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看见阅读之光|第二届阅读教育交流会Day2上半场

2023-08-09 18:27 作者:担当者行动  | 我要投稿


8月2号,是第二届“阅读教育交流会”的第二天。在第一天的主旨演讲与故事分享中,通过对话,我们看见一个个温暖的时刻,看见优质的儿童阅读教育在一个孩子、一群孩子、一间教室中悄然发生。而在“犟龟杯”首届乡村儿童诗歌创作大赛颁奖典礼上,获奖小作者们朴实、纯真的童诗朗诵,也让在场不少老师热泪盈眶。

8月2号早上,由第二组参会老师带来了晨诵《面朝书籍,把心敞开》,“阅读,就是在散着清香的书扉与书扉的空行间寻求。”在美好的箴言中,新的一天开始了。



「看见」一个校园的可能案例分享&圆桌对话


改变一定会悄然发生,只要你愿意!来自云南蒙自草坝镇大落就小学的校长,首届“马云乡村教师奖”获奖者钟丹丹校长给我们分享了她在书香校园建设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行

钟丹丹校长主题分享

她说,在阅读立校的路上,自己没有什么理论,就是把每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去教育。“只要你愿意跟我读起来,我愿意每天都来‘喊’你,只要你愿意跟着我走,我愿意带上你、帮助你、支持你。”这是钟丹丹校长最朴实的感召,喊着喊着,大落就的学生读起来了,老师们动起来了。

“在大落就小学,一切看我的,在大落就小学,绘本看我的,在大落就小学,童诗看我的,在大落就小学,节目策划看我的……”
钟丹丹校长给了学生最大的信任和最有力的支持,大落就小学的阅读创想中心,是学生们阅读、创作、想象的空间,是看见自己、看见他人、看见未来的空间。做大落就小学的学生,是幸福的。

《让新建校刮起阅读风》,这是郑州市朗星小学的原卫华校长的愿景,阅读贯穿朗星小学的方方面面,是学校建校以来就携带的基因。每天20分钟的晨诵,雷打不动,小学阅读课程采取科学的分段式阅读,一二年级主要开展读写绘课程,三四年级进入到海量阅读期,五六年级进行精细阅读与写作,让每个孩子在阅读之路上走得更扎实,更充盈。

通过深入理解和执行全人之美课程,帮助师生成长的同时丰富自我的生命。朗星小学高效、高影响力、高执行力的管理模式不仅让朗星小学的师生受益,也让在场的教育局代表、校长、老师看到更多阅读教育的可能性。

原卫华校长主题分享

在钟丹丹校长和原卫华校长分享阅读立校经验后,围绕着“如何构建书香校园的蓝图”这个主题,我们邀请了21世纪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黄胜利、南明教育及全人之美课程联合创始人、担当者行动橡果书院院长魏智渊和两位校长一起对话、探讨,在周国平老师的主持下,我们看到思维的碰撞。

黄胜利院长谈到要阅读立校,首先要有自我生长的动力,明确学校的需求,充分利用外界的公益资源。每个人只要想做,都能突破束缚。

魏智渊老师认为“乡村真正缺乏的是一个好校长,有了好校长,一切都有了。”校长的行动力、领导力和意志力,是一个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关键,要学会主动去找资源,而不是等着资源去找你,内心有了需要,才会去争取资源。

钟校长说自己是第一批特岗教师,生于乡村,扎根于乡村,凭着对生命的感受去推动学校的书香建设。缺理念没关系,先行动起来,慢慢联结到像担当者这样的公益资源,阅读立校便不再只是设想。

原校长认为在推动阅读立校的过程中,是循序渐进的,用力过度会对一些孩子起到反作用,如何把握好尺寸和尺度,需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充分了解儿童阅读的原理。在家校联动方面,原校长认为教育工作者要利用好自身的影响力,去影响更多的家长,通过开设家长课堂去沟通、普及阅读理念和方法。

圆桌对话现场

现场老师很困惑作为家长、作为老师没有专业的理念做支撑,担心犯错怎么办?魏老师表示错误是成长的机会,要有反思纠正的能力,不断犯错,不断纠正。很多阅读理念和家长解释不清,家长的问题正是老师探索的来源,老师本身的自我修炼一定要跟上。

主持人周国平校长总结道,“行走,是为了更好地回归”。不管是钟校长的敢想敢干,还是原校长的精细化管理与推进,都是在探索的过程,在行走的过程,错了没关系,构建书香校园没有唯一的路径,但有一条共同的信念,那就是行动起来,答案都在路上。

周国平校长主持发言


「看见」一个县域的方向案例分享&圆桌对话


在前面的分享中,我们看见孩子,看见教室,看见学校,那从推动区域阅读生态的角度,又有哪些行动和思考。来自甘肃平凉市泾川县教育局的李旭勤副局长分享了泾川阅读推广的探索与实践。李局接地气、充满激情的演讲让现场掌声不断,他分享了在阅读推广过程中的八大举措:

1.顶层设计,制度发力。领导高度重视,谋划设计科学,制度保障到位。

2.营造氛围,宣传得力。推出一批典范,共享一些成果。

3.丰富形式,活动助力。常态开展校园读书活动。各类学校以阅读课和学科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晨诵、午读、暮省为基本动作;举办全县中小学读书节;成立“校长读书会”。

4.创新载体,平台聚力。建立线上线下共读平台,开展群文阅读研究。

5.多措并举,保障给力。建好阅读场所,保障阅读课时,开发阅读课程。

6.积极衔接,公益添力。争取担当者行动教育基金会的项目支持,为全县每个班配备价值2000元的图书和书柜,建成覆盖全县城乡学校1000多个班级的图书角;投资80万元,为乡村学校建成8个“芭莎”美育教室,另外,还建成了9个科学创想中心,阅读加科学,阅读长出了翅膀。

7.全民参与,家校合力。建立家校共读平台。

8.严格考核,落实有力。加强督查考核,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

这八“力”,凝练出来的是一条条经验总结,背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不断推进。正是因为热爱,才会有行动和担当,才会不顾艰辛和误解,才能看到泾川孩子的改变。从泾川教育要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出发,从适应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适应教育发展新形势的需要。用阅读改变县域教育生态,让教育更像教育。

泾川县教育局的李旭勤副局长主题分享

厦门市海沧区教育局局长孙民云带来了《阅读,让改变悄然发生》主题分享,一个区域的阅读教育推动,海沧区有自己的路要走。从教师的读书现状开始,“除了教材、教参,许多教师几乎从不读书。”

孙局长温柔而坚定地分享了海沧区自2011年以来的阅读工作推进的方式方法,从初开风气,到渐成气候,再到走向自主,走向生态共创,一步一步行动,让在场的教育局代表看到海沧区阅读教育生态改变的过程,看到更加从容的方式。

海沧区教育局的局长孙民云主题分享

不管是北方的泾川县,还是南方的海沧区,都各有各美。在接下来的“如何协力推动一个区域的阅读教育生态”圆桌对话中,主持人黄方老师提供了一种对于阅读教育生态的理解:即“阅读”在各种关系当中生长、发展的过程。

孙局提到在阅读教育生态推广的过程中,价值观很重要,有良好的教育生态,才会有阅读教育生态,通过阅读让教育更好一点。

李局谈到生态是关系和认识的总和,阅读教育生态的推广离不开领导的重视,“领导高度重视”,这不是一句口号,而从实际出发,主管局长不重视,校长、教师如何推动?要做从自己做起,去影响带动更多的校长、老师,才能带领着我们的孩子进行阅读。

担当者行动总干事张春亮认为阅读教育生态是一种氛围,踏上那片土地,便能从方方面面感知到那片土地的阅读氛围。

干老师尖锐地指出,“不要一下子渴求结果,也许一生都看不到完美,但我们燃烧过”。县域阅读生态的推动重要的是找到该县域的痛点、痒点,阅读对区域意味着什么?想拥有想抵达的是什么?只有想清楚想要什么,才能充分调动资源,找到可靠的阅读推广机构。当知道想要什么,自然什么都有了。

主题演讲让在场的老师们了解了一个县域阅读推广的故事脉络,圆桌对谈则让这个场域更加打开,嘉宾们思想的碰撞和真切的表达,让思考不断深入,最终回归本心。

圆桌对话现场


看见阅读之光|第二届阅读教育交流会Day2上半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