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内容创作里的企业思维

2023-01-21 22:31 作者:飞行员舒克的编剧  | 我要投稿

写于2022年5月26号深圳,作者丁雪老师。 这是一个让诸多在职创作者们乃是头痛欲裂的难题了。 如何增长自家公司的客户群,老板天天开会嚷嚷着gmvgvm,怎么最近销量又下降了,当然,我也不能解决你们的销售难题,只是谈谈现状,讲讲思路等。 所以,我帮不了任何人,你们必然务实行事,根据自己的现状出发,能结合实际的,就运用起来,用不着便放弃吧。 言归正传,大部分公司,尤其是刚刚接触到新媒体、短视频领域的公司想的都是销售转化的事情,用一种纯粹的市场需求的思维方式。 但又有很多以“内容为王”的创作者会告诉你们,第一步是有内容,要有节目效果,所以才叫一个内容电商的底层逻辑。 在此我不会和稀泥,所以,大家要跳过它们,别被任何一个人或一样事所局限了。 能不能别直播带货? 可以。 可不可以不搞账号运营? 行。 那怎么帮老板挣到W? 这样子来,第一步,没钱没资源的情况下,别串联在一起了,挑一个重点突破,那一个最简单入手的;第二步则形成自己团队的销售优势与流量长处,如,我们直播带货数据确是一塌糊涂,因为主播培训得真不行,底子也很差劲,可是内容种草效果好,而且不是自己账号的内容创意非常有流量,只是达人资源整合突出,几乎是全网或全行业营销到位了。 故而,总结来说,就是以下几条路子,仅供参考: 一是纯搞直播带货的,加强自己的供应链管理,不断的迭代选品策略,主攻付费投流+直播间效果等。 对于纯付费的流量玩法而言之,令人难受的是砸钱是一个无底洞啊,再加上付费流量就像吸毒一般,哪天计划一停了,直播间根本就带不动了,这个只合适单品爆款及游击战的人儿,也是业内非常主流的直播带货玩法了。 一是纯内容种草的节目效果,尽可能的泛娱乐化甚至是泛热门流量化+商品元素,或垂直行业领域的属性,这种也可以选全付费或半自然流量半付费流量,全付费流量的思路相当简单了,就是像信息流广告一样制作短视频,可以理解为我们是在用广告片的方式搞账号运营,然后,一天发10-20条种草视频,同时间也可以用直播间带货转化,和前者相比之下,这种直播间很多时候是不依赖于付费流量的模式,也可能是根本就不投流的样子。 如同洪水泛滥一般内容输出,讲究的是流水线作业,最好是将拍摄与剪辑分开,然后是做工作手册,里头有一二三四个主题,abcd种风格,甲乙丙丁类场景、演绎方式等,就像打扑克牌一样,很多创作者手上就一两副牌子,我们是十几二十副牌子,只需每副各抽出来一张即可。 所以,不成规模化,不是标准格式下,这种内容创意就很容易塌房的,但它们的好处是只要成体系了,编导就不再是创作者的领导地位了,所以换张三或李三上班皆不会有什么风险性。 一是纯行业资源整合,其中有高低端的区别,今天只说基础操作的,也是一个经常被人诟病的营销方式,同时间业余人士操作起来会相当低效率,那就是找达人合作了,它从实践性来说,比较合适小众化的行业,尤其是用来开辟新的用户市场,并且用来培养客户认知等问题,可从经济性来讲,又比较合适大型公司了,因为只有它们肯给一大笔营销费用,乃至达到全网营销的总目标等。 其中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假设说,一年以后,我们干直播也好,搞视频也好,都是亏本生意的话,何不从头开始考虑下其他的道路。 ip也好,品牌也罢,什么时候都可以做,但不一定什么时候都能帮老板挣到W,所以,如果说,老板今年的目标是先挣钱以后再搞其他的玩意儿,那就可以用它试试水了。 要是强流量变现的方式,可以试试看找头部或中腰部的达人或大主播推一波;如果只是新品牌、新市场等,也没有强烈的流量变现需求或客观上不存在那些基础时,就找小达人搞矩阵营销即可(别选其他的主播带货),尤其是不要一期期合作,而是直接战略性的深度合作,或是赞助他们。 没大家想得复杂化,很多达人一个月拍视频搞创作,少的拿个几百块,多的就几千不等,而我们的赞助形式并非是传统之经济往来,更有点类似于人情世故一样,比如说,你缺手机电脑,甚至是充电宝,都可以赞助,从衣食住行而展开,不用花钱只赞助我们的产品或品牌方的技术、服务等,那不比金钱往来的广告费更为深度捆绑吗? 拿旅游区的创作者来说,很多人以前都是上班族的职业背景,那么,他们的交通工具就会从自行车到汽车不等,价位也从几百到几万几十万不等,更多的还是几万止步了,所以我们家卖自行车的,给几十上百个创作者每人赞助一辆自行车不行吗?卖帐篷的,卖水壶的,卖折叠床的,卖太阳能充电器的,卖面条的,卖防晒衣的,卖户外运动有关衣食住行的……通通可以赞助它们,从头到脚,从大到小,根本不可能因为我们的东西是小而美的,所以就没有人用,如果没有使用方法或应用市场,那生产出来又干嘛呢。 他们拍视频,一个月挣几千块,如果你是品牌方让创作者们白嫖一下自家产品及技术服务,至少这个成本会比打广告要交钱来得实惠呀,至少我们可以抛开直播带货和做账号运营不谈,也能增加一条推广产品的营销渠道;而且达人们会帮我们探索销售转化的多元性,毕竟他们所面对的客户群千差万别,而就算我们有自己的直播间与账号运营,也只是多了一些了解市场行情的渠道罢了,既然多一个朋友也是好处,那多交一群朋友不就是如虎添翼了吗。 归根结底,一个内容创作并不需要在一条道路上走到黑,尤其是放在这些企业机构里,它们做ip也好,品牌也罢,反正都是为了W而已,纯粹的商业行为,纯纯的销售性质。 给自己解压,才能给创作者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关于内容创作里的企业思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