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贾珮瑶:人生若只如初见:给楼哥的信

2023-06-15 00:31 作者:蒋楼老师  | 我要投稿

人生若只如初见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 贾珮瑶

 

亲爱的楼哥:

展信佳。

时光如流,风景依旧。我不曾想一个学期的时光转瞬即逝,就在刚刚半个小时前,您结束了这学期最后一节马原课。现在,我坐在图书馆给您写这封信,并不是因为我想拖延什么,而是当我选定这项作业时,就已经决定在这个惆怅且特别的时间点再给您写信,以便有机会再次回顾这半年的时光,聊以慰藉我的离愁。

我还记得第一次见到你的样子:蓝色上衣,黑色裤子,利落的短发,一双眼睛闪过睿智的光芒,单肩背着大大的黑色书包,大步走上讲台,好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牵绊住你的脚步。当时我就在想:这位老师应该是一个使命感很强的人。果不其然,上第一节课,您就站在讲台上激情澎湃地讲了45分钟,细致地讲解了每一个知识点。没想到,这样充满力量的讲课,您一讲就是一个学期,从一而终,不曾间断。还记得有几节课因为您生病,嗓子不舒服,但依然坚持给我们讲课。在课前,您还给我们道歉说:“今天嗓子不舒服,可能效果不太好,大家多担待。”当时,我的心像是针扎了一样,疼痛中带着点儿酸涩。

您上课时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内容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上完您的课我才明白:您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融入到教学中来了。曾经在高中历史课本上,无数次看到:“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等内容。但当时,我并没有更深的感触,只觉得这些都是考试重点,背过就好,却从没反思过这背后的意味。直到您让我们自行拍摄马克思主义的视频,我作为编剧,查阅了大量关于《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文献影视资料,明白了当时《共产党宣言》创作背景的紧迫性,明白了马克思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呐喊的勇气与决心。在剧本里,我使用了倒叙手法,以李大钊先生向学生介绍马克思为导引,讲述了马克思、恩格斯两人创作《共产党宣言》的故事,以此通过这种形式向受众普及《共产党宣言》诞生的故事。后来,您将我们的视频发布在了您的B站思政课教学平台上。看到有网友评论说:“没想到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共产党宣言》诞生的故事,真的太棒啦!”,我心里也觉得美滋滋的。原来,我的实践不仅可以帮助自己,还可以提升别人的认知,真是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

一口气说这么多,也不知道您会不会不耐烦?但这都是我对马原课最真实的感受,借此机会与您分享。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中提到,时间是一维的,具有单向性,所以说时间都是一去不复返的。不过,咱们都不必为时间流逝而导致的生离感到难过。因为离别意味着下次更浪漫的遇见,我希望下次再见面,我们仍如初见时,您能笑着对我们说:“各位同学大家好,欢迎回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

贾珮瑶

2023年6月14日星期三下午于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图书馆


贾珮瑶:人生若只如初见:给楼哥的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