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假名書寫原始日本語,以及用原始日本語訓讀漢文
əa, i, u, e, o都不變,讀音同現代日本語,除了u讀[u]。
ə[ə]=o2,假名寫作お2。
注意在詞末保留下來的e1,到了上古日語時期讀/je/。(聯想俄語的e和漢語官話的四等字)而在其他位置的e和o到了上古日語變爲i1和o1,即/i/和/o/。
濁音(包括連濁)很可能在元音變化前就已經出現。
不成音節的n寫作ん,但漢語借詞的n則成音節。在原始日本語時期,一些古音顯然已經傳入,一部分吳音可能也在此時期傳入。注意此時日語很可能不是音節等時語言。
筆者查不到多少關于動詞的資料,這裏自己隨便寫寫,以後補上:

*四段活用動詞(即輔音詞幹動詞)的連體型是-o。在上代東日本語和琉球語中有證據,如“降ろ雪”。構擬兩種可能的命令形出于上代東日本語的證據,反映在現代日本語裏則是よ命令形和ろ命令形的區別,比如消えよ・消えろ、せよ・しろ。
**四段動詞是輔音詞幹,其他段都是元音詞幹。“爲、往、死”三個詞似乎本來都是四段動詞,但受到了元音詞幹的影響。現代剩餘的痕跡有“燃える-燃やす”等等。此外,“死”是漢語借詞,更早的形式是“死往ぬ”(しいぬ)。日本語本來的“死”保留在琉球語裏,有原始琉球語mawari-。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ある”結尾的詞同化于四段的る尾動詞。如“語る”來自“こ2と2ある”,因爲元音和諧規則,變爲かたる。這可能暗示“ある”本來也是四段動詞。
否定形式ぬ沒有未然形。但據上代東日本語的否定形なふ(可能是現代日語否定形式ない的來源),其未然形可能是な,又加上表示反復、繼續的助動詞ふ成爲なふ。
因此其活用可能和四段動詞相同:未然形な,連用形に(にす變成ず),終止形にす/ぬ(?),連體形ぬ/の(?),已然形ない/ぬあい(?),無命令形。
***re1和re2的區別在所有傳世文獻裏都消失了。加上ra行不立于詞頭,因此現代日語的re可能有rai, rəi(可能在某些方言裏əi變爲e2,如背se2/sə,枝ye2/yə,kətə-n(ə)-pa“言葉”亦有一變體ke2təba), riə, ria, re五個來源。在沒有證據(如あれる、あらし)出現前,可以認爲現代的re對應的原始形式亦是re。此處爲了和四段動詞的已然形相應,構擬元音詞幹動詞的已然形爲rai(來自動詞詞尾ru+已然型助動詞ai?)。

*據說形容詞的連體形另有他形,但筆者還未找到。已然形似乎是未然形+ある的已然形。
以下是筆者試用原始日語訓讀漢文的例子。爲了展示當時和語的情況,漢語詞全都換成了訓讀。
原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普通訓讀:子曰く、學びて時に之を習ふ、亦た說(よろこば)しからずや。朋遠方より來たる有り、亦た樂しからずや。人知らずして慍(いきどほ/いか)らず、亦た君子ならずや。
原始日本語:子曰く、學んひて時(と2き)に之(こ2れ)を習ふ、亦た說(よ2ろ2こ2)んはしきあらにすや。朋(と2も2)遠方(と2ほ2へ)ゆ/より來る有り、亦た樂しきあらにすや。人(ひと2)知らにて慍(いきと2ほ2/いか)らに、亦た君つ子(きみつこ)にあらにすや。
si ipaku, mananpite təki ni kəre wo narapu, mata yərəkənpasiki aranisu ya. təmə təpəpe yu/yori kuru ari, mata tanosiki aranisuya. pitə siranite ikitəpə/ika rani, mata kimituko niaranisuya.
*“方/邊”在上代是pe1,如前=目方=mape1,渡邊=watanape1。因爲此詞構詞時只後置,所以無法判斷是原本的e保留了下來還是ia演變成的。但考慮到可能是漢語“邊”的借詞,因此仍然構擬爲pe。
原文:知而不能行、與不知同。
普通訓讀:知りて行(おこな)ふこと能はざるは、知らざると同じ。
原始日本語:知りて行(お2こ2しな)はやいぬ/の/にすあるは、知らぬ/の/にすあると2同んし。
sirite əkəsinapa yai-nu/no/-nisuaru pa, sira-nu/no/-nisuaru tə oyansi.
或:知りて行(お2こ2しな)ほこ2と2能はぬ/のは、知らぬ/のと2同んし。
sirite əkəsinapo kətə atapa-nu/no pa, sira-nu/no tə oyansi.
*上代表示被動+可能形態的ゆ・らゆ(今日的れる・られる)是下二段動詞。構擬其原始形式yai, yai, yu, yuru, yurai。
**ə和a, o不能一起出現,因此行ふ(əkə-napu)被改作əkəsi(おこし)-napu。這裏的なふ顯然不是否定,其作用類似する,也許是に+あふ的縮減。
一些常用語彙:
吾 わ-れ・あ-れ(後者很有可能是漢語借詞)
汝 な-れ
何(what) なぬ-い
誰 た-れ
何- えんつ(古典日本語いづ-,現代日本語ど-)
比較現代朝鮮語어떤、어느(中世是엇던、어느)
如何 えか(に)
處 こ2(但“何處”是えんつく)
安(焉・惡・庸)えんつくに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