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思维?语感?多关注“感性”吧!
英语思维?语感?多关注“感性”吧!
“英语思维”和“语感”是流行词!我个人几乎不使用这两个词,并不影响我表达各类观点。但“感性”这个冷门词,确实我非常强调的!
“感性”对应的是“知性”,以及在大脑中进行各种“理性”的分析判断等意识层面的思维活动!“感性”是指使用各种感觉器官,尤其是眼睛和耳朵,去接收和辨别各种信号!更多的是和“情绪”挂钩!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感性”的成分应该是远远大于“知性”的比重!但现实的实践,确走反了!
一、听力能力训练的内核之一是精听中的辨音训练,几乎完全是感性的生理训练。耳朵是否能够分辨出声音,完全是生理能力,和理性思考无关,训练的时候,以感性为主!
听力训练的内核之二是语音训练中的“听音”训练,训练方法应该是感性的体悟,现实中大量的语音训练以机械的知识性讲解比例过多,舌头和嘴巴的位置:这些知识性的认知,这些需要学习,但时间比例应该远远低于“感性”的体悟训练!
听力训练的内核之三:泛听训练,也是以感性的内容辨认为主,不应该配置过多的时间在生词的学习上,需要一部分时间在“知性”上,但比例低!
二、说的训练:起步阶段的熟练度训练,基本上绝大多数是感性的重复训练,是要能“无脑思考”就能脱口说出常见的句式,根本不能在speaking的时候,“理性”思考语言本身,更加不能进行“中译英翻译”这样高强度的理性思维活动!否则就非常慢!
说的训练中,只有一小部分:表意的部分,需要进行“理性”的思维,这部分训练中“知性”的成分相对较多,但这部分的比重很低。
日常口语,记叙类内容、说明类内容、表达情绪类内容,都不是“表意”的。无需“理性”思维即可调动语言,无需现场思考。
说的训练中:语音训练部分:最有效的方法是模仿。如果感觉自己可以逼真地模仿典范的语音和视频,则基本上不需要借助语音知识来提高朗读能力。如果感觉自己的模仿与原音有差异,但又不知何由,这时语音知识将会对你有明显的帮助。
三、阅读训练中提高阶段的核心是泛读,是以感性的体悟为主的!3500以上单词学习也是以感性的体悟为主!
阅读训练中的基础3500单词学习和高中阶段的基础语法学习,起步阶段的知性成分较多,但巩固阶段:需要使用朗读来训练,是完全靠感性来训练的!
四、写的训练中,知性的成分最多!因为写作是以表意为主的。
大部分人写的便条类文字、bbs/sns/社交媒体上的评论类文字,基本上口语化的文字,基本不算正式的写作。
综述:由于“感性训练”比例过低,尤其是在听说和语音训练中,感性训练比例太低,是学习低效率的显著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