而不是为冲突而冲突,何况还没冲突到。

 

    闇禘的问题跟末邪王如出一辙,剧作家的剧本谱的挺漂亮,演出的效果差强人意。

 

    为煽情而煽情,不自然到尴尬的地步,编剧特意安排前后呼应的犴黔为兄挡一掌效果极差,观众感受不到一点真心,真的只是木偶念剧本,他们的相处怎么可以写的这么干巴巴?

 

     如果要这样写,还不如把他们的历程在无人榜回永夜剧场时用小人偶跑一轮,把他们的生命历程浓缩,用戏中戏表达他们一直是地冥剧本的一部份,说不定还能带点「天地苍茫,何处为家」的悲凄。

 

    既然把无人榜塑造成冥冥之神的忠实信徒,就该把这设定用到极致。

 

    戏中有一段无人榜疯狂吹嘘冥冥之神就是行,把闇禘气的不要不要的,就是很好的发挥。

 

    把地冥当做冲突激发点,由此导入兄弟两人错综复杂的关系。

 

    无人榜对地冥的信仰、对闇禘的内心触动;闇禘对地冥的厌恶、对无人榜的情感投射,以地冥树起两人对立的价值观,两人针对地冥引发彼此更深刻理解对方,他为何爱/恨地冥?

 

    地冥在他的人生中是什么角色?

 

    借由共同第三方开启碰撞,会比天外飞来的内心感触合情合理。

 

    编剧的人设不能一股脑儿灌给观众,是要透过剧本画面、声音、情境等媒介让观众走入,这才是讲故事不是吗?

 

三、地冥大礼包

 

    前面批完末御双邪王的收线,现在来称赞风仔的收线。

 

    在风仔用完第三次血闇冥诀倒下时,心想这收场也太潦草,风仔可是立志成为大侠的人,生前未能名满天下,死后至少要极尽哀荣。

 

    身为示流岛恩人,要求比照君奉天之死儒门的规格不为过吧。要播放随风的MV,然后造碑入护国寺,永世缅怀剑大侠风范,而不是草草的放大海,这很平凡耶!

 

    就在此时,等候许久的地冥大礼包堂皇登场!

 

    经过前面的示流智力毁灭事件,我其实对地冥大礼包是没有底的,我知道要打开风仔这死结,唯有地冥。

 

  可是对编剧而言,风仔在他心中是否那么重要,我不确定。

 

    如果要如此收尾,就剧情而言不是不行,不过我会很火大,相较于末御双邪王,他们的故事是很完整的讲完,只是讲的很烂,风仔更像是成就蝶月的牺牲品,还好,编剧的选择很明智。

 

    并且这段收尾令人惊艳,不止成就风仔,更重要的是成就地冥,弥补之前地冥匆忙退场的遗憾,画面语言跟情境、文白塔配在战祸算的上数一数二。

 

    以「膝枕」的画面开始风仔跟末日十七的再次相遇,膝枕象征信任、依靠、亲密、温馨与安宁,不管那种意象,在末日十七的生命中都不曾有过。

 

    「你要记得有一字,今生不可再轻易说出。」

 

    「什么字?」

 

    「『死』啊。」

 

    他诞生于死亡,生命的一切尽在执行死亡,他的生命意象全是算计、背叛、毁灭、苦难与折磨。

 

    邪说与离凡是他尝试人类感情的创造,他透过双子体验人类的情感,却也害怕自己的情感。

 

    当他听到离凡喊他「父亲」时,是不计手段毁灭他对「父亲」的幻想,那时,他害怕破碎镜中的自己,那个他不认识的多情人;此刻,他才能真正面对自己,享受片刻的宁静。

 

    「我叫剑随风,那你呢?」

 

    「叫我末日十七吧。」

 

     名字,代表什么?代表自身及他人认知自己的符号。

 

    地冥有许多称呼,最后他还是选择玄尊赐给他无尽苦难的名字──末日十七。

 

    「十七,你听好,务必谨记自己被造的意义,你是为了灭世、也是为了救世而生,为了这个任务,无论是谁阻挡在你的面前,殉道者十七号,不可却步。」(斩魔52集)

 

    不是他依然紧抓着帝父不放,正好相反,面对他、接受他、处理他、放下他,当他能坦然接受这苦难的一生,才会以此为名。

 

    玄尊以殉道者十七号赋予他使命,他已经接受并放下,不再受帝父束缚,直视生命的本质。

 

    「看到你的成长,我原以为离凡注定是一条异端之路,如今,也许成为剑随风,才是最好的剧本。随风吾儿,去吧,贯彻你纯粹唯一的道路,假以时日,你一定为父的骄傲。」

 

    与末日十七不同,风仔选择他自己创造的名字──剑随风,他跟地冥很疏远,地冥不知如何养儿子、风仔不知如何亲近父亲,他对离凡此名没有感情。

 

    末日十七认可剑随风的选择,原以为异端之路对他是好的,原来一剑随风才是他的真实想法。

 

    风仔想得到地冥的认同与实现对风氏父子的承诺,他做到了。

 

    一是接纳过往、一是重获新生,以接纳/重获、过往/新生,使用两组对照观念书写父子俩名字的意涵,看的出编剧有用功,就是最后结尾实在俗。

 

    短短时间那套句的模式我至少看过三次,从寒武纪退场时讲过一次、天迹送阿雪退隐时讲过一次、现在地冥再讲一次,是跟三掌断情一样要成为霹雳独有的「特殊老梗」吗?

 

四、杂谈

 

    鬼龙王跟鬼麒麟配戏后,总算形象有比较立体,只是似乎离八部首智、三界第一鬼智越来越远,还有鬼麒主看到女角就勾搭,跟他给离经看的录像是同一人吗?

 

    令人不禁怀疑到底倒了多少漂白水下去,千万别告诉我,鬼麒主是因为老婆死了打击太大才变成这样,他是很深情的,打死我都不信。

布析─《战祸》19、20集小评(古原谱写破邪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