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解读《景观社会》第六章:引言

【注】本章讲解的重译可能会有多处形骸放浪,还请谅解。我丝毫不隐瞒自己翻译水准以及对翻译理念的变迁。
【注】本解读系列需要定期提醒诸读者,内容系个人观点,请勿有多余之要求。
【注】不定时为各位读者提供“译文赏析”,以便同时对接其它两个汉译本的风格。
Chapter 6
Spectacular Time
景观化的时间
我有必要说一下,两个汉译本都把它翻译为“景观时间”,我认为这是相当不合适的。因为那样的话应当指的是“The time of Spectacle”,那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误解。
引言
"We have nothing of our own except time,which even the homeless can experience."
——Baltasar Gracian《The Art of Worldly Wisdom》
“除了时间,没有任何东西真正属于我们。即使你没有其他东西,你还有时间。”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智慧书》
关于这段话,我手头的本子上给出的英译文如下:Nothing really belongs to us but time,which you have even if you have nothing else.

那么在原著中这段话主题是要说什么呢?这段话是书中的第247段:求知应多,生活应简。想要传授的观点就是劝诫读者应当多求知而不是“堆积职务”。或者说需要让自己的生命更多的质变而不是仅仅积累某种无法产生质变的量变。
这似乎在暗示本章要提起的两种不同的时间观念。
而在另一方面,它要指出的是,生命能够自由选择多种存在状态的可能性,就在于生命自身对于时间的无条件拥有。人对时间的拥有是与对其它所有物的拥有完全不同的关系,甚至可以深入到本体论的层面。所以海德格尔哲学要把存在和时间联系起来,它们有一样的特征。
至于《智慧书》的主题是什么呢?翻开它的目录大概也就知道了,是为人的处世出谋划策的。虽然说这样的道理在智者那里很早就明白了,因此主要是为了缺乏前辈带领者或者说独立思辨能力不足者提供的,有时候会略微讲解一些原理,但是主要还是提供现成的套路为主,每一段的标题就是速成的建议。而在其第1段时,主题就已经纲举目张了:“…现在要应付一个人,所需的智谋比从前应付整整一个民族还要多。”说白了,作者觉得自己所在的时代套路太多了,每个人为了能够自保,需要同样学点套路才能有立锥之地。在人人都有足够生存空间的时代,为自己谋福利和损害别人利益这两件事是没有必然联系的,既然出现了这样的书,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也证明这是当时西方人类生存空间拥挤的一个写照了。也难怪被与《孙子兵法》相提并论,因为后者也是教授如何争夺生存空间的著作。
题外话
这次还是说被很多粉丝此起彼伏地催更了,所以就还是说动了一下吧。
当然我要明确申明的是,我有可能会把六七八章全都做完,但是第四章我是坚决不会去碰的,我隐隐有预感那个可能是高危项目,碰不得。或者说以我的风格就好是别去碰了,基本上是10段里能被强行ban掉9段的那种水准。所以来催更的读者就别提第四章了。
话说写这章稿子的时候也是各种被卡,好在最后思路是明朗了很多。要评论的最好是写出来,憋在心里也是个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